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后窗看电影 , o _6 |3 ~1 x* s
作者:佚名7 f1 M$ J8 M O6 a1 T- x5 p
3 y! W% F7 v! H4 S0 F. y. p三、四月份香港的天空是由菲林染过色的,规模不等的各色电影节和录影作品展遍布这个繁华的弹丸之地,艺术发展局和旅游局对这些活动的大力支持,可以让市民及游客随意拿到多份精美的电影节册子和观影指南。为第二十九届香港国际电影节(HKIFF)暖场的是3月18日到29日的第十届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影比赛(IFVA),此次去香港,笔者有幸在西河湾香港电影资料馆电影院观赏到了IFVA的许多新鲜展品,《三人三色》(Digital Short Films by Three Filmmakers 2004)是其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作品。
6 y2 ?. d/ J4 ?2 _0 j" c" I1 y6 c; }/ B' @: Q5 L( _
《三人三色》原是韩国全州电影节(Jeonju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的试验项目,每年资助三位导演拍摄三部30分钟左右的数码作品,内容上完全自由。贾璋珂的《公共场所》和蔡明亮的《与上帝的对话》就曾是这一项目资助拍摄的,展映于2000年第一届全州国际电影节。香港IFVA电影节这个版本即是全州电影节2004的制作计划,总长100分钟的作品包括来自中、日、韩的三部短片,分别是余力为(Yu Lik-wai)的《夜迷宫》(Dance with Me to the End of Love)、石井聪(Ishii Sogo)的《镜心》(Mirrored Mind)以及奉俊昊(Bong Jun-ho)的《流行性感冒》(Influenza)。奉俊昊和余力为都在形式上颇下创意苦功,石井聪则着力于色彩和意境。片子是英文字幕,故有些地方也不甚明白。 $ ^* ]8 L: V- a3 _, l" K: l8 B- `* s
9 C& f# A0 e/ C5 B5 n
公共监控与漠视
4 E% ]- c n$ n: E# P1 ?! ` ^' T( i8 P; t9 L) r5 v5 r
《杀人的追忆》和《绑架门口狗》的导演奉俊昊贡献了《流行性感冒》(Influenza),这是三片中最有创意和最具深度揭示性的。28分钟的黑白影像都由布满韩国城市各角落的公共监控系统摄制,街道口、ATM、地下停车场甚至洗手间那些固定或规律性转动的摄像头捕捉和记录到它们视野范围内最荒唐的人群和行为。起初,我以为这个短片是导演向某些社会公共部门索取或购买他们监控系统记载的影像后,组接而成的。可随着不同片断(不同监控设施所拍画面)递进式的暴力程度,短片开始呈现出固定角色甚至隐含了剧情:一对有着强烈自毁倾向的青年男女,他们无视观望自身的眼睛(人的和摄影机的),变本加厉地实施着暴力,毁灭别人最终自毁。这样,终于明白了导演在此是借用了全新的摄影器材-公共监控系统,而演员们在这个系统视野内尽情表演着暴力。 / V- l9 C9 ^/ j5 a6 N
) |- f$ ~3 n+ M- Y8 }% c
公共监控系统的自动特性决定了它无需人为操作控制,从而可以成为最无动机的摄影机,以最客观的视角拍摄“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它将比一切形式的纪录片更接近客观真实。而如果用其来拍摄故事,那么由于其技术上的”one take”特征,它为演员提供的将是一个全新的表演舞台。奉俊昊就用了这样一个个one take的表演残酷地展示出公共监控系统的冷漠,我们能接受如此客观的终极真实吗?科技发明给予监控系统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作用是提供社会安全,在遍布城市的眼睛注视下,人们真的就能得到安全感?这个视野更多投射于我们身上的是其漠视的本质,渐渐地它约束了我们的欲望,而极端的,在它的漠视下,视野中的人们变得冷漠甚至无所谓了。
, ~4 Y5 | g S i# r
* Y) {1 u; H z7 ?+ c 影片最后,监视器全视的ATM柜员机房间,“邦尼与克莱德”残忍地杀死取款的老头,在他的尸体面前坐下,百无聊赖地吃着零食,等待着门外警察闯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