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年前为了主题沙龙讨论而整理的了,资料虽不太详细,但脉络还算清晰,爱影同人们做个参考吧 # F/ K2 P' Q @3 T! o1 W
! H4 z2 t1 w7 X9 y0 U1 b# X, }/ F$ ~) D% g
目前,在亚洲的电影列强中,韩国后来者居上。世界各国(市场经济体制),在本土自制影片的票房能与好莱坞争雄的,并且战而胜之的,惟有韩国和伊朗。韩国电影在几年前就取代香港和日本,成为亚洲最大的电影输出国,电影产业已经成为亚洲经济危机后,韩国经济复苏的着力点,进而成效显著。韩国电影的历史只有90年,但它现在正用独树一帜的艺术旨趣和电影质量,使韩国乃至亚洲的观众建立起对韩国电影的信心,从而完成良性的商业运作,逐步形成其地域风格,脚踏实地地步入又一个高峰。
# N: \+ v- D, D" ^1 I+ N+ k# m$ [1 }9 Z( t- e1 y
1、韩国电影史概况介绍0 {" E0 i& R; z* O
发展到今天,韩国电影走过了漫长的历史。韩国第一部正式上映的电影是1919年的《正义的复仇》,但整个国家的电影产业要等到南北战争结束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得以正式发展。韩国的电影保护政策,其实由来已久,早在1955年,为了促进电影发展,政府便以免税的方式鼓励片商拍片,1973年,成立电影促进协会,以提供业界资金或技术上的服务。大体而言,1961-1979年军事强人朴正熙主政期间,韩国电影仍处于“锁国”时期,每年进口欧美外国影片并不多,这也养成了韩国人观赏本国电影的习惯。尽管韩国电影一直拥有20%左右的市场,然而,1987年开放后,还是抢走不少年轻观众,1993年,甚至只剩下15.9%的市场占有率,创下历史最低记录。80年代,韩国电影业再度迎来复兴。国际电影节上接连获奖,韩国电影的国际声誉得到提升。90年代中期,韩国成立了电影振兴协会,大力改革电影体制,韩国电影发展势头迅猛,出现了一大批高水准的佳作。1996年《银杏床》、1999年《生死谍变》、2000年《共同警备区》、2001年《我的野蛮女友》《我的老婆是大佬》《朋友》、2002年《回家》《醉画仙》、2003年《杀人的回忆》、2004年《太极旗飘扬》《空房子》等电影,内容多样、题材丰富,充分体现了韩国电影的长足发展。眼下,适合年轻人口味的浪漫爱情电影畅销于韩国电影市场。此外,以前无力制作的好莱坞级科幻片和强档(blockbuster)片也开始出现。据官方统计,03年韩国电影的本土市占率已高达39.9%,04年更已突破40%。- \1 @1 e1 t: p; H
X: L4 j7 m8 X. I2、韩国电影的现状
& B ^! W; k( a6 i; U9 q1 B, k韩国电影近来正逢全盛期。以1993年的《西便制》为起点,韩国电影开始向世界进军。在世界电影舞台上的地位也不断提高。 2003年9月韩国电影占有率超过了50%这一“梦的占有率”,逼近60%, 这使得世界电影市场的好莱坞电影一统天下的趋势不得不有所收敛.电影的出口规模也在2000年以后,以每年50%~100%的程度扩大,2000年80亿元,2001年145亿元,2002年187亿元,保持持续增长。2004年,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年度票房收入为15亿人民币,而人口仅为4793万的韩国年度票房收入达到了1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0亿)
0 D6 ~! S) \) U" b* D而在各种电影节上,韩国电影也受到了邀请率最高的待遇。 以2004年2月14日的柏林电影节上金基德导演获得导演奖为首,2000年以后,有22部作品在各种电影节上获奖。 韩国电影的这些飞跃,受到了世界的瞩目。
) P D# v$ A9 L9 w i$ H3 l* t. u! G5 B; U! D/ N
3、韩国电影振兴与发展的背后。着重研究韩国电影振兴与大力发展的原因! Q* K3 Q0 U+ q. \/ B
1)由上而下:6 A0 ] o6 ^, r3 m
