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凭着碎片般散落的印象,很难勾画出韩国电影业发展的脉络。只是,通过这些感性的印象,可以粗略地感受到韩国电影文化的独特韵味。; g$ Z. o" k1 c! Y# U
# `! ~* D* f) V+ s1 P/ f; P从上世纪末开始,韩国电影异军突起,丰富的影片类型、成功的市场运作,加上不断涌现的新生导演力量,使得韩国已成为亚洲电影大国。中国观众对韩国电影的青睐也与日俱增。除了好的票房成绩外,韩国电影近年来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也是频频获奖。
+ ]2 s6 I+ a ]; z! e* i$ y8 I+ e y# I' e( r
10种武器
- I" ?+ n) ^; ^9 B/ F
3 S! m* M& F4 k6 O. ?21世纪的今天,在西方电影殿堂捍卫亚洲电影力量的重担,落在了韩国电影人肩上。
1 _, F: T, R* m* B, `0 _& j
. L8 c& ?2 h# X$ Z8 A2002年,韩国资深老导演林权泽凭《醉画仙》荣获第五十五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打响了扬威国际的第一炮。同年9月,李沧东的《绿洲》赢得59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狮奖,成就了韩国电影在国际影坛的另一大壮举。9 B- R& l: }* V& B$ [
. o' Q5 L2 J) a$ F7 m3 x7 X8 y
2004年2月,韩国最具潜力的中生代导演金基德,以《撒玛利亚女孩》在柏林拿下了“早该属他的”最佳导演奖。而5月的戛纳,朴赞旭的《老男孩》获得评委会大奖。9月份的威尼斯,金基德的《空房间》摘取最佳导演银狮奖。韩国电影能在同一年中同时扬威柏林、戛纳和威尼斯三大电影节,如此显赫的成绩令人惊叹。) d& s+ l' ]- C+ I; r5 m
! d) O( p2 s3 q& w' @' x
近年来,韩国电影市场风起云涌,最活跃类型片大致有10种,分别是军事(往往涉及双边关系等敏感话题)、喜剧(往往倾向于闹剧)、恐怖(2003年韩国新崛起的类型片)、武侠(具有动作片特色的历史剧)、纯情(韩国电影的主流)、古装(如《醉画仙》、《春香传》)、情色(唯美主义情色电影)、校园(轻松热闹的偶像剧)、动作(受香港电影影响较大)、动画(由韩国政府大力支持的电影类型)。
/ y4 p4 g4 P4 H; f0 C' Q
1 _# |' O; p& m7 } q9 ?9 C8大动力: Y& y Q8 I- w3 K
/ Z; E8 [+ k5 L4 o6 b* L: I上世纪70年代,韩国电影逐渐走向兴旺,但当地电影院仍以放映外国影片为主。发展到今天鼎盛的局面,主要有以下方面的推动:
+ J0 n* G L& h6 D
/ y5 W, m6 D) oScreenQuota:电影配额制,又叫义务上映制度。韩国政府为保护本国电影所进行的政府行为,强制规定韩国电影院每年每个厅都必须上满146天的本土电影;全国电视台也必须播放一定时数比例的国产电影。0 U# k" V: \" } a3 N9 y8 Z* G: Y
% L: A+ ^4 d" v0 h2 G* ^) f光头运动:1999年,为了抗议韩国加入WTO,开放外国电影配额,韩国电影人通过剃光头的方式发起抗议行动。韩国政府在极大压力下,决定继续ScreenQuota政策,令韩国导演士气大振。
7 N+ @' D- }% J9 E+ T2 q
! g. k" e# T3 p8 F9 q" g) S《生死谍变》:韩国导演姜帝圭1999年根据南北分裂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此片使得进入韩国电影院看国产电影的观众从原来的15%增加到37%,直接导致了韩国电影重整旗鼓。
6 `5 I; \- u9 R" U" d( x
P$ ~% }7 {' F! a) A1 g9 B$ [电影振兴委员会:韩国非官方性质的最高电影主管机构。在上世纪90年代初,正是其出面协调,才得以促成了韩国取消电影审查制度。6 Z8 V2 c0 b& J! C. [
+ w; T; X3 H' `
李昌东:2002年凭借《绿洲》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03年3月出任韩国文化部部长,成为韩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导演身份出任文化部长的人。
1 g( M$ |+ S4 L( N7 _$ O; a- [4 M2 C+ s4 ^0 T+ E
电影等级制度:1998年韩国取消“电影剪阅制度”,以电影等级制度代替。该制度在法律上规定电影分为5个等级,每部电影的等级由民间组成的“影像物等级委员会”进行评级,对色情、恐怖、政治等题材也不再限制。
, P- r0 z! }- k! W5 f1 N
1 |3 U' {6 @( \. x5 s电影辅助金:政府交给电影振兴委员会分配的辅助电影的资金,其辅助金主要发放对象是电影学院学生和进行独立电影制作的导演,一般商业电影则无辅助金可拿,但可以申请无息或低利率融资贷款的方式“借”钱。
`, k1 q5 `; Z- p/ U5 D: e
( d) [$ p b8 }1 c0 J2 i釜山电影节:名义上是“国际”电影节,实际上是为本国电影的向外扩张搭建良好平台。. H0 R+ U6 H/ A y& e1 j, `
6 j, ~/ J a; N5霸
# {- r0 v6 [7 o n+ P" ^6 J: z& M6 C! j8 a
韩国历史上本土最卖座的五部电影。
) W! [9 \ Z9 ~6 _ f# V7 ^* u; N- r! w" J0 k% X' \7 w3 o1 z6 ~
