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Black Vault
作者:ump45
天軍(천군)--韓國民族主義的極致疏發
今年夏天,日韓二國的影壇對於科幻動作電影興趣滿滿,日本影壇接續推出了【魔女潛艇】(ローレライ / Lorelei)、【戰國自衛隊1549】(戦国自衛隊1549)、【亡國的神盾艦】(亡国のイージス)等賣座強片,創造一股終戰60年來最強盛的電影復興氣勢,韓國影壇也不惶多讓,在強烈民族自信心需要抒發之下,推出了看起來完全是要向日本「嗆聲」的科幻歷史動作片【天軍】(천군 / Heaven’s Soldiers, 2005)。
【天軍】的創意並不新鮮,看過半村良科幻小說《戰國自衛隊》或者同名電影的人,都知道【天軍】電影故事的設定,與【戰國自衛隊】一模一樣。來自南北韓的特種部隊,在38度線邊境爭奪核彈頭的時候,因為433年來一次的彗星降臨,導致時空異變,這一批擁有現代武器裝備的軍人,來到了16世紀的韓國,因緣際會的遇上了李舜臣。李舜臣是16世紀末,韓國對抗日本豐臣秀吉軍隊入侵領土的抗日民族英雄,是韓國人抵禦外侮的重要象徵,這批軍人遇到了年少的李舜臣,決心在歷史的逆境之中,幫助李舜臣成長為一個具有英雄氣質的民族英雄,故事到了最後,南北韓的軍人或許意識型態南轅北轍,但是在共同為了韓國民族奮鬥的意志之下,犧牲自己的生命幫助李舜臣完成對抗外族的偉大事業。
電影故事相當傳統,甚至有很強烈的宣教作用,算是韓國影壇目前主流的「急統派」電影。南北韓政府對於民間急著要統一的心態都有相當防備,力求阻止,以免拖垮兩國的現況,電影界人士在浪漫信仰的氣氛之下,反而在近年來許多的軍事動作電影中,載入濃厚的民族統一意識,【天軍】是這一系列作品中,最明顯的企圖之作。
導演閔俊基是電影新人,在初次執導的大型商業動作片中,加入了一些讓人莞爾的輕鬆僑段,不同於日本【戰國自衛隊】的濃厚歷史情結糾葛,【天軍】反而在某些層面上面,有某些妥協與放鬆,但是全片看來節奏控制不錯,不會太過於造做虛假,南韓電影已經進入相當成熟的商業產製流程,同樣的賣座公式經過不同的處理過程,表現出來的成績都相當一致,這是韓國電影工業與行銷包裝,已經上軌道的重要證明。
【天軍】的反日雖然可以裝載在李舜臣將軍的故事之中,但是片中卻充滿了不只是反日的一種延伸情緒。電影開頭,南北韓軍事將領在邊境召開秘密軍事會議,商討共同合作發展核武,將軍們的言談可以看出目前韓國社會的主要情緒:他們認為,韓國民族要能完全獨立自主,主要面對的有三個敵人,分別是美國、日本與中國。韓國人對於中國的仇視,可以從電影的主要劇情觀察出來。在【天軍】裡面,李舜臣在電影結尾,終於成長為抗日大將軍,準備對抗來勢洶洶的豐臣秀吉船隊,之後創造了13艘船對抗333艘軍艦的奇蹟式勝利。但是,電影中現代軍人幫助李舜臣對抗入侵家鄉的盜匪集團,這批盜匪嘴中所講的,可是貨真價實的北京官話。原來,當時入侵邊境屠殺韓國人的,是來自中國滿洲的女真族,片中殘忍殺害韓國婦女小孩的盜匪,是凶狠的中國蠻族。
【天軍】的整體成績,從電影藝術與品質上面來看,只屬一般,沒有驚人的創新或者大手筆的科幻場面,但是隨處可見的濃烈民族情緒,還是牽引著韓國觀眾的情緒。本片今年7月14日在南韓上映之後,連續2週拿到票房冠軍,票房成績只輸給來自好萊塢的【世界大戰】(War of the World),後來因為超級賣座強片【親切的金子】(Sympathy for Lady Vengeance)上映,才讓出寶座,由此可見得,韓國民族自信心,經由這幾年在3C產業、影視娛樂甚至軍工科技的卓越發展,已經到了必須要找到宣洩出口的關鍵時刻了。
導演:閺俊基
主演:朴重勳、金承佑、黃正民、孔孝珍…等
音樂:Hwang Sang Jun
DVD發行:enterOne
DVD影像:2.35:1(支援橫向壓縮)
DVD音效:杜比環繞dd5.1
DVD字幕:韓文、英文
DVD數目:2
韓版3區發行年份:2005年9月
--------------------------------------------------------------------------------
天軍的結尾,相當漂亮的以1597年9月16日的露梁海之役,李舜臣以一席慷慨激昂的演說,激勵韓國水軍,不要畏懼日本豐臣秀吉艦隊告終,用充滿搖滾風格的Hans Zimmer式配樂,將韓國民族的熱血自信發揮到極點,相信每個看電影看到結尾的南韓年輕人,在這個充滿希望與驕傲的結局中步出戲院,那個商業感染力實在嚇人!雖然,李舜臣在這一場戰役中,不幸中彈殉國!
