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8-8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角虽然是一枝梅,然而在一枝梅还不是一枝梅的时候,在一枝梅成为义贼之后,那些围绕在他身边的人群中,有一个群体是不容乎视的,那就是故事里的那些父亲。
2 }& i2 P4 Q% V5 Z
' M* f& @, h3 w7 o# {9 [李元浩:& P; h5 B! D% f5 i3 y
) o% U! r+ U' V9 P6 x
虽然正式出场只有两集,照演员李明基的话讲,如果非要算到集数上,以幽灵的身份出现了八集,而这个人,则是整个故事最初的根源。历来功高盖主之人往往都没什么好下场,李元浩虽然在帮助推翻了光海政权后选择了隐居,却依旧逃不脱仁祖嫉贤之心,惨遭毒手。在短暂的出场时间里,将李元浩这个具有浩然正气、仁厚慈爱的父亲形象鲜明的印刻在观众眼前,不提他与一片丹儿的爱与恨,只说为人父的李元浩,是他教会了谦儿要有仁爱之心,要学会用活人剑来拯救世人,才使得我们能在后来看到一个深明大义的一枝梅。虽然过往梅花树下欢乐的时光早已随风而逝,但在勇儿笔下留住的是曾经给予的无法磨灭的温暖记忆。7 H* S9 [5 N/ |3 W5 t4 N
5 U8 d n) M) c8 t1 g# n
铁石:/ Z* f; D {' @
5 ~1 f) j; W Y2 x- a' K) e9 }* O人们常说母爱之伟大,而在这部戏中,之所以会突显父爱完全是因为他――铁石。一个为了生存而以偷盗苟活的小偷,可是从他的身上却发散出无私而深厚的父爱。不仅对救回来的丹儿一片深情,就连她肚里的孩子也一并养育,送走小石头又“捡”回了谦儿,也同样视如己出,问天下能有几人做到如此?虽然不得已送走了小石头,但长大后再次相遇,他依旧以父亲的心情观注与爱护着他,看到小石头长的英姿挺拔心里也多了几分的骄傲,听到儿子要参加武考,偷偷的为他送去吃的以示鼓励,时刻担心着他的生活状况,就连最后假扮一枝梅被抓都还想着让小石头立功,做为父亲的一份苦心尽显。铁石与勇儿之间没有了像小石头那样长时间未曾谋面后的生份,更像生活中的亲父子,有恨铁不成钢的打骂,也有父子间的促膝谈心,两人吵吵闹闹、鸡飞狗跳之后却更显出父子情深。因为知道勇儿的身世,所以铁石对勇儿的感情里又掺杂着一份歉意与心疼,当他得知勇儿便是一枝梅后更加倍的想要保护他。从最初试图阻止勇儿行动到后来暗底里帮助勇儿、不动声色的传授其技能,最后因爱子心切而失手被擒。他与勇儿的父子缘却在此时嘎然而止,前一日才与丹儿拜堂成亲,后一日却被卷入朝中纷争而毒被打身亡,自此阴阳相隔,可在弥留之际他还不忘叮嘱丹儿要为勇儿准备好锅巴饭。每当脑海里想到次日勇儿抱着铁石痛哭的场景,心里都不免一阵起伏翻腾,哀造化弄人,叹父慈子孝。
3 w0 n- O: n" B# [/ ~. m1 `, _2 _( \5 h! g( N/ v
李文植的戏看的不多,第一部应该是他和准基拍的《飞吧,爸爸》,后来才发现《茶母》里也有他的身影,而且算是比较重要的配角,然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另一部电影《殴打诱发者》,这部黑色幽默风格的电影里,李文植那亦正亦邪的表演令我赞叹不已。今年这部《一枝梅》中他再次出演父亲的角色,成了勇儿与小石头的养父铁石,通过他高超的演技令铁石这个角色深入人心,当得知为了配合剧情他真的把牙拔了后,又令我更加为他的敬业所叹服。2 D0 h0 l& V* P2 X1 Q8 P& ]
- i+ e3 Y+ n, m3 x0 _2 t$ y
卞植:
3 f3 F( U0 z' J9 p, j$ X6 G9 x
“我想说的就是您说的那话,我的意思就是您的那个意思。”这句是他的名台词,也精准地展现了卞植其人。这是个有点像跳梁小丑的角色,靠钱买官自然会有人看不起他,于是他精于算计与站位,长于阿谀奉承,世故圆滑的在官场上步步为营地向上爬。对下暴躁蛮横,对上趋炎附势,就是这样一个人,从父亲的角度来说,可称得上是溺爱孩子的“好”父亲。可偏偏就是在他家里出了两个胳膊肘往外拐的孩儿。大儿子时莞不学无术,天天打骂依旧不求上进,眼看仕途无望,也只能依旧借他权势爬上榜,可笑的是最后还是为一枝梅所用;从小乖巧可人的女儿恩彩则是借着盖客栈的名义,大肆发展慈善事业,卞植心里的滋味自是难受,可怒归怒却依旧心疼的不舍得打,他是个粗人视钱如命,却在女儿成了一枝梅的人质后,跪地搓手求饶。在卞植滑稽可笑的面目之后,透视出的却是那个时代官场上无数的歪风邪气,有这样的人做臣子,社稷如何能安稳?
' x7 [1 X6 x; \! S1 N, N( o6 R% V8 x- Q1 ^0 t! ^
仁祖:
+ U$ F5 f: I0 j# f8 p8 @2 w
! R" h; Y! ~2 N3 L" ?古语有言“虎毒不食子”,仁祖在这部戏里却将长年在外的质子归国后两个月内密谋毒死。仁祖之所作所为,之假仁假义,从此便一清二楚。殿堂之上的冠冕堂皇的体恤民情、安抚民心之言无不包藏着险恶用心,假借他人之手铲除异己之众,为了稳固自己地位而不惜一切代价,滥杀无辜,铁石之死便是最好的佐证。最后当他被一枝梅押往梅花树下才惊觉自已弑弟、杀子之罪孽深重,从此浑浑噩噩真是罪有应得。4 a4 W" _5 d: h1 x9 P( h2 k9 t
7 |- d8 `5 C7 s, X6 w) y5 O
恐吓: |1 Z! z3 v6 i9 C6 n' f
( a+ r) E X2 O! ]8 x9 W+ R8 s/ q原本是大内高手的他,初时追随着心目中的大义而动,猛然发觉自己的所作所为泯灭人性,令生灵图涂炭,便毅然抛弃一切,远离官场。收养凤顺最初或许是起于赎罪,他虽深知凤顺的报仇之心,却依旧尽心尽力的将她养大成人,疼惜爱惜。最后编剧没有安排他为了谁而死,或许是编剧对心存善念之人的嘉奖吧。* r# x) ], K8 F2 {2 M
3 ?2 z0 D6 t' G- d1 T! Z' U
猎户:
9 y4 l, b* l) O
d# d0 L4 q- R5 K这是个一开始就不让人喜欢的角色,在谦儿小的时候是仗势欺人的捕头,十在年后,当勇儿还没恢复记忆,他就紧咬着勇儿不放,一心想要揭穿勇儿就是李元浩儿子的事实,四处告密,讨要赏银,看着就令人生厌。这样一个市井小人,慢慢地通过故事发现他也不过是个爱子心切的父亲,并且最后知恩图报成为一枝梅行动计划中的一份子,也算是将功补过了。
" z( {& A9 j( V B' r8 n* D/ |8 z$ c% Z6 s( S) g# h, }* _- @ P
[ 本帖最后由 kmstj2002 于 2008-8-8 14:1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