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0 {8 d9 {) ~. ?- V" w6 j
! A8 X& S3 t2 S' v3 D! _" j, {
我以前就说过,堤幸彦是为数不多的我可以不管CAST怎样只要因为他的名号便无条件追从的导演之一。他能拍出纯爱的《在世界中心呼唤爱》,也能造就诡异的《继续》。他让你在《不需要爱情的夏天》中潸然泪下,也能让你叹服于《圈套》的连篇笑话。以《金田一少年事件簿》成名的堤幸彦无疑是神奇的,他的神奇在于他的无所顾忌。这是一位能够给观众带来新鲜感的导演,你可以永远对他怀抱着期待,只要你不会失望于那些冷幽默和小细节,那么他便会一直一直让你开心下去。
: b: z; B/ y# l# y
; i, F2 ~" C/ k7 D \去年夏天的这个时候,堤幸彦为我们呈现的是《下北SUNDAYS》。“木头美少女的另类青春”,当时我给与那部剧的观感以这个名字。的确,那是一部匪夷所思的戏剧。寒冷、透明、干净,夹杂其中的是温暖与安慰,却又木讷的好像不该存在于这个喧嚣尘世一般。很多人说那部戏琐碎无聊,收视率也印证了这个问题。然而对于如我一般的FANS却奉其为圣经,不仅不认为它的失败,甚至将其置于堤幸彦代表作的地位。两极化的评论首先便具有话题性,当某件作品被归入小众的范畴时,那么它只能选择被审视,被放大,成为一个议论的“事件”。我无意于神话堤幸彦,他也绝非每部作品都能让人满意,但我喜欢他那股实验性的劲头,喜欢他敢于尝试的勇气。《下北SUNDAY》是一部有着些许宫藤官九郎影子的作品,充斥其间的是让人目不暇接的冷幽默,爆炸似的笑话,看似无趣实则精致的足以经得起人们把玩的细节。有观众一直对堤幸彦是诟病的,因为他太过重视自己的精神世界,坚持拍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却忽视了大多数观众的感受和接受度——
& | b- I& s: B; ^9 u; x# ?
) L% E5 d9 D/ h* ]5 e: h! J你看得懂喜欢看就看,不喜欢看不懂就别看,没人待见硬逼着你看。这是堤幸彦一贯的态度,也是他对收视的嗤之以鼻。) R7 h4 i7 h; F! G1 T3 I
3 D1 I4 N8 M+ D0 M6 U/ ^+ R/ n; X《继续》、《池袋西口公园》、《不需要爱情的夏天》,堤幸彦的这三部作品是最强烈表现他个人特色的东西。满不在乎的劲头,爱谁谁的表情,吊儿郎当的调调,让人爱不释手,爱恨交织。虽然他也会妥协,但他又总是恶作剧般的在其间穿插着明显堤幸彦风格的黑色幽默和冷血暴戾。因此,大多数堤幸彦的剧是拍给他自己和几个人看的,他不属于大众,虽然他一直被大众所垂青。
6 }; {2 n7 x& E9 M: p: x4 A6 E- o1 J" ^+ M( ?6 r
堤幸彦的作品里包含的最大特色便是矛盾性。人性是矛盾的,事件是矛盾的,一切都是矛盾的。矛盾催生了匪夷所思,因为不理解而造成的误会,因为误会而繁衍的不信任,最终蔓延至无穷,成为整个人类世界的空虚与无力,这是堤幸彦要传递给观众的信息。然而,堤幸彦也绝非冷酷到底。正如他所要表达的矛盾性一样,他喜欢调侃,乐于在小东西上表现笑点,给人以安慰。具有顽童之心,或许,这便是堤幸彦保持着创作活力的原因。4 |% ?- C& v. V9 e* B5 D- @, r
4 m) m3 m2 \1 T1 |( X! U. w$ e+ u, ?, _( g" i* B2 ^: d
. G+ s/ X! A# u/ u
2007年夏季,堤幸彦为我们奉献的是一部延续着《下北SUNDAYS》余韵的《寿司王子》。这又是一部具有浓厚宫藤官九郎风格的作品,但却随处可见堤幸彦独有的影子,由此可见他是多么善于学习且精益求精。
6 H9 \2 j4 k2 ?4 E- t% \, B6 |0 y* ~4 l4 F
照第一集的情势来看,这部戏无可避免的也要面临收视的尴尬,但和去年的下北相比,寿司王子在爆笑的发挥上、外人看不明白的冷笑话使用上,都明显的更为圆熟,更为老辣。然而,同温情脉脉的小女孩风格的下北不同的是,寿司王子更多的是男儿的热血与热泪,遒劲有力,峥嵘沧桑。虽然我对下北的偏爱要甚于如今的这部寿司王子,虽然照目前的评论来看,两极化的趋势依旧势不可挡,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的确是堤幸彦的又一次成功。它可以不是最热的那部,却一定不会是让你遗忘的那部。2 g, n5 a6 ^: G/ N6 a1 b* Q
/ t- a+ f0 O. s4 y这是一次解构主义大行其道的群魔乱舞,堤幸彦在第一集中便疯狂的对各种时髦或经典进行了调侃、揄掖、以及致敬。每一次看似漫不经心的笑料背后,都隐藏着冷峻的幽默,严肃的思考和某种对现实社会的妥协。
