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来源于凤凰网《当大长今遇到刘慧芳》
$ y5 @6 m+ m( ~" e; O
3 X! S" v% e4 `' U P J缺失的女人
9 m, s2 X% D1 I: R
! v4 F( I' Y3 }- |* J0 j9 c. d7 \ 长今为什么如此受关注?这是很多观众关心的问题,喜欢而似乎不明就里。对这个问题,有人反问道:今天这个社会,把聪明和善良结合在一起的女人还有多少?
! V5 u, v7 m# l3 t+ P% s
# h3 D0 g; L% K6 l8 A* }4 \2 i; a 在人们眼里,长今也算是个知识分子,有专业性学习的能力,比如她对文学、医道和膳食的专注和研究,尤其是不顾性命危险帮助平民百姓,救治传染病人的大无畏精神非常值得称道。这正所谓“知识改变命运”,不仅让长今拥有了安身立命的根本,还使她能够在遭受误解、陷害和打击时,逢凶化吉,绝处逢生。同时,“长今又很执著、善良、宽容,这是很难的”。女人都是两面性的,比如我们说“女强人”,那她可能缺乏必要的宽容、柔软、善良;另外一方面,过分柔弱、善良的女人,如电视剧《渴望》里的刘慧芳,我们觉得她不够有能力、不聪明,只有善良,偏软弱。而长今身上,有女性秀美的一面,有足够的善良和宽容,还有智慧,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实属难得。
. u! d6 s% w. I& y$ `1 J6 S3 c! o6 L8 K' h1 m
《大长今》可以说是一部苦情好人戏,但与中国同类戏有着很大的不同。过去,中国拍这种苦情好人戏,都是以苦戏作为基本结构,以主人公吃苦为主。刘慧芳也是受苦的人,但多是逆来顺受,没有上进的精神,长今则是善良上进,而且总是苦尽甘来,好人有好报,而从刘慧芳那里看不到回报的,我们只看到她不断受苦,让我们产生一点优越感,然后可怜她、同情她。“尽管长今的苦尽甘来还说不上成功,因为大家在看故事嘛,观看的过程有快感,因为每一次都有人帮助她,化险为夷。这跟我们习惯的苦情戏不一样,受苦的都是苦大仇深,永无翻身之日。”
7 m4 |8 Y6 j# Z; L) p/ z f# m p
长今这个女人带有一定启示,每次受苦的时候,她的善良和坚忍不拔让人有扶她一把的冲动,愿意为这种善良作出牺牲。5 Q1 P: v0 K) C- K
/ s3 r+ D3 y3 P7 k( x- y& s# M0 f5 Q3 H' e1 `
缺失的爱情% O1 E6 i1 |* f0 r& b3 T
1 t- b6 P3 Z5 |& Q n5 i 爱情是影视作品必不可少的元素,《大长今》对此着笔不多,但却感人至深。细心的观众会发现,从头至尾,长今和闵政浩之间只有几次牵手和一两次劫后余生的拥抱,除了眼神间的爱慕之意,连他们什么时候相爱的我们都不知道。有观众评价说,这是跨越阶层的顶级爱情:心心相印,不离不弃。“没有哪种爱情比这种不用说出来,患难与共生死相守更让人感动的了”!$ e/ c) I* o7 l2 `! m' n( [5 X
5 ^% U0 P$ {9 L
对长今这种韩剧普遍式的爱情,北大怪才孔庆东有另外一种解读。孔庆东曾在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任教两年。他透露,韩国过于森严的男尊女卑制度,使得女人基本上依赖男人,导致女人没有理由要与男人平等。但是,恰恰在女人地位甚低的韩国,出现了少数自强不息的“女强人”。而大长今,就是400多年前的一位韩国“女强人”,而这个“女强人”的爱情在当下的韩国都是不多见的。$ T: O& p. L7 M$ d/ U; R0 k$ W
; `9 Q7 }" i Y( G
韩国畅销爱情小说《菊花香》里有一首小诗,孔庆东把它视作韩国女人的《男人颂》:我曾为你哭泣,现在为你而活;我将为你死去,把生命全部献给你。大长今与闵政浩的完美爱情,依然掩盖不了韩国社会尖锐的性别矛盾,但对芸芸众生而言,尽管遥不可及,他们也情愿把这种爱情看作是自己在鸿蒙人世的一份慰藉。
5 ?+ ?6 d0 d9 j" W y
( `; w* H: n+ f. e# I
L3 B9 q- t( o8 E9 @5 I2 D9 I1 i, l$ U! j8 r
缺失的价值
