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自:TOM
" X# Z1 z& X4 z) B [* h% { j5 M% t. E" Y1 u. ]8 e5 p* p7 C& K, O% A4 B
% i7 `) h+ p L1 F5 A& r8 N) ]1 A3 D4 n6 H6 E% v, E
+ ~/ q3 I- J O
3 O1 K# U) S' _( {0 Y- q. j喜欢上日剧是从《天堂金币》开始的。之前也看过一些,是在凤凰卫视的偶象剧场,已经有点记不清楚具体时间了。除了早期的《东京爱情故事》之外,其余皆感觉品味一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而《天堂金币》却是在我工作繁忙的时候悄然走进我的生活的。它不仅舒缓了我紧张的神经,而且更要命的是我爱上了拓已医生。那些天虽然忙得不知所措,又时常感觉迷失了人生方向,但是一想到每天晚上的“金币约会”,就象在黑暗中看到一丝光明那样令人欢欣鼓舞。起初并不起眼的拓已医生越来越散发出金子般的光芒。外表冷酷、内心火热,看似玩世不恭,却对阿彩用心良苦,伊人在水一方,遥不可及,却依然执着追求,无怨无悔。尤其当他舍弃东京的一切,只身来到北海道,面对熠熠繁星下的阿彩说出“我会等你,但不会太久,只有100年” 的时候,和许多喜欢日剧的朋友一样,我们为这句话湿润了眼眶。有人如此,夫复何求? ; O2 M0 \- v7 G5 Y1 T
+ f3 z0 |. a+ g* \
4 e" M/ j; o8 v, ~- P2 R" }$ }) j! y5 o4 t5 Q
# o" v6 A! m8 P. e
我喜欢上了日剧,为了它的动人。但真正让我过足日剧瘾的却不是竹野内丰,而是红得发紫的木村拓哉,虽然在这之前我连他是谁都不知道。纯属偶然,那一天我发现有人电脑屏幕保护是金色夕阳下深蓝大海边,一对情侣剪影般手牵手踏沙嬉浪的镜头,而主人公的照片就在这背景下以各种轨迹不断划过屏幕,有一种令人窒息的美。在强烈的好奇心驱驶下,我得知了他的名字,也知道了他其实是日本人,而且是男性。因为那照片怎么看都会让人误以为是女 子的。 这才发现属于江口洋介、织田裕二的时代已经过去,日本电视界因有了这个叫木村拓哉的人而再掀收视狂潮。我也在这狂潮的余波中一口气买下了五部日剧,其中四部属于木村拓哉,因为我想看看他到底是何方神圣令日本女人如此神魂颠倒。 ! k8 l _& D" ^" Q- r! ~; d* [( O1 |
) `* ]0 E- P4 V! R
6 c3 u# s T' m4 @, ^0 z/ C- ^ 《悠长假期》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现在回忆起来,其实它并没有“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 有的只是淡淡的,细细的,似是而非,假做真时真亦假的情感。日剧导演挺高明,他们没有把这种感情脱离现实凌架于空中,而是让它生存于日常生活当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反映了当代日本青年的真实心态:无论对工作,还是对感情,总有那么一点点疲惫,一点点寂寞。写实,并且不回避人性客观存在的缺点,应是它成功的主要因素。木村拓哉的内敛与山口智子的活泼也形成了极具冲击力的银幕形象,让人过目不忘。
5 b4 Y# H7 m, P/ r' d0 a6 P5 R$ x0 U' e' K6 }
$ ~) ~& Q/ z3 J! K7 B 之后的《沉睡森林》也时常让我牵肠挂肚,它跟《悠长假 期》不同,以情节取胜,我直至最后才知道谁是真正的杀人凶手, 足见导演是多么擅长吊人胃口。而结局又在云开月明之后急转而下。“王子”在列车上与故乡永远擦肩而过,没能回到那片幼时的森林。棕色的长发遮掩着他俊美的脸庞,静静合着的双眼淌出一道无限留恋的泪水--为了那沉睡中的“公主”,只有列车仍然载着他驶向不知遥远的未来。中山美穗和木村拓哉的表演可圈可点,尤其木村拓哉那略带忧郁的气质和矛盾的心理交相辉映,衬出一个丰满人物。木村拓哉飘逸的长发是他的标志但有时也是他甜蜜的累赘。 - x* S" n/ t$ x1 ]. N0 z
; `& V: |, M" b5 d, _, V
+ H! }- C. i' E
' J7 R- n, _- a 日剧,在我的生活中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但也许是物极必反,也许是繁华过后必然是苍凉,高密度的补课让我在那段时间患上了日剧厌烦症,看来心境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因为要求太高,所以后来的几部片子竟是一部不如一部的耐看。《恋爱世纪》充其量只是《东京爱情故事》和《悠长假期》的翻版,但却没能超越它们;《协奏曲》的仓促收尾让人怀疑导演是否心里也没谱。雷同的情节、相似的对白和电视连续剧特有的拖遢逐渐显山露水,镜头的触角不外忽写字楼、面馆、酒吧和家,再远如白雪皑皑的北海道和长长的海岸线就算是大手笔了。毕竟,日本只是一个弹丸之国,连电视剧也脱不开小家碧玉的气质,有时我会这么恶狠狠的想。
9 `' V( K) U) \* E- w) z, k E
R& [) ~; U+ g7 \( ]) S% i. U) B
6 u0 c7 S4 c4 X4 f
! {/ j" N5 T% G8 l3 R4 u 但不管怎样,日剧却不会在我的生活中永远消失,即使它不可能百分百完美,又有什么东西能绝对的完美呢?想到这里,心中也就释然了,所以,仍然愿意固执的拖住一根细线牵挂住彼此,走过若干岁月,或许,它的美丽与哀愁就是我的美丽与哀愁的一部份。
- j/ g- u8 j! X" b
, r5 Z6 X+ Z7 j5 [, O/ n( V' C6 c2 M) B
% |0 r- ^6 A* p/ j- D3 X g# y! d1 `# A. C4 C- u G6 v
图注:2004东京国际电影节上的木村拓哉,他是许多日剧Fans的启蒙老师,这句话这样说不知道对不对,但无可否认的,他在日剧世界的地位将被许多Fans永远记在心中。 : M* Q, w) Z* n5 h& U: F+ w
% {$ N O% G8 U/ a- W4 F
3 ~) N8 C. t5 V7 t4 ~6 M$ m \4 l: _7 c9 Q5 |$ q
[ Last edited by sgscl on 2005-7-20 at 04:35 A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