韩国电影两大法宝:取消电检代以分级制、146天的电影配额制度。
+ u+ V7 F& o( C D+ L# j韩国电影的崛起很大部分是因为Screen Quota制度(限制配额制度),它是指一年当中有146天限制放映本国电影的配额制度。“限制配额制度”制定于1970年,当时韩国电影受好莱坞电影冲击很大,正对这种情况,政府制定了荧幕配给制度,规定电影院在一年内必须上映满146天的本国电影,或者说韩国电影必须占据电影院上映影片的40%以上。全国电视台也必须播放一定时数的国产电影。这样一来,不仅让所有的国产电影保有公映的空间,更可维持民众对国产电影一定的熟悉和支持度。放大来看,这项强制令最大的功用,是让整个技术和人才不致于流失,让电影上中下游产业皆可维持一定的活力与生机。
+ ]* d5 Y9 k- {' X8 c& w& r电影等级制度:1998年韩国取消“电影剪阅制度”,以电影等级制度代替。该制度规定电影分为5个等级:全民可以观看;12岁以上可以观看;15岁以上可以观看;18岁以上可以观看;限制放映。每部电影的等级由民间组成的“影像物等级委员会”进行评级,对色情、恐怖、政治等题材也不再限制。
; K5 v3 u1 {/ A v* Y4 p& a韩国电影的发展还得到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专门成立了韩国电影振新委员会,实行电影体制改革,吸引了众多的财团、企业的资金进入。政府交给电影振兴委员会分配的辅助电影的资金。其辅助金主要发放对象是电影学院学生和进行独立电影制作的导演,用以进行实验短片、记录片和艺术独立电影的制作,最高可申请4亿韩元(合人民币270万)或制作费30%的辅助金,资金无须归还,也无须以奖项和内容上的附和作为回报,主要目的是增加年轻的电影人成长学习的机会。一般商业电影则无辅助金可拿,但可以申请无息或低利率融资贷款的方式“借”钱。
0 T7 w8 [, w9 i. f( u韩国电影局,即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对韩国电影在政策、制度、人才教育等方面大力支持,同时投资建设影院,多功能影院的急剧扩大发展给国产片的放映提供了空间。另外,韩国政府大力扫荡盗版,同时又监守保护政策,确保影音产业的投资收益,让业者无后顾之忧。
E+ n3 H" O% s) ]8 J% p$ F$ s* x/ b( ^% G6 @" ]
2)由下而上
4 v7 a; ^7 x% o- d' S# ?, O7 x7 `人才:韩国电影业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中始终保持着每年有五名以上受瞩目的导演开拍新片。在韩国这些年轻导演中有一半有海外留学的背景,其中不仅包括来源于美国和西欧国家的留学生,也有来源于俄罗斯莫斯科电影学院和波兰罗兹电影学院这些世界著名的东欧的电影高等教育机构。韩国自身的高等教育系统也培养了很多年轻的电影人才,例如韩国国立艺术大学、汉阳大学等等。$ o; Z4 A" w _: H2 `# ?, {
+ r' q& q) D( F, Z/ N; s$ U5 V9 ]题材:受益于电影等级制度,韩国电影的拍摄题材多样化,毫无保留地涵盖了韩国历史和韩国社会问题,将隐藏在社会暗处的流氓团伙, 援助交际(代表作:金基德《撒玛利亚女孩》), 还有尚未侦破的刑事案件等社会性的伤疤毫无保留地揭露出来。电影并不仅仅止于使社会问题显现出来, 而是更深究到伤疤下面的新肉。如果用作品本身难以解决, 那就通过把这个话题引入到作品外, 从而挖出新肉. 所以韩国电影提示了社会融合的这样一种意向。
' e. I8 D# [: ]# U% ^- @6 j7 h6 P6 }5 q% G/ A
拍摄及宣传手段:一批由外国修毕电影的留学生纷纷聚集幕后发展,他们彻底颠覆了韩国电影以前单调乏味的创作思路,同时吸收和模仿好莱坞电影的生产模式,一切以商业为中心,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激活了沉寂多年的韩国电影市场。在政府的倡导下,韩国电影公司效仿好莱坞的输出方式,大搞营销攻势,把韩国电影用东方文化的样式包装,向全亚洲推广,成功进入了日本和马来西亚等东亚国家的市场,并且票房不让好莱坞。
