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2-23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问林亦晴好。:P 5 [ ^+ N3 O" \
原先害怕捞起来,所以现在才迟迟问好。 q2 V; ^# `2 b6 y- L8 r. n
/ u$ w+ o) L. c5 H" y% b
+ K* W- r* C+ w: w$ }
最近似乎剧情越来越花绿,越来越受冷淡,越来越受争议。以往记过的一些感受,也许过段日子看,也是可笑。趁着时机还没完全过去。当作以后将要以为的一个笑话。 % C, t0 x8 I3 J7 d' u
1 x. a. d4 F9 B+ R* a
/ M6 Z, M; o. @/ w+ `
1 o4 f" D$ `( B) ~' g) h1 e+ l7 I6 @4 J* V% u. ?' w
6 I# m& H: c# [' r3 U1 Y
. D, Y' \8 p$ G- j; D) F3 g% M“人生万事,一场春梦”
" b! |( T0 h1 q$ P2 s& _(观剧笔记2)
9 M; Z0 l: z' e1 ~4 ]% g1 ^4 d(始记于12月10日晨。中文29、30集。后改于12月16日)
1 [* V# a% z/ L, J: |
+ J& N3 D1 D2 m- m) Q% C5 ~1 y) R2 B3 T+ ^6 F. s2 I
“个钟嘀哒跳,课室钟声响了”
0 W; j7 l; \, }+ `( G29集里,内侍府的改革轰轰烈烈,群情激昂。少云却忧愁对处善说:我好怕啊…自从吉童死后, 你好像变了个人, 别人好像也是的9 z* B1 J- `- F9 }4 n( G
处善安慰他:少云啊, 不用担心, 只要结束了此事就会回到从前的
. L/ _5 c* i. {7 h少云还是寥落:能那样就太好了 H: Y1 I9 u; J: |: c5 I
4 {: W. V$ ~$ o+ S7 C5 c那好多集里,一直是这些内侍府与朝庭的争斗。收视率的上上下下继续作为话题,大家也赞扬剧情的紧张或者嗤笑不合理。我的心思却大概总是靠近少云。热闹激烈之时,只觉萧索。 1 r5 _+ m: T9 z. X3 p: K1 Q
. d% G, _1 } k) B6 `' \
5 u$ j2 q% F* m- E2 M% t
所以据说30集可以当作一季告一段落。31集将又是全新的开始。便准备也随之暂停了。
$ {8 [2 R- @5 N8 p: q) [; k" J看这个剧,对我来说的确别有居心。所以始乱终弃绝没有可能。但是那时候想消停下。 / R/ Q* ]2 a, v% ~! S8 K
% [0 h) Z$ D! E3 Z0 {- ~2 V* f9 E而忍不住看了一点31集,又有点振奋起来。
: x, _* P4 u# G8 j& ^6 k8 u) t* |0 _9 g/ a# }5 ]9 |. h
2 k. X1 z& \" T7 K: y( R31集里,小燕山给奶奶牙牙学语人何以为贵之道理,苏花中殿给后宫们讲述为妇之道。
7 L: s& G' v# h% z
( B, ]) ?; ^% M% N Y! H# \- r固然知道写在书里、说在嘴上、付与行动的分别,但是听到这些讲述,难以不心生向往与期待。 # {1 R! \2 p" [0 J/ L' j4 w
9 q" O5 _& }4 g0 x6 v
8 w @4 f" z% I. h4 p& A7 L7 Y第一次很生向往,是第6集里红鼻子训育先生教导小内子们:德业相劝, 过失相规, 礼俗相交, 患难相恤。
4 E* z8 i, ]* n$ _8 K3 N+ k
1 `# E# O3 l! B) @' v( m还记得那时候小胖嚅嚅诺诺,对这段话解释不出个所以然,说:我我我、只只只知道黑的是字、白的是纸。 : K! P S' a- S4 ]7 m0 Q9 y% _* s
小汉守却能朗朗言来。得到老师称赞。远处的小千童听着小汉守的解释,低头深思。
5 [) n0 u' d# h1 {看屏幕的我也觉得很好,迅速找纸记了下来。并告诉一位敬重的朋友,说:这是宦官们的教条呢。被他大大讥诮一番。
. R4 Y) o/ G2 j/ o: M7 I4 ~, D$ i; Y+ ~# [1 M" Z; K
. e* G" Y+ U, z, M0 j: ~$ w
韩剧里人们说的话太头头是道了。没有一个结巴的。小胖的话也很有深意。真是让生活中的我惊怕。
/ o/ n$ s/ \# ^( v5 L) t/ I# w那么就回到剧里本身。讲话与做事,感到也会不一样。最开始是对赵治谦。12集最后,他抱着一身血的千童大喊,满脸关切,满脸悲痛,感到他好爱千童。就喜欢上他了。
