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ashion 70s》断章:战乱中的生存% q. m( U! I- d, i/ {! H3 |
, I% T) E- ]5 K& \
《fashion 70s》是一部与众不同的好剧,但只是对前4集来说的,这4集里写尽了战争的苦难,战争的伤痛,生存的沉重,女孩的友情,这4集,确实可以说是韩剧新的里程碑。
( R, }5 Z) a# m7 K6 c: H. X8 t+ ]: M+ k
一、姜喜的世界
/ r" D' s% a' _. o: q. \" J7 i. P: k( R3 b
在逆境中挣扎着生存的姜喜,其实是一种对于命运的抗争,姜喜和真喜所面临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姜喜早已经懂得了世间的残酷与麻木,这种麻木让姜喜变的冷静、理智,不抱希望却要寻找希望,是一种绝望之中的冷静与早慧,姜喜的身上要已经承担了一个孩子还不应该的挣扎,姜喜童年应有的天真与快乐在她所面对的世界里过早的破碎,随之而来,迎接她的是艰辛而又惨痛的少年,姜喜不是一个成年人,但她也已经不是一个孩子了,在她应该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她就已经不能拥有了。而这些是天真淳朴的真喜永远无法懂得的。
& ?7 `1 J7 S+ Y7 g W1 P# {, j- r: o% @' F
真喜是纯洁无邪的,但她更多只是一个天真可爱的,时时刻刻需要别人照顾的孩子,因为这个世界她还太不懂得,没有可以依赖的人,真喜是无法活下去的,而在真喜的世界里,世间是也是纯善的,世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是可以依靠的;真喜拉住父亲的手,拉住母亲的手,拉住姜喜的手,拉住冬英的手,拉住姜喜母亲的手,真喜身边的任何一个人都是她的依靠,没有了这一个她就必须走向另一个;
% g( S1 q7 w* j( i6 ~ P0 n
, R6 D, k& ]" l V& ~失去父母的伤痛对真喜和姜喜来说是不一样的,对真喜来说,固然伤心难过,但她还并不真正懂得失去亲人的含义,不能懂得骨肉离别的悲痛,对她来说,失去父母,或许只是意味着没有人能接她回家了,没有人陪她了,但她并不真正绝望,因为她身边还有姜喜,还有姜喜可以照顾她;而对于姜喜,没有母亲的陪伴也许并不艰难,但如果失去母亲,对她来说,是骨肉离别的锥心之痛;姜喜有多爱母亲,母亲有多爱姜喜,当女儿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当母亲断然撒开女儿的手时,相信我们都有所体会;失去母亲的伤痛有多深,天真的真喜是不能体会的,姜喜不能说话,不能进食,她在拒绝整个世界,姜喜在拒绝,因为她的世界里一片黑暗,她走不出这无底的黑暗。失去父亲的姜喜,和母亲相依唯命,互相扶持的走了那么多年,这是一种母女间的深深牵伴,一旦这种牵伴断裂之后,那种沉重的伤痛是没有任何人可以医治的;可以看出,真喜在得知父母离世之后,悲伤之中生气撒娇的成分更多些,事实上她根本不相信姜喜的话;而姜喜得知母亲遇难后,是茫然的,她先是慌乱地去问了路人,可是刚刚问了两个人,她就已经呆呆站在街上,我们可以从姜喜的眼睛里看出来她有多么迷茫,多么悲痛,因为她已经明白了,这一切都是事实,是一个她必须要面对的残酷的真实,这种牵伴断裂的沉痛是不能言语的,因为失去了母亲,在姜喜的世界里,在这个真正冷酷的世界里,除了绝望与茫然失措,也就不剩下什么东西了,生活是沉重的,一个人的生存有多么艰难,姜喜怎能不明白,而这时又多了一个需要她照顾的真喜,失去了生命中唯一的亲人,生活的重担又双倍向她压过来;
+ B- c* d" z% E. U, m. T1 h0 D; C8 C: M# p q- z. Q% w) Z e' u
