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98|回复: 16

【资料】[04北京韩国电影节专栏]韩国人口比我们少13亿 年度票房比我们多55亿

[复制链接]

64

主题

847

回帖

1470

积分

白金长老

积分
1470
发表于 2004-12-7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韩国人口比我们少13亿 年度票房比我们多55亿
0 F/ T7 U  T+ P' P* I* ]2 \4 J! `  中韩电影人北京论道公布惊人数据,韩国名导针砭中国电影
  M* N, C3 l: F2 q$ L
9 v1 Z1 F1 Y( c6 G5 O  2004年12月2日下午,北京韩国电影展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导演协会副会长张建亚当着200名中外记者宣布,定于12月3-6日举行的2004北京韩国影展正式开幕。虽然来华韩流人物并没有像原先公布的100多人“明星军团”那么夸张,但是随着韩国最卖座、最多奖项的两位导演:姜帝圭、金基德步入会场,摄影记者们的神经还着实紧绷了一把。
7 B1 |( P1 ~9 |# f  在会后的中韩电影盛宴上,中方电影局、中影领导和韩国映画振兴协会副委员长黄东美、韩国电影制作人协会副会长李承宰同桌而坐。中国电影“招牌人物”——姜文、冯小刚、赵薇、李少红也悉数到齐作陪韩国牛人,外界可以从中想象两国电影人对这短短5天活动的看重。
& Z7 z* T% |1 ~: L  但在热闹之外的现实层面,在12月3日上午开始的“中韩电影高峰论坛”上,中、韩双方电影人轮流上台讲述电影业现状、发展与困难。据披露,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年度电影票房收入为15亿人民币,而人口仅为4793万人的韩国年度电影票房收入达到了1万亿韩元(约等于70亿人民币)。
  O7 B3 I- _/ v2 o+ o8 L# u  而韩国导演在谈到中韩两国电影差距时,虽不好明言是非,但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信息值得中方回味。2 J0 L5 B( M, a! v
  作为“韩国票房纪录之父”,姜帝圭在谈到对冯小刚电影看法时,认为“拍电影是为了观众,这是一种职业精神。所以,韩国导演的每部作品都是呕心沥血之作”,“如果不热衷拍摄自己喜爱的作品,只是做命题作文,就不可能创作出多样的、有个性的、丰满的作品。”' b/ m' `( i" E& M$ _6 e
  至于一向给人不善言辞印象的金基德,谈话就更加肆无忌惮,他认为韩国电影就两大法宝:取消电检代以分级制、146天的电影配额制度。金基德谈到韩国电影时的骄傲溢于言表,“韩国电影是多样化的,不光有这次来的这些比较温和的电影,也有很多主题深厚、但相对没有明星参与的好电影,我希望下次交流的时候,能有更刺激、更震撼和另类的韩国电影出现。中国应该将电影再放开些,老搞些温情的东西没意思,我也很期待明年12月来韩国的12部中国电影,会是多种多样的。我希望中国观众能够多多看到此类影片”。+ l! f  f8 r( M: ^* ~) H$ ^
  在12月2日的中韩宴会上,有记者询问赴宴的葛优对于韩国影展要说什么,葛优沉默1秒后脱口而出“恭喜恭喜”。
" V$ {; B/ U6 B  韩国电影早就来了,如今韩国电影人也大批来华,而中国电影业和中国电影人们该如何前行呢?
) I3 d, E! l+ K- v) {) J
  }/ f# P( ~' q. J0 W  数字看中韩电影差距, G4 u5 B. s  e6 q

3 f; k" f/ d4 I1 v! ]- e  在12月3日上午开始的“中韩电影高峰论坛”上,中国广播电视总局电影事业管理局副局长谷国庆,公布从未向媒体披露的有关中国电影现状的数据。他的发言与韩国电影制作人协会副会长李承宰对韩国电影的介绍形成了鲜明对照,从中可以看出中韩电影之间的差距。9 J/ H7 q" T6 h0 W( t* T2 J
  
/ k- e6 Z( }& m4 ^, J5 X' p  票房收入  H* D# a0 I) p- t! f
  中国电影:年票房收入15亿人民币(中国人口约14亿)
3 `( {. K, f* ?  中国电影年票房收入为15亿多,但谷国庆表示,和统计局进行过讨论,认为考虑到盗版、影院瞒报等情况后,电影年总收入应该在50亿左右……+ @4 [6 n" \' x, c$ C. q1 W
  韩国电影:年票房收入70亿人民币(韩国人口为4793万)
2 c/ N4 t1 B+ A  2000年以后,韩国电影有了很大进步:政府为电影业提供了2000亿韩元的资金投入。2002年韩国电影实现1万亿左右韩元收入(1万亿韩元约等值于70亿人民币)。  z$ w# L! ~$ P8 A0 g5 \
  
9 B+ D2 q1 L( \  观众: a7 ~* |6 @* R+ C
  中国电影:每人每年观看电影0.18部, |. [, P3 S2 h2 h6 V) T# A
  按照人口数和平均电影票价(20元)推算,目前中国每人每年观看电影0.18部。中国目前电影年产量270部,中影老总韩三平总结说有两种电影能卖钱:高投入高产出,例如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另一种则是低成本电影。& w$ H  X8 y9 x9 ~! J; s
  韩国电影:平均每人每年观看2.2部电影/ f7 f* V# R# d; h- x2 u8 ]
  2002年韩国电影观众突破1亿人次,平均每人每年观看2.2部电影。5 R9 L/ A% T, I
  
2 [( T  @* _6 [6 R  屏幕
5 T  E' t7 G6 T* t0 E! N  中国电影:平均23万观众拥有一块屏幕
$ p9 I8 }% o3 K0 I5 n5 l5 {) D: n  中国目前有6000多家影院,大部分为一院一厅,其中1000家加入36条院线……(按照1院1厅的保守推算,中国约23万观众才拥有一块屏幕。)
2 \2 H6 r, x; ]& C4 r  韩国电影:平均4万观众拥有一块屏幕- Y" B5 V3 |6 d4 V4 W! _5 S; H) w" Z
  2002年起CJ、Showbox等多功能影院开始出现,韩国的银幕数增加到1240个。
9 _3 L) Y# J7 ?7 O  r# ]  
# i7 w9 w  R" M- @+ T6 K. f# [8 s* E  未来$ Y2 B. ?6 \5 Q  P
  中国电影:面临许多困难,投入电影的资金不够,院线需要继续做大。# V8 J4 v- y: u& A
  韩国电影:参照美国每年每人观看5.6部电影的统计数字,韩国未来可望达到2500个银幕数,以及2.5万亿韩元总收入。30%韩国电影实现海外市场获利将是韩国电影未来发展趋势,也是最大困难。但李承宰认为是可以做到的。5 B4 N" H6 g) V- f