這席演講句子寫的很精采,李舜臣說:他們的船那麼多,我們死定了!大家一定是這樣想的,但是別怕,只要我們一起撐下去,沒有人能打倒我們,今天既然一起並肩作戰,為了國家民族的現在與未來,就算死也有意義了!
========================
摘自 ..
韓國史-悲劇的循環與宿命
朱立熙 著 三民 2003/7
p.127~p.129
日本的入侵
十五世紀中葉,隨著朝鮮與日本之間私人貿易的增加,走私貿易也跟著盛行起來,於是成為與倭人之間紛爭的原因。朝鮮中宗時,居住在三浦的倭人與鎮將發稱衝突而作亂,動亂平息後,關閉三浦並斷絕了交易,但在對馬島主的乞求下,中宗七年(1512年)締結了〈壬申條約〉,並在〈癸亥條約〉中規定船隻數與米榖糧減半,而准許重開交易,交易品與早期並無差別。
從十六世紀中葉起,朝鮮政府對日本來行的船舶與船員數,都採更嚴格的管制之後,使得慶尚與全羅道的海岸經常有倭寇越界進入,明宗十年(1555年),數十艘的倭船甚至入侵全羅道岸邊。為此,朝鮮與日本之間一度斷絕正式的交涉。
但是到了十六世紀末,日本國內情勢發生巨大的變化。結束一百年的戰亂,在1573年由織田信長將足利幕府消滅,豐臣秀吉並在1590年統一全國。出身卑微的豐臣秀吉並未重開幕府政治,仍擁護王室,只擔任古代官職「關白」,而成為實質的統治者。他嚴格執行身分制度,更加強化兵農分離政策,給武士配備短槍,將日本西部發達的商業都市訂為直轄市,授與獨占的貿易權。他並壓制了各地爭擾不斷的領主勢力,將它們完全去勢之後,再把征服慾擴大到國外。
於是,在日本即將完成統一的時候,他透過對馬島主向朝鮮要求建交,並要求日本征伐明朝時,朝鮮能讓他的軍隊通過。朝鮮當然是斷然拒絕了。而豐臣秀吉仍抱持侵攻朝鮮之意,觀察日本的動向,卻因為完全看不出來襲的跡象,而做出完全相反的結論,並且不急著防範,甚至還自以為朝鮮的軍隊很了不起。朝鮮為了防備南方的倭寇與北邊的女真入侵,從十六世紀初就擴充一部份的禁軍,並新設了備邊司,加強邊境的防衛,但是由於兵農未分離的狀態,農民只要納布就能免除兵役,政府反而靠僱傭兵來建立軍隊,而且,他們都不做軍事訓練,反而大部分都被動員去從事勞役,根本完全沒有精銳部隊。雖然曾努力改良火炮與火藥等武器,但性能並不好。而且,主要的武器是弓箭與刀劍,根本不敵日本短槍的威力。
壬辰年(1592年)春天,豐臣秀吉派遣十五萬大軍跨海攻打釜山,即為有名的「壬辰倭亂」。朝鮮軍奮力抵抗,但因兩軍的武器太過懸殊終告不敵,釜山淪陷,倭軍分三路北上,要逼近漢城時,宣祖避難到義州,並將兩個兒子派到江原道與咸鏡道去招募義兵。在義州避難的國王,眼見倭兵繼續北上,於是乃向明軍求援。到此境地,全國各地儒學學者與僧侶紛紛挺身而出,號召義兵防衛家國。除了郭再祐在慶尚道宜寧舉事(1592年6月),高敬命從全羅道起兵,金千鎰也在全羅道躍起等之外,還有許多義舉。陸軍很顯然處於劣勢,不過,李舜臣將軍指揮下的海軍,比日本海軍優秀太多,而且擁有優異的裝甲軍艦「龜甲船」,把日本海軍完全壓制下去,斷絕他們對地面部隊的後援,並受困於寒冷的天候與惡劣的疾疫。
另一方面,支援朝鮮而來的明軍,與日本軍呈對峙局面後,日軍答應明軍的議和,自漢城撤軍南下而在慶尚道沿岸地帶築城駐屯。在議和的過程中,部分撤退或喪失鬥志的日軍兵卒,紛紛潛逃回國。朝鮮從一開始就反對明軍與日軍的議和,經過數年的較勁,雙方都自認是戰勝國,在要求條件談不攏的情況下宣告決裂。
會談決裂後,丁酉年(1597年)豐臣秀吉再派兵侵略朝鮮,但這次日軍只佔領了慶尚道一帶,以及滲透一些兵力到全羅道。一度被謀陷而遭罷官的李舜臣,再度被起用抗敵,是為「白衣從軍」典故的由來。經他重新整頓的水軍,再次給日軍極大的威脅,當戰事陷入一進一退的膠著狀態時,豐臣秀吉突然病歿,日軍乃奉遺命撤退。日軍開始撤退之際,原本打算在露梁海上攔截退路,並予殲滅的李舜臣,也不幸遭到敵軍流彈所擊,為國殉命。日本前後七次的侵略終告結束。
這次戰亂使朝鮮受害極大,生命與財產的龐大損失,無可計數。許多朝鮮人被挾持到日本,強制從事耕作與勞動或被當奴隸買賣。朝鮮國內也因戰亂使得農民流離失所,農村社會的面貌因而大為改觀。此外,戰爭引發的飢荒與傳染性疾病交相作用,使得慘況更為嚴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