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畑任三郎》与《离别曲》4 m {6 H! D0 Z" m5 v6 S: {% N
+ h2 Y3 a6 H# ?) ?( ]3 H 雪夜归人(森林唱游)/2007年5月19日
; W; a* L z( w. J# D% V3 z! f' \5 U6 q1 A, Y. X; @8 q6 i7 T5 T
0 B1 ~/ q. Z) q3 x
! ]$ k# S/ u7 j# Z! L7 f3 ?& w
《古畑任三郎》,很多年前,我曾看过这部由田村正和主演的日本著名推理剧的第一部。前些日子,无意中在土豆网的首页看到了这个节目,于是就把后面的第二、三部、几部剧场版及2006年的新春最终完结篇也看完了。1 Q! Q% K& l/ ^! n
% u3 B' F8 L. }2 p0 t0 _' s 说起来,到现在,我看的推理作品也不算少了,但仍然愿意承认,《古畑任三郎》式的推理故事是很特别的。第一次看的时候,我有一种很奇怪的观感,可能是因为,它不是我所熟悉的松本清张式的日本社会派推理故事(疑凶藏在整个社会里,一下子很难找到)的缘故。当然,它也不似阿加莎.克里斯蒂式的那种英国庄园派推理故事(也就是疑凶藏在某个较封闭的空间中,是某群人中的一个)。每一集的《古畑任三郎》,总是先让我们看到和被害者有一定关联的那个凶手如何实施犯罪,又如何伪装现场,之后,则是如何在古畑任三郎面前想方设法洗脱嫌疑(最终当然都失败了)。那个时候,说实话,我不是太喜欢这样的推理故事,怎么说呢?因为与我喜欢的那种日本社会派推理作品相比,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显得太狭小了(但同样需要推理者具备诸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社会阅历),虽然也时常提及科学取证,不过,情节的安排显然更侧重于描述古畑任三郎如何同凶手斗智斗勇这一方面。
% q# k7 C, a; n3 _
& l) ~; r. {' r1 L 再后来,我喜欢上了美剧《CSI》(《犯罪现场》),那是一种纯粹以科学取证来推进案情发展的新型推理故事,可以算是推理影视剧中的里程碑作品。但这些天,在和《古畑任三郎》重续前缘之后,我发现,现在的我再看《古畑任三郎》时,似乎获得了一些新的视角,也因此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 x7 ]. F7 C& A: o1 l/ W
- r9 g' A$ I. L) m 我记得曾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一位观众说,他不太喜欢该剧那种每当古畑任三郎在某个相关人身上嗅到一点疑凶的气味后,就紧缠住对方不放,直到依靠自己的智慧逼得对方现出原形为止的情节推进模式。那样的古畑任三郎,很像一只令人厌憎的警犬。说起来,这也可以算是《古畑任三郎》一剧的重要特点之一。也就是,剧中的每位凶手都是有动机杀人,所以,尽管他们都是高智商犯罪,也极力想让警察把自己排除在疑凶之外,但最终的较量还是会停留在古畑任三郎怎样攻破他们的心理防线上。+ m; \6 ~4 f* u1 ]2 M4 i. K
9 Y' X, f, i6 t+ B2 T9 k
而阿加莎.克里斯蒂式的那种英国庄园派推理故事里,虽然嫌疑犯们也大都有杀人动机,如著名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几乎出场的每个人都有谋杀被害者的嫌疑(大侦探波洛除外),但疑凶的范围总还是比较广,所以,波洛总是要周旋于许多相关人之间,耐心寻找那个真正的凶手。至于古畑任三郎,他通常都会在勘察案发现场后不久,就把矛头指向某个相关人。不过,目标集中并不等于就很容易找到解决案件的突破口,如我之前所说,《古畑任三郎》一剧中的疑凶基本上都是某个行业的成功人士,属于高智商人群,如果推理者不够聪明的话,就很容易被疑凶引上歧路,甚至于被其玩弄于股掌之间。这种故事构架,极像我以前看过的那些日本励志体育漫画里常说到的一个场面:单对单(也就是一对一)。
1 a, V& ?% u4 F7 I) Z& K7 k0 E
D# |2 n4 O7 m& r& S 以前,我在看推理故事时,总会不知不觉中对那些不得不对一个“坏人”痛下杀手的“好人”抱以同情之心,所以,就不太认同剧中古畑任三郎那种只要认定对方是疑凶就毫不留情地逼对方现出原形的情节推进方式。不过,现在,我开始理解并接受这样的司法精神了,因为不管被杀者是个怎样道德有亏的人,另一个人都无权以自己的法律剥夺他(她)的生命,哪怕可能会被对方逼上绝路。听我这样说,有人可能会问,你是不是想说,我们要相信法律?如果司法的力量真能够匡服世间的正义的话,又怎么解释即使是在美国那样的法治国家里,仍然还存在着那么多的犯罪和邪恶?这话是没错,只是,我认为,尊重和敬畏生命应该是人类的一种生存底线,因此,不管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有多艰难,我们的一切建设都应该以此为基石,否则,就很有可能会走上黑暗之路。人类历史的很多事实都已经证明了这个道理。所以,现在,每当看到某个值得同情的“好人”凶手在古畑任三郎面前败下阵来,承认自己的犯罪行为时,我开始变得平静了,毕竟,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是吗?
- F/ L& W. t3 v; r- h
& N, J, {7 u. M2 a1 v# G 如我之前所说,《古畑任三郎》一剧中的凶手大都是某个行业的成功人士,既有学识也有教养,所以,每次看到他们被同样温文尔雅的古畑任三郎逼到穷途末路的境地,最终只能苦笑着缴械投降时,我的心情总是会有些复杂。因为,我总觉得,这样的场景,其实就是我们的人生现实的一种浓缩,一种喻示。许多时候,当我们走进一个人生困境,且碰得头破血流时,就会发现,原来来路上线索满布,早已暗示我们终会有这么一天。
D) _! [ o7 z( W6 m4 u' n- K4 `3 q8 j( Q0 t
而时间扮演的角色,大概就像是剧中的古畑任三郎。如果说,古畑任三郎让我们看清了无论多么完美的犯罪,总是有漏洞可寻的话;那么,时间则是让我们明白了,那种一帆风顺的完美人生,是不存在的。( h! b _" `0 v% d p% T$ w. h9 v, p& o
- M# a( M* \# u" q W2 s [7 N
当然,生活远比罪案要艰难繁琐,何况,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中性的,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相信,在时间这个推理大师面前,我们还是能够把握自己。而我们的人生,无论怎样四处碰壁,只要还活着,总会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一天。7 e: Q* I$ j& m2 D7 g
4 R4 A' ?! d% _% ?! U$ I7 w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古畑任三郎》第三部第六回《绝对音感杀人事件》中出现的肖邦的那支E大调练习曲,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离别曲》。真是一只优美的曲子,听来简单,但伤感、舒缓、平和,还带着些许沧桑及压抑,总觉得很多的人生感触,都可以在音符流转间找到。不愧是出自大师之手。
( R7 H# n* q0 _' q, z# ?& D
2 E& W; ?0 a( ^: M* h[ 本帖最后由 雪夜归人 于 2007-12-14 00:3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