5 V8 o# o, R" k% z0 v8 R  独家专访“韩国票房纪录之父”
' u# E2 z; k; f0 y- D5 j3 A2 K  姜帝圭:站在观众立场上是韩国电影崛起的最重要因素
6 k) _9 }% L* Y7 k( o$ h( }% ^# [( E3 {. o/ a
  本次北京韩国影展主办方并没有为任何中外媒体安排专访时段,本报记者随姜帝圭导演进入国宾馆戒备森严的韩方休息室,并在随后2天内完成了他与金基德导演的独家专访。9 l4 B1 D+ _$ _! d7 Q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能够破格完成两位导演独家专访,和本报一直密切关注韩国电影业发展,相关报道在韩国电影界留下良好印象分不开。5 z3 q/ o4 }  ?& `8 z
  姜帝圭,韩国商业电影的奇迹缔造者,被认为是韩国的“斯皮尔伯格”。其导演的《生死谍变》创下了国内的最高票房纪录,被视为“带动韩国百年影业迈向新里程”的电影,为韩国电影注入一支强心针。此片使得进入韩国电影院看国产电影的观众从原来的15%增加到37%,为韩国电影重整旗鼓立下了卓越功勋。他今年的最新作品《太极旗飘扬》在韩国创下了超过1109万人次进场观看的惊人纪录,并将代表韩国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 K: E4 y5 W$ O" ?  J$ `2 M) _$ U) J2 z% s
  记者:我知道你是一位剧作家出身的导演,作为前剧作家,你作为导演时会否完全按照剧本拍摄?6 _7 H( |% H( i. X8 W6 e
  姜帝圭:的确我是剧作家出身,在拍摄电影前我曾经撰写过5个剧本,其中曾经有个剧本叫做《谁拔了龙的牙齿》,你们可能完全没有听说过。一般来说我会90%按照原剧本拍摄,大约10%的情况下会因为现场环境而改变。9 d- ^# W! E$ q2 K
  记者:拍摄前你是否采用脚本——手绘草图的中间程序?& x0 Y& t% `% @0 R* h
  姜帝圭:我会,我的电影100%场景都会有手绘脚本。" ]: h7 u5 l; j5 V! c8 ]
  记者:昨天记者会上同传翻译说你承认了《实尾岛》是你的作品,后来的记者都说《实尾岛》是你拍摄的,我依然不敢确认,想和你当面确认一下。
$ Y' T  @! B5 T: H, R  O  姜帝圭:不是不是的,《太极旗》上映正好遇到《实尾岛》和《指环王Ⅲ》夹击,我怎么可能自己同时制作两部电影呢,这是传译错误吧。如果造成误会,希望能够澄清一下。" F( K& l8 Z  z4 r& Q
  记者:经过你的抗议,目前《太极旗》已经取代刚巧放映81天的《空房子》作为韩国推选影片,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你自己会如何评价《空房子》?
, a# x; S% b. L8 A  (陪同翻译刚刚译完问题,整个房间里的韩国人就都笑了,金基德插嘴说“这怎么好说”,一分钟后起身离去。)
( `2 B# e4 r8 f5 |  姜帝圭(笑):我真的不好说什么。+ C3 R4 f# O: H- G' l
  记者:1999年的《生死谍变》和2000年的《JSA警备区》常常被中国影评人拿来讨论,认为两者主题相反,一个宣扬对立,一个宣扬信任,你自己会怎么看待这两部电影?
  @  l' U+ o5 a7 S7 s0 d  姜帝圭:《JSA警备区》和《生死谍变》都是反映南北分裂现实的电影,但是它们并不是两部主题相反的片子。《JSA》里面南北对立的两方士兵可以成为朋友,《生死谍变》里两国特工能够相爱,但是两者结局都非常悲哀,《警备区》里两个士兵一个被误杀,一个自杀,《生死谍变》里两个恋人最后也是一死一生。我想它们都是反映南北分裂的现实作品。7 D! T& l% d  M" u7 L5 v  X
  记者:《银杏床》和《生死谍变》你都使用了号称“韩国周润发”的韩石圭,为什么《太极旗》没有继续使用“御用演员”?+ z8 A- N# S/ ~; O
  姜帝圭:韩石圭是个非常诚实的人,这是他最杰出的地方。当然,在诚实之外,他还是个非常出色的演员。不过电影不同主角总是要换,不同的故事需要不同的演绎方式,我会换人不奇怪。, B" v; ?& f8 D( H0 O( K2 R% h
  记者:目前你有后续拍摄计划吗?! G, q- x- x. c6 S/ z9 H
  姜帝圭:我正在埋头撰写一个剧本,这次打算和美国大公司合作。
' n4 c" ]  ]0 d$ A$ _7 ]' ~' [4 k  记者:是投资还是演员方面?0 c. Z5 s" s# L/ [* B; E* F7 d. f
  姜帝圭:我想两方面都有。
+ O  ~  e: Q; ]1 J  记者:你曾经提到韩国电影的崛起很大部分是因为Screen Quota制度,但是你看来并不拒绝与外资合作?  E# C8 v; k0 P& d
  姜帝圭:这是两件事情嘛,外来资金投入和限制配额制度没有关系。! e& E0 Z; |' e
  记者:但是你也一直强调韩国电影业保持非常强烈的本土意识和配额制度才能让韩国电影短期崛起。3 d! E1 g% j  Q/ M- v  i  l
  姜帝圭:Screen Quota是指一年当中有146天限制放映本国电影的配额制度,但是这些年韩国电影崛起不仅仅因此,比如剧院改善得设施比较完善,观众愿意进场观看电影,而且可能不仅仅是观看电影,他可能会把电影当成娱乐中心。我觉得作为电影来说,观众和导演的交流是最重要的,我们撰写剧本时尽量站在观众立场上,希望能够与之交流,我想这是近年来韩国电影崛起的最重要因素。  d  e6 @8 U* W! g* n$ [
  记者:在开拍《太极旗飘扬》之前,你是否考虑过这部影片可能因其题材而无法进入中国市场?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你是到场最卖座的韩国导演,但是本次影展没有你的任何一部作品参展。
% ~- A' Y+ A9 K# Q3 A0 U. ?. q6 c  姜帝圭:其实在拍摄《生死谍变》时,我还的确考虑过这样的题材是否能够进入中国等等问题,当然最终这部片子也没能进入中国市场。所以轮到了《太极旗飘扬》的时候,我已经完全不会考虑这个问题了。
8 W+ i% M" S  f( {7 L  不管《生死谍变》还是《太极旗》,我拍摄之前根本没有考虑过所谓题材的问题,《太极旗》我的初衷是想描写家庭、战争方面的感情,而《生死谍变》则想反映男女之间的爱情,我是希望能够用情感感动观众,所以我其实不觉得我的这几部片子包含特殊因素。- |9 G3 f+ U1 z& G: l
  记者:《太极旗》使用了张东健、元彬搭档,为什么你会挑选两位偶像演员来扮演剧中兄弟?
5 a# H1 z, @. H6 e3 H- c  姜帝圭:我一直觉得这两人其实很相像,真的,你看到他们在现场的样子就会觉得“好像啊”。张东健和元彬都是性格非常朴实的演员,在现场的时候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角色演好。所以,其实我没有觉得他们是偶像。# S4 u' x4 |8 W& c) M/ I( C9 U
  记者:张东健刚刚凭借《太极旗》的“哥哥”获得青龙奖影帝,据称他和宋康昊的票数比是10:1。在观看电影时,我们也觉得相对而言,元彬扮演的“弟弟”从角色出发不够讨巧。
3 U, Q! i: ~$ c" j  姜帝圭:其实你们看到的兄弟关系是现实反映,电影里头的元彬性格和我本人很像,而张东健的角色在现实生活里和我哥哥的性格很像,所以观众可能会觉得很真实。而且我本人一点不觉得不讨巧。
' h! q% r& y7 M$ k  记者:但是中国观众会很难理解,元彬面对一直付出的哥哥,会产生厌恶情绪。* l) p4 P) L0 ~, Q
  姜帝圭:剧中的张东健是一个非常热爱家庭、为了弟弟可以付出生命的人,而元彬则恰恰不能接受这一点。他觉得兄弟俩其实有不同的人生,他不能接受哥哥主导自己的未来,不愿意哥哥为自己牺牲。
1 V! z8 l* p' \9 R5 y7 \  记者:还有一点我不明白,李恩宙扮演的角色有两次机会逃走,为什么她不肯走而是眼睁睁被杀害,是否你希望她的死亡能够铺垫后来张东健疯狂的戏份?8 v- @+ E3 \& w5 F/ F9 B' l& n
  姜帝圭:李恩宙所扮演的角色是因为兄弟俩当兵之后,两个家庭无法生活而报名参加了左翼,目的在于换取活命的粮食。她是当年30万参加左翼后被杀害的韩国人民的代表,这30万人的身影都浓缩在她身上,所以她不会逃走,而且即使兄弟俩豁出生命来挽救,最终她还是被杀害了。我的原意在于表现那段历史。" i4 \: T: W1 e# c2 c2 [2 g
  记者:我们在中国听说《太极旗》拍摄,破天荒申请到政府提供枪炮,这是真的吗?
3 c( v! y1 @: u* ]$ X1 M* V  姜帝圭:我们的确曾经向国防部申请过提供真枪真炮拍摄,但是最终对方没有批准。大概他们考虑到这部片子并不是单纯的战争,它的主题让国防部最终决定不提供枪炮。其实韩国有战争片,好莱坞也有战争片,但《太极旗》这部电影不是旨在表现战争场面的,其中还有家庭、爱情的部分,我觉得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而且战争题材是所有电影题材中我最喜欢的。
+ K; c( @4 ?+ J) a. }% u2 H  记者:《太极旗》号称韩国有史以来最贵的电影,我们从场面上看它的拍摄成本的确很大,比如再造了汉城、平壤的旧街。不知道和实际拍摄成本相比,宣传成本大概占多少?1 q. {9 L8 {& }2 `2 M3 y6 M
  姜帝圭:大约是3:1的比例,这个在韩国也是一个通行的比例。
0 j  Y  f: W. o* Q% c+ P, P  S+ r  记者:你说自己最欣赏中国导演冯小刚,可否谈谈您的判断标准?
3 y- U# x1 O! b4 }  姜帝圭:就像我刚才说的,我始终觉得一个导演能够吸引观众到电影院来,这是最了不起的事情。我注意到冯小刚能够和中国观众之间形成相互信赖的轴,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也说过我希望大家合作,其实无论我擅长拍摄什么题材,他又擅长拍摄什么题材,我想只要有任何合作可能,我们就会合作。
0 @$ Z( V- V4 p
2 j/ e7 N& F$ |  H1 z  独家专访“韩国问题导演”! p8 T. O. [. f  w5 q! ^* `# G
  金基德:我以为中国观众看不到我的电影
- U3 v& W9 f  [0 S
6 q. V$ A: H# ^; S) |: V  和注重服饰,态度可亲兼高谈阔论的姜帝圭相比,喜欢走在别人身后的金基德很容易会被陌生的中国记者当成姜帝圭的助手。在韩国,金基德被称为“问题导演”,因为他的电影就像一颗炸弹,随时给人带来冲击。边缘的题材、大胆的风格令他的作品频频受到世界各大电影奖项的青睐。《坏男人》获得16届福冈亚洲影展大奖、《撒玛利亚女孩》获得54届柏林影展最佳导演银熊奖,他今年的新作《空房间》又摘取威尼斯影展最佳导演银狮奖。
0 G5 F7 P6 _1 k$ Q9 K& c1 J% C  永恒的棒球帽打扮和矮小“海拔”让这位取得韩国电影在世界影展最高荣誉的导演变得很容易被忽视。但在韩方人员的休息室里,记者所见所闻却是一位韩方女工作人员需要半跪在地上才能与坐在沙发上随手涂画的金基德闲聊。而且即便如此,为了进一步迁就对方身高,她还会刻意前倾自己的身体才能保持“仰视才见”的姿势。本报记者紧接在这位俯首屈膝的工作人员之后,坐在地毯上与金基德展开了一次独家专访。
! i5 C$ S+ t# F/ v0 l
6 p) j; j: A9 d9 a4 A, d& k$ d, A  记者:本次来华参赛的《春去冬来》,和你以往的电影风格有着非常显著的不同,所以有人说这部电影其实是你的副导演拍摄完成的,而你本人只是挂名。
; F1 H6 l  B' i1 `- b# d  金基德:《春去冬来》是我的作品,但它的确和以往作品有着不同。其实人总是会变的,心境变了电影也就变了。刚才很多记者说看过我所有作品,这让我很吃惊。来中国之前,我本以为中国观众看不到我的电影,因为其中的残忍镜头非常多,我以为中国不允许放映这类影片。我觉得这部《春去冬来》能够参展上映,和这部电影没有太多残忍和恐怖镜头有关。这部电影其实在欧美地区非常卖座,所以值得一看。; W% v) x5 a) q( m
  记者:你的电影在男性心理扭曲刻画上非常成功,而且非常真实。4 t9 \' N; {/ ~. z5 m, C9 G  S
  金基德:我一直觉得电影是梦想和现实的交错。我想这些人在现实社会里的确存在,只不过我刚好对准了他们。只要看过电影你就会发现,这种镜头其实是大家身边所经历、所发生的一些事情。至于是否真实,要看观众怎么看了。3 `/ H8 o" \0 K) J, l- {5 q% d
  记者:普通人的身边会遇到很多类似故事吗?* l( |5 U5 k5 N: `  V
  金基德:我是通过周围人的经历、故事来创作的,至于《春去冬来》则是我本人的一些很痛苦的经历和磨难才创作出来的。( p5 O, d8 \7 R) N1 b
  记者:2003年本报记者袁蕾在韩国专访你,当时你自称在韩国导演中排在第三,前面两位分别是李沧东(《绿洲》导演),以及姜帝圭。经过一系列国际奖项洗礼,你觉得自己现在还排第三吗?; p- Z  A& Y% `* A
  金基德:我想这是误解,其实没有一个明显的顺序差别。我主要是针对国外电影市场,而姜帝圭导演则主要针对本国市场而已。
& y3 G9 v8 V. o% X2 U( A/ z7 K  记者:你这样说就是虽然获奖,但对本国电影市场仍抱有遗憾?
9 I* d2 ~+ o9 K4 o! K9 I  金基德:的确,我的电影在国内没有太好票房,但是所幸电影投入成本也不大,而且演员也没有使用大明星,所以不会产生什么损失。再说,像《空房子》这些影片在欧洲都卖得很好。
4 _  f. U9 K/ w9 v, U) m% ~  记者:据说《空房子》威尼斯获奖后,在国内放映比你以往影片票房要好得多。
0 \# T; t1 p, B+ A* h  金基德:在国内还是不好,国外倒是卖得不错。
" E# t! ?8 j" d' _9 Y4 Q  记者:能否询问你这次仓促投拍《空房子》,并使用李升燕的原因吗?
) k9 e& K8 }0 c+ M& p6 m  金基德:没有什么特别理由,就是刚好她角色适合。
! |: b2 `' A( [; o0 W  记者:今年有一些什么新的拍摄计划?
  g, T9 |8 X, z- U: z: U& G  金基德:的确是有新戏在筹备,而且是好几个备选的题材,到明年电影就会出来,到时候就知道了。$ V, V8 l4 r* h7 s) H* P
  专题采写: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陈汉泽# E3 `% F8 n- A2 n6 R2 c
  专题摄影:新京报记者 张涛(除署名外)- p& b5 a& x& A/ q

