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 t7 V ^! L. S/ w# [
+ B3 {" y4 @8 ~, B& r. c来源:《看电影》第270期9 m3 ~+ D! I. Y7 B2 R7 H
作者:VIVI! g; u4 h4 M/ F, C3 u( f* c
3 }2 Q3 [9 {7 L& j: C! |5 _
韩国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导演之一:朴赞郁,在完成了六个月的拍摄,两个月的后期制作,终于在7月末撩开了号称“史上最美、最具亲和力的女杀手”锦子的神秘面纱——复仇三部曲的收尾之作《亲切的锦子》登场了。+ B* F% k" N. ~- z, y3 J
2 J1 s5 M5 a9 n1 P9 g1 e. k. L
在这个“个体的复仇行为”早已不被允许的现代社会,朴赞郁通过对这一禁忌题材的系列演绎,试图挖掘人类心理承受力的底线。作为他的“复仇三部曲”,《我要复仇》,《OLD BOY》和《亲切的锦子》之间的共同点是:用个人的法则来代替社会法则,审判并惩罚罪犯。在这样原已不寻常的素材里,导演又适时调入了一些更不具理性的朴式黑色幽默成分,从而愈发引人注目,并更具独特观赏性。/ q0 a3 G5 ^, h
" y9 ^, }# x+ ~ V. ?/ Q作为三部曲大结局中最具震撼性的结语故事,《亲切的锦子》在华奢抒情的叙事氛围中,在大块白色和红色不断交叉的古典视觉形象里,几乎抛弃了前两片中所充盈的,直接得让人难以喘息的暴力镜头,代之以女性所特有的阴柔绵密的质感,超越了个人的报复行为,抛出了所谓的“赎罪和心灵救援”的哲学话题。可以说,这部精心打造的以锦子的悲情复仇剧为中心的故事,无疑是复仇三部曲中最具华彩感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E0 M8 }" J, a- g4 ~' I" l. ?8 l. Q7 ^1 n: N4 J
等待锦子,不仅仅意味着等待国际电影节的新宠朴赞郁,等待他再次出人意料的都市复仇故事和令人窒息的视觉冲击;还意味着等待在他的调教下,李英爱十年不遇的形象大变,以及崔岷植完全丧失人性的堕落;等待女人唱主角的麻辣故事,等待导演在哲学上的又一探求。。。
6 Y0 v! F4 v2 ?4 r1 F5 {
3 I& z% h6 ?8 z) k N. ]+ e2 e! ~. j有反转还是没反转2 `% R6 P1 l* G1 I, Z
* N; Z! ?9 e6 ^直到电影上映的前一天,关于锦子的故事还只是个缥缈的传说,各种锦子的报道皆不过是大同小异的只言片语。锦子,何许人也?有什么样的身世?为谁复仇?美丽的女人?亲切的性格?冷酷的杀手?一切疑问都凝聚在导演身上,难怪朴赞郁在记者见面会上的第一句话就是:“终于公开了所有的情节,这令人倍感轻松”。因为在电影的拍摄期间,已凝聚了太多的期待和误会,这让人甚觉负担。当初《OLD BOY》中因有令人意想不到、急转直下的结尾,所以对外一直处于保密状态;也许亦因如此,这次大家对《亲切的锦子》也充满了同样的期待和想象。“在这里我要说,《亲切的锦子》决不是一个要这样表现的故事。在座已看到了,这里没有像《OLD BOY》那样的反转,是吧?所以请不要为此再议论纷纷。”$ k: ]8 Q( I& K S. }
( L9 R: u; D4 s, S8 N“反转”在韩语中,指的是出乎意料的东西。因为有大批的观众相信《锦子》结尾有李英爱切肚、掏肠的场面,为了不继续误导观众,朴赞郁才不得不作出没有反转的特别声明。不过,影片进行到三分之二处时,还是有不小的回转,影片在此处猛的抛弃了先前一直持续的“古典抒情”风格,而向后现代荒诞表现派发展,将“一对一的仇杀”变成了邀请宴会式的杀戮派对,见血却不见刀,杀人又不凶残。
' P7 G8 `- p: ^: r" q# M( T' k; [7 I8 I! C' B8 B I
