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33|回复: 4

【转贴】朴赞郁的残酷之圆

[复制链接]

467

主题

1401

回帖

3361

积分

★VIP會員★

蔷花嬖人,桔梗同人,慕昭狂人

积分
3361
发表于 2006-3-28 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后窗看电影' g. P6 a& J+ t4 K! u
原载:中华读书抱' E# U* ?7 e: Z' C: V
作者:叶航
# ?. l% n( v7 t8 A2 `2 f

8 b: Q+ u2 |3 i'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 l, [) H- b% v1
5 I' o# A8 v; a) m0 ?
2 J8 s, i/ j0 n$ P4 p  2004年的戛纳电影节上,有一部影片让评委会主席昆汀.塔伦蒂诺看得流泪并一度失眠,这部影片最后拿到了评委会特别大奖,这就是韩国导演朴赞郁的《老男孩》(Old Boy),这部影片连同2002年的《我要复仇》(Sympathy for Mr. Vengeance)和2005年的《亲切的金子》,组成了导演的“复仇三部曲”。因为开放式的结局和多重解读的可能,该系列电影在韩国、亚洲乃至世界范围的影迷中已经成为一种“话题”——有人斥责他渲染过度的暴力与无尽的绝望,有人却赞赏他宏大的悲剧色彩与真实的影像风格。曾有美国影评家认为这是《星球大战》系列之后最棒的三部曲,不管这是否过誉,但是该系列电影让朴赞郁一跃成为众人关注的主流导演,当是不争的事实。
9 |- G2 l3 C9 v& E+ `
! l, r, C5 M) ^$ z  在此三部曲之前,这位导演只拍过四部长片一个短片,其中最有名当属2000年的《共同警备区》(JSA)。这部影片对朴赞郁有着特殊的意义,正如彼得.杰克逊依靠《指环王》三部曲的大卖而最终让制片方放心地应允他拍摄《金刚》,完成这一他少时就种下的夙愿。朴赞郁以《共同警备区》建立起来的商业价值,开始了他更为个人化的电影书写——“复仇三部曲”。
! S# J3 y7 M* ~7 l3 {
7 v8 D9 k3 g: V$ D) x- S  f  朴赞郁的电影总是透露出一种“迷宫般复杂、钟表般精细”的迷人气质和巴洛克风格。他的电影主题边缘而黑色,叙事手法庞杂而妥帖;主题上的粗砺与细节上的精致交杂在一起,给人一种“猛虎细嗅蔷薇”的间离效果。而颇为有趣的是,在“复仇三部曲”中,朴赞郁展示了他对“圆圈、循环与时间”的痴迷表达,以此作为“复仇”主题的意象和隐喻,而这恐怕与朴赞郁在大学里学的是哲学有关。
+ @, j: Y+ S" }4 _
0 B9 l5 A7 c* z! {5 T. o. |( p2 7 S1 T2 e  M2 w. z
# B4 q) f4 G  b& e& Q
  我们可以看出,有一条主线贯穿了“复仇三部曲”始终,那就是“仇”与“被复仇”的同一/循环——复仇者既是受害人,也是施害人;因为过去被他人害转而“以暴易暴”,成为新的受害人的凶手。因此,你就很难在电影的主角身上,找出纯粹的善或者恶,因为事物的两面都同时纠缠在同一个实体身上了。而“实质与表象不一的事物、具有多重意义的影像”也正是朴赞郁一直以来最喜欢表达的主体。比如在《老男孩》一片中,一个分割镜头,吴大修与仇人李有真各出现半边脸,最后突然合为一张脸,导演的寓意就在于——美好的人身上同样会藏着不快,善与恶相互依存。而在《亲切的金子》里,白老师对被他杀害的孩子的母亲说的那句“大婶,这世界上没有完人的”也很好地表达了同一涵义。 / Q& s) l& h1 t( t! u
( y: |( D$ P! k7 L1 i, a  E+ R
  “复仇”是残酷的,导演朴赞郁认为“时间”同样残酷,因为时间不可回溯。为此,朴赞郁分别为主角设置了漫长的“时间”:《老男孩》中的吴大修被软禁了15年,《亲切的金子》里的金子被监禁了13年!这些时间都是客观存在,它无法重头来过,它也必然会在主角身上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便是人世间最残酷的现实。导演在三部曲里反复强调对“时间”这一概念的表达:《我要复仇》中,东劲以残忍的手段将绑匪杀死在女儿葬身的水中,流水不回头,杀人者终被杀;《老男孩》开头就是由一面圆钟渐化为片名“Old Boy”,后来的镜头中也多次出现“钟”这一重复的视觉主题;《亲切的金子》开头“流动着的液体”和“生长中的树茎”同样给人“时光流逝”之感。 " u+ ~1 f3 w' x8 y* N6 d6 |$ J
( k- I7 T9 }4 _" s9 C. }
  复仇与时间,又在它们共同具有的“循环”这点上汇流。经年累月、冤冤相报的复仇难道不就像一个“全封闭、没有出口”的圆圈吗?你根本分辨不出哪是线头哪是线尾。仇恨与杀戮,无休止地周而复始,这便是三部曲“黑色与悲观”的根源所在。 . _; c7 Y$ X1 v7 K( {- c