# K! ], E. X" S[ Last edited by 阿韩 on 2005-9-17 at 10:02 ]

0

主题

6

回帖

22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2
发表于 2004-12-7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韩国人比我们富裕嘛!!
匿名  发表于 2004-12-7 20:10
冯小刚的片子我也挺喜欢的,比较期待姜导和他合作的片子。
相对,韩国电影,这几年国内的好片子太少了。而票房多的老谋子又给媒体批的不行。。中国的电影界应该是比较的迷茫吧?!不过我们还是应该信心的,毕竟这几年的连续剧好看了很多。。。央视黄金档的节目我就很喜欢。
楼上的朋友说的也很有道理,毕竟韩国的收入比国内高多了。各位有没有算过,过去一年之中又去电影院看了几部片子呢?!
恩,期望着看到国内的精品。拍出中国人真正的精品!
对了,KITTY,可可西里,有兴趣写点东西出来吗?我很期待呢。。。嘿嘿。。

8

主题

256

回帖

701

积分

账号被盗用户

积分
701
发表于 2004-12-8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我看来不是钱的问题   是意识的问题
/ O) M# n/ F5 d6 L& f0 M
1 \5 L% V1 A$ d) J意识没有到达那一层  认为哪怕所有人都看盗版 download  电影业也不会垮的大有人在/ B  ]7 v" K; T9 O$ N# q* ?8 ?; v

: t9 c6 r6 _$ F+ v5 g& H6 @3 n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因为一部片子经典好看 去买一张碟收藏 带着这样的心情去看电影
$ }$ R) H% r( U- l: Q6 w2 @6 G# k' C; w& Y5 E
而应该是抱着但愿这是一部有价值的电影的心情走进影剧院% Y! N- |- @" X8 B+ Y- d

