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65|回复: 2

【转贴】《原罪犯(Old Boy)》:風格的必要

[复制链接]

467

主题

1401

回帖

3361

积分

★VIP會員★

蔷花嬖人,桔梗同人,慕昭狂人

积分
3361
发表于 2005-10-8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藍色電影夢-Pchome个人新闻台
. |* b) _$ A0 S1 X台長 : 藍色俄羅斯
; _0 c8 O' \; z, b2 s2005-10-08 01:22:18 2 Z, W4 Z1 J, Y4 x
& y- ^' {5 H1 p

* f/ b% u% w1 p. t
$ |/ M" t) O) V* u6 ~2 `3 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E' f; U+ Q8 k5 T% P

7 y9 _" [0 o' q7 e. S相似的肢體動作,初見是驚豔,再相逢,則成了風格。
( x- ^% Z  P1 F: i- X' _" ~
, y2 p& i" i- I2 L) {0 O風格是讓人認識電影的重要媒介。
5 `, ^6 u8 A, _1 |$ L; i6 t* A  R! r, z5 _" C
風格就像一件外衣,穿上身,你給人的第一印像就跳了出來。- H6 A3 L& S5 ~' S. `
+ O( g( `- e$ W: p$ k5 M0 `
衣服人人都穿,卻未必能穿得出風格。8 @* `) x& K: i+ q( k

; r  n3 [0 A$ U9 ^3 D穿得出風格的人,品味才會四散,才華才會受人注目。南韓導演朴贊郁在《原罪犯(Oldboy)》中就刻意打造風格,而且款式鮮明,一亮相就引人注意。
) N: a/ v. M& c- M* R) q- m) b* Q
( J* u1 A3 U' |3 h2 M早期的電影都是一張白幕上搬演著上悲歡離合,後來多了電視和電腦螢幕,但是器材再怎麼變,二度空間的觀影場景始終沒變,二度空間不能滿足我們的,能不能呈現三度空間或多維的時空呢?就成為多數電影創作者致力開拓的空間遊戲。
5 `& k. T6 c2 `+ V
' a+ N4 ~7 v8 {5 V: ~4 ?. Q9 m; {1 c( L& T在場景中擺一面鏡子是拓展電影空間最容易的做法,鏡子的反射與折射成就了多層次的身心與時空對照:在寫實主義的鏡觸下,《天才雷普利》明明是再單純不過的鏡子,卻可以天生的反射能力,使得人們得能看透隱藏在禮教外衣下的真實與虛妄;所以那面破碎的穿衣鏡讓你看到了人格與精神同告分裂的三個雷普利;在浪漫主義的打造下,《神鬼剋星》裡的魔鏡就是魔法世界與真實世界的無情對照。旁觀的人,因為有了多維的面向視野,見証了危機或真相,因而心痛或心急,成就了電影世界裡面非常重要的心理參與。
0 q3 V8 B/ S. p% T4 y" i# D8 b9 Z+ ^+ S4 e- h6 t: \* J1 w4 u
然而,鏡子的技法已然變不出太多新意了;雙重時空在同一個畫面中切割成母子畫面同時並陳的手法,亦已然老舊;靠著平行剪接技巧,交代相同時間下發生的同質事件的手法亦已被《教父》和《無間道》搶盡了風采;硬要套用人格分裂的心理學名詞來虛構前後錯序的驚悚片,也多數難以再橫攤在的解剖檯上任人做病理分析檢驗……就在你幾乎要感慨太陽底下玩不出新把戲的時候,朴贊郁在《原罪犯》中嘗試做到的場面調度就有讓人擊節叫好的成績。6 Y6 I4 D+ m+ ^* V  j
9 u8 w+ {% B- e) E3 Z! q
電影是錯覺的藝術,明知是假,只要能夠建構出言之成理的邏輯,而且運鏡流暢,氣勢雄雄,這款魔術特技就自有賣點,就夠讓人瞪目結舌,很難再運用理性思維來爭辯感性的論述是真或假。
7 C+ B0 C4 I3 L1 s3 F4 A5 U) ?( _: A$ ]8 W( T
南韓影帝崔岷植在《原罪犯》飾演一位莫名其妙被關在套房監牢裡十五年的男子吳大修,出獄後急於尋找真相,最後回到高中母校拼貼自己當年大嘴吧惹的禍事真相時,我們先看到滿頭亂髮,一臉于思的吳大修急著思前想後,繼而從他的眼神中看到了高中吳大修,忽地就從窗前、樓下,身後的校園空間中急速奔跑,現實的吳大修急著跟著記憶中的自己往前探尋而去,青春的他,老邁的他,就透過同一格畫面壓縮也串連出二十多年的時空。
% `9 c. a5 q8 }4 r. Y4 d( V( P# j6 k* l5 M: X3 X
那個畫面明明不可能真實存在於我們的物理空間,何以《原罪犯》的場面調度卻不需要再做任何言語說明,我們就已能明白他在物是人非的時空中找回了失落的記憶?最厲害的魔法就是能夠讓我們信以為真,而且深信不疑,電影能夠拍成這樣,你還需要任何文字註解嗎?文字如果是多餘的,影像就成功了。《原罪犯》的第一個魔法奇蹟就是如此。
$ ^/ s7 W; y4 T9 Z8 c
# Q+ E  s: [2 p《原罪犯》的第二個魔法奇蹟。就是讓你在似曾相識中,回溯了先前的震驚,再對照眼前的驚奇,在雙重驚嚇下,完全電影的美學洗腦。
  G7 `, b3 F4 V3 Z' {6 Q' V3 }/ P, K
吳大修重獲自由時,遇上的第一個人就是一位急於跳樓尋死的男人,吳大修在金鈞一髮中一把捉住他的領帶,留下了影史上最驚人的高樓危機景觀,乍看到這個突兀畫面時,你以為那只是朴贊郁玩弄視覺奇觀的場面調度,驚悚到可以讓人出汗,快速分泌腎上腺素而已。
) I" M1 S& Y5 p$ k: s7 g: a& D2 [' Y0 w
可是,整整一個小時過去,真相即將揭曉前,我們再度看到了同一組相似的高空拉拔畫面,這會主角換了人,不再是相逢何必曾相識的陌生人,而是有骨肉深情的姐弟,姐姐已經搖搖欲墜,滿心不捨的弟弟拉得住她嗎?觀眾一方面被劇情的轉折震昏了,一方面卻又像是被催眠師催了魂一般,適時想起電影一開場就曾見過的墜樓救人戲,明明是首尾呼應,卻又身份有別,然而就算是賓主、關係易位,震撼力度絲毫未減,也就是說你被同樣的力量,同樣的同心引力所牽引的肉體張力給嚇到了兩次。. \. G" y) Z" Y& k* C

