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8-10 0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南方都市报
% N5 ^. Y5 @% r& f& y5 V7 Y/ S q" t _* |1 M3 i' U$ A4 g
朴赞旭:亚洲的导演缺少怪癖的“疯子” - Z, X, t1 @3 k
# A. N9 n7 @( j; f. y韩国电影导演访谈录5 Y& ]( R; I- `# y2 H' B" {" @) v
# j' P9 V, ]! ]$ i* l 朴赞旭,韩国著名影评人,一向钟爱B级电影同时拥有特定观众圈,提倡和鼓励电影的个性化,自称是为韩国电影写字最多的人。其导演的《JSA共同警备区》获得了2000年韩国电影票房冠军,获选参赛第51届柏林电影节,在日本创下100万人次的惊人票房。 j* X- I1 r& X, f" l
主要作品:1992年《月亮……太阳的梦想》 1996年《三人组》 2000年《JSA共同警备区》 2002年《我的报复》/ V5 j. C& A) B3 l+ N$ K
8 M+ n3 n8 ?7 ] ^: Q$ P- X
B级电影就是投资少限制少
5 R/ V/ @9 Z N( i$ \ 南都:你是韩国第一个B级影片的导演,你是如何开创B级电影制作的?
: ^: V5 p2 h+ X' f! A 朴赞旭(以下简称“朴”):我以前是做电影评论的,当时评论得比较多一些,觉悟到B级影片有很多杰出的作品,不能忽视这些电影,我认为《JSA共同警备区》之外的其他电影也都有这样的特点,现在的这部新片《老男孩》也是这样。
7 l: B2 e8 ^! j5 [2 ]1 U8 W6 {, N 南都:对一个国家来说,你所倡导的B级电影应该占有什么位置?2 C+ @) K, [2 D& y; n( W
朴:B级电影就是投入的资金少,国家所给的限制也少,很多导演想通过这个限制的缺口找到制作上的便利,表现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的表现方式,所以我比较欣赏这方面的因素。既然资金少,就要用更巧妙的方式来拍摄。我的前2部电影因为资金上的短缺,多少还是属于B级电影的。后两部作品资金上就是比较充足,可以用高档次的演员,同时也借用B级电影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不能说我的电影就是B级电影。我现在的影片用的是最高级的明星,最高级的助手,所花的费用也很高。只能说我的电影用了B级的题材,而不是制作上是B级的。; M' k2 a# o2 z( X% [
南都:我们第一次知道你是评论家出身,可否谈一下你的从影经历呢?1 x4 r! p; v9 O r" M0 T8 `& @
朴:我大学期间为了赚零用钱就到片场打工,当时完全没想到要当评论家。后来我当上了助理导演,做的影片却比较失败,当时我已经结婚了,必须要养家糊口;同时又认为既然做了电影这一行,就该做得好一点,于是我把自己放在导演的位置进行思考,对不太欣赏的电影进行批判,比较欣赏的题材则想象该如何拍摄。久而久之,我发现很多好的影片都来不及称赞,还有什么精神去批判差的电影?后来有了第二次制作电影的机会,结果又失败了,我就跟自己说你只有再当评论家了。之后评论别人的电影,渐渐又让自己处于一种非要拍一部好的电影不可的境地。结果还是忍不住就拍了第三部电影《JSA共同警备区》。4 ?3 Y4 G2 y5 z; ^9 V( A, Y
南都:你说觉得韩国是没有B级作品的,可以详细谈谈当时韩国电影的状况吗?: `: b, P* q0 [, D' E4 n1 Y. J
朴:以前韩国电影不兴旺,缺少个性化的影片。后来在5年之内产生了一些好的电影,虽然B级影片比较少,但是个性很强,所以也想多介绍一些这样的电影。
2 y! ]# W. i/ N, H
* u# ? L+ q" G, N. Q- {2 Z 电影剪阅制度“实存名亡”
c# v/ F& J8 h% ? 南都:个性化的电影也许就会面临更多的审查制度,是这样的吗?6 C" M- }4 C& M! a: o4 Y
朴:上世纪80年代末是韩国军事独裁时期,在军事的镇压下,电影不存在什么分级,是比较低落和绝望的时代。" Z) P* M8 J9 S
南都:那1998年取消了电影审查制度,取而代之的分级制度给韩国导演的拍摄带来了什么好处吗?, e6 R1 I' [/ G9 @- m# b% H
朴: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10年里电影渐渐开放。对40多岁的导演来讲,有这样的一个开放的制度,不能马上想到能依靠这个开放的制度拍出什么好电影来,像二三十岁的年轻导演也必须有个10年的时间来摸索和适应这样的开放的制度,这样之后才能出现比较好的作品。( E! Z( W* J* p" ]
南都:10年的过渡基本已经过去了,那你觉得韩国电影今天的发展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呢?