0 b! k) G) `/ @6 J7 e! w我觉得如果每个人都有一种要看电影就去电影院的思维方式) `5 w7 k5 z* e4 E+ r

, @% v9 \5 M3 k& J% I那么在他们看到通过降价反而可以增加收益的前提下  票价是可能下跌的 当然是建立在没有通货膨胀的基础上, 以目前的状况看  票价不长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 U; s9 S# t  `! a- y6 ^; {0 h3 t3 i: ?
另外, 韩国正因为地小人少 更有一种团结性  这使他们更容易看到自己的一举一动对整个全局的影响力 相反在中国呢  如上所说的那种"我不去花钱看 自会有傻瓜去电影院看"的想法的人太多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非常经典的动画片  好像叫" 三个和尚" 吗.   4 t9 t9 h- G- A
6 A# [0 P, Z" ]. |) W9 q
另外中国的很多影剧院实在是应该更新一下了 很多都很脏 这也是不良循环的助长剂
[fly][img]http://xs41.xs.to/pics/05324/R.JPG[/img][/fly] Here to vote[url] http://www.kdocn.com/bbs/viewthread.php?tid=92769[/url]

0

主题

4

回帖

26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6
发表于 2004-12-8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还是意识问题

9

主题

378

回帖

866

积分

黄金长老

积分
866
发表于 2004-12-10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这是一个意识第一性还是物质第一性的问题
" F+ X3 X  z3 t, x* c5 m$ G物质:中国现状的电影的质量,产量.0 k' v$ u8 ?0 {* w8 g! q( U5 V
意识:人们进影院看电影的想法,行动,意识 6 q0 \" l$ ?  A3 q7 s
2 y( @% Y% ], r1 G, {
无奈啊,事实总是物质决定意识(辨证唯物论主旨)
: P: g7 K3 C6 F
% @" `2 I5 S+ Y3 o1 d3 d/ S$ ?就是说如果中国的电影如果可以都像第五代导演(张艺谋,冯小刚.....)拍出来的这种水平,那么进入电影院的人远远要比现在多的多7 u4 H! V% W0 J6 L: p$ M8 _3 b
可是,问题是现在糜烂的平庸电影让人们失去进入电影院看电影的兴趣.信心
1 P7 j* O8 V& M8 t' p' X
% K, K# P; [7 K* f* }也就是说如果物质太差,怎么让人产生(想去影院看)的意识
+ A; F5 R4 t8 j* t' C8 t- [% W; Z7 Y! z# t7 m0 R0 \2 B( w/ w9 i
所以啊,怪这怪那,只怪我们的制度,9 `. O" g; E. t) e) Y
正如楼上的朋友所说的:
3 A& A; T! X5 W3 T2 J. i+ S有人说就算没有看电影,电影业也不会垮台
  _3 R) B9 R* N; S+ d' M怎么会有人这样说....因为这些$%$的电影界人事就算是作出再烂的东西还是有人抱...
& ?, m6 C, ]7 ]( E; E* L+ q! R- q6 j4 l
那些国外好的东西,其实国内是再不断的...加以阻挠.因为需要保护现在逐渐失去人气的国内电影...- X" M9 n9 j+ H$ k

1 K! o) [) ~* x' d6 P( ~" E
: v. G) Z9 p: j( M& M; U) O正如电视剧更加的明显,现在的是有很多的好的连续剧出来了
: x7 u) @2 O8 ^. A1 j9 s+ h但是,更多好的外面的片子都被一道一道的关卡堵住了.
+ U# a* V+ f+ n  L0 ^2 o6 l# ]+ ~& E# q. Z6 q. K/ |. G2 `% ]
有句话叫矮子里面挑高个....
& E/ @/ ~6 x& p) ?0 |( u" n就是这样......
! ^) U# z5 I, c' z. s: I8 V7 x' \3 a  T, Y8 ?
PS:让然也是有很多不需要站矮子里面也知道是高个的好片子,但是毕竟真的是少,要不我们为什么在电脑前面,而不在电视机前面,看自己国家的语言,不用等翻译,,看更大一点的显示器??  ~4 N% u  U0 K2 G( C. J) h
以上都是个人愚见,
% T6 r' M3 N! n+ q6 \7 ]% m% p( y% S1 M3 ]0 ]
但是,说这些无非也是希望我国电影事业能有好的发展8 t$ I% X# S$ m7 s# U# z
最衷心的祝愿我们国家的影视事业能够有更好更快的发展...
老天爷,拜托给我一个俗套的大团圆结局吧~~

467

主题

1401

回帖

3361

积分

★VIP會員★

蔷花嬖人,桔梗同人,慕昭狂人

积分
3361
发表于 2004-12-13 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基德姜帝圭炮轰中国电影制度

作者: 杨家书
0 w! K7 Y: k5 v9 _5 A( @( T9 J. s- n4 n
发表日期: 2004-12-06 22:06:38   
/ `2 n/ m* h* l4 H: f- Q! C6 g' ^8 l0 m
前日,2004韩国电影展在北京拉开序幕,韩国著名导演金基德、姜帝圭、金容华以及张瑞希、李恩宙张伸瑛等几位女演员出席了开幕式。 ! K; m6 n/ @9 t7 m
  由于近年来韩国电影的崛起,金基德、姜帝圭在现场发言时,直指中国电影制度的弊病,怒斥中国电影搞“软豆腐”工程。这“越位”的行为引起了主办方的紧张,为了不让他们继续发出敏感言论,之后的小范围联访,本来在名单上金基德突然被“隔离”,而据内部消息,姜帝圭也曾被工作人员暗示,要“口下留情”。* K1 [5 w/ [* R* w
; M3 @6 c) z% S5 X& I# k5 `# z  {; m6 k
  据了解,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包括《假如爱有天意》、《春去秋来》、《我的小小新娘》、《马粥街残酷史》在内的十二部韩国影片,将在北京几大电影院放映,期间两国电影人还会召开交流论坛。明年12月,中国电影周将在韩国举行。
$ }% Y0 X5 H, M* |9 {
3 h( R! a* ~+ X, _/ F/ O6 p& t) {" y
金基德指中国电影局搞“软豆腐”
" Q/ Y6 j4 T# W4 u" B
7 y2 \9 e% D( S3 N, K4 {. J. ?8 O8 m4 R% l
 前日,当记者把中国电影要怎样向韩国学习的难题,交给本届威尼斯最佳导演金基德回答时,他直斥中国电影的大环境需要开放。而就是这样的话,让金基德失去了发布会后与媒体再交流的机会,在随后的小范围联访中,他的名字“神奇”地从名单里消失了。! k' M' i; ?! W4 ~8 }

' O/ ]7 v* D1 R2 j; ]  但在发布会上,金基德并没有就此罢口,还把矛头指向了中国电影的最高权力机构:“这次电影周放映的12部韩国电影,都是比较温和的,我希望下次交流的时候,能有更刺激、更震撼和另类的韩国电影出现。中国政府应该将电影再放开些,老搞些温情的东西没意思,我也很期待明年12月来韩国的12部中国电影,会是多种多样的。”言下之意,是骂中国电影局专上“软豆腐”,根本不在乎电影艺术。  F( E% B0 W+ g0 q% }( j
. k6 ?( V; C" Z- Y! Y: _' _
  也许是因为金基德的话太猛了,在昨天下午举行的首映式上,他被再度隔离,只说了两句话,原来定好的媒体专访被“硬性”取消。0 g/ |  Z3 ]' U' L: d
5 }; f+ C9 ~- c- A  Z