1 Q/ o. g6 d9 X& x, J他很关切千童,也关切苏花,也关切侍奉的王,关切内侍府的名誉,关切家族的荣誉…觉得都很好。
# `% F$ O |* b大妃要把未领谱牒正患重病的苏花逐出宫。他向两位大妃谏言:小猫小狗都有其生命,怎能抛弃一个人呢?
( ^) Y$ a S/ p但是,这句话没有被打动,反而全身打哆嗦。当然一路看赵治谦下去,是很实在的一个人,不是要做总结的评判。但在当时,感到他的行为,是为实现目的而做,并非真切关心苏花的生死。但是言语那么动听,那么恳切。
0 {: M7 ?( _- {+ \忍不住全身打冷颤。 1 O& Q: Y! {, t3 [( f/ f9 _
- y! S# I# Y# [1 K$ c I/ p
: ]+ z! Z+ `* ~ [小燕山也很可爱。一直很喜欢于他。喜欢他叫“omamamama”,喜欢他装小大人一样踱步,小大人一样评判人事。 G' U, ?& N: x, H) E' ~
至于大家提醒的以后他将如何成为暴君,只管置之不理。反正编导会慢慢交待,我这等懒人是不愿早早费那个心思的。 % `+ q* D, c; h `# o9 A
A( T& C8 M, u2 G( J# E/ \0 y$ `+ s6 l$ N, j8 l& w/ W3 |& c
31集里小燕山与父亲和祖母议论朝廷大事,插口说:我只是可怜那些出征的士兵们呀。 . T+ T/ A+ o; l% y; E
真是若有其事一个小圣君的样子。:p - t8 Q' `% n: v
9 e3 g3 b* y8 `2 t4 z2 V7 r/ e
; m/ f. q e, k! `( g$ k
前边还借这位可爱聪慧的小元子之口,讲述人何以为贵之道理:在天地之间唯有人最为贵重是因为有五伦。五伦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Y2 h( Q! z: Z- E8 L* o+ y! Q9 |0 h$ `5 {* G9 r
对此是暗暗赞叹。
' Y1 h' q* m: E" S1 p/ C
! b2 n+ @: T8 u' u- F耿直的大妃也很开心,微笑叮嘱中殿说:元子天性聪慧,您还要注意教他懂得仁与慈啊。
9 O2 d4 k$ U; ~3 G6 t一家子和乐融融。
$ q% k* \- i* [0 o* ]" a0 }) t4 x- r7 z: {' \" p
9 z9 @4 ?3 P5 F7 V) d& M. e# z% C9 `
但是过后苏花中殿惩罚犯事的郑淑容,大妃出面干涉,说:你的治罪之方太过分了
/ j2 i. ^& |( j0 Y' w$ Z( g说:中殿如不以慈爱与包容治理后宫,而只用责罚,就不能受她们之尊重
' a' Z' W! Q: p2 u8 k! o. I
( i$ P2 o8 }: S1 Y/ s不由想及:大妃又是如何对待同是后宫的苏花。
) u @( \8 U" o+ l" J& ^并且两个人,其实在别人犯了事,都是满口“出宫”“出宫”,不由笑这二位五十步笑一百步。 $ L# w! k( S. }- [- @% n: I. d- H
' \7 @: u: T$ n0 t* ?8 m& c
3 s3 @; k% H6 b9 ] y/ G