! M% I) L' O; G6 ?, l! p/ p* I* x7 r3 B- O" N' _, z5 J
融资渠道的多样化: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间接帮了韩国电影。在泡沫经济破产后,投机空间大大压缩,股票市场不稳定,银行利息又低,手上仍有资金的韩国企业家苦于无出路,发现电影是一个较有保障的资金避难所,电影业的20%至30%的回报率无疑令他们喜出望外。而韩国政府适时开辟了好几个投资基金管理机构,如SMBA(中小型商业投资管理委员会)、KOFIC(韩国电影委员会)等。充沛的资金让韩国电影有能力引进好莱坞的先进制作技术,同时也有能力大力促进国内的影院建设。21世纪以来,韩国电影开始尝试网上筹资,Myung公司2004年5月上映的新片《你好,再见,小兄弟》(“Hello and Goodbye, Little Brother”)的拍摄资金全部是网上筹集而来,而早在拍摄《偷情家族》(“A Good Lawyer’s Wife”)时,就曾经实验过类似方式,在网络上筹集了部分资金。
: s( N& p' K U
$ M0 v+ j6 L4 [ z电影发行体系:目前,除Cinema Service公司以外,也有其他电影公司不以发行外片为主,而是以发行韩片为大宗。在这样的发行构架中,创作者得以专心电影创作,就如同好莱坞发行公司与片场共存共荣一般,在韩国形成制作与发行各自独立,创作者专心创作的体系。/ Y. Q- D+ ?% y5 I j* O' L0 D
亚洲电影板块的变化:亚洲圈电影中被认为具有商业电影卖相的,仅只香港电影。但随着香港电影工业开始走下坡路,韩国电影渐渐开始攻占香港电影原本所拥有的市场。
' F* y6 E! w+ f; D% ~
4 Q% e. L5 Q5 R4、韩国电影繁荣下的隐忧2 }& j' t7 V. c" q; ]: c) w' F7 h: h
韩国一直把电影说成产业,但韩国的电影产业过于倾向商业主义,忽视评价艺术的多样性,而且,现今韩国电影整体呈现暴力趋势。韩国电影产业还没有准确的、真正的基础。现在的1000万观众只是由明星效应、巨额制作费、市场营销等炮制出来的。* B8 J; `' Z! E
韩国电影的赢利能力也不足。03年韩国发行了64部电影,只有20部赢利,其余的都赔了钱。到04年10月底,共发行了62部韩国电影,其中仅有1/3达到了120万观众的收支平衡点。' L. m8 v5 r8 @ O) U7 c6 Q
长期以来,支配韩国电影的类型大都为:艳情片(情色电影中的下等)、无厘头式搞笑片、赚人热泪的催泪片、与现实脱节的所谓现代片,以及改编自畅销书的电影。连韩国的影评人都承认,韩国电影的一大弊病是模仿。一些韩国电影人从日本、中国香港、美国等地类型片中模仿拍了包括恐怖《鬼铃》、青少年性喜剧《梦精记》、黑帮题材的《荣耀》、动作片《飞天舞》以及带有女权色彩的《我老婆是大佬》等影片,甚至连震惊世界影坛的《生死谍变》,也是一部有着浓烈好莱坞味道的影片。韩国电影在整体上缺少对本民族特立精神气质的挖掘与表现,这无疑将成为长远发展的致命伤。' B7 ?1 w( ]" g/ p! F/ h- y
目前韩国电影中的上座率较高的影片,如《太极旗飘扬》、《实尾岛》等都属于“High Risk High Return”(高风险高利益)的电影模式,电影成本的提高必然导致电影风险的提高,而电影利润的提高并不总是与电影成本的提高成正比的。
- g2 {7 O: ?9 i$ U: ~今后,韩国电影要想保持持续发展,应立足于产业化,对电影系统进行重组。同时,要把目光转向世界市场,努力制作国际性的电影。& _, L) r# F6 Q4 C
* ?1 Z+ x8 r! b" z8 r% K( R. h5、总结) Y- x3 g; Z, g$ G9 l
韩国电影的历史只有区区90年,但它现在正用独树一帜的艺术旨趣和电影质量,使韩国乃至亚洲的观众建立起对韩国电影的信心,从而完成良性的商业运作,逐步形成地域风格,脚踏实地地步入另一个高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