通过美丽的锦子,他将复仇上升到了“赎罪”的高度。意欲表现那种“在内心认清自己曾经的错误后,为了赎罪而痛苦”,因此这部复仇剧从立意上便与三部曲的前两部不同。没有视觉上情节性的玄虚冷酷,只有情绪上出人意料的跌宕转折。这种“反转”,比起观众的预想更为让人叹为观止。6 m& ]( k* {' c9 F
7 z( J1 b8 ^1 w, U8 Z# e5 G锦子十八变 o6 l7 x. K) H; p! Y
( h. q* |4 x1 {, Q% N4 \" t形象大变的李英爱,自然是本片的看点之一。在这部复仇剧里,她的面孔颇为繁复新鲜:美女锦子、恶女锦子、面包师锦子、圣洁的锦子,玩世不恭的锦子、想要复仇的锦子、一心赎罪的锦子。。。这众多的角色,众多的表情,众多的心理,都你方唱罢我等登场的轮流出现在李英爱的脸上,她的一颦一笑都牵扯着剧情的发展方向,可谓“全片戏份一石,李英爱占八斗,崔岷植占一斗,其余人等各分一斗”。但李英爱的表现却举重若轻,特别是当她出狱后寻找仇人,并为复仇积极准备的时候,在监狱结识的姐妹询问她复仇进展如何,李英爱一边注视着化妆盒里的镜子,一边淡淡的轻声应对,连眼皮都不抬。这场戏,台词寥寥,态度闲闲,却传神的表达出女性在多年压抑后,理性缜密的复仇心绪。这种“淡”让人震惊,也让人悚然。# P. z+ o2 U( F' q/ O' J1 B* K
3 G+ }2 E h8 o8 M( A
女人是爱美的,无论是内心还是外表。“只要是锦子的就应该是漂亮的”,因此片中的李英爱也一直是美的,只是不断的变换着那种美的姿势:圣洁、亲切、母性、邪恶,甚至狰狞。少不更事锦子是“坏孩子”的典型,高三就早早被人利诱而偷食禁果成了未婚母亲,二十多岁便因涉嫌诱拐杀害儿童而锒铛入狱,13年的牢狱生活,虽然让她显得亲切,却还是不时流露出杀人微笑的冷酷。支撑她的唯一信念,就是早日出狱,血洗深仇。她在脑中一遍又一遍的想象那种处决仇人时的场面——微笑着举起漂亮手枪,礼貌十足的说声“请好走”。那种妖媚的邪恶,那种亲切的狠毒,都带着一种特殊韵致的美。
z9 e% _/ z1 K5 S2 o3 e% m
; G, X3 \3 ]) ~% [作为母亲的锦子,形象带有超现实的奇特。由于女儿对自己的陌生感而产生的负疚,甚至是深深的罪恶感,令锦子像一个“怪怪的母亲”。当她被领养到澳大利亚的女儿问她在韩语中“妈妈”怎么说时,唐璜无备的她脱口而出的是狱中人对她的敬称“锦子君”。那种哑然,深为女性,深为母亲的苦楚,又再次淡淡的抛出,以后现代的荒诞击痛人心。; N6 b# j+ f; z# L$ L
: e# q3 S! u, y' x; C3 [3 x这样的锦子,那样的锦子,每人眼里有不同的锦子。狱中的锦子是圣洁谦和、笑容满面,愿为所有人排忧解难,所以她得到了狱友们的友情和帮助。出狱后,锦子是一心复仇的,即使在爱慕她的小男生勤植面前也不苟言笑,因此后来的锦子更具神秘的性感魅力。唯一不能接受锦子大变身的就是教导所中的牧师,他几次三番想使锦子重回平静生活,却劳而无功,最终却被锦子的“背信弃义”气得向白先生告密。在片中,这又是一处令人哑然失笑的后现代荒诞黑色喜剧段落。相比之下,锦子在释放身体里的“大气”时,却也是不动声色的,变脸不断却并无突兀之感,令人信服。堕落与救赎之间,熟悉的和陌生的英爱小姐,着实可观。
% t% t i0 X+ t; |% a- [4 j6 d4 v) U- h0 L) P& P
当女性在朴赞郁电影中唱主角; a7 R4 D% e- n
: Y. s$ J/ l" d7 Q$ H) P; K% z本片基调为“华奢抒情的女性复仇”。于是,这句话里包含的影片的基本信息就有色彩、情绪、冷漠、女人。如何与众不同地讲述女性故事,如何调剂冷漠的仇杀氛围,如何既保持导演原有的特色,又开辟新的领域。。。。导演让观众浮想联翩的同时,也给自己设下了较高的难度系数。$ ?' Q& f" J' A/ V' r
: P, y6 w9 C$ X2 E4 m& B) Z5 \3 K! M
