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一个毁誉参半的死法,李京姬的“孤儿三部曲”以一个不算结局的结局了结了我人生中第一段追看韩剧的日子。尽管我不断地提醒自己,只是一部韩剧而已,但现实与期待地巨大反差扔给了我沉重地一击,留下一个莫名其妙的黑洞。
/ F* t. ?8 X( B, ]0 U9 l! Y; U. x' ?' Q
认识李京姬是从misa开始的。此前的我是一个坚定的反韩剧派。如同许多标榜品位的小资,幼稚是我给所有看韩剧的人的标签。然而所有的一切在2005年一个秋天的夜晚发生了改变,百无聊赖的我在bt论坛上闲逛时,光标莫名其妙地停在了一个标题上:2004经典辈剧《对不起,我爱你》。不知怎么的,我想起一位影人的话:“悲剧最能代表一个文化的特质。”
' N6 B; W" T$ g% m+ t7 e2 _ , @% a) ]7 m4 T) B0 a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让我看完了再有理有据地挽救看韩剧的迷途羔羊们罢。”
0 q1 ?) b( o; M5 R/ w( q7 g3 I" z+ s/ {" m' P
经过最初20多分钟的不知所云后,剧情开始发生实质性的进展,宿命的相遇。“呵呵,不过尔尔。”我这样想着。不料接下来的变化让我一时失去了应有的冷静和清醒。男一号第一集就注定要死?翻遍脑海都找不到类似的设定。仅此一项,我便对自己说,值得一看。
4 g5 m; z9 S0 V3 T
9 a+ @9 Q! m. M% c: [ 事实上也正实了我的判断。不仅一口气看完了此据,还当了近一个星期的misa废人。每天下班都要重温一下,怎么看都不会感到厌倦。我慌了,强迫自己不去看,不料还是不能恢复。最后只好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掩门闭窗之后放下一切防卫反复看精彩情节。痛哭了三天之后才慢慢恢复正常。0 h' t; s6 ]& P* g. W
* H, g" ~# }; I1 W7 I. L5 D$ p
从此,认识了一个叫李京姬的编剧。
+ N/ N$ i9 f. P# k+ g
9 ]& J1 ^/ ^" O& l( U0 d5 { 在祥林嫂般向所有人推荐misa的同时,我开始了解到,misa只是李京姬“孤儿三部曲”的第二部。于是尚道和死爱便进入了我的视野。; T5 y, Z* G0 n: P% y% i
: g& O$ m% |' S4 E( E2 j 尚道是系列的第一部,是一部挂爱情的名行亲情的实的另类之作。李京姬精确地把握了“孤儿”这一主题,用两代孤儿的亲情为纽带,贯穿起整个剧情。在爱情至上的韩剧丛中,仿佛一道精心烹制的凉菜,清新之感令人回味无穷。尤为值得称道的是,这是一部让人笑着去看的悲剧。如果说死爱是一个两头都是死路的原野,往那边都是无尽的深渊,那么尚道就是以个看得到洞口的山洞,虽然周围都是黑暗,但是眼前总有光明。
4 T+ L) D# o0 g0 \
- }+ }) R' V. |% ` 酝酿了数十集之后,李京姬终于抛出了她的“孤儿”理念的核心——那个被人讨论无数次的结尾。男女主人公劫后重逢却又双双横死。这个结尾一下子提升了整个片子的层次,使之脱离了普通韩剧的层次,一跃而成为一部经典。在劫后重逢后安排双死,李京姬的意图很明显:宿命。像尚道一样乐观向上,仍然不能有好的结局,如同生活一样,你可以反抗,但到头来还是任人摆布。* \. [0 |* J6 z" m
5 y7 Q* o t7 q) I; n) t9 r
由于先看了misa,所以我对于这个桥断极为敏感。这个结局显然是有所指,而它所揭示的宿命感在misa中被发挥到了及至。由此可见李京姬是有备而来,尚道只不过是一个预热而已。
5 S$ \' G& E$ p5 |' J* ^( U' V* S- T
看过了尚道,回头再想misa,李京姬的面目昭然若揭。孤儿具有什么样的特质?李京姬认为,是“孤独”。事实上,“孤独”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因为人类在宇宙这个大社会中就是一个“孤儿”,“孤独”的特质深入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在这一点上,misa与《等待戈多》表达了相同的意图。misa并不是一部普通的韩剧,它反映了人类在宇宙中的尴尬处境,反思了一种普遍的社会心态。而且,与尚道一脉相承的是,宿命感贯穿始终——即使是超越生死的爱情,仍然斗不过命运之手。+ f; u& e2 F$ L
& j. \( q+ K; n$ ^$ g* m
看到这里,各位大概就知道我的题目为什么叫“遗失的第三部”了。不错,死爱要探讨的是“复仇”,这是一个完全与“孤儿”没有关系的话题。主人公的人设中没有“孤儿”一项的话,对于整部剧没有丝毫的影响。唯一有联系的,是那个从第一部就开始的“宿命”。但是死爱的宿命感和尚道misa的宿命感有明显的不同,在强调了造化弄人的同时,开始有主人公的自主选择。套用一句马克思主意滴话就是,在适应大自然之后,主动地改造自然。' @4 Y- S8 z9 A1 N2 K$ ~6 s
& {% i) J2 A1 Y
可以看出,李京姬对于”宿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但是究竟是转向“人定胜天”,还是仍然延续前情,这里已经不得而知。因为刚到这里,两位主人公就赶场一般死掉了,留给我们一个诺大的填空题。
0 F8 w3 w1 w' [+ g8 J% N( Y1 \2 p / f2 G* J0 h. {* ]
死爱的剧本设计很特别。大约是misa的人设太过成功,李京姬占到了便宜,继而又将这一点发挥到了及至。由此可见李京姬是一个极为灵活善于总结的人。死爱的剧本一开始就铺开了极为复杂的人物关系,这样,从男主人公开始复仇之后,剧情豁然开朗。往下剧情不管往那个方向发展,都是既合情又合理的。当我看到这里时极为兴奋,无比期待李京姬后面带来怎样的惊喜。然而结果令我大失所望:宽松的空间带来的不是精彩一舞,而是反复摇摆的大杂烩。仿佛一个华丽舞台上的舞者,一会芭蕾一会街舞地乱挑。撑到地13集地时候我终于克制不住自己往“江郎才尽”四个字上想了。如此反复加上一个突如其来地结局我想除了混集数糊弄观众没有其他的解释。李京姬你这是怎么了?
! V5 j( _ f' K0 M# y9 g; L# b/ `) g: o# q
另外,还有一个很要害的问题。尚道全局给人以希望,misa让观众和演员一起留恋人生,都是积极的。但是到了死爱忽然来了个大转变,整部剧充满了无奈和压抑。倘不是预告介绍的话,打死我我也看不出来三部剧出自同一人之手。
# g: _/ D% W0 a+ u' x. c0 D4 S3 |$ V8 ~; a! \! O$ ?. ], D
结论出来了,死爱并不是正统的“孤儿三部曲”之一,作多只能算第2.5部。尚道和misa因其内在的联系而显得浑然一体,死爱跟在后面显得突兀而孤独,根本不能融为一体。条件所限,我们也许永远也不知道死爱剧本创作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李京姬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故。真的时江郎才尽还是故意为之。但是,不管是什么原因,我们都不可能看到真正的孤儿三部曲之三了。
$ h/ X" p+ D. v$ f4 m0 W+ _( v8 R
从此不看李京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