1 N# n/ A; @; S 朴:有一个一直在争论的问题,就是影片的分级,影片有可上映和不可上映之分,但具体却并没有明确的标准说哪些可以上映哪些不可以上映。比如性、暴力等题材,还是无法说清楚哪些可以上映,哪些不可以上映。
3 P, u. X7 m: p) [$ s, \ 南都:就是说电影剪阅制度“实存名亡”?+ H5 _" s6 ~. c a/ e* y. t
朴:拍摄时随便你怎么拍,只是上映的时候还是有些无法说清的禁忌。有一部韩国电影《少不足死》,是描写两个老年人性生活问题的,正好赶上了不能上映的标准,后来引起了很多争论。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影片,所以非常生气,为什么这么好的影片不能上映。当时我很久没有动笔写评论了,为了这部电影能够上映我也写了很多评论。) l. P: T) y7 Z& o
南都:那可以上映的尺度是什么呢?, D9 |/ N4 @/ i8 B; @, O0 @
朴:有法律条款进行规定,比如说性工具不能露出来,未成年的性关系以及变态的性关系不能出现,同时同性恋也不能出现,这都是比较保守的思维制作的条款。所以虽然有条款规定,但影片已经有了这些题材,审查机构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不是刻意去讲性工具方面的东西,不是刻意地露出来,画面中有性工具也是可以通过的。国家对这些方面已经默认,比较开放了,因为导演如果涉及这些题材就可能会导致拍摄的费用高一些,后果需要自己承担。3 I& T) g* d. S
南都:导演拍摄限制级的影片要比拍摄普通影片付出更高的代价?
( F' i$ X7 m1 H. b6 G0 C 朴:这不是说要交给政府罚金,而是放映的风险问题。投资人要考虑到投资和收益的回报问题,如果投资大收入少,他们就会考虑影片的市场受欢迎程度,这对于导演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比如影片讲述同性恋,政府不会限制你,但韩国观众还是不能接受同性恋的场景,所以投资人不愿意冒险去投资此类影片。以前是影片拍出来后不行就剪掉,现在实际上是投资人控制着资金看着市场,很多东西连拍都不能拍出来了。5 C, F5 _# y' P1 f' k( s
南都:其他题材呢?比如恐怖和政治。: i' m4 J( z9 X
朴:暴力比性要宽松一些。而在政治上,表现朝鲜好的题材是不行的。
& |; N3 r) u- J5 I. ~4 x 南都:那么一个国家对电影限制的利弊在哪些地方?- g! a q; W2 a8 W9 B+ q
朴:最好是没有限制。
- T- t0 x' m6 B8 ~+ H/ d2 @ 1 ~% ]/ r+ k+ x
我不能让女儿以后只看到字母影片. D$ G5 P, N' K' o+ W P1 S! ]9 w
南都:我们采访了很多导演,他们都认为Screen Quota是让韩国电影走上繁荣的关键,从时间上来说也是那之后韩国电影走上了发展,你作为评论家是如何看的呢?1 y! ~9 d% F; G+ Y
朴:对韩国导演来说Screen Quota是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它让韩国本土的力量增强,如果没有这个制度,韩国电影会非常困难。
! c& W' P+ }: T/ w 南都:韩国电影通过Screen Quota走向了繁荣,换言之没有这个保护,好莱坞肯定会打败韩国电影?$ p% d9 s% S' `2 i
朴:如果Screen Quota不存在,大家处在一条起跑线上,那韩国电影可能就不存在了。像美国的大制作可以投入1亿美元,韩国的大制作也就只能投入3000万美元,资金上已经有了差距,像美国的大场面,韩国是无法跟它们比的。
$ }$ M9 {( ^& E0 L8 o6 S 南都:韩国电影和美国电影比是没有竞争力的?1 _5 f% g6 c$ l: M+ \( x3 n
朴:可以这样说。墨西哥也有这样的Screen Quota制度,取消后没过几年它们的电影基本上就消失殆尽了。像法国虽然没有Screen Quota的保护,但有自己的保护措施来保护自己电影上的文化。Screen Quota不仅是为了保护韩国市场,而是给更多的国家一种方式影响自己国家的影片。3 s4 Q5 R! T9 Z+ F) C1 _
南都:你参加Screen Quota游行的时候想得最多的是什么?
