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O6 t c+ W6 T/ |
, J+ ^. u5 Y- a$ F1 o" S
) J2 C0 w6 V) u6 ]9 w; V) m ~
看了外出三次,好象应该写点什么了。
: ^# F7 Y- [; B
T5 M. b! h: T. P h) E 从这句开头的话,也知道看着偶像剧,为梦幻情节的心醉不再是我从影视作品中得到的唯一美好。我也可以接受从电影中看回生活,在银幕前敞开内心,也许也到了可以看许导演的作品的境地。
; L6 z# u: i8 k' }- P4 D% S 我用了境地两个字,因为它的确和境界不同。就好象之前看着《挪威的森林》时突然明白到它在说什么,而最重要的是明白到以前的自己其实还并不明白,这个明白可以说是成长,但也可以说是堕落。如果你也认同纯洁与天真是美好的东西,哪又何必在它逐渐变成回忆的时候,认为这是一种发展而称其为“成长”?所以我只想说现在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不同了。我不想很忧郁地去面对,也不想去拍手庆贺,只想像许导演作品中的主角一样,平静地看着潮起云生。
* i/ t |, S8 S7 f( s: f2 e" [/ S6 |. h* M v
很抱歉说了这么多自己的事,但从春逝到外出,我都是从中看到自己比较多。而且这两部电影我看的次数都不算多,但想起的次数却很多,由此再想到的东西就更多。许导演的作品比较慢,比较细碎,也许如此所以观众有更多的时间在电影前走进自己的内心,也有更多的余地在电影后用思想使自己成为电影的真正主角。如果看许导电影的影评或观感,分歧与差别都可以大到令人诧异的地步。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如果一部剧达不到哈姆莱特的境界就实现不了,如果观看的一千个人都是没有独立灵魂的一千个人,也不可能做到。
$ p( ~& [2 Y) t w$ j& J
4 z, K2 \8 A5 e' }. `! l6 d 而外出在我眼中是一个怎么样的故事?
4 D, ?& w; q4 h- @ 是新生。
+ |' q, ~/ l/ }, R9 D
3 A$ |! Z) I8 `# I8 { 人生中,最重要的开始是生,最重要的结束是死,而期间我们还会经历无数细小的开始与结束,我们称它为始终、聚散、离合……
; h; Q9 Z4 q6 W1 o' n6 E& d 我还清楚地记得经济系那个著名的关于牛粪与GDP的笑话,还有美国富商与墨西哥渔翁的对话,似乎到最后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过,生产的尽头是消费,恋爱的尽头是分手或婚姻的平淡,生育孩子的尽头是送他远走……但我们却不可忘记正是这相扣的开始与结束,结束与开始,开始后的再结束填满了我们生命,直到彻底的结束。; {6 i: ^- L' e' Q# D4 G
3 N$ Q* D) I* C. l5 a
今天向朋友挥挥手时我们并无伤感,因为知道明天还可再见;或许儿时朋友的名字也已模糊,我们也不会为此哭泣,因为今天也有朋友相伴在侧,即使不再是以前的他们……无论如何我们都可幸福,除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知道已经结束,却没有看见新的开始。
/ Y5 c, k4 `5 C) }8 C 在舒英第一次看到相机中的画面时,她匆匆地关掉了相机——她还没有勇气去面对这一个结束;舒英并不关心丈夫的病情,仁书对床上的妻子说出你还不如死掉的话——婚姻是与生命等长的约定,它的结束等于死亡的提前到来;舒英正式向仁书表达心意的,正是她在春天里送给仁书的那盆细嫩的盆栽——“请别把它养死了”;在中国的影院里看不到,但电影中本来有的一个片段,是舒英看着镜子,手指划过自己的身体,她的脸上有似有似无的微笑——那据说是影片中最能看到“新生”两个字的地方。
! D+ P R& A- t3 y3 f) u% V. Y 已经被宣判死亡的两个人,但庆幸能找到彼此而继续生命。这不是一个浪漫的命题,但这的确是比浪漫更重要的事。7 i3 X+ g" g# l* {5 v
“我希望在一个鲜花盛开的季节,看到雪花从天而降。”# W0 I Q' h* l
四月雪,那是一场结束与开始并放的劫。
9 e0 K, M1 Z, a; C5 P: j" Y
/ d `& Z0 N, w; t% o6 b6 Z; ~" \1 X
( ~5 n3 x0 Y% l4 k2 j首发于 奕奕珍心
# F/ z! L! m' O2 Pwww.sonyejin.org3 _" z2 V7 `- B5 S6 R. O
( |8 v$ {" `3 S
[ Last edited by 不是偶然 on 2005-11-20 at 01:0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