7 a5 d) U3 a. d2 n& y1 D: b1 h' G; Q+ p6 j
除了长今的单纯,简单的人生哲理也贯穿全剧。“菜肴没有秘方,时间、诚意和汗水就是秘方。”“如果一个人恃才而骄,才气对他已经是毒药了。”“医术是用来救人而不是害人的。”反观中国,电视剧热衷挖掘人性的复杂,现实中似乎耻于谈论基本的做人原则。看到这些简单的道理,被剧中人磊落地、坚强地重复着,在观众内心深处会产生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
- u' O8 x0 B" L; C. X* |& Y
7 g( @' B Q1 A3 i5 O% }" Y; p$ C 这一点,内地电视从业者似乎视而不见。有人分析认为,韩剧在表现正面价值观方面,总体要比我们好,这跟韩国社会价值观相对稳定有关。“中国社会处在一个转型时期,社会公平、公正比较缺乏,正面价值不容易建构,表达起来显得虚假。”总体来说,中国电视剧主流正面价值传达不够,当这个社会本身的正面价值不够的时候,要文化来建构正面价值,有关学者觉得需要很高的水平。; ^6 Q! U* v. R' K3 A4 r$ S
7 a7 B+ J/ j9 n0 X$ s' f
其实,做到这一点不只是韩国,美国也做到了,因为美国社会价值观也比较稳定。“凡是相对稳定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比较容易建构,而中国社会处于转型的动荡时期,正面价值很难脱离于现实而存在。一些传统伦理价值观在逐渐失落,《大长今》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 v: d% r) w! a" I; R6 ]
4 ~- J" |. ~2 @, w
& r A2 z2 l' D5 x6 ^( h, @$ f# C缺失的表达4 T) r/ Y3 U, c9 ^6 e S
9 z) h' Y( m5 y$ k6 b
在《大长今》里,似曾相识的画面层出不穷:圆润的汉字、写意的水墨画;《三国志》里的“鸡肋”,孟子初见梁惠王的对答;中国女人的香粉,来自四川的金鸡;干净的笑容、虔诚的礼仪……熟悉的东亚“筷子文化”扑面而来,但熟悉里又夹杂着一定程度的陌生。# X% z1 M6 v2 w- A, l: L
3 V. E8 K8 x' l 学者认为,这就是“熟悉的陌生性”。韩剧所包含的情感状态、文化状态,跟中国是有接近性的,但表达方式和细节和我们是不一样的。熟悉的陌生性,是所有文化流行的规律。“太熟悉了,大家觉得没有新意;太陌生了,大家又觉得太遥远。”
/ e5 F, ^# U# b, v ^$ `- Y: u+ [% S% r% Q! r ?7 j
作为一部电视剧,《大长今》的电视语言和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差不多。“它的制作比较精良,一集耗资十几万美金,生活细节的处理也比较认真考究。”尹鸿的这一观点,代表着大多数圈内人士的意见。显然,这还不足以说明《大长今》受到普遍追崇的根本。0 ^( Y# H2 {# m" R6 T2 B0 n9 F: e
) B- `0 i5 H1 E( U “根本原因在于,《大长今》所塑造的女性长今,在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缺失的女性的表达。”尹鸿告诉记者,“这个女性跟剧中营造的文化环境比较吻合,如果换一个很现实的环境,我们现在也在做这样的戏,但是文化环境反差性太大,假定性不够,我们觉得不真实,大家不接受。”
8 B; x$ q- j% {1 @6 s
4 g% f" e1 p+ e5 @ 长今,这个缺失的女人被放在一个跟她生存的那个环境里,观众都不熟悉,因为这是个假定环境。“其实,这个社会缺失什么,你给他提供什么,但是提供的东西不能太假了。”这个缺失的女性长今,因为电视剧提供的环境,观众无法无法判断真假,而这个人物本身,足以让大家感动。《大长今》有大量的独白、不厌其烦的说教,跟上世纪80年代日本和中国的电视剧差不多,但是它自成一体,所以不觉得厌烦。社会的现实和从业者关注的层面,都表明这种表达在我们生活中的缺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