父母是爱真喜的,但对真喜来说,怎么爱父母她是不知道的,她只知道需要向母亲撒娇,她要找到妈妈,需要妈妈的怀抱,她只知道父亲回来接她回家;炮火响起的时候,姜喜马上想到的是被锁在屋子里母亲,她跑回去将母亲救出来,而真喜呢?在炮火大作,整个军队都乱作一团的时候,什么也不懂,仍然只知道和父母斗气撒娇,站在旁边的刘赋就更不懂事了,都乱成这种状况了,见到人家真喜的父母居然还不告诉,晕……敢情他是比真喜还“天真”。4 l8 o$ Z+ B b! }
" |; F( i: A# C# {( ^8 Y; c5 }1 [- g真喜得到爱太多,父母宠她爱她,东英照顾她保护她,东英的父亲喜欢她爱护他,私生子小帅哥也护着她甚至不由自主地被她吸引;2 Z L- v5 d# ^& }- f m2 Q
9 L1 k* `* E. `: g7 V/ J: A! e
而姜喜明白,这个阴冷的世间里只有母亲一个人是爱她的(东英和他的父亲都瞧不起她,因为母亲是小偷,这导致姜喜又自卑又自尊),私生子讨厌她也不相信她;姜喜的世界一片荒凉,也许真的是因为她不够纯洁,但我说过,这是她过早所不能拥有的东西,过早破碎,过早被剥夺了的东西;真正能成为姜喜心灵的依靠也只有母亲;8 W/ O. y) `- w; v+ D3 b1 m; k
- a2 d) r4 `& W9 b3 c3 H4 N: [
也许是和母亲相依为命的原因,姜喜始终有一个保护他人的心,两个善良的小女孩的心还是碰撞了在一起,看着同病相怜的真喜,善良的姜喜仍然决定照顾纯洁的真喜。2 Z: ]4 D8 f" Y+ d+ L/ O
" \- U x0 {! O" X" @
二、姜喜的尊严/ X3 u. K2 X" l' m* d
8 O. p3 i' P& f
当姜喜被母亲逼着吞下东英的珍珠的时候,那痛苦的咳嗽,姜喜推开母亲,愤怒而又悲伤的喊道:“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这样”,姜喜心痛地质问母亲:“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这样,你疯了吗,妈妈,为什么要被别人当作是小偷?”而母亲的回答却使姜喜绝望:“你妈妈不是小偷还有谁是小偷。”她最初的自卑不是来源于贫穷,而是来自东英的误解与屈辱,那一句:“卑鄙的丫头”;是在她坚决的说完“哥哥,我不是小偷,我妈妈也不是”却被母亲逼着吞下东英的珍珠的时候,那种彻底的绝望和深深的伤痕;将军和他的儿子在并不了解真相的时候,就已经认定姜喜和她的母亲是小偷,在少爷东英在并不了解真相的时候,就已经认定是姜喜拿了他母亲的珍珠,少年鄙视的眼神,冷漠犀利的话语:“卑鄙的丫头”,在姜喜心中烙下了屈辱的伤痕,而当姜喜明白真相的时候,当她悲痛的质问母亲的时候,她明白,在东英面前的那份尊严,她已经永远的失去了。7 H6 k8 w5 }7 X
; D+ J7 \/ j G& Z看着再次相遇的少爷东英,听着东英说出只带真喜离开的时候,姜喜心中的滋味实在难以言语,这是一种强忍住自尊的愤怒混合着深深自卑的伤痛,愤怒的下面是一颗冰凉的心,原来一切都没有改变,即使真喜和她过着同样的生活,吃同样的东西,她们仍然面对着不同的世界,真喜仍然是高高在上的他们的公主,她自己仍然是下三流穷困妇人的女儿,一切的一切,都没有改变;
! Z0 H& ?& m" R, D, v2 E! k% `. a* E' J1 `$ A5 M
三、战争的苦难2 z3 |2 e% _% f4 O( f" p
, n" l9 ^/ Z6 X& K$ a当姜喜搂着大哭的真喜,对她说:“姐姐以后,管你吃,管你住,让你上学,为你准备好一切”,当机枪响起,姜喜不顾一切地扑向真喜的时候,当姜喜捂着伤口爬向真喜的时候,当姜喜忍着疼痛想要唤醒真喜的时候,当姜喜躺在草地里痛苦地呼唤着真喜的时候,战争在这个女孩身上留下了太多的创痛。
p2 v6 c/ }! ^1 u- A) C% J$ y2 v3 b# d