, h$ p# G% `2 m1 ~% w" K0 t一次是偶然,兩次,你就相信那不是巧合,而是風格了。
/ t; Z- y9 u- r
) G* ~  Q5 R( c6 n風格悄悄替電影上了色,走出電影院,多年之後,你不會再記得詳細的對白和臉孔,但是你會記得那個顏色。那個風格的顏色。7 C5 ^% j6 p. [- x. I% x  o! L$ z
" X2 e. y5 [5 d4 t: J( ~/ F  s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 ... 568/20051008012218/
  c- J5 [9 c  x! I6 b- i9 k: g+ n$ y# o+ F( G
[ Last edited by 阿韩 on 2005-12-3 at 00:04 ]
此时无声胜有声

467

主题

1401

回帖

3361

积分

★VIP會員★

蔷花嬖人,桔梗同人,慕昭狂人

积分
3361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9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处、作者同上!" q3 a' z+ H. _6 B* h
4 F! k' W3 H% p
對白的必要(节选)2 M' B; A% y( B) E
4 P( ^5 \, M3 V( u0 S2 b" _
要真的懂人生,才會懂得如何運用對白,讓電影中的每一句對話都不嫌嘮叨囉嗦,都在最精密的算計下推動劇情,南韓導演朴贊郁在拍完《原罪犯》時,就曾對電影中流暢鮮明的電影節奏做了精要的形容,電影中的每位角色的話都恰如其份,一字一句都精準地讓劇情飛快前進,因為他很清楚:「我們要和別人說話時,有時會結巴,有時候是傾訴,有時候則是慎思之後才開口…」每一種情境,都反應著角色當下的心情,結巴或許是心虛;傾訴或許是信任;慎言或許是怕失去,只有劇本對人性做了仔細的解剖分析,讓演員言所當言,才會有一氣呵成的氣勢;演員拿到劇本後,卻不懂得用聲音和吐氣來反應他的情緒,也算不上是稱職的表演,《原罪犯》的成功,每位演員都恰如其分唸出自己的台詞,才能隨著朴贊郁的運鏡風格,華麗地旋轉飛躍。
此时无声胜有声