当然这完全是剧里的安排啦。不是评论演员或者编剧,没意愿更没能力去评论。编剧和看剧,都是很个人的事情,人家好好的编出来了,若是不中意,撇开一边就是;若是能对眼,能看下去,就好好看。现在无无聊写写感受,堂而皇之叫作“抒发感情”,但只不过是拗着一些不必用逻辑理解的片断剧情,来做为表达个人感受的借口而已。:P 人世的道理,若只要用逻辑或对错来理解的话,那也不免单调无趣了些。
7 y- S+ S. j/ B0 ^& R1 s; _3 q5 A3 d+ ?/ b# Q3 j
& q( n9 A. \; O2 D7 O比如我一贯坚持要说赵治谦坏话,要不说大妃坏话,只是因为死心塌地认为对女性要无条件尊重,对男性嘛,就随意打发好了。:p 这其实就是尊重男性,因为相信他们能担当的能力。:p 6 E- L3 `- O1 Q5 I$ X: X/ r) s
; F" f7 K1 `( }& q; D& q2 Q/ }( Y& y' @- I2 V
就按照剧里的安排。看到大妃如此苛责苏花中殿,苏花坚持不肯让步;又表明理解大妃心意,表示尊敬。觉得两种行为都是出自真心。所以,她只是不愿伪装。 % }0 n; b0 c; \: H$ G2 R- b1 C
. f5 o1 a# v" h4 g7 R4 e, b* D9 {! L$ `9 b: v6 k/ _
很多人都看不过眼苏花小姐的处世方式太差劲。但是,惟其如此,让人尊敬。以她之生性聪慧,能够懂得应该伪装。或者明哲保身。比如李真后宫,比如尚药大人,也是聪明正直,窥破世间虚妄,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自管清净。
. Z8 A( r: O- Z0 a苏花小姐能够懂得,只不过不愿这样去做。反而自不量力,要担当秩序的维护人。于是可以笑话她:人生万事,一场春梦啊,你努力个什么劲。 : d: k/ W1 l# y P: O
所以她不过是太耿直。
4 N( X8 ~& _ H, ^" A* n这样的人死也不会悔改。何必要求于她。 0 y1 @1 T( N* ^. S- \# i4 H i% C
: W4 U& L X$ p- j$ T# P
J) _7 l: @( H! j8 E* R8 q
那么大妃也是这样。相比那两位被小亦称之为”俗物“(此评语实在深得我心、大快我心)的后宫,那二位真所谓“讲大话不眨眼睛”,我见到这样的人实在气结,即使看电视也是忍不住生气。要疯了,对着这样的人。 5 K! ]: m* o: Q( C% L
所以很喜欢苏花小姐和大妃这样的人。想象如苏花,即使遭到大妃的批评,心底会不平,但能理解,不会生气,并能保持尊重。(只是有些无奈罢了)。. c8 d/ \+ B, x1 ^0 s0 K
假若对着两位“俗物”…没有修养如我,掐死她们再自尽的心都有。 6 m; p) x$ R5 J( N/ Y) h
2 T2 @: N2 _! w' O) z! Z! l
* z) i5 V- k, g* A5 z. K3 f
这些时候,实在是又要怀念曾经三位后宫和乐融融,漫步于庭园的温暖情景。 ( B# D: `1 F$ L/ H" b
2 F6 F2 I5 W7 h3 M$ d( i& w6 q9 e6 Q, }9 e5 H
似乎见到有些饭,因为喜欢的人演出的角色不怎么讨喜,而郁闷。也觉得对大妃的安排是简单粗暴了点。但是看到31集的大妃和苏花,大妃如此训斥苏花,对其他后宫却显得格外仁慈,苏花也表示深知大妃为她能否管理后宫而担心。不由想:大妃喜欢的是什么样的人呢?
