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动映地带
! N3 ?% I, h1 {# \( t( }0 Y; U作者:人儿
# v) D8 s% y Y7 v* n+ \8 l3 J2 ]' X7 i4 E( k# d; C
歌德語錄中提到:' b _" J7 E$ X! n: k% o8 A
「我們雖然生活在自然的懷抱中,卻一點也不了解自然。自然一直不停地和我們說話,但卻一點也不告訴我們它的秘密。」 9 f" n y+ K8 A2 ?+ Z( m8 x
「我們總是無法憑藉自己的知識或學問,完全透澈自然,亦無法將自然趕往一條狹窄的道路上,因為自然本身保有相當多的自由。」
) W+ r" d! @+ c「即使人想試著反抗自然,但終究還是遵循自然的法則。」
* n4 H0 L5 {6 o Q: P0 d$ B; \1 m6 W% Q, D. J1 |) O
"春逝"整部片幾乎都圍繞在大自然的微妙變化,一一鋪陳著,人是自然的一部份,身在其中亦無法置之事外。「自然永遠不停的轉變,…它不知道什麼是靜止,並且也詛咒靜止。」人的愛情也是如此,那樣濃烈的激情不可能永久不變,它勢必要轉變成另一種形式才能繼續存在﹝如生兒育女、依賴心、習慣的催眠…..﹞。導演在淡淡的故事鋪陳中,其實隱藏著強烈的野心,因為他試圖傳達生命恆久不變的真理,即使它是那般殘酷令人不忍目睹,他也要忠於自我拍出心中的體會,呼喚那些背棄自然,仍執著想反抗自然的人能誠實面對,所以導演不單單只是為了呈現另一部感人的愛情故事而已。
2 X2 I" C1 _! [8 D/ i% i6 ?1 F4 [# x
7 Y% K" i3 L' j6 t# G「恩素」﹝李英愛飾演﹞是個敏感而纖細的女子,週遭自然的變化無不牽動她的神經,於是在陰雨綿綿裡,她特別容易傷感而顯脆弱;在浪漫的氛圍中撞見一座合葬的墳墓,不經意的就希望對方能許諾,….。無可奈何,兩兩真情的對待,隨歲月的變調,愛情原來的面貌終究抵擋不住也起了微妙的變化,於是當「恩素」聽到兩個老人唱頌著"阿里郎":「西山夕陽難免日沒,遠路情人難免道別」時,頓時沉下了臉,心中的不安再也按耐不住,她無法欺騙自己的感覺,只有選擇誠實面對。然而誠實者並不意味她所受的苦就能少些,所以導演才會安排她在酒後的纏綿中抑鬱不住的哭泣,即使交往新的對象也不是那麼提得起勁﹝如,藉著再談論起滅火器使用方法的話題,來開啟另一段新的戀情那一幕﹞,總是帶點距離。只可惜導演在女主角不得已的選擇下,所必須面對的苦痛,著墨的太少;在愛情逐漸起變化的過程中,刻畫的不夠深刻,誤使觀賞者容易陷入對女主角的不諒解,甚至多以女主角為水性楊花般的壞女人看待之,我覺得這是導演執導此片最大的敗筆,若將描述重心多移向女主角的心境承擔,整部片的寓意或許會更清新、明朗。3 L: Q3 z7 t N Y2 u6 O% H8 Q
9 j. y, G& H5 M
不過,儘管如此,歌德也說:「真實是極簡單的事,不過為此而勃然大怒的人,也大有人在。然而,實際上他們應該了解,力行真實本是非常辛苦的事。」可能因為如此,所以導演也知道無論他怎麼拍,「恩素」這角色就是很難搏得觀眾的喜愛,因為 ---她太真實了!真實的難以見容於世俗人間!1 ~# r$ K& P9 O! S: k: Z
( L2 @: M# f8 ?. F }/ S
相形之下,男主角「尚優」﹝劉智太飾演﹞的表現就很容易理解了,一般人很難去責備他,因他符合一切世俗觀念中所謂好男人的種種要求:孝順、體貼、專情…。這些特質深受家庭因素影響:他看到一手將他帶大的奶奶,已臨日暮西山之歲,仍遲遲無法釋懷爺爺的外遇,日日不願面對現實,有如將自身囚禁在牢籠,時時折磨著自己;看到父親至今仍對亡妻念念不忘….,「尚優」在開始要經歷屬於他自己的愛情時,他竭盡努力的做一個充滿溫暖,散發光明,希冀身邊的人能獲得幸福、圓滿的生活,他自以為這樣就能阻擋並化解一切命運的不幸。人往往也因此掉進了自掘的陷阱裡,外在的許多細微變化被自己的自以為是給拋棄了,所以情感在慢慢變調時,「尚優」常渾然不知,只覺是女生的無理取鬧,他唯一的辦法就是用更大的包容處理這一切已不是他能掌控的變化。無奈至終,還是遇見分手的到來,他終於崩潰,陷入難以自拔的強烈自我懷疑中,渴求「恩素」告訴他:「我到底哪裡做錯了?」整件事有對錯嗎?當然沒有!於是「恩素」沉默不語,但「尚優」在當下,卻必須面對所有平日自己潛意識刻意忽略、不願承認的改變,它瞬間全成了事實,於是如海濤般層層捲起的痛苦,接二連三排山倒海不斷迎面襲來,讓他不知所措,幾乎快被淹沒。在電影中,乍看之下,我們總是會憐憫「尚優」的遭遇,然而「恩素」的苦,早已在逐漸褪色的愛情裡,一點一滴的釋放了!所以若以同情的眼光來評論「春逝」的劇中人物,是很容易陷入誤謬中的!
2 f- ^. K8 ~6 Q+ I( g
0 H; q* Q* _& [0 x" w+ l電影劇終,「恩素」明知愛情已消逝,還是難敵人性害怕寂寞的弱點,不禁懷念起「尚優」種種的好。「尚優」在摯愛的奶奶自殺後,知道自己一定要勇敢的走出陰霾,免得步入跟奶奶一樣的後塵,於是我們看到了他的大轉變:第一次堅強而肯定的拒絕了「恩素」一時軟弱的要求,不願再扮演「恩素」情感上的即時麵。至於那最令人困擾的最後一幕:『「尚優」又將自身投入於大自然中,傾聽狂風吹奏蘆葦聲』。此一幕除了呼應影片一開始人傻呼呼的,只是純真的被自然吸引著,與最後經歷滄海人生再投入自然懷抱時,心境上呈現的強烈對比外,我覺另有幾點涵義:
/ P" n1 z& l5 S: H- z# _1.他終於意識人的能力是無法扭轉,甚至凌駕於自然之上的,他接納了自然的殘酷焠煉,使之成為一個較接近自然的人。( F3 n5 S! n) s4 p G
2.風吹蘆葦唏唏沙沙聲,吹散了一切過往,一切將重新來過。
9 G3 b& ?3 G( a7 f4 Y j3.人在苦難裡,常能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尋得真正的寬容與安慰。( F# t" M# o* O2 J+ D
0 _. Q- Z9 W, e- H2 V0 j欣賞影片能有好幾個不同的面向看待之,以上我的淺見約略只能透視一二,提供大家參考,也希望藉此能收到拋磚引玉之效,讓更多人來一起討論春視這部電影!, e" k; w" G7 R
2 N: N* n1 i9 J' w1 f0 e) R
* _6 H( f0 m6 @' B" z+ B: T& w文: 人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