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醉画仙》——放眼画中画
2 P1 L7 B0 l. S# o* I% X# b. i1 ]6 y% D
看韩国电影《醉画仙》,有一个特别深的印象,那就是画面的唯美静谧和深邃质感,镜头处理的适到好处,背景音乐的悠扬绵长。看《醉画仙》的过程,就是一幕幕诗情画意的享受,一段如醉如梦的暇想。
- B: o, w) B" L6 O) D( Y 影片一开始,众人围坐画室,中间着绛红色韩服的画家正在泼墨挥洒。主角鲜明的色彩与周围人物平淡的基调形成强烈对比,就此拉开画家独具一格的绘画生涯。这种服饰与造型上的风格基本贯穿整部电影,它即表现出主角作为平民画家与当韩贵族的身份区别,也体现着画家放任不羁,天马行空的个性。
- z1 h3 |1 @+ b. p; R 张承业本是一名流浪儿,却有着与生俱来的绘画天分,并有幸得一贵族(安成基饰)推荐与支助,先后在几位名师下学画。从临摹名画珍藏到赋予自己独特的个性,画家的成长历程正如一幅幅画卷,而绘画过程的本身,是一种与灵魂交融的体验,投入的感情色彩蕴育在其中,才具有了鲜活丰满的生命。
7 b! T/ ]4 k {5 H$ j! y- V 青年时期的画家,主要临摹历代名画及中国国画,甚至为了生存去翻画春宫图。画的内容多为风花月夜,鸳鸯蝴蝶之类,虽为赝品,但也惟妙惟肖,真伪难辨,并以此成为。5 y6 v5 D. O$ I( d
女人与美酒,动荡的历史背景都不离张承业左右,这是影片对画家生平和所处的年代的真实写照,而他个性中的躁动不安的天性,对绘画的执着投入都促成了他寻求画风突破的契机。中国有醉诗仙李白,对酒当歌,呤诗作赋。在那韩鲜古国,亦有一醉画仙,以酒为尊,纱笔生花。酩酊大醉后竞以食指为笔,俯案作画;把酒坐于屋顶,仰天长啸;走遍国内山川,吸天地之灵气,仰河山之峻秀,笔触日显气势和神韵,渐入炉火纯青之境。0 W" _& v( y" d: T& D( F) \/ m
《雄鸡贺寿图》,是张承业在某名师下学画期间,与师傅和从学子共赴某将军府第贺寿时而作。这是一幅众多画匠合作的国画。主人点名张承业主笔,以他的学生身份居于师傅之上,众人哗然。但主人有令,不能不从。张承业在众目之下荡然执笔,游离于笔尖的雄鸡苍劲有力,尽显大家之风范。
' [" n$ R3 S2 P& Y* d9 D 《梅花图》,画家以家门前盛开的梅花为对象,画面简洁清朗,枝干处理明快不庸杂,点点红粉色梅花依附基上,却充满了姹紫嫣红当春绽放的意境。
" u% J7 P, r+ c8 F 《百鸟逐鹰图》,画家取材于云游中罕见的景象:成千上万支麻雀因为苍鹰的捕杀而倒戈,齐心协力扑向苍鹰。画中,鸟群汇成一股洪流,由远及近,聚力于苍鹰,让人感慨自然力量的神奇。
0 N( p/ T( V% [8 w3 n5 ~8 u& _! ^% b 影片最后,画家在陶瓷上的作品,是我们看到的最后一幅画,小船清悠,漂流水中,简单质朴的寥寥几笔,却体现出绘画的简即是精的无我的境地。
5 X& h( R6 d, N! G 《醉画仙》,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绘画作品,整部电影本身,它的每一个镜头都能构成一幅至美的画面。与其说是看电影,不如说是在欣赏画中画。画家数次云游四海,让我们也随着他看到春的葱绿,夏的灿烂,秋的金黄,冬的雪白。其中有一个景色:雨后,近景是一沫含苞待放的红花点缀在枝头,上面晶莹的水滴欲坠还休,画面的背景用绿色的枝叶所包围,景深的运用让枝头的花朵在朦胧的绿意中独秀,而这样的美景在影片中笔笔皆是,色彩与镜头的唯美让人慨叹不已。最后,老年的张承业在陶窑的炉前,看着熊熊的烈火,慢慢进入炉中,他的身影在红色的火焰中渐渐隐没,然后就是从陶窑里炼制出来的陶艺,似乎在预示画家已经与他的绘画艺术融为一体。
+ \3 a; h0 Y5 J; ?( | 唯一让我感到不能接受的,就是影片里在画完《百鸟逐鹰图》后的那段床戏。《醉画仙》似乎也脱离不了近年韩国电影必有暴露镜头的俗套,画家光凸凸的背影在农民起义的火光照耀下真的很刺眼。
3 i/ m, g3 G8 o. |# y 但,一部接近2个小时的电影,的确值得一看。9 V: e0 O# `/ O8 H"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