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野武是个安静的人,作为一个电影人,他从不公然谈论他的欲望或动向,事实上他从来不曾将自己放在一个渴望沟通的位置,我们甚至可以说,北野武宁可插科打诨、宁可搞笑,也不愿意沟通。好比在他的影片中,他宁可用**、打斗、枪击来处理并取代正面沟通。作为一个导演或演员,北野武总是沉默地看着地面,看着一幕幕生与死的故事慢慢展开。甚至可以说,久石让那回荡如潮水的配乐,也是一种对沉默的呼应。
; K, w/ v' K- {7 ?& h$ G& ?# ]' F
/ v( Z. X; e% K1 p9 |$ F7 a 然而我们要分析的不是这丝沉默,我们也不应该将北野武的新片《Brother》视为他个人特殊的经历或创伤。《Brother》一片描述一名对过去身处的黑社会不再有归属感,而亟欲客死异乡的黑帮老大。尽管在主题及结构上有些熟悉,但《Brother》绝非《奏鸣曲》(Sonatine)的国际版,一再延用的黑帮或暴力等影片主题,只是北野武吸引观众注意的工具:事实上他对于说服他的观众或增加知名度完全不感兴趣。 0 C1 [/ ^' |+ ^
: a0 W* C, Y1 v( l& h
北野武的电影经常由一连串多元对立的情节组成,例如在《Brother》一片里,可以视为是封闭的日本黑帮与开放但绝望的美国社会间的冲击;也可以视为是黑社会里异性恋情感关系的浅薄脆弱,对比着日本黑帮带有同志情谊色彩的紧密团结,藉由这些强烈对比的冲突点来带动故事的进展。不过,本片重点并不在描述文化间的妥协或冲突,每个对比强烈的情节都只是在衬托主角山本的冷僻孤独,由于外国人的身份言语不通,山本一角变得更加沉默且拒绝沟通。事实上,在片中愈多话的人死得愈快,沟通是一种致命的危险。 : f5 `, E& K+ a+ d9 c
. `) Z- o" B! v
毕竟,那些相信语言的力量的人并非总是了解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而且这些话语还有可能导致暴力。北野武勇于抗拒语言的「可信度」,这也成为他影片的一个重要核心本质,北野武大概有一种反电影的态度,但如此他要如何避免陷入语言的独断性呢?这显然不能靠操弄视觉影像来达成,因为影像也是语言的一种。于是北野武用一种独特的节奏来摧毁语言,那就是暴力的节奏。北野武的沉默绝不是众声喧哗下的沉默,在他的沉默背后就是用来破坏语言的暴力。如同北野武所言,暴力总是能带来致命的一击!除此之外,语文沟通讯息的缺乏或快速的解释,在现实世界里传达的都是一种暴力。甚至我们可以说,北野武作品中最宁静详和的《那年夏天,宁静的海》(A Scene at the Sea)和《勇敢第一名》(Kids Return),也都有他暴力的节奏,好比北野武独特的幽默感,也可以视为另一种暴力的形式。
) b, h9 b1 q, w* B7 K+ n5 n, c
% f8 N" [4 d1 W' g# H9 m8 ]* y- U 在北野武的新片《Brother》里,暴力通常与「游戏」并存,例如片中一场山本与丹尼赌博的戏,一个日本人和一个非裔美人,两人在认知、心理和文化上都有极大差异,但有趣的是,两人在毫无言语沟通的情况下反而渐渐地相互了解和信任。盲目地相信语言往往迅速地导致争吵甚至是战争。片中主角的名字几乎都取自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军官的名字,这并不是巧合,《Brother》是一种新型态的寓言,它刻划的主题就是「沟通」,只不过沟通虽然带给人希望但同时也可能带来绝望。
6 g7 @, v6 }. p+ s$ h
# K8 z# m' I: h3 J6 M I: k! _
' p. j& [ d2 J8 }; l+ U7 X* z2 h【Tamaki Sait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