. w9 G* d  d* d  事实上,从《共同警备区》到“复仇三部曲”,虽然主题上已经从“理想化的政治观念”转移到了“人性丑恶的深刻挖掘”,但“圆”这一意象,在《共同警备区》中已露端倪。开场,朴赞郁就是用“飞机的轮子-行李箱的轮子-汽车的轮子”这一组镜头来引出瑞士少佐苏菲的出场。而在事故现场,四位南北韩士兵相互拔枪对峙和杀戮的场面,多少也带有一种“环环相扣”的况味,并传递出分裂与对峙对个体情感的巨大破坏和毁灭力。
, R! d2 ^7 F) v7 Q$ Y% w$ ?
7 F) E+ W* g$ l, M( S7 m3 & b1 t4 H, M# Q  f' ]* R

8 H1 k' P# v7 E- x  朴赞郁曾坦言自己的创作风格受到多位作家影响,如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左拉、斯汤达、奥斯汀,以及科幻作家菲力浦.迪克等等。韩国影评人曾这样评价他“朴赞郁知道得太多了,这是他的优点也是缺点。”此外,叙事手法的多样还得益于他在出道之前接触过很多片种,包括艺术电影、B级片、商业电影等多种题材及类型,这极大地丰富了他的镜头语言。他也乐于作一位叙事手法的“创新者与革命者”。他似乎像一个刚从电影学校毕业的学生,急迫地展示着各种电影语言,但让你惊诧的是,他的“卖弄”又大多建构在为动机服务的基础上,最后也往往能达到表达目的。比如在《亲切的金子》中,大量的俯视镜头,营造出一种压迫感之外,还传递出对荒唐丑剧的一种高高审视/审判;大量的闪回,不但紧凑地交代了庞杂的人物和相互之间的利害关系,同时也无时不在传递“时间的流逝”;用超现实的魔幻画面(如镜框里的女儿会笑、家长们群杀了白老师后还排好队拍照留影、全片用艳丽的纯色调营造出“非人间”的感觉)摧毁常规现实,以此来展现“无法置信”的那种真实,强化了电影的黑色反讽意味。 6 ]3 y' k, P8 ~+ f2 ~
, }, g- l7 [, B2 X7 x, v/ y
  《老男孩》的结尾,吴大修与女儿一起面对群山,朴赞郁解释这一镜头时说:“他们有未来,但是未来如何,在观众自己手上。如果你希望他们‘不好’,山峦就意味着坎坷;如果你希望他们‘好’,那么远山背后就是红红的落日……”朴赞郁赋予这一结尾开放式的联想空间,无疑让电影具有更真实的“社会意义”。而《亲切的金子》最后,漫天大雪中金子把脸埋到雪白的蛋糕里,朴赞郁的旨趣如出一辙——这是一个快乐的不快乐结局或者说是一个不快乐的快乐结局。
, I  ]4 t4 o4 _+ F: m1 N4 w( w  d% u; H( O  o9 t
  朴赞郁没有也不可能在结尾给出一个解决的办法,他只是把这个过程叙述地如此摄人心魄。而解决问题的那把剪刀,他似乎已经偷偷地递到了每个观众自己的手里,当字幕升起时,朴赞郁似乎已经满足地起身离去……而这种“迷人与开放”的意趣,似乎也适合形容我们对这位导演的一种未来期待吧。 + a. K: j/ G) u2 W+ B* g' Y
3 H2 `* H# m* J