3 p: a/ O" z- N; w# j& ]. W: @
! Q1 F. t( d3 i) Y
5 X3 v1 C$ ~$ z9 D! v马上想到:前任中殿娘娘。 6 ]' G2 p+ m1 S ?
9 p& d6 O" {7 M: r& y
" `; v- ]. o7 f
前任中殿娘娘,慈爱,柔弱,体恤。大妃看在眼里,分外疼爱,不动声色还要为她除去苏花等一干障碍。而中殿娘娘(我老是把这个称呼就留给她了。表示很敬爱她。就像喜欢叫韩尚宫娘娘一样。:p),很受苏花尊敬,她也很喜欢苏花,喜欢苏花的直言和刚强。18集里,苏花为替养父入狱的处善内官向成宗和大妃进言,被罚禁足。中殿娘娘与李真后宫去探望安慰她。告别后,李真后宫忧心忡忡问她为何包庇苏花。中殿娘娘只是柔弱的微笑,说:我真佩服和喜欢她敢于表达心意的刚强内心。 * }$ p" M) K, r5 K
}1 [$ t0 D [/ J$ S$ S/ q! }0 F2 |& S* F# `0 r, F
中殿娘娘虽然不幸过早去世。她也未曾立下什么威仪,如她所说,因为她的柔弱,以及成宗开始并不眷顾于她,在后宫她没有获得足够的威信。所以想来虽然剧中没有表现,会有不少无知小人贬损她,但是在她身边的人心中,在正直的人如两位大妃、如苏花、如李真后宫的心中,她得到最充足的尊敬。从来在值得尊敬的人们之间,最能互相得到真正的尊敬。所以中殿娘娘不必刻意去建造威仪。能这样坦荡的去世,我始终很喜欢很记念很羡慕这个小女子。 & S) K( d- j- k% X
7 S# a4 Y0 d0 C5 c
) k. |5 s0 Z+ N而且中殿娘娘也很幸福,她得到那些值得尊敬的人的敬重,并有李真后宫和苏花后宫两位可以说知心的朋友相伴,可以向她直言。回想苏花中殿身边始终的两个俗物,真是不禁为苏花小姐悲哀。由此也不禁想,李真后宫始终也是支持苏花,并且对她直言的。但是相比苏花之对中殿娘娘,觉得李真后宫还可以对苏花更坦白点,更爱护点啊。 / Q! T. \6 s0 j5 L
当然,也不是批评李真娘娘(尤其不是演员。:p只是这样叫觉得亲切点,可以马上想起她的样子)。不仅跟每人处世方式有关,也是性格不同而已。 # c2 [7 P, R) X
; e+ w. e+ r' w2 M+ |4 m5 D7 K
1 x4 j7 {$ x; Y8 h" u. u6 i可是我只喜欢看好朋友,看两小无猜,看相亲相爱。。。 $ u+ E6 X# C0 S2 [; R/ G6 u
2 b s% {/ V. X' j
0 i i, N7 C* m- }9 L* W
最美好的时光,三位漂亮后宫漫步闲谈的时光,小少云为小苏花和小千童在山野表演节目的时光……全都一去不复返了。
9 z& l s) `4 \4 I# f+ x
+ l: _8 ?5 k% ?1 K2 B0 I- W. d' L* S
所以接下来仍然有信任,有忠诚,但是长大了后,总是多了很多对结果和利益的比较,似乎就不那么容易快乐得起来。于是总是带着些难过。
' c2 A! }+ r3 c6 k' b, f5 ~7 r, V
; M( l' h9 A7 L: x# W$ c6 U# h6 y6 c4 @9 A7 g% m
: I4 `6 g X6 u1 i5 k! [* S, b
" e" l* i2 |9 _6 R
6 B, l: p' v$ r4 ]
+ o( Q& ?- y9 R9 B* v" L+ M“成年后,什么都不可再有成人迁就”6 p6 F/ n$ i G4 H' e5 y' U
金内官对苏花,对成宗,对内侍府,似乎被人嘲笑得很厉害。我原先都有点像被打着尾巴一样讪讪然。不过渐渐,也就释然坦荡开来。
9 ]7 B0 T5 |, v# h也想到或许是因为别有居心,才故意看的苏花和处善好吧。不过人世间从来容忍附会或YY。我就不自我惭愧好了。:p
% e* n( `8 [1 P
( V+ a4 G/ a# l; {" u& k* M
; x! L" t5 X: @; W2 N3 w5 _现在的时代不讲个性张扬,就太让人瞧不起了。金内官同学,实在是大逆潮流,一点看不到张扬个性,长得面,动作面,言语也面,按照东海同学的讲法,就是:太有内侍的感觉了。 + s6 c' O$ S9 ]* b$ }! o! m
; X5 K0 l/ t$ j6 \6 z
! S# C, [& w: y& Q& Y
