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tone-sum.com
! ], D. _# c) s转载请保留作者名,请勿直接连接图片,谢谢。! n, [3 [! [, \! A# L; `7 x' ^
- p) v) l) J @! G+ s ]& p+ f(文中的the classic均指《不可不信缘》/《爱有天意》)) ?) Q' @& D0 ?
3 X! f/ M9 g' i: [; r5 @' A
关于剧情:1 l x2 A1 D3 p. ~5 c' p: q# ~
+ _5 D5 L- a% ^; y7 \
d1 u' g* |6 p9 | " E! O V% Z6 Y7 G
* v; G. ~- N, u/ `8 M% L" ]
9 Z/ P% p, S4 y" o 1968年,去乡间叔叔家过暑假的吴俊河巧遇到市议员的女儿桔熙,两人一见钟情。初次约会,在彩虹、星夜、萤火虫美景萦绕的乡间,俊河和桔熙互换信物:新鲜抓来的萤火虫和随身的项链。无奈,回到学校后,俊河发现桔熙竟是让他代笔写情信的同学泰守的情书收件人以及订婚对象,在度过一段快乐时光后,为了不让朋友为难,俊河毅然决定去参军。战场上,俊河为了拾回桔熙赠送的项链,不幸被炮火炸伤而失明。回来后,俊河为了不连累桔熙谎称自己已经结婚,桔熙伤心之余便嫁给了泰守,几年以后,俊河死去,而遗言则声明要把骨灰撒进他们相遇相知的小河。 ' c5 ^8 i2 }) a* n
]7 }; e1 S( W3 F9 g4 f/ T/ Y1 k9 W
) r/ V- B6 ~' M! h
6 C% n- l: R: F c: l
. M! N l; E% W$ H* v* q
1 S4 h* F$ w P$ m0 U- X0 ~! o 二十年后,桔熙的女儿琪熙已长大成人,她和好友素英不约而同地爱上了同学尚民,正当感情左右为难时,母亲的信和日记启发了琪熙,于是她开始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最后,随着尚民把贴身佩带的项链送给琪熙时,她才意识到,原来尚民正是俊河的儿子,上一代未了的情缘终于在这一代有了美好的归宿。
6 @8 j! X" E6 k. L: H7 p. @' f 关于导演:导演是以《我的野蛮女友》闻名亚洲的郭在容,如果说这部戏有什么可以让我会感觉到那是郭在容的作品的话,不会是跟野蛮女友一样的疯狂,而是曾重复出现在两个影片中的Kanon,弹钢琴、雨景。就风格而言,the
' q7 y7 c4 M% f9 T' I5 R; V Classic和野蛮女友大大不同,前者清淡如茶,后者于我却如一锅杂烩,对于后者我不讨厌但也难说喜欢,但对前者,我已经是无可救药的沉醉其中了。" f# l; \% I& O5 w4 A, Q" F
关于主角:8 T7 E5 E1 i; W
3 d1 y4 B) W ?# c# M
一人分饰两角的孙艺珍,自然是主角中的主角,专业的评价我给不出,但是她的表演给我的总的感觉还是非常自然感人的。
. B9 g7 q0 O7 n8 [ * i8 S* |; d% _9 f
而饰演吴俊河的演员,尽管“乍一看”的“卖相”不如其他男性角色——身高本来就不如,而在白色窗帘旁边看书的出场让我联想到情书中的柏原崇(藤井树),后面的理由是最要命的,毕竟“相形见绌”(仅就外表观感),不过随着剧情的发展,可以看到他的表演自然而出色,让观者不自觉地投入其中,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男主角。
( R) t" N" \/ D- M 相比之下,对工作极其严格,负责,但对爱情却显得麻木冷淡,缺少热情的尚民的出演者赵寅成却显得呆板生硬,让我无法相信他是剧中所说的万人迷般的出色少年……
2 Q1 d6 U4 |! I4 Z5 T 关于常见的评价:& i5 t- C5 \# `' f
