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别报道] 用指标看韩国
来源=周刊朝鲜 / 特别采访组 (2009.07.03 16:52)
对于上世纪70至80年代的韩国人而言,“发达国家”这一词汇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当时人们尽管对改变现实的欲望很强烈,但几乎无人相信能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生活在发达国家——韩国。30年后的今天,我们自己或是被他人称为“发达国家”。甚至,有时也还会承认这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难道,在不知不觉之中,韩国果真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了吗?
▲图=朝鲜日报记者 李撤元
1996年,韩国成为了被称为“发达国家俱乐部”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成员国。目前,韩国的经济规模已攀升至世界第13至14位。据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韩国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2007年)在188个国家中,排在了第14位。从各个领域来看,“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宽带覆盖率全球最高”、“世界第五大汽车生产国”等值得骄傲的事情还真不少。此外,韩国是世界上第13个拥有太空中心的国家,而且又即将成为第10个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难不成,韩国真的是几乎成为“发达国家”了吗?对此,却不能给与肯定的答复,因为尚有很多的不足之处。若一一探其究竟就不难发现,事实上别说是发达国家了,甚至仍有很多指标令人汗颜,接近于落后国家。一直引以为傲的几个数据,仔细剖析来看,也有很多是假象而已。要想真正迈向于发达国家,首先就得了解一下自己“真实面目”。
◆大学升学率83% 就业率低于OECD平均值
据韩国教育开发院发表的《教育统计年报》,2008年韩国的大学升学率(在2008年高中毕业生中进入大学的比例)为83.8%.这是世界最高的水平。该值比前一年(82.8%)提高了一个百分点,刷新了历史最高记录。韩国的大学升学率在1980年、1990年仅为27.3%和33.2%,但到2000年翻了一倍,高达68.0%,2005年之后始终保持在八成以上。
韩国教育开发院发表的报告——《用2008国际指标考量韩国教育》将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大学分为两大类。A类型大学比较注重学术研究和进入上级教育阶段,学生进入A类型大学的比例达56%;B类型大学则注重就业,学生进入B类型大学的比例达16%.两者之和为72%.
相反,韩国学生进入A类型大学的占59%,B类型则50%,均高于经合组织的平均。合计(109%)超过100%的原因是经合组织的统计包括了研究生院。值得关注的是,韩国B类型大学的数值竟然达经合组织平均的3倍。这说明,发达国家的学生主要以学术和研究为目的进入大学,而韩国学生把大学视为就业手段的倾向很强。
即使如此,韩国高中以上学历者的就业率2006年也只有70.3%,低于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平均值(75.9%)。这种情况在1991年后的16年里一直没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经合组织成员国的差距更大。韩国就业率为77.2%,而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值84.4%. 可见,虽然以进军劳动市场为目标的大学入学率在最近几年大幅增加,但在实际雇用市场上并未取得什么效果。
◆教育费:课外辅导费用高居经合组织榜首
韩国政府倾注到教育上的预算其实并不少。去年总预算是183万5000多亿韩元,其中35万9000多亿韩元划拨给了教育科学技术部。即,国家五分之一的预算安排在了教育上。该比例在1980年后的近20年来一直保持不变。
▲图为,在首尔江南的某课外辅导班上,学生们在听课。/照片=朝鲜日报图库
即使与发达国家相比,韩国的公共教育投资也属高水平。据经合组织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成员国公共教育费在GDP中所占的比率为5.6%,而韩国平均高达7.2%. 在经合组织30个成员国中,高于韩国的只有丹麦(7.4%)和冰岛(8.0%)两个国家。问题就出现在课外辅导费用(韩国称作“私教育”)上。不仅向学校投入大量预算,课外辅导支出也仍列在世界榜首。韩国个人负担的教育费比例之高简直是前所未有的。据经合组织调查显示,2005年韩国民间负担教育费的比重为41.1%,是经合组织成员国平均值(14.5%)的3倍,可谓独占鳌头。
据韩国教育科学技术部2月份发布的有关《2008课外辅导费用调查结果分析及对策》报告预测,韩国课外辅导的市场规模达到20.9万亿韩元。步入21世纪以来,这一数据呈现急速上升趋势。从2001年的10.6634万亿韩元,过6年后的2007年则,已经突破20万亿韩元大关。在小学、初中、高中生当中,接受课外辅导的比率达到75.1%.然而,其中参与课外辅导的比率最高的并非是高中生,而是小学生(87.9%)。
◆出版市场:看似“出版大国”实则“练习册大国”
韩国从表面上来看,是“出版大国”。韩国的出版产业在GDP所占的比重(0.42%)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排名第7位。从2005年的数据来看,出版社数量为2.4580万家,每年发行的新刊达到4.3585种,发行量则达到1.19656681亿册。市场规模是,内需2.6939万亿韩元、出口1.96223亿美元、进口2.52225亿美元。
然而,平均每10万人发行的新刊种类是74.2种,这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仅排在第16位。平均每10万人利用书店的数量(4.9个)也仅仅排在了第19位。这种在排名上的不均衡来自于,大部分出版业和流通产业都在依靠学生的“练习册”上。
据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2007年12月实施的国民读书状况调查结果显示,“1年读一本书”的成人占76.7%,也就是说,2成以上的人一年里一本书都没读。一名成人年均读书量为12.1本,每天平均读书时间为33分钟。
此外,以不含漫画杂志的普通书籍为准,有28.9%的人回答“平时根本不读书”。回答读书的人占37.2%,读书时间不足30分钟。对于“过去3个月里购买几本书?”一问,55.5%的人回答“一本也没买”。
截至2007年,韩国公共图书馆共达607座,也就是说,每81168人拥有一座图书馆。这一水平远远低于法国14077人、英国13158人和德国7980人。即使和美国32550人、日本41144人相比,也不及人家的一半。韩国公共图书馆的总藏书量为5463.137万册(以2006年为准),国民人均拥有藏书量为1册,而美国为3册、日本2.8册、法国2.5册。如果想达到这些国家的水平,还需要增加1至2倍。
详看《周刊朝鲜》相关报道>>
朝鲜日报中文网 chn.chosun.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