姜喜流落在街头,挂着寻找母亲的牌子,衣衫褴褛,满身污渍,孤独的身影,迷茫的眼神,心头牵挂着对母亲的思念;虽然之后,真喜也以同样的方式流落在街头,但真喜的表情缺乏表现力,镜头几乎没有对准小演员的面部,而糊里糊涂地落在他乡而什么也不知道的真喜(之前还刚刚和她的小王子甜蜜了一番,彻底展开了一段青梅竹马小情侣的童话故事,两个小演员确实很可爱,战争什么的好像压根没发生一样。),那种孩子气哭泣和什么都经历了的姜喜的眼泪比起来还太缺乏另人动容和感怀的东西;经历了炮火的洗礼,战乱中和亲人离别的苦难,也见到了人命的生生死死,看清了战乱中人们的惶恐与麻木,站在大丘车站的姜喜眼中所流露出深深的迷茫与凄凉实在是包含了太多的东西。# _0 u+ ?* J0 T2 D4 g
$ S$ L; H3 r6 P8 k当机枪响起,不顾一切冲向真喜的姜喜,其实是想保护真喜的,因为姜喜知道乱动反而更容易中枪,而真喜是不懂的,所以当枪开始扫射的时候,姜喜第一个反应就是抱着头蹲下,而真喜则立刻慌了,真喜站起来向前跑,姜喜看到向前跑的真喜,她才真的慌了,姜喜这才什么也不顾了地站了起来冲向真喜,看着姜喜的动作就知道,这不是慌乱逃跑的动作,姜喜向前伸着胳膊其实是想抓住真喜,或者将真喜推倒在地上;这时的姜喜是挡在了真喜的身后的,所以姜喜先中枪,否则这一枪也肯定打在真喜身上,身中两枪,真喜能否活命恐怕就是个未知数了;如果说姜喜没有站起来扑向真喜,而是蹲在地上,那姜喜也许就不会中枪,那真喜可能就已经死了。( v* Q! u! J/ t$ k. v! w
) a' G2 ?4 G! i* w y/ a当姜喜捂着胸前的伤口,泪流不止,艰难地爬向昏迷不醒的真喜,其间弥漫着断断续续,悲伤而又痛苦的呻吟,这是我所看过的最凄惨的一幕,即使它只是一个故事,怎么能让一个孩子去承受这样的苦难……; }. h: @' y, v$ F
( w s$ S3 r4 D' D; |
那一幕给我震撼太大,看着悲痛欲绝的姜喜哭着跪在在地上乞求着高会长不要投江自缢,看着这样坚决这样悲痛的姜喜,一再甩开姜喜的高会长必定也有所动容,因为他也终于明白,姜喜的悲痛其实并不亚于他;痛不欲生的高会长与泪流满面的姜喜在江边相拥在一起的场景,是目前为止给我带来的感触最大的一幕,这是两个怎样孤独的人啊,这是两个同样充满了创伤的人,两个同样已经破碎不堪的人生,两个同样深深感到绝望的人,这已经不是一个大人对一个孩子的同情,或者一个女儿对亲人的渴望,而是两个饱受战争创伤的人相依相守的承诺,两个孤独绝望的心灵的互相抚慰;
9 \# f; Q" ^8 j/ a# d' G7 ~) r" E
- O& P) D+ X( b# [2 K- v- s1 p四、真喜的世界) H F& w1 T2 f$ k9 y) f4 r% Y
! `9 \( s6 U f% `" y" K7 B+ f# m
如果说我对真喜是同情的,对姜喜我却是无法同情,真喜真的很无辜,但她失忆,战争的伤痛,对她来说是不存在的,失忆之前她并不了解这个世界,失忆之后,她仍然不了解,所以她能够保持纯洁的心灵,不受污染的心灵,缺少这样的心灵负担,她的成长远比姜喜幸福快乐的多。
; u1 ?2 w j8 g( L/ \3 l( I4 p. b$ \. S; Y# `; f! I3 D9 z- F: G6 q7 G
很多人都保护了真喜,保护她免受社会和战争的伤害:父母带给她完美无缺的家庭,给她尽情撒娇的机会,在军队里东英自不必说,与父母失散,萍水相逢的刘赋也对她倍加呵护,流浪在街头,遇到了姜喜,可以说如果没有姜喜,她是无法在那样的环境里生存下来的;在孤儿院里她遇到了姜喜的母亲,出于私心的姜喜母将她带到与世隔绝的小岛,退一步来讲,姜喜母在无意识之中也保护了真喜,使她避免了战后动荡的社会对穷苦人们的洗劫;甚至真喜自己都保护了自己,她选择了失忆,选择忘记;真喜周围的很多人帮助她承担了苦难,在真正的绝望来临之前,他们已经先替她挡了下来;
6 G8 j. s: V! B1 C3 C5 e1 J& B1 D2 v. p. k0 `+ F" M* \
我是不能同情姜喜的,姜喜的身世何其悲惨,处境何其凄凉,内心何其孤独,到了我已经不能同情的地步,姜喜需要的不是同情,她需要的是尊严,是被接受,姜喜对这个世界看得很清楚,但她又不能阻止在她身上和她爱护的人身上所发生的事,因为太清醒,她也不能选择逃避,当命运向她压过来的时候,她是迎着命运向前冲的,她只能承担,因为没有人会替她承担;8 z3 ]3 s6 J( ]* ]+ w