9 V, `& H' o" l6 e( D  姜帝圭斥中国导演不够热爱电影
* J7 _# R3 h* ~( `5 k / h2 ?! Z6 c) |2 M
# U; |& B, c' @# s  _. L. j# z
  姜帝圭向来以描述战争与政治著称,尤其是近作《太极旗飘扬》,赤裸裸地展现了南北战争。如此敏感的题材,难道韩国政府不介意?“我不知道过去怎么样,但现在,韩国政府对任何电影题材都没有强制禁令。”姜帝圭的说法再度刺中了电影开放化才有前景的要害。
" G6 x3 y" c* K+ \" w6 E( x
/ e- z/ ~' }9 v& N" M0 a( w% l  不过,在姜帝圭看来,韩国电影的发展,除了政府在题材上的开放,更重要的是导演“视拍电影为生命”的精神:“拍电影是为了观众,这是一种职业精神。所以,韩国导演的每部作品都是呕心沥血之作。”在这点上,他觉得中国导演做得很不够,容易走神:“我希望中国导演,能够与观众相互融合,相互交流。这一点在电影产业链上是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5 [6 Q. m# _9 X4 z' i) p- {

+ Z: V9 W' y% Q/ m& u5 G' i/ a0 _: _' G
  韩三平承认中国电影需要改革5 y% h  Q  i# s+ S( _+ n6 C
& q' s* X* Q7 C& K, D/ N/ d; M( H! }

& u; ?1 ]$ G+ z& H: u/ `+ O  作为中影集团的负责人,韩三平前日自然而然成为中国电影的代言人。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韩国电影的进步,确实让中国电影感到了压力:“这几年他们发展得很快,从经营体制到发行都走在了前面,在威尼斯、戛纳电影节上屡次获奖就是最好的说明,这些都是目前中国电影所必需要解决的问题。”
9 K! F( e( c9 z  b) N& r4 ]' }0 ^* i- c/ n
  对于两位韩国导演的炮轰,韩三平有点失落:“韩国电影现在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成立了电影振新委员会后,实行电影体制改革,一下子成了亚洲电影的老大。”不甘落后的他随后又说了一句话:“只要处理好一些关键因素,中国电影也会复苏的。”但是,谁知道中国什么时候才能解决电影制度问题呢
此时无声胜有声

0

主题

39

回帖

7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8
发表于 2004-12-13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我不想进电影院看国片,但是中国的电影从来就让我提不起兴趣.

0

主题

39

回帖

78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78
发表于 2004-12-13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抗战史要拍我觉得绝对比太极旗要好,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就没有一个导演以此为题材呢?有时候在喜欢一些韩国明星的时候,会想,什么时候我们中国的明星也能红遍亚洲呢?
匿名  发表于 2004-12-13 13:28
中国适合拍一些大型的史诗片
很有气势
但是抗战的片子 似乎一直都没有找到和观众很好的契合点

希望多多改进啦
以后在拍摄手法上也应该多元化一些

0

主题

74

回帖

39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39
发表于 2004-12-14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内地和韩国之争还不如想想香港电影为什么走下坡路失去原有的地位了。' @0 S7 ~3 t9 }, p
无论分级制度或是地方大小,还是经济都差不多,怎么会让韩国电影后来居上,完全压制住。难道是风水轮流转?呵呵,那不是在过十年就轮到内地了。
[img]http://bbs.winning11.com.cn/uploadfile/20043110331890824.gif[/img]

0

主题

50

回帖

5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5
发表于 2004-12-15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人口是韩国的十几倍是没有错: D( L# w% A' R3 E  ~( }/ ]3 O# \9 V
但是韩国的人均GDP又是我们的多少倍?8 ?( z5 Y) W# }( |
6 n0 C) ~  X/ r  ]% K
韩国的票房不光是韩国电影票房,有很多也是外来的影片2 L+ {/ [' r5 {7 ~: t& L
但是形成的习惯就是去电影院看电影
7 J0 s# V; _- f) [0 E2 y& e2 c: i7 V7 P8 i) {1 Q* @+ U% @- i+ g" |
而就我自己而言,看电影去电影院并不是首选

64

主题

847

回帖

1470

积分

白金长老

积分
147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6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局局长童刚昨日在线对话谈电影行业改革 网民八问电影局长  []

昨日下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童刚在广电局门户网站上与网友在线对话。网友就电影票价、分级制和审查制度等话题向童刚局长提出尖锐的问题,本报记者也就近来电影市场上的热门问题(如合拍片制度、分级制、引进大片10周年等)在聊天室内一一提交,希望能得到童局长的回应。昨天下午参与讨论的网友众多,原定1小时的对话时间延长了30分钟。由于时间有限和网络沟通的间接性,好些问题并未能得到正面和详细的回应。短短90分钟,或许我们得到的回复并未能让大家满意,但至少是一次难得的面对面的交流。" i9 m# M' Q: A  ^- J
  童刚局长和主持人刚开始在聊天室现身,网友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关乎切身利益的电影票价问题。童局长也承认票价居高不下问题严重,而解决方法除了增加优秀影院之外,丰富电影类型和体裁也是平衡票价的重要途径。今年年初就传出《电影促进法》和分级制有望年底出台,可现在已经进入12月中旬,这两项重要法规依然未见身影。童刚局长表示,《电影促进法》的起草工作现已进入到实质性运作阶段,力争明年拿出立法草案。韩国电影的崛起也引起了网友的关注,有网友建议我国参考韩国的做法开放市场,但童刚认为完全开放并不是好事。90分钟内,童刚局长解答了20多个问题,有趣的是,有网友提出更换每部影片开头的“电影局标志”,童刚表示“综合考虑后改进”。. F2 o8 s1 K  N, O# ]
* C% o$ [. o1 f: n
  1问
: Z# p& K. E2 r9 X" w7 s  电影票价何时降下来?2 `! n) c( z+ ]9 D
  1答- g& d+ T0 Y; d- w+ x8 d& V
  电影票价何时下调,政府不能简单地用行政命令达到目的。
3 `5 U+ F6 U6 T# {) y
2 m+ f$ @' q6 A3 r: D5 Z: b7 ]  问:居高不下的电影票价何时才能下调?
8 S, D" r- l* g& O9 p/ Y5 J  童刚:电影票价居高不下的确是目前电影市场上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的资源还处于短缺阶段,比如我们没有足够多的电影院,这么大一个中国,加入院线的能够产生票房的影院不到1200家,现代化的多厅电影院数量就更少了,这就需要我们制定更科学的产业政策,允许更多的国有、民营企业和境外资金进入电影放映业,修建更多的电影院,从而构筑电影产业的基础。电影院的数量多了,通过市场竞争、调节,票价就会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另一方面,还需要有风格、题材、类型多样的优秀电影不断出现,来满足各类观众的不同需求。只有电影市场上节目丰富了,才会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电影市场才能红火起来,影院的票房才能在稳定中不断提高,票价也会相对合理。
* H% n, K: W, Y  不过,由于中国电影已经按照产业化的思路发展,电影票价何时下调,政府不能简单地用行政命令达到目的。为了加快影院改造,广电总局已经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目前,各地影院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势头;而在影片产量方面,今年无论是数量还是影片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相信随着电影产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一定会形成与电影市场相适应的票价体系。 
+ t* D/ X, C6 h& M2 g  
/ z4 g8 ~& f: x4 P; }  2问' \: L4 z4 `5 u- y
  分级制何时出台?& p; Y8 }- z0 Y  A' ]
  2答
" T( R1 h! s; n6 [2 W8 M- H, j  已着手调研论证电影分级或者分类的可行性,不会照搬国外的分级模式。
7 H+ C. C) z' K) J! D, R# R  
% \2 b6 ~+ ?9 Z. S9 F/ ]  问:电影分级制度什么时候能够出台? : }5 x) z" a+ B
  童刚:我国实行电影分级或分类,不会照搬国外的分级模式,必须结合我们的国情,依据我国的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采取“宜粗不宜细”、“宜少不宜多”的原则,以我国少年儿童的生理年龄段为类别,在涉及凶杀、暴力、恐怖、性爱等有损未成年人健康的内容的情况下,以规范市场的准入为重点而对各类影片(含进口片)进行分类管理。通过电影分类,达到“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有利于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文化生活需求,有利于电影的创作繁荣和产业化发展,有利于电影的对外合作与交流”的目的。
% h- E6 C; \/ O7 S  问:目前我国电影没有对暴力以及相对暴力和情色的电影进行分级。现在电影的商业味道太浓,一定要带一些情色或者是暴力的东西。不知道我们国家的电影分级制度什么时候能健全起来?9 g, L9 n3 v( e- d* y
  童刚:在尚未实行电影分级的情况下,电影的审查标准只能是一个,对于暴力、情色等也是从严掌握的,其目的是保护未成年人。当然有些影片考虑到故事的相对完整性和艺术性,难免留有不宜未成年人接受的情节。为了把电影由原来的“老少皆宜”改变为“满足不同层次观众文化生活的需求”,我们已着手调研论证电影分级或者分类的可行性。
% Q; p7 X1 z5 Q! E  问:电影法到底现在进行到什么程度,年底能和大家见面吗? , |2 d, \. t) j9 m4 }0 y
  童刚:《电影促进法》的起草工作现已经进入到实质性运作阶段。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立法框架已经初步搭建完毕,力争在2005年拿出立法草案,并争取列入国家立法计划。
; g( J* D: H  k: C9 b- e3 b# d4 e
2 b, [5 a* j) y$ ?; H5 A6 L& l  3问! I8 D3 f- [  a/ x5 y$ o
  审查怎么那么苛刻?, M7 C  Z  o8 y9 M. @
  3答
$ g6 B( M) D4 I* C9 Y+ c  其实我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是比较宽松的,电影并没“完全过滤”黑帮题材。  _( D9 Y. e0 Y# e! w+ ^
4 S- D# D2 c( }" \& K# i
  问:为什么我们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那么苛刻?  
- @) T& q- X! F$ H+ J1 g4 v6 M  童刚:不清楚你说的“苛刻”依据是什么?其实我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是比较宽松的,也客观地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一是审查标准明确,《电影管理条例》明确禁止的有十条;二是审查机构完备,从1996年开始,国家广电总局(广电部)成立了电影审查委员会和电影复审委员会,审委成员实行聘任制(两年)并在有关媒介公布。对于大家所说的“恐怖片”,在我国尚未实行电影分级(类)的情况下,从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出发,目前纯粹的“恐怖片”是没有的,但含有“惊险”内容的影片,近年来还是在积极探索,如国产片《凶宅幽灵》、《闪灵凶猛》、《古宅心慌慌》、《天黑请闭眼》等。9 n, Y6 h$ Z7 h9 f" S* f% w* J
  问:我们看到黑帮题材可以在电视上出现,而在电影上就会被完全过滤。这样似乎有些掩耳盗铃,会不会放宽题材尺度?引进片的删减问题也是大家很关心的,还有整顿合拍片双版本问题,有没有具体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比如民间的委员会)来确定尺度?% O0 ?7 `8 ?5 b5 u  `) n
  童刚:其实,纯粹的黑帮题材电视剧也没有出现。电影并没“完全过滤”这一题材,关键是看影片的主题是否为最终正义战胜邪恶,其实这也是每个国家都提倡的。如果在银幕上通篇表现黑帮,未成年人怎么办呢?关于进口片删剪的问题,每个国家都对各自进口的影片进行删剪,我们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目前是按国务院颁布的电影管理条例执行的,主要是剪掉一些过于血腥、暴力、色情的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少量镜头。 
0 d" h& z2 G! ~* k' U3 d  2 [8 Z/ Z6 X, D4 o8 m. k. s! _" s
  