8 d9 z7 M. N) d. H

/ P5 U! v! ]# [!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h$ p8 N6 x5 Y* M+ h0 K' @. y  Z7 b5 j- \

3 q6 O& |& U7 }5 _5 `)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

主题

4

回帖

8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8
发表于 2006-3-28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看过《老男孩》,很残酷,也很震撼。

0

主题

116

回帖

272

积分

支柱会员

积分
272
发表于 2006-3-28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笑,人人陪笑
, Q" |' S2 ?1 L5 e" H: J9 x. P哭,独自垂泣

0

主题

36

回帖

37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37
发表于 2006-3-28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复仇三部曲,我是倒着看的(《金子》→《男孩》→《复仇》)
1 ~; z# H' q) G; s; Q) I/ |- f( i, i+ Y
这三部里,最“爱”看《金子》(看了3遍),最“不爱”看《复仇》(坚持看了1遍)……* B/ j+ Q9 J8 s1 k& U: B! E
0 }8 i( ?/ ?+ K# w1 s  E
“看了3遍”是因为觉得有点意思值得推荐给朋友再一块跟看;“坚持看了1遍”是因为中途实在有点坐立不安。
+ Y* J0 h( p; D# ?* e2 j; w1 [% ]* |6 S
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看电影单单纯纯为娱乐的观影者来说,三部曲绝绝对对不是好选择……
  d( |0 y' t0 Y/ q  u0 t9 U* G3 z; {% a5 j
但看完三部曲之后一个清晰的观影感受就是朴导演越来越知道怎么在“维持”(注意,这里只能说是“维持”)他的电影风格的同时讨好观众了!
8 [" K. O- r1 T) ^' k" d  n4 T' `6 ~! E% z
) ^) S: F% r6 U9 {8 r7 s不是想说他向商业妥协什么向奖项谄媚什么,只是想表达一个用心看电影的对一个真心拍电影的质疑或者说期待……7 S' l1 o; r( I$ h, ~0 i
/ Z5 O6 Q4 M, Y5 l0 B
质疑他独特的导演风格能不能坚守或延续下去,期待他下一部有两位“非电影领域大牌巨星”加盟主演的《赛博格之恋》还能有什么新意呈现和什么火花迸发?!
  i; |; P7 X3 z+ ?
( y  m0 {( @: v9 v. g  N* e接下来究竟是强弩之末还是摧枯拉朽,只能留给残酷的时间……

3

主题

855

回帖

884

积分

账号被盗用户

积分
884
发表于 2006-3-28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郑在动 于 2006-3-28 17:15 发表
! s% w2 R; U+ s: P4 l$ v复仇三部曲,我是倒着看的(《金子》→《男孩》→《复仇》)8 z2 v7 e" j$ G6 s( ?( J
# R: |; J7 }  s4 J
这三部里,最“爱”看《金子》(看了3遍),最“不爱”看《复仇》(坚持看了1遍)……
! u3 A9 d  p! ^! L6 x) V- \) ^( h5 n, }
“看了3遍”是因为觉得有点意思值得推荐给朋友再一块跟看 ...

