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9 A3 q Y7 C. D# X2 V
悲情电影
0 {* T8 x d# \4 m. U
; o2 v5 G% x, e, {! ?) W- a作者:东写西读
+ ?4 ]$ m% ~4 O; c+ u; q2 y来自:清韵论坛& M- Y5 h9 e1 e
2 ]7 M& _( K" U1 f6 n* {' j
哭泣,孩童时代最无邪的情绪信号。真正意义上的悲情电影会使人重新幻化成一个孩子,在默然中低诉:在有过这样清醒与绝望的瞬间之后,生活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继续存在?
' q. W+ _& Z9 B9 |
2 w2 ^! ~4 c8 l! E* M$ x2 A1、关于死亡 $ g _% z" b4 b* _! Q
死亡,这是永远无法回避的主题。大约是很早以前的事,我看见外祖母在冬日的暖阳下悉心地缝制小巧艳丽的寿字鞋,她的神情那么安详那么温顺,死亡于她几乎是一个完美的终了。她早早就开始为自己准备好死后的装束。在这个历经沧桑的老妇人心中,人生的悲喜得失都已淡然如水,死亡同样亦很平静坦然。
. J+ T1 { ^' `9 f
9 _ i0 l, b9 F$ L9 P八月的一个深夜,独自看《八月照相馆》。一部关于死亡的美丽画卷。很平静的铺展,没有煽情的音乐,没有哭泣呼号。这样的电影在短时间内你甚至回忆不起主人公的脸,断断续续的片段却让人难以忘怀。这种深挚的感触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愈加浓烈。主人公的善良与释然让人在某一瞬间顿悟——原来还可以这样面对死亡。
3 N O3 b& n6 @. [# h9 L M1 O! p
2 K, W* c) J4 \$ }# e9 q男主角正源出场时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一个知晓自己患了绝症的单眼皮男生。他继承父亲传承给他的照相馆,每天快乐并感伤的活着。剩下的日子屈指可数,与故友的小聚,与家人的晚餐,与德琳的相遇都成了冥冥之中最后的温存。生命已经看到了尽头,或许再长也会化成灰烬,他用所剩无几的光阴平静地做一些开心的事:为父亲写怎样使用录象机;为心仪的女孩德琳拍照;和姐姐一起吃西瓜;为老婆婆重新拍好照片。此刻的他是幸福的,因为能感受到最真实的生活。在他这里遗憾也是美丽的,犹如晚风中的蝴蝶,尽管抓不住,却足够铭心。直到最后也没有对那个喜欢咯咯嬉笑的女孩吐露心声。他心中的爱绵密得比潮水还要汹涌。 6 b( y& Z: J- m$ ?7 f% b
: o; u: s2 Z6 W' f" }) Z
我对死亡的惧怕源于小学时一个亲人的去世。那时我的额头上生了一个疮疤,外婆便把我带到死者身边,轻声地祷告几句,然后抓起死者的手在我的额头上来回触摸了几分钟。那几分钟仿佛比一个世纪还要漫长,我的恐惧无限膨胀,冰冷的指头手掌在我颤栗而苍白的脸上留下了永久的惊悚。四起的哭声和热烈的葬礼只能助长死亡无处不在的阴森和恐怖。 % h9 H ~2 S X' s: _
; x# B% {" x, x$ z, F八月照相馆,街角一间透明的店铺,同样关于死亡的主题,却未曾有过惊恐的印记。结局处,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正源已去世),德琳又一次路过照相馆。忽然间,在橱窗里她看到了正源当初为自己拍的照片,原来思念根本没有停止过……。 4 C9 o5 h& p2 |5 Q R4 ~) H
( H: _) y: g5 W% x( ?! k
. @9 x3 N* y9 ]( _2 y7 z
2、关于爱情 9 B& h2 D4 h N( [