有人说片子太冗长,但在我看来,片子是长而不冗的,除了女主角练习跆拳道(?)那段让我感到有点莫名其妙以外(莫非这是为了表现她积极进取的性格和外表的反差?或是为了与弹钢琴的母亲有所区别?),其余的部分都不曾让我觉得多余。3 ~# K$ _+ A, h4 [, H. b+ x# o
有人说,这部电影和大多数韩国爱情电影一样,浪漫唯美而感人。不过假如它真的是跟那些常见的韩国爱情电影一样,我也不会喜欢。在我的观感中,所谓感人的韩国电视剧就是从头哭到尾,然后其中一个主角患白血病而死掉,死前男女主角度过了最后最美好的时光……但是不可不信缘不一样,论唯美的画面、音乐,它比传统的韩剧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它又多了一些温馨和搞笑的情节,让观者在其中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3 l9 R# k/ r- u& a
4 O, p4 L2 Z$ a( J/ W C3 N 以上,可以算是前言部分嘛,影评实际上从下面开始:
6 \+ ^1 H9 E" t9 o1 ^ “故事中每一个人都很平凡,既不崇高,也不伟大,普通得如同你我。但是每个人背后都背负着庞大的夙世因缘……又怎知你我不是如此呢?今生的一次回眸,一声招呼,一段相处,也许都是前世苦求苦修得来的缘分,所以,请一定要珍惜!
* ^! G# `: `0 k: \8 S9 X2 S+ j 不满足,不甘心,这仅有的一生一世啊,如何可以承载我无边无尽满溢着的爱。所以,我要带我的生生世世而来,在你今生的前路等你。”
! l5 |* ]8 {: N& L. A+ T ——引自王世颖·讲述“仙剑三”故事的人' [8 j H% k; R4 q$ S
仙剑三和the Classic看上去基本上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然而其中对“缘分”和“轮回”的表现,让我不禁把描述仙剑三的文字搬到了影评的开头。《不可不信缘》是中国人的翻译。疏于了解的我甚至不知道韩国人脑海里是否也跟我们一样有着“缘”和“轮回”的概念。而且即便概念真的存在于韩国人的心中,我也不确定是不是导演要表达的内容。但是在电影里我们的确看到了:爱,与缘分。
; Z- q) i$ R, C9 l a 关于爱与缘分的影片,在我所知的名单里面不只一部:《西雅图夜未眠》、《缘分天注定》、《网络情缘》、《向左走,向右走》……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在缘份的安排下相识——或是日积月累或是一见钟情,在现实中却是一次又一次的错过,事实上那个人离你很近,然而缘分使他们相遇也让他们一再失之交臂,当然,这些或者已经成为经典的影片多半有一个完满的结局——尽管过程曾曲折恼人得让人直想冲进银幕把几乎就在身边却不自知的两人拉在一起了事。
* l, b4 h5 ?$ i7 \) W 然而《不可不信缘》却有点不一样,它叙述的是两段相对独立的故事,我们没有看到那些对于就在附近的心上人视而不见或是前后脚出现在同一个地方的场面,桔熙和俊河几乎没有经历什么错过,没有什么误解只有纯真的爱恋和快乐的经历,然而故事的结尾却留下了生生世世的遗憾,两人并没有能在一起——与其说是欠缺缘分不如说他们的缘分过于充足以至于当事人都仿佛不懂珍惜,充足得足以延续到下一代。& G% V0 m0 E- a7 y& ^
事实上,琪熙和尚民之间的缘并没有像桔熙和俊河充沛自然得仿佛得不需要人工的努力——连背后出现的彩虹和星空仿佛也是预先设定好的最佳背景。自然琪熙和尚民成为同学已经是莫大的缘分,而代写email一事也的确使两人开始有了联系。不过我们看到得更多的却是参杂了人为的积极努力的因素:美术馆的礼物,佯装没有伞地出现,得知某个真相后的表白,这些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只有缘分在起作用了。+ A# h4 A, F7 F U- }