A& D9 L# a0 y4 W# a+ p& k
/ A0 f+ X" s7 Z" M所谓解构,便是将事物的某个特性分离出来,无限放大。它没有权威,没有中心,迷乱而零散,百无禁忌。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是对现实的戏谑和调侃,对于一手包办了《寿司王子》的创意和编剧的堤幸彦来说,这是一次他可以随心所欲发挥自己讽喻能力的机会。在看介绍时,我比较担心这样一个略显老套的故事是否会吸引观众的眼球。堂本光一的加盟是看点之一,自然会吸引部分观众,虽然堤幸彦很善于发掘演员的潜力,然而,鉴于堤幸彦的无数前车之鉴,我本能的将之再次划归于堤幸彦的“蹦极跳”之一。迷恋于神秘主义的堤幸彦果然再次为我们呈现了一部爆笑到近乎诡谲的作品——; T9 O! C1 ]; }& l0 \
/ Y4 _9 C5 _# \# z* M女主角貌美如花却是合气道高手,一般意义上的英雄救美变成了美女救英雄。每个英雄的诞生都要纠缠着一段前尘往事,英雄要战胜敌人,首先要战胜自己。母亲的形象被模糊化,神秘化,成为英雄成长之路上的坐标。全球化的风潮宛如胡蝶效应般影响着世界的每一个人,即使你置身无名小岛也不例外……芜杂的元素充斥着我们的眼球,挑战着我们的神经,然而它们却结合的恰到好处,让人拍案叫绝,这也是一直以来堤幸彦让人欢喜期待的原因。男主角米寿司如卡通漫画人物一般夸张的肢体语言,神功秘笈和隐世高人,还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情节设置,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日本动漫、李小龙的电影、中国武侠和指环王。一个英雄的成长之路不仅是一段传奇的诞生之路,还是某个答案的寻找之路。你当然可以将童年米寿司同大鱼的对峙看作是BIG FISH的再版,也可以将之当作是武功高手在过招前的试探,还可以看作四目相交以牢记杀父仇人的面孔。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并非只有一条。观众猜测和想象的不确定性对于作品本身来说或许是一种误读,但正是这种误读给予了作品更为多样性的思考元素和广阔空间。
3 S8 r# e6 W* Q
' H- Z0 F" @) ~) h+ N. H/ m9 }# z米寿司自小生活在海岛上却不会说当地语言,他和大鱼对视后得了奇怪的病症,并且在每次发病之后不记得自己的所作所为。男主角和周围环境是格格不入的,他本身便具有孤独感和矛盾性。而米寿司生活的海岛因为要开发所举办的寿司比赛却将他自身的矛盾性进一步升级,最终演变成一场守护还是离开,坚持还是放弃的选择与挣扎。小岛上的人代表着不同的观念,甚至在观念一致的人群内也存在着传统与继承,发挥与创造的争论。米寿司的父亲在他幼时教育他说,要尊重每一条鱼的生命,“过犹不及”,然而他自己又死在大鱼之手,让儿子肩负起复仇的重任。这有些像日本武士道一直传承着的精神,尊重对手,报当报之仇,是为义。武士道精神本身也是矛盾而模糊的,在接下来的故事发展中,这些矛盾的观点还将进一步斗争,最终一些将被忽视淘汰掉,融合为一个结局——
8 @2 C, E& G& K4 X$ Y; v2 \0 V4 Q7 Q2 v2 a) ~3 Z9 K
我们可以想见,那将皆大欢喜。
% `* [" {3 s- P1 Z. h1 s! o
3 [5 ^5 g+ T) O- H或许堤幸彦本身便是一个在寻找答案的孩子。他在一部又一部作品中不断的提出问题,不断的寻找答案,不断的说服自己,亦说服观众。然而,他想要表述元素太多,他想要传递的信息量庞大到无以复加,元素之间、人之间、事件之间、观点之间的矛盾性却逼迫他停止思考,无奈的放弃,最终将一切导往如《继续》一般诡异的迷宫中,难以自圆其说,甚至看不到尽头的出口。这是堤幸彦的特点,却也是他的缺陷,是他游离于大众的视线内外却得到了小众一直赞评的主要原因。所谓的虎头蛇尾,并非主观意向决定的潦草,而是事件发生到一定阶段,终无法解决,无法超脱所造成的无奈。所谓改造与妥协,不过是一个被同化的过程,就像故事发生地小岛必将被这个世界所影响一样。英雄的成长最终要归于一个“人”的诞生,褪去英雄的灿烂光环却代之以一个人的平凡与幸福——; ^' I+ e. {( d% m
. ^6 L/ T; c) p" H8 N* M6 z
在爆笑之后是冷静的安详,寒冷的幽默中却蕴含着些许温暖。或许,这才是堤幸彦的本意。/ `; Q1 o+ r+ _0 @+ C
/ g% N$ J3 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