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刚刚看圣雪时,觉得很多东西都莫名其妙。比如车春姬为什么要用盐酸泼智婉家的全家福,车春姬、韩俊秀和徐英淑三人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还有朴俊泰和李友静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朴俊泰的家庭背景等等。这些编剧都没有在剧中直接地写出来。这是一部只有16集的迷你剧,却包含着这么多人物,许多人物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他们展现在荧幕上的是一个个有层次的角色。(演员的功力不错)9 I) N' |% z8 M6 Y& {# T
我们是怎样知道车、韩、徐的三角恋关系和当年的私奔事件,我们是怎么知道朴俊泰的身世背景还有他和李友静的过去,这些,我想大家都是从别的地方如企划中看到的吧。剧中真的没做什么直接介绍,最多是靠演员的演技尤其是眼神将一些东西传达出来。
" n; v2 p% w) Q h, R 编剧的春秋笔法就体现在这里。她惜墨如金,要将这么多的东西放在一部只有16集的电视剧里。不过李编剧的“春秋笔法”在我看来实在是只停留在表面,只是用较短的内容去说明一个庞大的故事而已。没错,这样的写法如果没有之前的企划大家一定会看得很晕;如果演员的演技很差,那此剧将会彻底失败;大家也在说此剧若写成一长剧一定会很好看的。这剧的确需要有人对其进行写传,将其故事基于原剧本进行或保守或开放的扩展,就像著名的“春秋三传”一样。孔子编撰的《春秋》真是惜墨如金的极致,其中很多大事件是用几个字甚至一个字就带过去了。所以后人不得不靠传来解读那段历史。不过孔夫子的春秋笔法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所以将《春秋》写的这么短,不惜用了很多“曲笔”。李编剧的“春秋笔法”自然不能和孔夫子相比,限于剧集的长度,我们也要理解她只能用低层次的“春秋笔法”来写这部剧,她并不想隐瞒自己对社会对某类人群的想法,相反,我觉得她表达这类想法倒是喜欢用“直笔”。她只是想让这部剧能在16集的时间内播完,然后看上去更饱满更有层次一些。她的这个意图,害得我们在剧中辨不清究竟谁是主角谁是配角,让我们在每集中都感到身心疲惫,剧集高潮的屡次来临让我们未过瘾就要面对结局。电视剧不是电影,即便是电影,也需要一些比较细水长流的场景。更无奈的是结局只有那样一张定图让我们观众自己截图放大,自己确认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 `% O6 t& B% h0 U: p
所以说看这部剧真是累啊。看了很多企划才能将剧情比较完整的连接起来;看剧过程中还要仔细琢磨演员的表情才能稍稍猜到一些角色之间的关系以及角色本身背后的故事;最后的结局还要自己拿着放大镜去确认;看完以后还得再将整部剧至少细看一遍才可能明白这部剧的主题。5 ~. q, B! |( m k/ h% q) I; P
迫于集数的有限,编剧也只能用这种低层次的“春秋笔法”来害观众身心疲惫。由于收视率的低迷,电视台自然也不可能同意加集,所以,这部剧只能是李编剧低层次“春秋笔法”的成果。圣诞里面没有曲笔,没有编剧对社会上某类现象某类人群的谴责或关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