0 s k. G6 @/ y0 f+ N0 }) ?. P% G 朴:我当时也剃了光头。那时我女儿10岁,我不能让她长大之后只知道美国,看只有字母的影片,没有自己的影片。1 m- n8 J8 B! W; p0 B7 ~
南都:你觉得政府在电影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比较合适的?; W' Q; g& a) v' H4 E! _+ U3 m
朴:对政府没有更多的要求,只要维持现状就很好了。
& f% ~( o% w d- U0 A % U2 L: D1 k" g5 g# n( T
亚洲缺少“癫狂”的导演) O8 q( j3 ]! h' l
南都:你作为评论家如何评价自己在韩国电影中的位置呢?
, S% j# t% H* e; } 朴:最近的两部影片对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所拍的两部电影没有韩国传统电影的特点,立场独特化了,所以想拍摄韩国文化的影片。更准确地说,在韩国比较好的电影是表现真实的影片,在狭义方面,也可以说我的电影偏向独特。2 v. H! M+ y: Y7 L. P& A
南都:独特在哪里? X7 Z0 E' m& v1 O2 u6 b
朴:比较幽默化的题材。拍摄电影最重要的是讽刺、恐怖与讽刺相结合,虽然讽刺的本意并非如此,但在影片中的表现却是这样的。悲伤与快乐、恐怖与幽默相结合,一般电影都是比较单一的。
6 K4 `0 q2 z, _) z% [& ^5 v1 }9 { 南都:你对中国电影了解多少?8 Z& Z" ^: J N, O L- z6 i
朴:中国导演陈凯歌、张艺谋,以前的电影都是比较欣赏的,我对中国的地下电影看得不是很多,只是我觉得,与其去想象一些地下电影,不如多拍一些纪录片不是更好吗?
* g+ v% ^. k9 s# m 南都:有什么可以给中国电影建议的?5 X* y& F S. I' [5 M9 o/ W
朴:我对中国的国情不是很了解。但我想大概有这几个方面的建议吧,一个是导演的想像力和表现力,就像我当时说到的,即使电影的限制放开了,导演也需要一个时间来接受这样的开放,知道怎么利用这个宽松的环境去开放自己的想像力。第二个就是观众的眼睛。更客观地说就是怪癖的、疯子型的导演出现对电影是有好处的。亚洲导演一般都比较保守、谨慎,这样不好。, Y' t8 g# k2 ^
, V- Q# L/ o4 b6 i9 F- d* K
■记者手记( T, B# d! m( p. _, O y! _
一个影评人也许不会是最好的导演,但肯定是对电影全局最了解的人。也许他无法拍出完美的电影,但他可以指出电影应该怎样才完美。很多评论都说朴赞旭是一个清醒但又很偏执和傲慢的人,这让我在采访之前有些担心,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彬彬有礼、有条不紊的人,如果说他真有“傲慢”,就应该是针对那些因为“贪婪”和“无知”而限制影片内容的人。他的新片《老男孩》就是讲述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过失将另外一个人关了起来,而给那个被关起来的人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小心自己对于别人所做的每一件事,十分重要。”
7 I. [1 }. ~% V4 W% ~3 ^+ e
% x: |+ |& ^$ o! Q[ Last edited by 阿韩 on 2004-8-10 at 04:13 A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