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85|回复: 3

请在鼓掌的时候离开——尴尬的错位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76

回帖

326

积分

青铜长老

积分
326
发表于 2006-6-4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每个月都订阅5份以上杂志报纸但关注插页中优惠券打折幅度以及中缝房地产广告比看头条新闻要多的同学,你是个关心实质性生活的人;走在大街上看到头顶的巨型屏幕播放案件聚焦会驻足欣赏或者坐公车听见移动电视里的明星八卦会仔细记忆的同学,你是个时刻注意接受信息的人;至于看过卫星电视里24小时滚动播放的购物广告大喊“好神奇”并不遗余力如祥林嫂般向周围人推销却连一个电话都没打去咨询一下的同学,你是个理智而省钱的人……7 X# N& Q( m6 j2 M
2 t' Y0 a" O* K  c/ H/ l2 p
  无疑,这个时代的信息就像空气一样被报纸,杂志,电视,网络……拆分成分子状充斥着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大众传媒用它丰富敏锐的触角强制性地探测进来,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被无意识地左右过并将无可逃离地继续被左右。《请在鼓掌的时候离开》讲的就是这么一个话题,THE BIG SCENE的英文译名更是恰如其分地揭示了传媒的野心——给我一个故事,我就可以把它打造成万人瞩目镁光云集的大场面。& P3 X! n7 x  Y% @

& c( h5 F- a) H9 P3 Z5 a; D  把《鼓掌时离开》看作是悬疑片或者推理片或者鬼片显然都是不太合适的,虽然它在形式上很容易让人想起《第6感》或者《大事件》以及很多诸如此类记不清楚名字的片子。但必须承认韩国影片在“借鉴”这一方式上是相当成功的,因为当你仔细看完后把影片脱皮拆骨地梳理一番你会发现其实它什么都不像,它就是一部带有强烈张镇风格的讽刺剧,这种讽刺的目的在这位编剧兼导演设置的众多“错位”的效果里表现地张弛有度发人深省。) T# ~4 w# O9 e# L( N
# D' k  a" Z! p# }$ `9 [/ f5 \2 k
  影片的一开始就展现给我们一个蛮横暴躁的检查官形象和一个内向敏感不善言辞的嫌疑犯。随着审问的进行,我们发现控制局面的变成了疑犯,被反问得哑口无言恨不能一拳打死对方的变成了检查官。随后在调查加油站小弟的过程中,我们几乎分不清楚到底是这个自问自答好象随时可以用他的推理破案的小弟更有逻辑还是他对面两个词穷的探员比较了解案件。随着剧情的推进,死者情夫的女儿,酒店经理,甚至弟弟嫌疑犯都有把自己当做凶手的错位意识,甚至到了最后巫师更是和警察的角色错位,变成了成功找出凶手的功臣。而其实所有这些错位的背后都有一个根本性的错位作为原因——那就是媒体角色的错位,它由追求真相的正义代表变成更热衷于营造波折,刺激收视,反而对真相本身不那么在意的局外人。$ a7 d: I9 C7 |/ V; f
: y7 Q" ]( s4 g. u