, }9 h7 Y* b' T" q( \# m  问:广电总局对某些国产电影力捧力推,这样做对其他国产影片,尤其是真心要搞好国产电影而又无特别经济实力的电影人来说公平吗? " H4 r) F9 @5 Y3 t  _' U
  童刚:广电总局鼓励拍摄面向市场、面向群众的多类型、多样化的影片。我们看到经过电影行业的努力以及很多社会资金、民营企业的参与,2004年的电影创作涌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这里面就有你提到的《张思德》、《郑培民》和《十面埋伏》。《张思德》、《郑培民》等影片还在策划、创作过程中,就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中央有关部门专门发文向社会推荐观看。目前,两部影片的票房都超过了2000万元。
7 X* p0 \1 @. S- f/ g; F  《十面埋伏》是民营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拍摄的商业影片。在中国电影遇到好莱坞电影的强大竞争对手面前,在中国电影市场空间不大、还不太规范的前提下,对于民营公司敢于如此巨大的投资中国电影,作为政府部门,是应该给予支持的。这种支持决不会局限于某一家公司,我们对一切致力于中国电影的国有、民营公司,政策上甚至包括资金上都将给予一视同仁的支持。为此,我们在不断调整、完善我们的资助政策和我们的评奖政策。还有,为了使更多的国产电影能够进入市场,我们也在考虑用现代数字技术,建设更多的数字电影放映厅,使国产电影进入市场的成本不断降低,这一措施将在明年有较大的发展。
, M+ A9 ]  q4 y; I4 @& l5 S8 {  问:每次看电影的时候最前面都是电影局的标志,能不能换一个方式或者音乐让大家看着更亲切?
0 T/ S' e1 o% q; Z  z1 x! F  童刚:那是电影审查合格的标志,因此这是必须标明的,但因我国电影尚未分级,故现有的标志只有一种,无“未成年人”的标志。当然你说的改一下让大家更亲切的音乐,这一点我们会综合考虑后进一步改进的。 ! m9 K/ a  o0 i5 b
  问:我国的电影是不是也应该重视未成年人的教育呢?' \- W  m2 K% R- I* ^# ?, @7 p
  童刚:我们每年一般专门拍12部给少年儿童看的影片,今年起每年拍20部,而且每部影片国家要资助约80万元;另外每年我们会向中小学生推荐40部左右的爱国主义的优秀影片。今年我们在电影频道开设了“少儿影院”,中影成立了全国性的“少儿院线”,上海成立了“上海联合教育院线”,各地也相应地组建了专门放映少儿电影的“少儿院线”。希望同过这些途径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思想内容健康、艺术品位高雅、观赏水平别致的优秀影片。; [2 `# X  r4 ?! E
  问:国务院提出,“要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少年儿童电影发行新路子,形成少年儿童的发行放映院线。”是否意味着,要向学生收取电影放映费?每个学生的收费标准是多少?
3 g7 V( g& u1 d( K  y, x' c: p  童刚:电影既是宣传品,更是商品,电影的制作是有成本的,就像学生看书要买书一样,看电影也应该买票,这是一种正常的有偿服务形式。当然,在为广大中小学生放映影片的时候,我们也有一个原则,就是要求广大电影发行放映单位要树立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负责的意识,实行片租、场租优惠的措施,要保本经营,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爱教片的放映也应该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各地所定的票价是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电影的新旧、影院的设施而决定的,不可能在全国制定统一的票价。0 q% k& I3 }4 E  P/ x- m+ f
  
2 ]! T  m, X& W5 H# n: w# c  
4 p* |3 w! Z4 e4 ^) H# {0 V  8 g, j( U0 c, S9 K9 `# Z4 g% T
  . I+ n, _; A( z! A
  