《锦子》是一部在炽烈纯洁中混杂了一丝血腥暴力,又添加了一丝黑色幽默的好看电影。比《我要复仇》温暖,比《老男孩》干净;不像《复仇》那样奉行极简主义,也不似《OLD BOY》那样热衷于夸张美学的探究。而且,比起前两部,《锦子》添加了若干慰安和希望的元素,风格古典从容,故事讲述得也如美女般婷婷袅袅。锦子所带来的情绪是优雅的愤怒,高尚的憎恶、纤细的暴力。。。。由此,难怪连金知云导演在看完本片后,也情不自禁的赞叹说“李英爱的加盟更添加了这部朴式电影不可思议的强烈个性,使这种看似不具合理的荒诞感变得更猛烈,更吸引人”。/ M9 A4 h2 y8 h" t: l! Y
, w( {" x5 y2 E0 R' f& D, i! j
其实本片的叙事手法并无甚新意,传统的画音手法,通过一个个不同人物的视角,讲述拼凑不同的锦子传奇,也日渐清晰的勾勒出锦子其人。但故事的剪辑却很有特色,前半段节奏出奇的快速精短,以致观影中一点儿走神溜号,都可能丧失重要的信息来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其说是电影的结构复杂,还不如说是因为观众期待心理和电影的表现逻辑有误差。导演一直在主宰着电影叙事的发展方向,随着一段段逼得人呼吸困难的回想场面的接踵而至,导演井然有序的剥落着锦子的身世来历和复仇缘起。这样的层层叙事中,还间或添加了一些时尚感十足的超现实想象画面,并开着一些信手拈来的黑色玩笑,从而缓解了像《我要复仇》或《OLD BOY》那样直崩崩的紧张感,松弛延缓并加码了之后剧情高潮的来临。/ |9 G8 I9 n' r) n" H. G
$ J: U+ R% n. \0 a1 p5 s G" `
虽说是“复仇三部曲”之一,可与前两部着重表现的“怎样复仇”不同,导演将主要笔墨都聚集在复仇前和复仇后的描写上,而锦子精心准备之后的复仇瞬间都略去不表。至于锦子为什么和白先生有了纠葛,她怎样被人陷害,以及犯罪事由的起源等等,都被导演果然的大笔一挥,一带而过。白先生也就沦为了只是单纯代表“恶”的符号。但是导演在自我表现时,却该添就添,于是连锦子的枪上都带有漂亮的复古花色。
& w8 `. E. w; v1 \& B6 p& ~- a( p7 k) V5 }
幕后的音画高手
' l# J9 V+ G; [% J: a, i) ^7 ?
3 G9 P- O4 C4 N) d- u4 K5 P除了李英爱的倾情变身表演,朴赞郁的独特叙事方式,这部电影里还有许多值得称赞的地方。通片如香水般流淌的大提琴配以古典弦乐合奏的电影音乐,恰如其分的配合了全片香艳冷漠,又优雅复古的气质。影片的音乐人赵永旭除了是朴导演的《OLD BOY》和《共同警备区域》的音乐监督,还创作过大量韩国电影中的经典配乐,如《血之泪》、《实尾岛》《密爱》《快乐到死》《安静的家族》等,可以说在韩国电影音乐创作上占有一席之地。3 m$ Q% M2 z' {% C C
( C$ _7 G7 Z6 v7 _5 r* m d3 c1 X另外,本片的摄影其实很值得回味。炽烈的红河纯洁的白交相辉映,既有美学欣赏价值,又具哲学表现倾向:如果复仇的迫切以及怨恨的日月累积是“红”的话;那么随着复仇行为的终结,那种由于赎罪之后而获得心灵上的平静回归,就是“白”。如此单纯的运用影像色彩来辅助的情节叙事,本片实属韩国英映画中“赏心悦性”之佳作。摄影郑正勋亦是朴导演的老搭档了,《OLD BOY》和《三更-割爱》皆出自他之手。他亦被评价为“迈着令人惊讶的大步伐,开拓韩国电影摄影新境界的领头人。他手里的摄影机时而叹气,时而跟踪,时而唠叨,时而甚至可以净化人的情绪。。。”2 C0 ~) X7 b9 i! {) `# G" \! Y! Q
; W0 I0 ]. p6 D, r; q1 a
按照朴导演的说法,《亲切的锦子》并不是计划中的复仇三部曲之一,倒像是由《复仇》和《OLD BOY》自然而然演变出的结果。所以由它给复仇三部曲收尾。虽然影片的变化有些出人意料,但整体感觉却是那样的合情合理。
+ N5 F# w8 e9 F. S* C
: z0 S w2 d& Y4 R5 d[ Last edited by 阿韩 on 2005-8-17 at 23:4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