  在对案件24小时跟进的过程中,电视台的这种错位无疑是成功的。开设与观众互动的专题节目,对火暴审问场面的直播,眼花缭乱的专家辩论,对监狱罪犯的访问(顺便说句,他的表情是多么得忧郁平和啊发言简直充满哲学家的思辩性~虽然数学可能不太好,7和5之间会漏数一个6……OTL),充满紧张悬疑气氛的测慌实验,甚至出现巫师请灵鬼魂附身这种戏剧性的场面……在收视为主导的节目中,媒体把检查官塑造成HOT人气偶像,把凶案变成大众喜闻乐见的综艺节目,“真相”变成了道具,而所谓追求真相用的上述各种手段不过是为了制造更多花样百出的刺激点。在媒体引导下的民众,被媒体潜移默化影响的检查官,包括媒体本身均沉浸在这种跌宕起伏宛如电视剧一样的破案过程中,因此不难奇怪为什么他们越是逼近真相也就越远离真相。最后,当检查官破除巫师的干扰一针见血地指出凶手时一切仿佛都完美无缺的归结为大团员结局,检查官依然是正义与智慧的化身,民众吊了很久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节目也在挖空心思苦心经营了两天后于完美的高潮中谢幕。至此,假如随着检查官一声“凶手就是——你!”的断喝,所有人都心满意足地鼓掌,离开,那么我们可以盖章认定《鼓掌时离开》其实不过就是真人版《名侦探柯南》。但剧情此时又一路急转直下,爆出了一个冷门。
( Y+ S. j. o* G7 D
* `* g$ q; }+ K, L+ b  {  说是冷门其实也不恰当,毕竟它还是在情理之中的,假如仔细回想一下剧情和几处导演有意安排的场景及对话(尤其那段探长和检查官关于“谋杀并不一定是从身体上杀了那个人,有时是间接的,精神上的”的讨论更提醒了我们自杀的可能性),会发现结局其实在之前就有所透露,但之所以仍在意料之外还是由于所有人都过分投入媒体所营造的氛围,说它有意误导显然不对,但这种刻意渲染,人为夸大所带来的心理上的影响绝对是影响判断,造成错误的罪魁祸首。
! z8 b; E/ U/ a4 n3 c, N# g% g" l; t# \( ?1 _' b, z4 ~
  也许很多人在最后同检查官一起目睹104房间真正的“谋杀”过程时会和他一样有心惊肉跳的感觉,但张镇把这种感觉拍得很凄美。女人的眼泪脆弱晶莹,检查官的眼泪无奈震惊,我们在他和女人的对视中终于还是读到了一个素以追求真相为人生唯一目标的人亲手颠覆真相后的苦涩和尴尬。然而幸好导演并不想完全抹杀检查官单纯追求真相的努力,最后他在树林里终于看到了梦境中只能看到背影的女人的脸,这说明他选择不在鼓掌的时候离开,因此也就看到了唯一的真相,也因此将一个人承担所有错位的尴尬。
! n2 i) Q+ v7 E& n1 ^; }" Y
, D- m7 X- ]; Y2 N: K  值得一说的是,本片中最大的亮点还是戏份并不多的申河均,他的演技几乎要盖过主角车承元(虽然车的出场几乎让我贴到屏幕上声嘶力竭地大吼“好英俊好英俊!”= =|||),那种被不伦之恋煎熬的痛苦,扭曲的爱意,姐姐死后的复杂心态被申拿捏的恰倒好处,几场流泪的戏表达的情绪各不相同,和车对峙的爆发力也很自然。印象里他似乎多是以喜剧性的小人物出现,这次大概也是继《我要复仇》后一个较为另类的角色吧。车似乎也和他一样,都往多元化方向发展,之前血之泪里面的角色和这里的检查官有点相似,都是最后知道一个不堪承受的真相,应该说转型还是成功的,不过不太看好他演《国境以南》这种苦情戏了~
, ]. Y. c* M2 p
0 {& Q% V1 G7 S/ R- x; R" c& }
[ 本帖最后由 玻璃洋葱 于 2006-6-4 15:34 编辑 ]