《春逝》(One Fine Spring Day),导演许秦豪继《八月照相馆》之后的又一部电影。那是1998年的作品,至今仍被奉为爱情文艺片的一部极致之作。这是一个忧伤的成人童话:年轻的录音师李尚优爱上了比自己大的女DJ韩恩素,恩素虽然也怀疑这爱情的真实,但仍沉浸在这种愉悦之中。然而当春去秋至,恩素的激情却慢慢冷却下来,因为此前经历过爱情蹉跎的她,相信爱情终会像声音一样稍纵即逝,而尚优却始终难以接受伤心的现实。相爱的日子终像逝去的春天,只留下美好的回忆。身边每天都在上演着这样擦身而过的故事:一次偶然的邂逅演绎了一段刻骨的爱情。他们的相爱犹如穿梭而过的风声,春天过去了,一切便消逝了。剩下的仅仅是记忆。人说爱上一个女孩是一种轻松简单的快活,爱上一个比自己大的女人,却是一种危险的幸福和痛苦的浪漫。尚优沉沦在其中几乎不能自拔,而此时恩素正在开始着另一段感情,在高速公路上疾速远去。这段短暂的凄美恋情,在注定的悲伤结局之外,能够留给尚优的,便是破茧成蝶的心理成长和捕捉爱情遗留的声音。 % C0 o0 x4 C* N, B! F
1 ]. v' Y }# F" x# y" H全片尾声,有个美丽的镜头作结。分手后孑然一身的男主角,又回到大自然收录声音;在迎风弯腰的芦苇丛中,在和煦的阳光下,他闭上眼,嘴角带着笑意,让一切都成为春日的美好回忆。是这镜头,令这部电影馀砋无穷。在缘起缘灭的无常中,唯有以开阔的心胸面对,才不辜负燃亮过的爱情、闪耀过的生命。也许最美的爱情是很难长久留驻的,就像《春逝》的爱情,经历了偶然的相识、炽烈的交汇、艰苦的争取、挣扎的煎熬,最终还是不得不归之于淡淡的感伤与漫漫的回忆,只留下沙沙风声的叹息。
4 L- e5 ~; i% U* p6 f
" k7 G) b5 i4 i0 U4 a每个人的生命中总有最想留住的一刻。在《春逝》的淡淡忧伤氛围中,无论是努力忘爱的尚优,甚或不相信真爱的恩素,他们那份曾经炽烈但最终被遗忘的爱情,终究可以在回忆中绵延一生一世。
7 [* K J8 R, F( g
4 s3 O3 I& X/ a* B# e; A爱过,恨过,相聚过,别离过。像青春。 / L+ D* B, A- j* b, n- F v
+ ?. U2 D6 {' d# R3 N
/ ^6 U6 p( r. D1 U3、关于神话
! e+ U+ w7 |/ s. o( r( [小时侯早就听闻《白蛇传》的诸多版本,情节上大同小异。峨眉山的深涧,书呆气十足的许仙,不讲情面的法海等等。徐克导演的《青蛇》,剧本自出李碧华的作品。片中的色彩很浓重,音乐也比较缠绵委婉。白蛇青蛇的理想一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既成不了神,也成不了普通的人。她们的身份是妖,这是悲剧的根源。人间的污浊和仙界的重重等级使追寻自由者的理想化为碎片。这便是神话传说的悲情。《梁祝》则是另一种版本的悲情——用死亡的抗争换得世代的流传,这本身就足够狭隘和悲哀。
6 L# T1 b6 l$ p' X, r O' q( V0 f2 X/ U; M" d C
* N$ d/ k' v# `* [9 p
4、关于宿命
. s2 z; g6 u3 s3 U$ z. y《死神来了》(Final Destination),一部西方恐怖电影,沉重压抑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当剧中那群高中生嬉闹着登上180航班的时候,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知道,此次航行的并不是机票上所注明的巴黎,而是人生旅程的终点——死亡。Alex在不知从何而来的不安感中登上飞机,起飞前的短短几分钟他竟做了一个飞机爆炸的噩梦。猛然惊醒的他,发现梦中的情节正一一发生。他高呼飞机即将爆炸,却被保安拖下飞机。有几个人相信了他。候机厅,一群人以各种各样的眼光看着Alex时,180航班在空中爆炸。
+ j8 k6 a% @6 h% D5 F
2 O% a3 @- B- j+ x, S5 z如果是一部文艺片,后面接着就要表现空难给这7个幸存者造成的心理创伤,描写他们被空难改变的生活。但它是一部恐怖片,所以侥幸逃过一劫的众人慢慢发现,噩梦才刚刚开始,死神似乎下定决心要把这7个从手中溜走的人再抓回来。于是,他们陷入频频发生的意外中,死神开始一个接一个地带走他们……