. K& j% E, `3 r7 E# e
% L2 e. M; w# s) L% `7 f2 l" v' c3 [8 `& i2 o
看了朴導的五部作品
; M5 z  _/ Y/ N0 Z  l, Y( r與其說導演在"維持"風格
' s. S& k) N7 ~3 ?* X4 n% N我倒是看到導演一直求於風格的不一致性
: [2 G& I# _# z4 l基本上五部作品 風格是不太一樣 
0 o* H2 T/ D: _3 M  c覺得朴導不是那種喜歡墨守成規的導演
0 I) I# G' O& `8 H6 D9 A& {意思是指 不停的想用不同的風格去拍電影! q# E6 k0 F/ T( P' F) b

* m- X% F5 g' B, U8 ]不過倒是從old boy, cut, 親切的金子中
& e, ?( x  m2 ?! u5 X看到導演傾向把故事建築在一個"電影'裡的空間 而非現實世界中的空間
! ?# }. ^% p; w3 D" n/ m7 B在虛構的荒謬空間感去說一個殘酷的現實" S3 N9 B6 l& l. \8 ?3 y9 n
在朴導作品中的現實人性的思考 來自於念哲學背景下的思維# k- f/ o  P& @: f
但電影呈現的方式 趨於非真實的荒謬虛幻的空間
" w/ T, ]* z4 j2 R) ~這也許和朴導受到希區考克影響所致  j; f1 m* |+ D

7 J* @8 Q& N0 N轉一段希區考克的文章$ h9 Y8 T5 p& \& J+ X! x9 _: x
" k5 `  e1 Z8 Y$ h% r- }4 C0 z
现在我们不可能在银幕上办到真实。真实生活总的来说是无趣的,例外的一面是比如说犯罪。完全如实表现的真实往往却是不真实的,因为在电影观众或戏剧观众的头脑里有我称为“戏剧习惯”的东西存在。这种习惯导致观众倾向于认为银幕上的东西在他们自己的真实生活经验以外。 / C: [* x: N3 `) g

2 U, o+ e# e' n; Z9 a7 ]1 I所以有这样的问题——怎样将颜色、动作、自然、伪装成的真实以及对大多数观众来说并不熟悉的情境结合起来?要将这所有的东西掺合在一起。 + [: `7 f9 G8 F9 j

8 f' Q9 s: a, h" V! A, R既然我最大的愿望在于真实,因此我才用所谓“情节剧”——但它也被称为“超现实”的——我认为这是唯一能够在银幕上做到真实并同时保持娱乐性的方法。
* ~" X% o% H; l
2 n$ q" z6 T2 x: v+ p可能我遇到的最奇怪的批评是说我有时候把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稀奇古怪的不真实的东西搬到银幕上,而实际上这些被批评的事件都是从真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原因在于人性的矛盾使真实生活陌生化,从而显得不真实了。 - d: k& Q) H. @: G4 q! _3 ^
: N( z! y9 _  C8 u! U# @
另一方面,如果太真实,就会更加贴近观众的个人经验,那他就不会去电影院近距离地观看自己所遇到的问题。
4 _! y3 ?! h" E+ P" D

" J" W( a! V5 ~0 Z. afrom magasa譯$ E% n) M8 u. l1 o0 j6 N
3 d1 l* }' E1 y) i. A; q3 T# ?+ E
ps. 秀晶一直都在電影圈的領域,只是Misa後才廣為一般觀眾熟悉
. @4 R1 k. s7 z, v. h# g1 [8 y7 {  v0 O; U, _( R, E2 K7 y) D) e! I7 S
[ 本帖最后由 layido 于 2006-3-28 22:30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韩剧社区 ( 蜀ICP备14001718号 )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4-4 17:52 , Processed in 0.056168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