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西祠胡同
从1996年一直拍到2003年的《白线流》,是一部正统校园日剧,就像一岁一荣的青青原野,记录下随风成长的笑语欢声,看着看着,我的眼角泛出星星泪光。《白线流》仿佛是《情书》中那段遗漏的年华,由熟悉的演员,为你编排人生中最美好的光阴。
不久前的一天,与比我小三届的大学校友,走在陌生城市的雨后。走着走着,她回头讲,昨晚做了个噩梦。什么?我问。梦见我考不上大学了,她扭过头严肃地说。我也是,我笑着安慰她,因为她安慰了我。要知道,我们已经离开学校,离开考场很久了,居然还会魂牵梦绕,那段经历真是刻骨铭心。
《白线流之那些日子以来》,我相信那才是真正的校园,真正的高三,真正的人生。无论你暗下决心,选择怎样的未来,未来都是不确定的,而你都是彷徨无助的。没有谁可以代替谁,每个人都必须学会让去实现梦想。现实却往往是残酷无情的,激烈地抗争了,120%的努力了,也不一定会尽如人意。
或者这部戏激起太多人的共鸣,《白线流之19岁的春天》,《白线流之20岁的风》,《白线流之旅行的诗》和《白线流之25岁》,镜头不停地追着同学们的身影,让我们聆听青春由远而来向远而去的脚步声。长大了,分散在不同的时空里,爱情不见了,唯有友情依旧。
在高中时代交个朋友吧,《白线流》里柏原崇对后辈说。看到这,想起电话里高中的死党对我说,回来吧,回家,大家每年总是聚面的,每次都见不到你。是啊,那些人并非你时刻记挂的爱人,也不是血浓与水的亲人,但是,真的很想见见,问一声你好吗。
此时此刻的窗外,烟花与爆竹不断。没过几个小时,就是2005年的情人节,促使我在丘比特日前夕,不辞辛苦摇笔杆的原因,是看过这部《白线流》后,想起网上说,柏原崇计划中的复出因为打人事件夭折,遗憾啊。
提笔写关于柏原崇的这些小文时,想到坛子里曾有篇非常动情的帖子,于是撅地三尺挖出来,《你站在那里》。重温一遍后,想说,柏原崇不是我的最爱,我也没有偶像,可是,那么俊美温暖如他,请不要湮没在岁月的风尘里,有你陪着,成长,成熟,都多了分神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