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貓身貓勢 0 [7 C- n. X( v# y9 b7 Y
. R$ H4 Q' S1 X: `6 X$ h& R, y單是欣賞開場那段動畫,已值回票價。在華麗而沉鬱的古典音樂下,薔薇與血液交織出片片花瓣,點滴在朱古力蛋糕上,化成既妖媚又頹唐的眼珠,凝望。實在歎為觀止。親切的金子,可說是導演將後現代式暴力美學發揮到極致的第三樂章。縱然沒有《原罪犯》的拳拳到肉,和那份近在只呎的壓迫感,但一個集半身瑪利亞,半身邪神的李英愛,讓純潔沾上庸俗,令仇恨化作春泥,從每一秒鐘滲出來罪孽,已狠狠的刺進觀眾的良心,透膚蝕骨。2 s3 V; p* r% U1 |2 M. L( x+ a
; u- p. Q6 T6 o9 D
看過報導,知道原本的海報是參考拉菲爾的聖母畫像的,金子頭上閃閃生光,宗教味更出,然而卻被南韓天主教投訴,才換回現在的那張。但即使如此,也阻不了導演玩盡宗教的人性神化的矛盾。金子不斷禱告,似是要塑造善良的形象,又似真的為贖罪而求,然而最後才知道,她只是想再見一見那個小孩……
& I1 M7 c* p# x
) C# s2 ^6 }3 k2 y* c牧師認為,得罪者該洗心革面,祈求寬恕。然而對這班已帶罪在身的人而言,這不過是一堆旁觀者的風涼話。過去的罪孽,永遠也不會磨滅,逝者也不會因禱告而復生或寬恕自己,一切也有因必有果。導演在反對天主教單向的善觀時,同時又埋首於韓國佛教的因果論之中。從金子這個罪孽生出來的,只有復仇,然而復仇並不是為了恕,不是為了減輕罪孽或內疚感,反而是對罪(因)的承擔(果),讓每個人也為罪而負責任。金子負責策劃,要令原兇罪有應得,也要孩子的家人不可置身事外,縱然生罪的不是他們,但這個「業」已一早將他們牽連入其中。一切一切,早在警察沒把原兇抓住開始,十三年來,因果一直迴旋,讓血與痛混在一起,卻生出最後排排坐等殺人的笑話。7 Q5 y# S7 h" ^+ V1 U
3 _3 }/ T& q$ s Y: g
就畫面而言,金子可說是天下無敵,思想上也極為精緻,層次鮮明,然而大部份人也覺得它比不上《原罪犯》。也許,正如之前談《原》時說過的,《原》的故事本身簡單得很,原本所謂的罪,只是小事一樁,卻因誤會碰上巧合,讓仇恨累積。事情太兒戲,就像也會發生在你我之間,但回應的暴力卻震撼非常,這種痛楚,實在太近,近得差一點跳出電影的隔膜。然而《金子》卻以華麗與浮誇作包裝,距離甚遠。只是,我較喜歡《金子》,只因《金子》世界實在太複雜,每加思索,細意回味,又會看出導演另一層的心思,層層深入,像想以一齣戲解釋所有矛盾,卻俯拾盡是美麗的交合,讓古典襯上暴力,正如金子說:「一切也要美。」. o" _" w& ]" S3 j! \
1 c. j- Y2 s% a4 G3 a0 |' F不過有一點始終不及《原罪犯》,在《原》中,基本上沒有一個人是錯或對的,沒有什麼好人壞旦,即使那富家公子亦然;然而《金子》卻為了突出善與惡的對比,卻刻意塑造崔岷植這個壞旦,沒多描述,也不讓他自白。叫作「復仇三部曲」,似乎有點不太「連戲」。不過最後一幕,已挽回一切分數:金子對女兒說:be white,換來的竟是女兒天真的一句you too。在連自己也不能原諒自己的世界上,竟然有女兒和那青年,即使知道前因後果,也願意以天真而對等的態度來愛金子,比起旁觀者冷漠的同情或可憐,比起什麼神佛以高高在上的寬恕自己,他倆才是金子所追求的「天使」。5 @& F3 M' M+ g T2 G# B
( K: M" C/ A4 M$ @很喜歡當金子萬事俱備,機關算盡時,男人卻似棋高一著,反過來追殺金子的一段。女人十三年的精心佈局,在男人的談笑用兵面前,一下子變得脆弱、幼稚。然而卻因為女人的執著和積壓下來的憤怒而成功。很有趣的一段,在標示男女易位之餘,卻保留女性因任性而剛毅的一面,導演真的為女性角度花了觀眾無法估計的心思。* |& T$ P2 y4 H
& x+ j: D0 T6 w7 w! ]# @看後,朋友總會問究竟金子是扮純情還是裝兇狠?然而導演正是要說,即使宛如聖母般的聖女,也不過是血肉之俱,也會因仇恨而殘忍,縱使罪大惡極的囚犯,也有互相扶持的道義。所謂罪與惡,究竟是什麼?難道女囚犯便更值得同情?美人犯罪便定有苦衷?
0 H7 K" J# D( r7 C* _
7 Z& }* N- ^' b; I$ W来源: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 ... 747/200510200126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