; P, U/ e" p1 u) A& T# B0 f6 V/ F
20世纪和21世纪,景象迥异,属于20世纪的几近完美的自然美景21世纪已经难得一见,但是过去年代纯朴的美好的一面造就了一双恋人后,也是同一个世纪的种种政治和战争的因素间接造成了桔熙和俊河的遗憾的结局。到了21世纪,两人已经没有了相距甚巨的身份差别,哪怕尚民是连老板娘都喜欢的有为帅哥,但是他和琪熙都是学生,而时代的氛围更是让他们可以大胆说爱而不至于顾忌重重。尽管我认为不应该在看片时加入历史课本般的背景分析,不应该去挖掘深层到可能连导演都不曾想表达的东西,而且就直观而言我会认为悲剧的造成完全是因为俊河的退却:一个面对死亡还要捍卫爱情(项链)的人,到最后却因为“善解人意”的“顾虑”和“成全”造成了生生世世的遗憾但是前后两段结局相异的爱情却的确多少印证了历史背景的影响,一如琼瑶剧和现代爱情故事氛围的分野一般。9 D) [; ^' E( V
0 }3 V9 K: @' G: `: M
. r2 K" u0 h1 s$ w$ H classic的本意是指“最好的”,文艺复兴时西方人用classic来命名他们的希腊罗马古文明。人们多少有点怀古情结,但是classic在大家关注与沉醉的美好的艺术的一面外,还有诸如战争、野蛮、等级地位等不好的因素,而不论那些不好的因素曾经对那些美好的事物造成何种损害,它们都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永恒的经典。在历史上,那是一再被复兴的希腊罗马文化;在《the Classic》中,则是一段遗憾却美好的爱情,以及这段爱情在缘分安排下的延续……爱情终于穿越了时空而得到了完美的结局——浑然天成的美丽令人向往沉醉。
7 N8 g# U" d/ }3 Y2 S& O- b
, e7 t8 ^( z2 R+ p: p 有时,电影最重要的不是故事讲什么,而是怎么讲,带着何种感情在讲述。镜头恍忽,20世纪和21世纪不同舞台上的两段爱情故事一再交替切换出演,相似的开头,不同的发展,一悲一喜的结局,然而各自的感人。
$ b: p& e. q/ f4 [0 j3 ~9 u4 V . c8 i, j( u% P3 F8 B. L9 a6 e
! `2 P% b; B5 y7 G& G- f
2 r- f. E+ }1 c" t; R- {9 e
0 V4 I0 Q: y5 N! G" t- t 当萤火虫与繁星一般照亮了夜空,我们看到了点燃黑夜的还有名为“爱”的火光,那样的闪烁动人,和短暂的萤火虫之光相比,那可是跨越了世纪的璀璨光辉。
; T; V0 Z0 C* d 写到最后,不免觉得《the Classic》是否能成为公认的“经典”已经不太重要了,毕竟每个人依自己的喜好、阅历、观念的不同,得出的过观感可能会不同;但重要的是,在观看的过程中,或许在某个瞬间,我被感动了,深深地……
, H) J7 c5 D7 v7 ~8 K* T; W2 @ 在此,写出乐祈观影时的感想,不可不信缘还是那种文艺片的情节,而且剧情写出来未免让人感到有些老土。但那只是我的想法,一百个读者里面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不可不信缘也一样,文字的表述本来就不如电影的语言多彩,更何况写文字的人还不一定是一个出色的故事叙述者?如果这片文章不至于让大家的兴趣泯灭的话,建议大家亲身去看、去体会一下这出电影的美好。
( y8 z# J9 K* w7 W/ d- G) s; R7 f' \; E5 X$ _4 W# N K" ~' G" M
[ Last edited by ode on 2004-11-28 at 05:39 P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