$ E" s; |7 q' L五、演员的演绎
! E; S9 m% n# g: j* `! k, H) w2 t! _/ o9 `& z/ i
纵览前4集,感觉全剧的压力就都在姜喜一个人身上,为什么?因为姜喜的表现力更强,而真喜的表现力则很弱。
0 H; J# Y7 H- r7 m3 d) `' w8 I5 I: z5 _: @9 ?
真喜基本上是本色演出,按着导演说的按部就班作一遍,这让我想起《茶母》中的小彩玉,那时的小演员也几乎是本色演出,所有的动作和语言都有导演事先安排好了的痕迹,所以那时的小彩玉表现力也不是很强,有一幕,大家可能印象都很深,那就是在海边小彩玉落马和哥哥失散,小彩玉也哭来着,但这种哭泣你会感到有些生硬,小彩玉不是因为和亲人失散而哭,这种哭泣很还孩子化,好象因为周围陌生人太多的而哭泣似的,而真正和亲人失散的伤痛从这个孩子的身上你是无法体会出来的。导演刻意安排的痕迹很重。
1 f* i7 I( i# G6 T9 Q7 L- v0 ^& F: z/ W3 c- n( a8 F$ q# r
《70s》里的真喜就是这样的,真喜是本色演出,所以她所有的表演都很孩子化,可爱是很可爱,但是很单一很简单,没有层次感,没有与剧情的融合感,真喜哭泣在剧情里应该有很多种,但小演员的哭泣似乎只有一种,缺乏变化,无论是失去亲人的哭泣,还是受到委屈时的哭泣都只有一种,从中你无法体会到角色本身的情感变化,在这种孩子化的哭泣里,你找不到任何东西,只能知道:恩……这个孩子哭了,它更象是一种剧情发展的需要;. p- f$ ? l. y# b
- ]4 _- C0 y) I9 ~1 z/ p这个孩子表现她很可爱的时候,她会演的很本色,但一旦剧情要求她表现别的东西的时候,她的表演就会让人感到贫乏,苍白,单一,不到位,这时你就会感觉到:她也不过就是一个孩子罢了;
' T, Z' D M- ]9 W9 e: {* @( H& x- o& y2 _3 @) J- B& P( w
而姜喜的表演则几乎是成人化,从中你找不到太多孩子气的本色演出;姜喜的表演几乎让我吃惊,2年前的《茶母》,她给我的感觉还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而2年后的今天她已经成长到了如此出色的地步,这前4集让我感觉就是,姜喜的表演是全剧最有力的支撑与催动,没有她的表演,这部剧恐怕要黯然失色,这就像是如果没有河,《茶母》也将黯然失色一样,《茶母》小彩玉由谁来演都没有多大关系,《70s》里的真喜由谁来演其实也没有关系,即使真喜换一个小演员来演还是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而姜喜如果换一个人来演,我将无法想象,另一个姜喜会是什么样子;# R" R* M+ P/ A; x$ ?2 ?: ?
