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个坛子都在讨论这个系列节目,打算等完结一起找地方看..
不知道各位看没看
《岩松看日本》的九个主题
不同历史观交织的日本----客观表现出日本国内存在的多种历史观并存、交织的状况,反映出日本社会对历史问题认识的复杂性。
日本的“动漫”世界----探访日本的动画工作室,了解日本漫画工业的发展现状,漫画带给了日本人的影响。
走近日本相扑----实地感受相扑比赛、观察相扑选手训练与生活,分析相扑在日本长盛不衰的原因,相扑对日本人究竟意味着什么。
防灾救灾全民共知----体验日本各种灾难纪念馆,了解日本人的防灾救灾意识。
日本新生代----展现日本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样态、流行文化、街头文化、普遍的价值观和中国新生代年轻人的异同。
日本的老人社会----老年社会给日本带来的问题,客观表现日本老人们的日常生活状况。
日本人的“身边环保”与“企业环保”----了解日本人的日常环保意识,展示日本在垃圾处理和再生能源利用,日本企业在环保中的作用等等。
东京交通体验----通过交通管理手段、各类设施的了解,表现出日本人的交通意识、管理方法的特点。
中国孩子眼中的日本家庭生活----目前,参加中日21世纪委员会交流项目的几百名中国高中生正分散在日本各地的普通家庭进行生活体验。以中国孩子的视角,来观察日本家庭的教育、日常生活、传统文化等等有趣的方面。
《岩松看日本》计划采访的日本名人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首相夫人:安倍昭惠
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
前驻华大使阿南惟茂
奥田硕与松下正幸
渡边淳一与村上龙
三浦友和和高仓健、木村拓哉
中国驻日大使王毅
小室哲哉和谷村贤司
挑几段相关的...
《岩松看日本》:专访日本音乐人
3月15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岩松看日本》播出“那些我们曾经熟悉的歌曲和电影”,以下为节目内容实录。
对整个《岩松看日本》系列节目来说,今天(3月15日)可以定位为“怀旧之旅”,因为今天我们采访了两个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人物:一个是日本著名音乐人谷村新司,一个是日本著名电影演员栗原小卷。
谷村新司,很多年轻的中国音乐迷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一说到歌创作的一首很著名的歌叫《星》,无论是邓丽君、陈明还是姜育恒都曾经唱过,你也许就知道了。他跟中国之间的联系一直非常紧密,他为谭咏磷、张学友、梅艳芳、张国荣等等都写过歌,最近跟零点、毛宁都有合作。谷村新司在1982年参加了中日邦交十周年的音乐会,而且跑到了邓小平前面去演唱,因此在中日两国音乐交流中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现在他又就任了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每个月要拿出一个礼拜去那儿当老师。他说他第一次到中国的时候,是个夏天,看到满大街都是穿白颜色衣服的人,而且他在演唱馆里唱歌的时候,他到邓小平前面去唱,没想到邓小平站起来为他鼓掌,于是全场上万人都站起来鼓掌,让他非常非常地震惊。现在他对中国的巨大变化感慨非常非常深。我觉得透过他,你都能反过来当成一面镜子去看中国将近30年的变化。
晚上的时候,我们又采访了日本著名的电影演员栗原小卷,当年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时候,一部她参演的《望乡》和一部她主演的《生死恋》在中国的影坛造成了巨大的轰动,尤其她在《生死恋》中的表演,让很多年轻人感受到了一种青春的活力。栗原小卷可以说是80年代初最具有代表性的偶像级电影演员,很多35岁以上的人对此都记忆犹新。我们在采访她的时候,让我感慨特别深的是她对艺术的痴迷,今年已经62岁的栗原小卷至今未嫁,因为她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演艺事业中,她说在日本谁会忍受每天都在演戏的这样的一个人呢?她现在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话剧的表演中,她说有一部话剧她30年前就开始演,30年之间还不断地去演,还有一部戏也是演了20年了,由此可以看到她对表演的巨大热爱。说到与中国的感情,她说她现在还保留着很多中国影迷当初给她写的信,还清晰地记得她到中国时大家热烈欢迎的场景。
无论是谷村新司还是栗原小卷,都在这二三十年的中日交往中都做了很多工作,在SARS的时候,谷村新司在日本举办了音乐会,把所有的款项捐给中国,在抗SARS胜利之后,又跑到了中国参加演出,慰问医护人员。栗原小卷也做了很多很多改善中日关系的事。在日本能遇到这样多的在家里和工作室里随处可以看到中国痕迹的人,我非常非常地感慨。
《岩松看日本》:采访首相夫人安倍昭惠歌手滨崎步
3月20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岩松看日本》播出“采访首相夫人安倍昭惠歌手滨崎步”,以下为节目内容实录:
今天我们采访了日本两位非常知名的女性,一位是安倍首相的夫人安倍昭惠,一位是流行歌手滨崎步。
安倍昭惠可以说是我们整个采访中最重要的一位。其实早在去年5月份,当时中日关系还处在比较低谷的时候,安倍昭惠就一个人来北京呆了几天,我问她为什么这么做,她的回答很有意思,她说,当时已经感觉到安倍先生有可能成为首相,那样再出行的话就会很不自由,因此选择在安倍当选前独自前往。
安倍昭惠说她非常喜欢中国的京剧,尤其是京胡的演奏,因此当时是跟来自中国的京剧和京胡的表演者,也是好朋友一起来北京的。安倍夫人说,她小的时候,中国菜对她的影响很大,她说现在她给安倍首相做的最拿手的两个菜,其中有一个就是中国菜,是茄子。
作为首相夫人,安倍昭惠应该说是有代表性的改变,因为在以前战后的日本政治生活当中,首相的夫人,不是岁数比较大,就是藏在丈夫的背后,基本上不会太多走到公众面前。但是安倍昭惠只有44岁,她的丈夫安倍先生也很年轻,50刚过,因此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安倍昭惠更多地活跃在公众面前,而且她的人气还非常高,有人开玩笑地说,安倍首相的人气一旦下跌,她一露面,人气就会往回调。另外,我们在采访中还发现她的性格非常直率,她很敢于阐释自己的内心。成了首相夫人之后,她还开�
采访结束后,我们赠送安倍昭惠一个特别的礼品,这个礼品是我们采访组自己特别制作的,是一组书画作品,这个书法作品的作者是我们采访组成员赵海燕的父亲,他是中国书法协会的常务理事,我们请他写了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么一幅字,然后把这幅字拿到日本来裱了一下送给安倍昭惠,安倍昭惠非常喜欢,她说她一定要把这幅字挂在家里面最醒目的地方,让她和她丈夫可以经常看到。
今天,我们采访的另外一位著名女性就是滨崎步,她在日本就像中国的王菲,美国的麦当娜一样是那种天后式的人物。在日本,这些演艺明星对媒体都有一种天然的警惕,所以我们在采访滨崎步之前,跟她的经纪公司进行过很多次的交涉,包括要提的每一个问题,她想怎么回答等等细节,另外因为滨崎步的个子不高,所以她走出来的镜头都不让我们拍,只能拍坐下来之后的访谈。经纪公司对我们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画面的拍摄,都提出了很多要求,这是我们过去从没有遇到过的,但我们也能理解,我想这可能是在这种市场化程度极高的流行乐坛环境中,经纪公司对演员的一种高等级的市场化保护,只是我们稍微有点不适应而已。
今天,整个采访给我们的感觉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
《岩松看日本》:对话渡边淳一
白岩松:我现在是行走在日本东京的涩谷地区,这是日本年轻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街区。其实走在这我也很好几。在行色匆匆的日本年轻人的内心,现在保有一种怎样的情感呢?为什么突然会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呢?因为接下来我们要采访日本非常著名的作家渡边淳一。这位因为《失乐园》电影和小说,而让中国的读者和观众变得非常非常熟悉的一个作家,今年74岁了,却把自己的工作室安排在这个非常年轻的涩谷地区。今天采访他,是因为非常好奇。现在日本,在内心人们会有怎样的情感,而他又是怎样看待这些情感呢?我们一起去听一听。
白岩松:我听说4月5号的时候,您的新的作品《爱的流放地》在中国出版,您会为此也专门去中国吗?
渡边淳一:我会去中国的,但是具体的时间表还没有确定。
白岩松:我想您的好多读者都特别会关心,这本书的内容是什么。尤其会关心的是,最后主人公是不是活着。
渡边淳一: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一对男女在爱到顶尖的时候,男方掐死女方是在爱的极致的时候不由自主的行为。那么这种行为是否应该受到法律和法规的制裁,在成年人的世界当中这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渡边淳一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失乐园》在日本引起巨大反响,相继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故事讲述的是一对已婚的中年男女偶遇后相爱,由于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两个人在困境中挣扎,最后服毒自尽。渡边淳一的作品大多描写中年人游离于伦理道德之外的情感,这是一种陷于危机的爱,是灵魂和肉体的挣扎。
白岩松:无论是从《失乐园》还是到这部新的作品,都是描写中年,或者是岁数更大一点的感情。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些群体,而不是像很多人去写年轻人的爱情?
渡边淳一:我认为中年人会有很多各种各样复杂的关系,他们背负着这种复杂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年轻人的爱是很纯洁的,但是中老年人为了爱抛弃了很多,我认为这是更加纯洁的爱。背负着很多负担还能获得爱,我认为这是更加纯洁的爱。
白岩松:您从《失乐园》到这部新的作品,写的其实都不是在婚姻,或者家庭内部的一种爱,反而让很多人会觉得,他有一点不伦,或者说有一点违反伦理道德。您为什么会做出这种选择。会不会担心,有些人会去说您,您为什么要把爱写到这样一种不伦的感觉之中?
渡边淳一:以前的《失乐园》也好,这次的《爱的流放地》也好,很多读者都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但是在内心当中隐藏的,另一个自我可能会认为会做这种事情,我希望我写的小说能够扎进读者内心深处隐藏的欲望。
在《失乐园》和《爱的流放地》等一些作品中,主人公最后都走向了死亡,很多人把它当成悲剧看待。但渡边淳一却认为,这是两个人爱情火焰迸发到极点时,燃烧最美丽的一幕。他说,死对于人类来说是最大的恐怖,能够与其顽强对抗的只有爱。
白岩松:在你的《失乐园》的结局里头存在着一种死亡,让大家觉得,既然爱得很好,干嘛要去死。在这部作品里又存在着死亡。但是大家解读的可能只是平常人认为的死亡,作为作家,作为渡边先生本人来说,希望通过这个死来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其实我猜想,您要写的死亡,不是死亡本身。
渡边淳一: 我所写的这个死是伴随着爱的死。
白岩松:是不是还有一种感觉,希望很美好的一种爱,在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就结束了,因为你不愿意再看到它到了最高点之后,自然而然像生活中一样,会慢慢衰落下去,会暗淡下来。你希望美好的事情,用死的方式作为结束的方式,让它停在最好的地方?
渡边淳一:你完全能够理解我小说中的主题,我感到很高兴。死不应该是毁灭,伴随着死会有爱的重生,正因为有了死才有小说等艺术的存在,因为有死才有很多新的东西出现
正因为有死才会有纯洁的爱。死绝对不是一种完全消失的东西,由死会产生很多新的东西,艺术都是这样的。
图片文章在他博上
http://blog.sina.com.cn/baiyanso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