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31|回复: 1

(轉帖)五位中国作家眼中的日本

[复制链接]

4279

主题

4841

回帖

1万

积分

社区元老

积分
10444
发表于 2010-6-18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這篇是發表於2008 的舊文轉自日語頻道


     如何看待日本是一个大题目,题目可以做大,比如说日本的国民性如何,是集团主义呢?还是礼仪之邦呢?谈古论今是一份答案,从身边的琐碎小事说起也是一份答案。不过,有时把话题往大了说容易,从细节观察上却没有那么简单。因为,细节需要你本人的亲身体验才行!

  十年前跟作家莫言一起走访日本,随意走进了一家东京的日本料理店,店内亮堂堂的,但必须要拖鞋,脱完鞋还要上一个木板台阶,然后把鞋放进木头箱子里面,木头箱连成了一面墙,每个箱子上面还有一个钥匙牌,看上去也是木头做的。莫言说:“这不是进了澡堂子么?” 也许是出入这类日本料理店比较多的缘故,他不这么说,我还真没往这上面想。自从莫言把“料理店”当了“澡堂子”以后,我也跟日本朋友打趣儿,结果意外地发现他们跟我说:“你把日本料理店当成澡堂子,其实一点儿也不过份呀!”

  前年,作家余华第一次访问日本,我跟他走在代代木公园的草坪上,他感慨地说:“东京的树很多,不是那种铺天盖地的多,而是那种见缝插针往地上种树种得多!” 其实,从他住的东京洲际大酒店往窗外看,果然发现不少小搂与小搂之间,哪怕只有耳朵眼儿那么大的空间,居然也种了树。虽说是树,看上去是满墙的绿叶,快有一股溢满的感觉。

  同样是作家,也许因为视角的不同,所想所思也会完全两样。去年跟作家李锐从东京坐列车一起去仙台,他一路上看书,并跟我说起鲁迅奔赴仙台求学的冬天情景,虽然我们的列车窗外是日本的深秋,枯叶已脱落,旋入轨道内又被疾驰的列车突刮而起,犹如从地上升起的残灰。我们一直坐到了晚上才抵达了仙台,关于这段路程,李锐在今年《收获》杂志上发表的散文《烧梦》是这样描写的:“现在回想起来,在黑夜进入仙台是最恰当的。当历史在岁月的磨蚀下面目全非的时候,只有黑夜是不会褪色的,只有黑夜最符合当时的历史底色,最符合鲁迅先生的心境。”?

  到了日本,京都是一处非去不可的古城,尤其是都市的格局很得盛唐风范。今年在这个城市里先后与两位中国作家同行,一位是苏童,另一位是安妮宝贝。

  苏童的家乡是苏州,从小跟水的印象连接紧密,可京都完全相反,因为这是一块盆地,三面环山,一面平原也看不到海。我原以为跟苏童的谈话很可能不会出现水,但一路上闲聊,他跟我说得最多的恰恰就是水,而不是树,也不是山。他详细地告诉了我过去曾经发表过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的名字叫《水鬼》。由此看来,时空的置换并非对号入座,这跟苏童的感怀一样,见山说水,往后跟他一起到苏州的话,也许会变成“见水说山”。

  跟其他作家相比,安妮宝贝不是很健谈,但行动起来十分投入,有时会妙语横出。她告诉我京都是她走路走得很多的地方,晚饭吃完后,她也上街,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只是走走,看看街景,看了就会有感受,有了感受就会继续想想。她在京都期间正好遇上一个集市,当地人叫“弘法桑”,每月21日在东寺摆摊儿卖杂货,缘起于日本高僧空海大师的圆寂日,从那以后,凡是集中到京都的善男信女在同样的一天既可以为大师烧香,还可以买上一大把杂货,圣俗并举,集市热闹非凡。不过多久,安妮宝贝就会写出她对日本的观感,阅读她的文字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0

主题

3275

回帖

3401

积分

社区元老

积分
3401
发表于 2010-6-19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的作家都好勁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韩剧社区 ( 蜀ICP备14001718号 )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4-23 19:19 , Processed in 0.11696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