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次记得和有人争论过这件事情,就转一贴
引起爭議的people-meter
日前引起爭議的收視率調查方式,主要是在AC尼爾森公司所調查的數據上。
AC尼爾森公司所採用的調查方式,是收視紀錄器(people-meter)的技術。該技術主要由收視率公司到各樣本戶家中裝設收視紀錄器,並由公司的技術人員到府教導操作程序,待樣本戶中的每一個成員熟悉操作手續,經過檢測,符合樣本的需求後,即能進行收視率的紀錄。
一台收視紀錄器成本約需新台幣兩、三萬元,依據AC尼爾森公司在台灣的原抽樣樣本數約七百戶來計算,是一項很高的投資。
過去,由於裝機成本高,樣本更換無法如電話訪問的機動,所以一直被電視公司所質疑,謂其樣本數太少,或母體推估性不足。據了解,AC尼爾森公司定期依媒體大調查的人口統計、人口比例、收視比例、地區比例等數據,修正其抽樣的樣本數。在經歷前年九二一大地震後,樣本總數的確減少,但經過補足後,目前總樣本數約為1000戶,以每戶平均人口數約3.3人來計算,合計AC尼爾森公司的抽樣總數約為三千多人。
對於接受裝機的用戶,AC尼爾森公司的回饋方式是給予樣本戶電器用品的包修服務,與年終的禮券贈送,不提供調查費,避免影響調查的公正性。
但是,AC尼爾森公司採用收視紀錄器調查收視情況,在技術上有三點限制,首先,過去的調查技術無法兼顧單一家戶擁有多台電視機的狀況,紀錄器的裝設以一戶一機為原則,然現在的家庭擁有的電視機數平均超過一台,因此調查的涵蓋性受質疑。第二,有線電視台經常發生廣告蓋台的情況,但現有的紀錄器僅能處理類比訊號而無法分辨出蓋台的廣告內容,因此,若發生廣告蓋台的情況,對於廣告時間與廣告內容的收視調查未必真確。第三,與其他調查一樣,收視紀錄器有系統誤差的問題。凡此,都會影響到收視率數字的準確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