4

主题

19

回帖

24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24
发表于 2006-7-3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洋葱的影评真是餐丰盛的精神享宴!“尴尬的错位”,这个概括真是赞!
6 d: N8 k: ?3 W5 w- n粉喜欢这部粉吊的cult片,只属于张镇的风格!现在能拍出这样好玩又发人深省的电影导演已经不多了,脑袋中闪过偶心中的另两位大师~金知云、朴赞郁!

10

主题

176

回帖

326

积分

青铜长老

积分
326
 楼主| 发表于 2006-7-4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玩又发人深省"简直就是对张镇电影的最佳注脚啊!!
0 D0 D; z; d0 b& \) a# D- t! J& ^5 A4 F: G3 H. {
      如果要说金知云和朴赞郁,那么可以和<鼓掌时离开>对应的作品我觉得就是<死不张扬离奇失魂事件>和<N.E.P.A.L--NEVER ENDING PEACE AND LOVE>(朴赞郁在IF YOUR WERE ME里的短片,讲尼泊尔女人因为语言不通莫名其妙被关进精神病医院的那个),风格写实,故事却极为荒谬怪诞,由此影射的现实问题相当沉重.7 P1 z# M" O7 d, U

! x5 D/ l' ?; V: P! J  Z. g     
4 q" J7 Z7 h7 U      这三个人的片子都有很多黑色幽默的元素,张用它做自己风格的招牌;金用的少些,作为调节影片气氛的工具,朴主要是为人物无奈荒谬的宿命感渲染意境.不过明显的区别是,张镇的"好玩"其实很是刻薄,看他的片子当然是在笑,但同时会觉出毫不留情的讽刺,进而觉得尴尬.还记得<我认识的女人>中的戏中戏吗?这场被男主人公认为"另人无法忍受的笨蛋电影"简直就是对韩国庸俗爱情片的巨大耻笑,保佑看了此片的韩剧导演们有足够厚的脸皮不会觉得尴尬.而他99年的一个票房失败的片子<THE SPY>中一个朝鲜派到韩国藏了30年的老间谍有段话是说:"我年轻时觉得信仰是最重要的,失去它我也就不复存在了,或者说我的灵魂已死。可是这么多年下来,我已经没有信仰,只想安安生生过日子,所以我不奇怪你说我眼里只有钱。"这话不中听,但道出了大部分世人心态转变的一个可悲的趋势.
- N, m/ i' w4 u, S$ D& A
  Q  |* {. d) c      8 t: b5 Z1 q! R) h9 ?, v
      对于阿韩认为鼓掌时离开可算CULT片我也没什么意见^^,不过张镇总归是照顾市场的.作个不当的比喻,其CULT方式就像复调大师巴赫的作品.荒诞,幽默,黑色,悬疑,情感,心理分析......各种元素宛如赋格曲里不同声部的完美组合,既在他的电影旋律中齐头并进浑然一体,又时不时强音变弱音,弱音转强音,此消彼长又对位呼应,看来相当过瘾.(自然缺点不是没有,不过鉴于对他的喜爱,就允许我忽略不计咯^^)# r: s5 K$ z) O: f
4 o, q3 @" c8 ~
      & p! ^/ G7 w' y& ~; p
      这次电影节看了又一个CULT片大师柳町光男的<谁是卡谬>,虽然柳町的作品更先锋更实验,更具备典型CULT片的特征,但他和张镇的共同点是一样另人喷笑.这种喷笑不是硬来的恶搞,它的高明在于朴实和平凡,归根到底,也是令人失望的生活和社会赋予每个人的黑色幽默基因,保持这种基因便保持了人内心的活力,让人从不放弃向巨人眉心扔石头的尝试~~~~`
/ ^; ^' u! P8 \1 f$ Y
1 z# {4 b/ z5 N$ L5 U; W2 e9 P6 K3 x1 M# x( x4 o% @6 Z3 i
      (废话一句,阿韩的偶像金知云最近可有什么动作?新闻说他搞了个B级片展映,怎么自己的作品还没苗头呢?^^)
; R! }/ m6 F& E& w& T
  J' y7 M4 Q6 A) s4 h, C0 N[ 本帖最后由 玻璃洋葱 于 2006-7-4 13:05 编辑 ]

10

主题

176

回帖

326

积分

青铜长老

积分
326
 楼主| 发表于 2006-7-6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韩,上段回复太匆忙,竟忘了跟你讲个重要8卦~记不记得《OLD BOY》的影片后半有个很COOL的画面?——刘智泰在顶层的巨大落地玻璃窗前做瑜珈,然后一个脸部特写是一滴眼泪流下来。朴赞郁在评论音轨里面不无得意地说:“这可是《OLD BOY》的经典镜头啊!幸好刘智泰身材修长,那个动作极具美感,要是换个很矮的人来做,效果就不堪设想了。”讲得边上的刘智泰崔岷植姜惠真一通狂笑。然后你注意到了没,<请在鼓掌的时候离开》也是后半部分,在审讯室里,有个申河均教看守他的警卫做瑜珈的场景,一开始我以为是张镇在用申河均对《OLD BOY》和《复仇3部曲》致敬(申是张镇爱将,同时他也在3部曲和JSA里做过主角和客串,并且他的角色和李宇珍几乎一模一样,都是深爱姐姐又间接地害死姐姐,除了做瑜珈时身体弯曲方向不同,连最后闭眼流泪的表情都如出一辙),但此时镜头忽然一切,转到那个五短身材,在椅子上晃来晃去笨手笨脚一点平衡能力也没有的警卫身上(偏偏他还一幅很陶醉的样子ORZ),电光火石间我脑海中突然掠过朴赞郁那句“不堪设想”,笑得下巴差点脱臼.印象中他恶搞不多,这次跟老朴开的这个小玩笑很趣怪;)
% |& ^% Y; ?5 q8 J4 ]& i7 z% G7 L# d" F- X2 p0 g
另,有些嫉妒金知云和朴赞郁呢~我最喜欢的宋康昊被他们掳去用了一次都不止,但他竟然没和张镇合作过,泪ING
. V1 C3 o: V# z4 J2 y" _0 g# t! s9 j* U( q( n. J
[ 本帖最后由 玻璃洋葱 于 2006-7-6 21:15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韩剧社区 ( 蜀ICP备14001718号 )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4-4 17:55 , Processed in 0.077004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