0 N- v" p; C; u, d3 o
1 ^ O% d9 A; P; r/ Y% k" K故事至始至终都在提醒观众思考关于宿命的悲情。命运安排的道路是这一条,你必然无法逃脱。死神来了,一架飞机的爆炸,一个相仿的梦境,一次次逃不掉的劫难。即使知道死神已经盯上了你,依然无能为力。哲学上推论,这是偶然中的必然。佛家言,一切皆空。基督教徒说,早登极乐世界。当预知死亡的魔爪已经伸向你时,发现原来人竟是如此的渺小。看了《死神来了》,除了对场面血腥恐怖的心有余悸,还有一个最深的感受,那就是:用结局反过来进行推理,这是宿命论者和悲观主义者的最大特征。
: g5 E2 |5 D. p. q2 m! i
7 s! s# Y' Y4 }2 }* F9 V0 H$ n站在命运的掌心,死神来了,你在干什么? 9 e' B, A% I: m9 K# `
/ J) G: ?8 n1 o5 A9 ~
$ ~" i' k# G* n0 t5、关于青春 3 V) n6 i$ }, @; S, O6 o/ ~3 M
一张剧照可以吸引你去看那场电影。那时候,在邻家看见一本杂志上的图片:背景是古旧房屋的脊背,上端爬满了匍匐的爬山虎,阳光安静地照在几个男孩女孩的脸上。他们的笑容真的很灿烂,他们的目光也很忧伤。《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导演。一部关于青春的悲情,烙上了鲜明时代特征的青春记忆。被压抑的青春,被掩藏的秘密,被扭曲的隐痛。故事总是发生在旺盛的夏季,于北蓓是少年枯燥生活中的一个点缀,米兰才是真正的女主角,她应该是一朵灿烂的向日葵,盛开在每个少年心目中朝圣的原野里,热烈而奔放。每当马小军在屋顶上辗转而过时,我总会把他当成一只猫,屋顶上的猫,好奇地窥视着周围的一切。这是一部可以反复观看的国产电影,在其中你可以真切地回望自己曾经的青春,有相同的茫然和冲动以及苦闷。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就连从前只说“欧巴”的古伦木也改说“傻B”。结局处,而立之年的几个主人公们站在车里一直朝后观望,车子在前行,就像生命的轨迹。青春如同脚下的路辙渐渐远去,但记忆永远不会枯萎。 8 I. W/ i4 n" i% \1 L
2 i9 O6 K1 U- X3 n+ K. A8 _( N有评论说,在王家卫的电影里,金城武是一个成长的符号,是被强行展示的青春,看起来随时可能过期。一部《重庆森林》,他便让吃凤梨罐头成为时尚,让跑步成为一件很私人的事情,让一些人还没有追逐爱情就开始怀旧。金是一个与演技与电影无关的人,他只是让人想起了往事想起了关于成长的笑和泪,想起那些曾经美丽却在记忆里逐渐荒芜的阳春白雪,想起了生命中不断发生平淡琐碎的点点滴滴。林青霞在电影里扮演一个充满戒备的冰冷杀手,戴着醒目的墨镜,无论阴晴圆缺总是穿着雨衣(旁白说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此外,影片中还有太多经典的台词。一段一段交错的故事,一个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一层一层半明半暗的寓意。
+ _/ j/ D4 M }4 v8 e3 f! E5 v+ D) k8 [+ _ `1 H( X
《重庆森林》,关于青春以及出路的悲情。每个人的内心都像王朔的一篇小说名——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 G- b/ G* B1 P% ]
) ~4 n, Z; V# i- k! u: a7 Q
* N! w/ N6 p6 a& h, f. b% d
4 v5 h1 T+ ~( [5 T b
# q* l( O0 z! V7 @; P$ H[ Last edited by ode on 2004-12-6 at 01:04 P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