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伟强这次失算了,让我这个水瓶座的爱哭鬼看了不哭的悲剧(白准备纸巾了),最近除了《无极》之外,就数《雏菊》了,当然《雏菊》至少比之前者要高明一些,至少在人物方面,两个主角个性还算完整,演员表演也不错,虽然我更擅于分析人物,但对于本片的人物我没有什么可说的,人物性格虽然完整,但也仅能称地上“完整”而已,不过是类型化的人物,没有自己更独特的个性,不能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而剧中那位警察郑宇的塑造甚至有点失败,加上谈人物的话必定要深入剧情来分析,而《雏菊》可以说是一部韩国人来演的香港电影,情节离不开港片的俗套,深入分析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人物分析还是就此跳过,这里来谈谈人物以外的一些事情:! z) {% b( c, T( Q; J
+ q J$ H% q: d; h9 _
4 |5 g- z+ k3 _: A3 I
4 {1 S8 G7 w# ~! F& W9 g* s- M一 叙事手法的俗套% ]# o+ j: d; ]0 l( k _" k
3 [2 D8 f6 B& I2 X. I, l+ G: b
《雏菊》开篇就无法吸引我,电影以女主角内心独白的形式开场,没有更好的铺陈剧情的手法了吗?影片过半了,三个主角不断地轮换来做内心独白的主角,并没有给人细腻的感觉,反而有些怪异,女主角的心理活动可能是这样,可是两个大男人也这样内心独白,尤其是那位杀手,一个每天在刀口上讨生活的人,内心世界会是这样的?总让人看得心里怪怪的,要独白的话,三个人的独白风格应该是不同的,应该体现每个人自己的性格、际遇特征,这样风格雷同的独白,说是三个人轮换角色了,实在是没什么说服力。需要一提的是某些话语太过直露,就算是内心独白,也不用“我明白我已经爱上她了”这么缺乏美感的话吧,当然这样更方便交代剧情,莫非刘伟强以为这样就是爱情片的细腻?《无间道》也有很多心理描写,但明显要更贴合人物地多。最有趣的是那个警察郑宇死了之后仍有一段内心独白,看得人莫名其妙,这个人出场地莫名其妙,退场也同样让人不明所以。
8 d% @6 \. l, O$ j1 V* W6 R7 D2 I
: }2 { p" h% K7 f7 F二 爱情来得太快
& O3 S* C& n7 x9 F0 N5 ]
* @- y- v! }# l9 q3 x 我可以理解惠英为什么爱上郑宇,也可以理解朴毅为什么爱上惠英,可就是明白不了郑宇为什么爱上惠英,我不愿把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解释为“命运”或“一见钟情”,郑宇的爱来地太突然,突然地以至失却了爱情的美好,仿佛变成剧情发展需要一样,我不喜欢这样的感觉,就像前面说过的,郑宇来得莫名其妙,走得也莫名其妙(谁杀了他?),所以他的爱情也同样得莫名其妙,对郑宇,就此打住吧,免得犯老毛病,又要分析人物了。
V3 F; r, t1 g+ Q5 I0 V
0 \+ v/ ]' C7 ~5 ]8 i0 `- O2 L$ a+ Z) A三 不协调的枪战1 `/ ]3 |: W+ S9 [" o# \/ u
: D5 k) t A* \' ~+ ^
《无间道》里爱情是点缀,《雏菊》里刘伟强要拿枪战点缀爱情,结果火候没掌握好,复调出现,主题冲淡。要我来说的话,既然是文艺片,就算要有枪战场面也应该是唯美的,但是《雏菊》里的枪战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激烈”,打得这么激烈,在动作片里固然非常精彩,但在这种爱情文艺片里就显得很怪异了。而且个别场景让我觉得似曾相识,比如郑宇和他的上司讨论怎么抓住那个杀手的时候,香港黑帮片的影子非常重。
9 _9 ?+ q7 s; `2 A0 x( n" k7 I! @5 N5 _$ q/ m( B: D) c
四 主题先行太严重& J* L0 _ Q3 l- M2 [
+ l, Y0 ]- i8 W 导演太怕观众看不懂这部片子了,雏菊的花语应该由观众来领悟,而不是靠剧中人物来阐述,这样做暴露作品意图,使电影为了爱情而爱情,爱情主题先于作品而存在,甚至先于人物存在,不是人物的爱情,而是爱情的人物,不止美感就缺失,逻辑也有问题。刘导要拍出好的爱情电影还得多练练呀。
/ d: ^) V2 [5 ]; N( N, b2 A4 @3 T' w2 `' f+ F. k
值得称道的是这部片的画面十分漂亮,不过这种美丽也被枪战场面冲淡了不少,委实可惜了。
" o% f3 L. a. H' @, i4 v
" R6 N' \+ k h9 S0 D$ E- k3 h- ` 据说小全同学想靠此片迈向国际,看来还等再等几年了,不过演得还不错,下次再努力吧~~
0 [6 u( w; M3 x. M; X0 r7 ]
. t2 U3 E. v% \( R" [ (当姜大维出现的时候,我终于惊觉:原来这是部港片,惭愧呀,惭愧~~)+ |. z4 ]; u; e
, n R1 o m( _' K4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