467

主题

1401

回帖

3361

积分

★VIP會員★

蔷花嬖人,桔梗同人,慕昭狂人

积分
336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6 n8 Q% B7 c, f7 F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Y9 R; ~  p6 \
出处、作者同上!
5 S8 {2 k( `: J9 }$ [1 p, B" |$ d( B
看電影,常會和導演一起玩拼圖遊戲呢!3 H3 y1 J2 O8 h7 u* }' w
) g  B/ _5 I; ~" c
看電影,有時候像是場拼圖大賽。偶而撿到幾張不成章法的碎圖,如何成就一副完整的面貌呢?
" @* Y/ E& a. Q2 p' \! \6 w, h1 x5 y# w, R, \4 b& U# ]& w
有時候,按圖索驥是可以完成拼圖的;有時候,誤讀,錯譯,都是我們面對開放性的解讀過程中難免的經歷。/ s( m) }. T8 x& A/ b! p4 w8 }

/ e4 ~4 l; `6 D( H聰明的導演面對各界的誤讀或錯譯時,通常不會拆穿或點破,而是默許影迷做自由聯想,畢竟作品已經完成,吉光片羽能夠組成枝節新貌,未嘗不是意外的收獲。3 S* y- Q- n8 N3 m" S& {/ C$ p! I' F

# a4 z, @! w6 a# @: z知道日本浮世繪畫風的人,大概都知道畫家葛飾北齋(Katsushika Hokusai)的名號。他的筆下,以豔麗的色彩和細緻的工筆,將日本的神話傳奇和浮生百態都做了寫真紀錄。7 {7 d& N: Q, C) L. A) a
* y2 d7 v1 x9 S) \
但在南韓號導演朴贊郁的《原罪犯》中,我很意外地又看到了葛飾北齋著名的「富嶽三十六景」中的那幅「神奈川沖浪」,一心一意急著要復仇的男主角崔岷植就站在畫作前,北齋的畫作是最早的海嘯寫真圖,刻畫著滔天巨浪翻滾而來,船隻乎就要滅頂,就連遠方的富士山也幾乎要被波濤吞噬 。
/ U4 g  ?1 W. a4 d6 Q5 j1 u5 k/ S5 G3 h7 s& r8 b' f4 Z: n# B
崔岷植莫名其妙被關了十五年,出了牢房後當然急著查真相,急著想問主謀劉智泰:「為何要關我?」卻被劉智泰譏笑他問錯了問題,應該問他:「為什麼要放我出來?」悲憤莫名的崔岷植一聽到這話,當然有如當頭棒喝,羞慚有加,完全被人戲耍操控的憤怒之情,卻已經澎湃到筆墨難以形容的層級了。" p) z- l$ q; K6 Q* s) B+ `, a
- [% D8 Q! g3 p2 {$ H
電影的影像要能獨立說話,你不一定要看過北齋的畫作,不一定要能叫得出北齋的名字,然而面對著那滔天巨浪,看到崔岷植即使滿心焦燥卻又不得不低頭的肢體語言,他的憤怒心情就已經躍然銀幕了。
& Y+ ?: E; f8 K, Z; @
  [5 w: X5 U, y4 f1 A明明白白的一幅北齋畫作立在前面,如果你還不能讀出朴贊郁的影像暗示,這場電影拼圖遊戲就未免太不好玩了,因為調皮的朴贊郁在電影中還隱藏著「詩人」的小地雷。/ c- P/ r! U; o9 J: }% A8 J
+ ~( u0 H7 d, J# m5 q) O3 o
《原罪犯》中最關鍵的一場戲在於急於追查真相的崔岷植回到了高中校園,在恍惚的記憶中,他想起了自己在轉學前夕曾和劉智泰的姐姐隨意交談了幾句話,那位女生手中正拿著一本書,那是美國女作家Plath的詩作。
3 }) \1 X0 _' b: r5 M" j4 u6 \1 M. l$ T; D$ F
Plath是誰?是的,那又是朴贊郁看似不經意,其實卻別具用心所刻意埋下的一個知性挑戰種子。
2 X$ s2 y$ U! {: Q/ [% ]3 B

6 U% \  k* Q0 j# ?/ M) t[ Last edited by 阿韩 on 2005-12-3 at 00:04 ]
此时无声胜有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韩剧社区 ( 蜀ICP备14001718号 )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4-4 18:15 , Processed in 0.21129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