+ d: q+ Y- E" g! f- h2 r( X  L  
$ b. `# A/ }* q% F  问:为什么大部分在中国的电影节上的获奖影片都是一些观众不了解,甚至没有公映过的影片,而那些在群众中受到广泛好评的影片为何屡屡落空?    ^0 E( X9 q0 Y# V; j9 L
  童刚:目前国内举办的电影节主要有上海国际电影节、长春电影节、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以及金鸡百花电影节。根据国际上电影节的通行做法,这些电影节对参赛影片都有出品年限的限定,一般规定必须是上一届电影节之后出品的影片。根据规定,只要是获得国家电影主管部门颁发的《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的影片均可以申请参加电影节。但对是否已经公开发行放映一般都没有规定。因此在上述电影节获奖的影片观众不一定都了解,而有些观众十分熟悉的影片往往因为出品时间超过规定而失去参加比赛的机会。此外,许多电影节在奖项设置和评奖标准方面主要侧重在影片的艺术水准上,而很少考虑影片的市场因素,所以,一些市场效益好的影片往往会失去获奖的机会。5 p  J* X6 W6 `+ I* \$ c
  问:社会资金如何参与影视制作?. K6 c3 c& n  h5 d$ ?* i
  童刚:投资拍摄电影现在国家是放开的,只要以影视文化类公司的名义向电影局申报,并附有拟拍摄影片的故事梗概(剧本)、公司营业执照副本、拍摄资金来源即可。另外,任何社会资金都可以参与各类国产影片的制作。国家对一些弘扬民族精神、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农村、少儿影片,实行资助政策。如果你有剧本,可以向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投稿,广电总局和该中心每年举办一次电影剧本征文、夏衍电影文学奖评奖,对获奖的剧本给予奖励,并向有关电影制片单位推荐拍摄。 
5 ]8 W$ Q9 G& y+ x: t: J  
$ r- m8 h1 I' P+ {* Q  b8 v' C9 c* l  - l' {% |8 D+ l! B$ n7 e
  问:目前国内引进大片大部分是美国片,有限的几部法国片也是搭文化交流的便车。以后会不会可能引进日本等国的电影?比如宫骑峻的动画片就很适合中国观众。 
! _+ Y$ F6 R! ]7 m2 C, ^& e  童刚:近几年,我国每年要引进50部左右的国外电影(也包括一些动画片),美国影片占引进总量的二分之一,其他国家、地区的影片可能是由于宣传发行工作没有做到位的原因,不少观众没有看到,今后我们将改进这方面的工作。   h* k6 g6 {* w+ h$ a
  问:外国影片进入中国的数量比例会不会有所变化? 3 s" Q3 c8 o* ]$ D6 q/ T+ [- Z
  童刚:目前,我们产生票房的影院主要集中在加入院线的1200家影院中,这些影院的银幕数不到2400块,基本上都是传统的单厅电影院。而单厅电影院排映影片的模式是以时间顺序为主的,这样为了保护国产电影的生存空间,《电影管理条例》规定了国产影片的放映时间不能低于年放映时间总和的三分之二。鉴于此,外国影片进入中国的数量就要有所限制。多厅电影院由于放映空间的增多,能够有效地解决同一时间放映不同影片的问题,目前,我们正在积极鼓励各种资本进入电影市场,参与电影院的新建和改造,随着多厅电影院的不断增加,放映空间的不断扩大,外国影片进入中国的数量也会不断增加。 $ w' B, ?( E4 G- }: `; a! Z