做事也温吞得让人看不过眼。喜欢一个女子,不敢跟她说就算了,还想尽办法送她到别人身边,还要守在旁边做自以为是为她好的事情,殊不知道大家都气得直骂他没有男子气概,不敢带心爱的女子远走高飞;把她送到与她订盟约的王身边是推她入火坑;自己动手料理了自己其实说到底是为了暗恋的女子,很不光彩;什么都不会只会挨打吃dog droppings;还很喜欢大义凛然讲狗都不能信的大道理…… . [: w/ R2 Z6 V$ N9 u6 d
# `: {9 t& b {) D3 p0 a# c R9 ^
* c0 {$ V7 G+ c. F6 {5 Y; U5 z虽然别有用心,但是,对大处善,也像对小千童,在旁人的光彩夺目之下,逐渐才感到他的好。最先也在迷糊时,战靖的帖子,说,“三能三无”的品质,一条就是天生的忠心。后来,往着这样的路子,的确看到我所习惯喜欢的方式。
: E" I' g% Z4 ~* X, q% p3 N4 x! |9 {! e. F5 G2 X2 Z# Y! X3 A- \& T
% x0 {* Z8 a. `- b8 s
生活于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人们,有不一样的行为方式。今天倘若知道一个生命的去世,不管是生为贵介草芥之人,还是小猫小狗,我们都懂得怜惜悲悯。读巴赫的经历里写到,他生下20个孩子,只有9人长大,但是很平静,相信那是上帝的安排,上帝把那些不幸夭折的孩子接纳。
: C. j9 s9 U; J7 F' R
, v: C1 i- M% ^' Z2 N' I+ k阿拉伯世界仍然留存一夫多妻制,个人主义自诩的人们大概要愤慨。但阿拉伯地区曾经长期作为战争必争之地,将士大量阵亡,男女比例悬殊,最初是为了照顾无依的妇女而实行一夫多妻。而且根据古兰经,阿拉伯丈夫要担负善待每一位妻子的责任,“公平地待遇她们”。阿拉伯的离婚也比较容易,听朋友转述他的阿拉伯朋友,说只要说三声“塔拉格”,就可以休妻了,但法律和习俗给妻子离去前取走家中财产自己一份的权力。阿拉伯的夫妻共享平分财产。
J; N& A6 v3 F m8 B
- }; ^6 P2 P2 A8 ]
2 Y' a0 Z& |+ ?% k3 H7 e并不了解15世纪的朝鲜的真实情形,但是就当作好好观看某时某处人们生活的方式。
0 `8 Z) k6 `" d& X5 S9 p9 y7 c& G& R! x w2 f
# o' [" x6 c! _# [4 l# A
比如那时后宫对阉割的人们的正常视之,对于“自己料理自己”的行为,还觉得很了不起。我们现在讲起,不免多了一丝忖度和暗笑,但在王权制的国家,或许人们只当作正常不过的现象。 2 o, l! w- ~+ i. Z1 U0 D8 B7 g a5 A
! s& F. V$ O; X9 x当然这些也是臆度。只不过是理想化的臆度。所以也羞愧。或许是太喜欢见美好的世界吧。 ( v: L9 E) X$ t, l8 j8 r
! b( h2 j9 N4 C3 _
/ M- s; j( \$ E对等级的维护,也是古代长时间存在的内容,其中不乏既得利益者对自己的维护,但不少思考人类命运的思想家也做如此设计,比如孔子,比如柏拉图,他们本意并非只为迎合当权者,只是一个人,不管思想如何深邃,想为人类群体设计一个方案,只能尊敬他天下为己任的担当,可是要把千差万别的人类塞进一个模型的意图,大多只叫人抗议。 5 p( |/ S: |( o
' V" A/ P& D) ^8 N) Z( Z
小燕山向奶奶转述的“人有五伦”,也是一种对身份的认同。一个层面上,这绝对无疑问是对人的束缚;另一个层面上,在社会当中,人类群体当中,必要的秩序,是人类群体和平相处的条件。在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个人权利、也越来越清晰所谓人性的时代,过去的秩序可以休已。但是在过往为何实行、实行目的效果为何,却不可不察。
5 `. ^* u, B/ ~: g- ?1 q+ q3 H- q
' }" {, e- k9 |) A; y6 V h
j$ K) T1 J# g. j5 m( C/ G至于忠诚和善良。前几日和朋友聊天,说到智齿的折磨,想起《人鱼小姐》里殷芮莹小姐教导马玛俊先生说:刷牙不能随便,要带着诚意。' N, T* z% T& L+ ?# N
我自己是一边笑倒一边觉得有趣,朋友说她们未免太过。 3 L- y- X3 D" m% y, [) t! f
7 }! I; v' Q* V8 W; c3 _, X4 q
只是,诚意,忠诚,这些美好的小事儿,原本是多多讲也不为过的。但这个讲究个性的时代,对教条有下意识的反感,比如唐僧是要多多受嘲讽的。:p