1999年的《生死谍变》,观众620万人次,票房360亿韩元(约3000万美元)。该片上映57天后,打破《泰坦尼克号》在韩国的电影票房纪录,是韩国电影真正意义上的首部大片。
1 g8 Y* j" C: r8 ]. o: P
( E" u6 w3 {* }3 z' H2000年的《共同警备区》,观众580万人次,票房350亿韩元(约2900万美元)。影片在艺术和商业上的巨大突破,奉献了韩国影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 i, W+ s' t% l1 c) o! A7 R) E" g3 L1 \' |5 N
2001年的《朋友》,观众820万人次,票房574亿韩元(约4800万美元)。《朋友》被看作是韩国“青春残酷物语”的作品,引起了广泛韩国老百姓的怀旧共鸣。: t# U) t- y/ {. a
+ I8 c0 {; f( z- V% J+ x$ I
2003年的《实尾岛》,观众1110万人次,票房775亿韩元(约6500万美元)。它还带动其它产业的经济,诸如旅游,广告等等,带来的正面国家形象效益更是不能计算。 f: e% L D$ }' S8 P
* _0 K. P. U3 t+ @8 j5 D1 B+ K
2004年的《太极旗飘扬》,观众1150万人次,票房781亿韩元(约6550万美元)。该片投资147亿韩元,所具备的雄厚实力,于韩国电影而言史无前例,成为亚洲电影商业制作的成功典范。: X" b2 H2 A1 N0 I+ g
5 {( g0 k/ Z7 ^+ p2 b" F1 [4 r7 k这五部影片不仅在韩国本国赢得了人心,赚得了票房,在整个亚洲乃至世界也博得了认可与赞誉,极大地增强了韩国影人的信心,推动了韩国电影的发展。
. R* n% Z, O7 k, l7 P( F w7 Q
* q5 f4 D9 f1 @1 ^4大名导9 }0 L. @. h* G" c+ {9 R
- K* A, l, ~# I3 B6 T
正如中国电影有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等著名导演支撑一样,韩国的电影事业有如今这种繁盛的局面,其中,某些韩国知名电影导演的功劳是不可忽视的。
0 R n5 U0 {5 `: w8 \* i6 K: s: A) Q( i8 ]! A
李沧东:用影像理解生活。他的作品虽只有《绿洲》、《薄荷糖》和《绿鱼》三部,但仅凭三部电影就跻身世界级名导系列,可以说有些传奇色彩。他的作品善于表现男性的幻灭感,且身份均为边缘化人。6 N: f' a, H' p. z7 t- N' y
& s3 A3 {. [4 g8 I6 B o# [郭景泽:还原个人情绪。他的《朋友》,不仅创下当时票房的纪录,更将韩国电影素质在全亚洲提升了一个新高度。他的作品着眼在人情味和血肉感,是韩国写实派电影的典范,故事朴实、生活化,透过简单的生活,着力人物的细致描写。* d0 S6 I* ~9 o! a0 ?
( e! M7 j3 Z( _/ `+ u
姜帝圭:给世界震撼。姜帝圭无疑是目前韩国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凭《生死谍变》一片,市场回报他以首映影票4小时就被抢购一空的空前欢喜,这足以使姜帝圭荣膺韩国百年影业里程碑奠基者的身份。
3 j% t( c8 ]1 D- ]! R0 E6 H
# ^3 y) o8 \( Y1 Y9 I郭在容:制造笑与泪。《野蛮师姐》、《我的野蛮女友》,都出自这个貌不惊人的导演之手,《野蛮女友》成功地在亚洲引发了一场“电影韩流”,并创造了全智贤、车太铉两位全亚洲偶像。他擅长青春情感的诠释,以电影的名义为观众营造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爱情镜头。
7 R }1 ~- W; ]1 R8 S
2 E* ^$ x; z X0 b" I3个局限7 t7 y/ O0 q9 c6 u
; E$ v" }" l2 c9 k) n/ r
近年韩国电影的发展,情色电影也是花样众多,显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比较出名的就有《美人》、《生活的发现》、《爱的色放》、《快乐到死》和《漂流欲室》等,这些韩国情色电影意图通过情色来表现严肃的主题,但还有更多数的电影带有急功近利的想法,在制作上也不免有些粗糙。有些导演试图用情色电影的低成本达到商业上的成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方法。, b q, m& R9 x ~4 f
0 G3 |: C# n" K0 e+ X) u; L' ^7 h另一方面,韩国电影的缺点是急功近利,没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韩国人可以讲一个简单的故事,但是要让他们拍史诗性作品就勉为其难了。号称“韩国有史以来耗资最多、场面最大、明星最多的一部战争片”的《武士》,片面追求画面的精致与构图的美感,忽视了对内容的描写,像一堆漂亮的垃圾。9 a I( M; d2 @8 Y1 U
t) B6 X4 n, |. y! Z
随着韩国电影制作数量迅速增加,人气巨星过于紧俏,寻找“极具影响力”的演员成为各大制片商的燃眉之急。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现状也说明韩国电影过于单一化,缺乏多样性。韩国电影正在进行改革,从此将摆脱全部由青春偶像担任主人公的传统模式。
, T$ Z5 L7 z$ q' t$ ~" a( J6 p__________________
2 k% K9 C7 C9 U& G, W. z转自 影像即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