' u! Q5 ~6 S4 a8 b( j 问:韩国电影从低谷到享誉世界只用了5年时间,韩国政府彻底放开了对电影的管制,他们是完全市场化的,这是否值得中国电影参考和效仿?
/ v* S) c( W  h9 S6 ?  H  童刚:我们非常关注韩国电影短期内崛起的经验。但韩国电影的成功恐怕不能简单地归功于完全放开。单纯说一句“完全放开”是很容易的,但我们对“完全放开”必须要有很深入的了解。日本是完全放开的,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也是完全市场化的,但是这些年来,日本和香港、台湾地区的电影也遇到了挑战,产量下降、票房也不景气。韩国电影的成功,得益于韩国政府推行的电影产业化政策,吸引了众多的财团、企业的资金进入,也得益于韩国政府在发展本国电影产业时所采取的开放与保护政策的平衡把握。比如,韩国实行了义务上映制度,韩国政府强制规定韩国电影院每年每个厅都必须放映146天的本土电影;全国电视台也必须播放一定时数比例的国产电影。全体韩国电影人都将其作为民族电影的生死线,不管美国如何施加压力也没有让步。
; D$ O' f' r5 Y7 r  问:国家对国产电影有什么具体的扶持政策?
' W8 T4 X8 a: G8 y" [  童刚:目前,国家对电影给予了六项优惠经济政策:1、从电视广告纯收入中提取3%建立“电影精品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电影精品摄制;2、从电影放映收入中提取5%建立“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3、从进口影片收入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电影制片、译制;4、对电影制片厂销售的电影拷贝收入,免征增值税;对电影发行单位向放映单位收取的发行收入,免征营业税;5、特别重点影片的创作生产,可个案报批财政补贴;6、对重点题材影片、科教影片等洗印拷贝胶片给予特殊优惠关税。
; k" s  n$ ]# M, I% D  o6 h$ ~2 L( i  {5 n4 F$ i# T" d2 s
  4问
# T* U" l) }  Y3 r* j. P  国产片区别对待?+ O3 L6 K* v' [! Z; ?/ A% q# Y
  4答
/ u; ~/ P8 \) P! }- n7 V7 Q( x  对于民营公司敢于如此巨大的投资中国电影(《十面埋伏》),作为政府部门,是应该给予支持的。
0 x3 J" d$ f9 N# v7 h1 @) j% O: G$ K
  问:广电总局对某些国产电影力捧力推,这样做对其他国产影片,尤其是真心要搞好国产电影而又无特别经济实力的电影人来说公平吗? 
% R# v: h2 K6 `/ S0 k) X# ^  童刚:广电总局鼓励拍摄面向市场、面向群众的多类型、多样化的影片。我们看到经过电影行业的努力以及很多社会资金、民营企业的参与,2004年的电影创作涌现了不少优秀的作品。这里面就有你提到的《张思德》、《郑培民》和《十面埋伏》。《张思德》、《郑培民》等影片还在策划、创作过程中,就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中央有关部门专门发文向社会推荐观看。目前,两部影片的票房都超过了2000万元。
5 A- [3 S/ j7 o2 Z  《十面埋伏》是民营公司投资3000万美元拍摄的商业影片。在中国电影遇到好莱坞电影的强大竞争对手面前,在中国电影市场空间不大、还不太规范的前提下,对于民营公司敢于如此巨大的投资中国电影,作为政府部门,是应该给予支持的。这种支持决不会局限于某一家公司,我们对一切致力于中国电影的国有、民营公司,政策上甚至包括资金上都将给予一视同仁的支持。为此,我们在不断调整、完善我们的资助政策和我们的评奖政策。还有,为了使更多的国产电影能够进入市场,我们也在考虑用现代数字技术,建设更多的数字电影放映厅,使国产电影进入市场的成本不断降低,这一措施将在明年有较大的发展。
" {- ~9 t" @8 c" p" h  问:每次看电影的时候最前面都是电影局的标志,能不能换一个方式或者音乐让大家看着更亲切?* P2 l9 k. E: k. S/ ~
  童刚:那是电影审查合格的标志,因此这是必须标明的,但因我国电影尚未分级,故现有的标志只有一种,无“未成年人”的标志。当然你说的改一下让大家更亲切的音乐,这一点我们会综合考虑后进一步改进的。 
) A- x% M9 o4 F* c, V& }
) O6 H% d' K& W  5问
9 n8 A1 \' ]* o0 V  少儿电影要不要向学生收费?+ r- a: M& L5 ^- m5 B7 C
  5答
, t+ f  E0 [" k+ v- }' D  电影的制作是有成本的,就像学生看书要买书一样,看电影也应该买票,这是一种正常的有偿服务形式。
# {0 L! Q% `3 M5 }, J7 i# m
7 ?8 y' i1 S+ D7 H+ c( E& o% Y  问:我国的电影是不是也应该重视未成年人的教育呢?
3 p! y- |& s/ D5 r  H  童刚:我们每年一般专门拍12部给少年儿童看的影片,今年起每年拍20部,而且每部影片国家要资助约80万元;另外每年我们会向中小学生推荐40部左右的爱国主义的优秀影片。今年我们在电影频道开设了“少儿影院”,中影成立了全国性的“少儿院线”,上海成立了“上海联合教育院线”,各地也相应地组建了专门放映少儿电影的“少儿院线”。希望同过这些途径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思想内容健康、艺术品位高雅、观赏水平别致的优秀影片。1 C- l- v, [8 O3 C. X9 L. }, _
  问:国务院提出,“要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少年儿童电影发行新路子,形成少年儿童的发行放映院线。”是否意味着,要向学生收取电影放映费?每个学生的收费标准是多少?
. V6 f9 p0 H0 b! s( K# i  童刚:电影既是宣传品,更是商品,电影的制作是有成本的,就像学生看书要买书一样,看电影也应该买票,这是一种正常的有偿服务形式。当然,在为广大中小学生放映影片的时候,我们也有一个原则,就是要求广大电影发行放映单位要树立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负责的意识,实行片租、场租优惠的措施,要保本经营,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爱教片的放映也应该遵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各地所定的票价是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电影的新旧、影院的设施而决定的,不可能在全国制定统一的票价。
9 v7 r- o1 i) |4 j  $ y; n  @. i7 @4 g5 F# B4 h
  6问
5 O2 D) f& p  [$ V, N5 g! O9 g  大家不了解的影片为什么获奖?
* u2 C; f1 R( x# B8 R  6答
2 c# V$ x6 q0 w. I0 b  有些观众十分熟悉的影片,往往因为出品时间超过规定而失去参赛(获奖)的机会。
( H6 _: A6 x& a; V/ H2 `# w
1 C- C& Z5 i, T: Y  G. w; k, l  问:为什么大部分在中国的电影节上的获奖影片都是一些观众不了解,甚至没有公映过的影片,而那些在群众中受到广泛好评的影片为何屡屡落空?  * g' Y9 x; `5 a& F
  童刚:目前国内举办的电影节主要有上海国际电影节、长春电影节、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以及金鸡百花电影节。根据国际上电影节的通行做法,这些电影节对参赛影片都有出品年限的限定,一般规定必须是上一届电影节之后出品的影片。根据规定,只要是获得国家电影主管部门颁发的《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的影片均可以申请参加电影节。但对是否已经公开发行放映一般都没有规定。因此在上述电影节获奖的影片观众不一定都了解,而有些观众十分熟悉的影片往往因为出品时间超过规定而失去参加比赛的机会。此外,许多电影节在奖项设置和评奖标准方面主要侧重在影片的艺术水准上,而很少考虑影片的市场因素,所以,一些市场效益好的影片往往会失去获奖的机会。& [0 D! G( ^8 a& u
  问:社会资金如何参与影视制作?
  V9 ?$ u. `, ~5 e, B% ^9 W& P  童刚:投资拍摄电影现在国家是放开的,只要以影视文化类公司的名义向电影局申报,并附有拟拍摄影片的故事梗概(剧本)、公司营业执照副本、拍摄资金来源即可。另外,任何社会资金都可以参与各类国产影片的制作。国家对一些弘扬民族精神、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农村、少儿影片,实行资助政策。如果你有剧本,可以向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投稿,广电总局和该中心每年举办一次电影剧本征文、夏衍电影文学奖评奖,对获奖的剧本给予奖励,并向有关电影制片单位推荐拍摄。 
4 d/ I4 W' W; B! K( M  + r& S9 D+ \0 Q8 {! a: ~" U0 y+ B/ {# t
  7问
2 r6 Z' F3 ]1 x  K  引进片比例会不会变化?* M- F% M' V/ {2 w1 I: i- u! e! Q
  7答
+ d# m' C# {* A6 g* L5 a  正在积极鼓励各种资本进入电影市场,外国影片进入中国的数量也会不断增加。; h. Y" x, U& s( ]7 g. E% J6 W
4 s# ~7 F8 L( |% r5 C- c% [6 w
  问:目前国内引进大片大部分是美国片,有限的几部法国片也是搭文化交流的便车。以后会不会可能引进日本等国的电影?比如宫骑峻的动画片就很适合中国观众。 
7 Z- |; \8 g0 U+ |8 |  童刚:近几年,我国每年要引进50部左右的国外电影(也包括一些动画片),美国影片占引进总量的二分之一,其他国家、地区的影片可能是由于宣传发行工作没有做到位的原因,不少观众没有看到,今后我们将改进这方面的工作。 
6 ^" ?8 Y* T8 |8 M- U7 R  问:外国影片进入中国的数量比例会不会有所变化? 
4 V6 Y, L4 E$ h6 ?  童刚:目前,我们产生票房的影院主要集中在加入院线的1200家影院中,这些影院的银幕数不到2400块,基本上都是传统的单厅电影院。而单厅电影院排映影片的模式是以时间顺序为主的,这样为了保护国产电影的生存空间,《电影管理条例》规定了国产影片的放映时间不能低于年放映时间总和的三分之二。鉴于此,外国影片进入中国的数量就要有所限制。多厅电影院由于放映空间的增多,能够有效地解决同一时间放映不同影片的问题,目前,我们正在积极鼓励各种资本进入电影市场,参与电影院的新建和改造,随着多厅电影院的不断增加,放映空间的不断扩大,外国影片进入中国的数量也会不断增加。   e+ ~" T5 O% s% b8 I
  & D# r# Q& T# M2 K, A) f; D: C  x
  8问
/ H3 l1 S2 y# H' B: w' d  中国电影要不要效仿韩国?9 e# E' S8 R" W3 p0 O# g
  8答
" v( Y) w" ]) P* q* x" K  韩国电影的成功恐怕不能简单地归功于完全放开,我们对“完全放开”要有很深入的了解。
# {. O: r5 {/ w6 D* h8 D  
: b: P: Q/ ]% ?# _+ y  问:韩国电影从低谷到享誉世界只用了5年时间,韩国政府彻底放开了对电影的管制,他们是完全市场化的,这是否值得中国电影参考和效仿?: C2 C/ Y& R1 R/ ?4 S
  童刚:我们非常关注韩国电影短期内崛起的经验。但韩国电影的成功恐怕不能简单地归功于完全放开。单纯说一句“完全放开”是很容易的,但我们对“完全放开”必须要有很深入的了解。日本是完全放开的,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也是完全市场化的,但是这些年来,日本和香港、台湾地区的电影也遇到了挑战,产量下降、票房也不景气。韩国电影的成功,得益于韩国政府推行的电影产业化政策,吸引了众多的财团、企业的资金进入,也得益于韩国政府在发展本国电影产业时所采取的开放与保护政策的平衡把握。比如,韩国实行了义务上映制度,韩国政府强制规定韩国电影院每年每个厅都必须放映146天的本土电影;全国电视台也必须播放一定时数比例的国产电影。全体韩国电影人都将其作为民族电影的生死线,不管美国如何施加压力也没有让步。( T  P. `& d" Z
  问:国家对国产电影有什么具体的扶持政策?
+ X4 D2 j9 E/ ^5 N% V8 x1 e6 i2 j  童刚:目前,国家对电影给予了六项优惠经济政策:1、从电视广告纯收入中提取3%建立“电影精品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电影精品摄制;2、从电影放映收入中提取5%建立“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3、从进口影片收入中提取部分资金,用于电影制片、译制;4、对电影制片厂销售的电影拷贝收入,免征增值税;对电影发行单位向放映单位收取的发行收入,免征营业税;5、特别重点影片的创作生产,可个案报批财政补贴;6、对重点题材影片、科教影片等洗印拷贝胶片给予特殊优惠关税。. q3 R! ^  @* O3 ~# A6 a' m7 t' E
  专题采写 本报记者 伍洁敏
3 N& h/ \( o( G; ~# O1 G+ Q6 F' m( n  c0 T
0 A& v: B, _# {) @& s
  
" m( R7 B9 x, D5 A4 C- s  
# O' H( w* E" o  

0

主题

5

回帖

14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4
发表于 2004-12-16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在指责国人的素质、意识的问题,你想过中国生活水平吗?. L4 g( D! H4 \6 M9 E
还有就是国家支持,其实在韩国在进口国外的影像制品方面管理非常严格。, ~+ n' w3 s7 g2 k
中国电影需要时间。

2

主题

90

回帖

289

积分

支柱会员

积分
289
发表于 2004-12-19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一年拍的电影只有10%上了院线。
4 X, k, q! z, \# n多少的人才拥有一块蓝屏。远低于电影业发达的国家。
2 H) `: k' x% p, p明年是中国电影百年,就等着看怎么出作品了。$ H3 @9 z( c8 ]: d/ b' @% {% z5 e
难得的一部《盲井》居然还要到对岸去拿奖!
[img]http://club.netandtv.com/picture/pic2005-1-28/2005128120752170.jpg[/img] 【夜叉王---黑木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韩剧社区 ( 蜀ICP备14001718号 )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6-8 15:44 , Processed in 0.075599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