8 A+ H! D9 d: z7 k$ x% I/ o5 V* K5 v3 o# e1 r
2 Q& l3 p1 Z: d; q" f
小燕山说的五伦,本是思想家们对人与人关系的一种理想设置,一种恳求。但在以往,长期被在上位者以强权要求卑位者遵照,引起人们抗议。但那样的设计,若只当作一种恳求,不是要求,始终觉得是很美好的信条。 . }6 F- W' p) r t
- J! P ?, P9 M$ f
王小波说90年代的哪一个教皇:“我在电视上看到过他,笑眯眯的,说话很和气,遇到难以教化的人,就说:我为你祷告,求上帝启示于你。……”
- y/ P6 j/ {0 D1 D; z+ ?/ I( b2 t9 ?# N0 n' h
能够看到那一份恳切。就觉得看到很美好的事儿。 * Q! H, c' \" b1 h- m
" y& r/ J, J; w4 n$ ?5 C* c$ h p
. O/ R# C" f; G% j4 p0 T) N8 T4 K1 ~+ c1 c2 z# j4 L
但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个古老的信条倒是不管何时,照样适用。金内官最后,总是无法像正常男子拥有自己所爱的女子,还要承担种种不幸,所以,这种预知其悲剧的人物,更可以先遭调侃,从已知的将到来的果,像上帝一样评判他前惹的因。 . x1 k8 g" v. J# S! `3 ^& M; i$ x r
: W( O) o* z& V/ J
+ @8 D: w# p: w" e' S( j2 ~/ B但是,觉得这样明知结局,仍然努力的姿态,本身就很动人。 ! v% o8 I* u: y! @7 s
- l0 @1 I; c* p) y6 G7 ]+ _2 x
# p7 M. v* ~2 l' C0 r" O3 c+ V% U
7 a: v. I, a, I- e+ U) Y; z0 T7 N' O( a
“人生万事,一场春梦”$ B( f3 F, c) f& b- E. R& \
* U: ]! n( H `/ X6 {' o6 c- T
小吉童短短的出场,带给人们微笑后,迅速陨灭。尚药大人唱的招魂歌,让人悲伤:
. t! g: }! ]. |! e- O& m- N+ Y% A% Y, [5 Y' h( H1 I+ I- r6 s
“……
9 \+ B7 u$ D* a9 P: k" ]人生万事 一场春梦 8 i% G* x# }$ x6 Z
北邙山川 岂会甚远( \8 W8 t/ y; U# C& i% W
去了去了 $ u9 q& c) {- Z; F7 h( T
北邙山川 我要去了 ) y! \9 {" `& s8 V
7 J: k4 ?* r" \
不要哭泣 不要哭泣 不要哭泣 ' T" {4 Y. g" t7 B' A
冬天败花 春三月定会再开 " X1 Z# P' l5 I* f
我这一走 何时才能再来
* d5 m: U5 L" w留下世上一切
5 E4 p+ D1 |% D) h山川草木; R# F0 {' o; L0 k+ |1 u
我要走了 2 W, P8 k6 a6 e" f4 b/ t
……”
9 q' Q( m% N9 G+ L* u" C1 B
+ w% P g5 b( @" K
% {/ U7 t% Z2 i4 x" A人生万事,与山川草木一比,就不过一场春梦。
1 ]/ D' h8 v* G3 L: A' M& v
7 U* M x0 S2 S; q9 V5 X) `但人终非草木。明知虚妄,还是希望活着时不后悔,希望坦荡磊落。
+ O) R! j0 }6 v, r2 ^6 d; @# Z) G% {9 y
所以在别人的故事里,在大家都认为有逻辑硬伤的故事里,总是想看到一份努力。而人们不过是相互误会着度过一生,这么一想,尽管惴惴,就当作自我消遣下。
7 [3 G2 G+ I. N
! l6 E# M: r) D ) e" W/ a4 G3 ]9 h$ a
1 R7 {0 g& z! e8 t5 H K U9 `: F
0 f& q/ H9 }3 R$ o- \
7 ?+ B3 |. A B8 |% C; n' g |% E C( C! Z+ }
$ L% j! m/ o" W" K2 m( M
- h2 u; {* ~+ `2 O8 }4 S7 m1 X' x[ 本帖最后由 forforest 于 2007-12-23 16:0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