5 a% P* X( r0 l0 F, G% p: \姜喜的表演非常丰富,之中你很少能找到重复的东西,层次变化,人物的情感流露,一气呵成,流畅华彩不说,还非常有力度,非常深刻;她的悲伤痛苦,愧疚自责,她的艰辛与苦痛,自尊与自卑,孤独与迷茫,她对命运的抗争与创伤,你都能体会得非常清楚。: t5 P. k/ z$ Z$ J
* e2 J) q5 S5 z5 I有时候,我没法想像其他的姜喜,没法想像长大了的另一个人演绎的姜喜,因为这个小女孩把姜喜演绎的太好了,太完美了,这个小女孩已经把姜喜诠释的很完整了,这个小女孩对姜喜的塑造已经达到了一个不可超越的高度,如果另一个演员来继承或继续姜喜的演绎,要达到这个小女孩的高度是非常困难的,而到现在金MM似乎还没有这样的能力,金MM对姜喜的倔强、骨气、自尊与自卑的演绎似乎还停留在发发小姐脾气上,如此浅薄的姜喜似乎已经完全丢失了那个小女孩的魅力;相比之下,李MM对于真喜的继承和发挥,就要简单得多,因为小真喜的塑造是很简单的,小真喜除了天真可爱,也没有什么更复杂的元素,不象姜喜是众多矛盾复杂元素的综合体;小真喜身上没有承担什么沉重复杂的感情,不象是姜喜已经承担了太多,所以李MM对于真喜会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李MM的演绎不必承担什么,她甚至不必太过关注小真喜的演绎,小真喜的模糊与简单让李MM更自由,更没有负担地发挥她自己的风格;而姜喜的身上已经承担的太多,金MM怎样才能把这样承担的深刻和复杂性再以同样的高度演绎出来,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演绎到如此完整如此深刻的姜喜给金MM留下的剩余空间已经很少了,如果金MM达不到类似的高度,那么她的角色也只能流于平庸;# B, w3 O; E4 U* p; x5 m8 }# _, k" w
4 z& \% H+ [7 W: w/ m几乎所有和姜喜演对手戏的孩子全都会黯然失色,真喜是如此,东英是如此,而和众多大人的对手戏中,姜喜仍然是那么出色,和母亲的戏,和高会长的戏,和那对抢了她母亲钱的男女,和典当铺的老板,客栈里蛮横的老板娘,姜喜甚至更出色;
* Z, X2 H: ?; z3 D6 |# ?0 I: _
* m! W' N( b/ E- J }真喜可以分为小真喜和李MM的多美,而姜喜,是没有“小姜喜”的,姜喜就是姜喜,姜喜只有一个,至于金MM演的那个假真喜,对我来说,根本不是同一个人,因为姜喜只有一个,她定格在1953年那个父女相拥的江边,她定格在1953年那个母女分离的雨夜;
/ F; }$ v Y: O
6 ], m, c/ T' @六、场景; d, C1 r( X2 V1 d( ?
/ L& E! d' C& m+ l4 n$ h; p f最赏心悦目的场景:开头,当小真喜拿起玛丽连梦露的海报,在整个大场景里跑动,这几个镜头作得实在完美无缺,很流畅,很有气势,音乐也契合的恰到好处。- }3 J1 s9 I) x) }0 ~/ q4 w- T
3 @ H% D* R' |最欣赏的场景:3集开头,两个流浪在街头的小女孩,相遇相拥的场景,镜头来了个360度的旋转,两人一同说着:“我好想你呀……”,女孩的情谊表现的淋漓尽致。) `: g- j: n# q; Y7 a5 v5 a, M- `
) l. E: C1 ?& x3 q2 g. F9 f最凄惨的场景:两个女孩中枪后,姜喜抓着草根一点点地爬向真喜,那一声声呻吟,一声声呼唤,实在已经凄惨到了让人不忍看下去的地步;说实话,韩剧里的凄惨场景多的数也数不清,《70s》里的凄惨场景也有很多,但目前为止,在众多韩剧的众多凄惨场景里,《70s》里的这个场景已经让我感觉到,导演煽情煽到没人性;姜喜的演绎让我觉得,大人尚不能作到如此地步,这个场景让我觉得和《茶母》里的类似场景有过之而无不及。: B8 \& T" L! n
' g3 ^$ g0 b4 Z; u) _% |/ g) W# m最感怀的场景:痛不欲生的高会长与泪流满面的姜喜在江边相拥在一起的场景。音乐很凄美,失去妻儿的高会长让人难过,姜喜的表现力另人震撼。' f; K8 P6 [4 ~( p. z6 h
8 e" K+ c3 _0 c) k) }5 `6 c0 E- M
最另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场景:首先真喜父母开着车被炸掉到山崖下,这个场景满有震撼力的,不过,大卡车被炸弹炸到爆,人居然还没怎么受伤,能说会走,最后还给老婆挖个洞,汗……真是“革命精神胜钢铁”,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4 Z8 i# Q0 w( c$ N+ a% B
# U) I9 n& ^0 u3 H
[ Last edited by lalanono on 2005-6-26 at 01:16 A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