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2月31日的“大晦日”(日語發音為OOMISOKA,意思是除夕),各家在進行完“大掃除”(日語發音為OOSOUJI)之後,就開始做新年吃的“御節料理”(日語發音為OSETIRYOURI,相當於中國的年夜飯)。
日本人在迎接新年有兩個重要的傳統─「門松」和「雜煮」,「雜煮」在現今的社會當中已經較少進行,做生意的商家在新年時一定會在門口擺上一盆松樹,就是「門松」。
日本——敲鐘一百零八下
日本人過新歷年。除夕晚上,日本人稱之為“除夜”,除夕,日本人也有守歲的風俗,人們一邊吃蕎麥面條,一邊觀看電視臺為新年編排的節目,男女歌星獨唱比賽最受歡迎。午夜時分,寺廟香煙繚繞,鐘聲齊鳴,而且往往敲一百零八下。日本人認為每敲一下,就會去掉一種煩惱,敲一百零八下,意味著清除所有的煩惱。
日本新年食物包括「度歲蕎麥麵」及「雜煮」(即日本湯年糕)。日本人習慣於每年十二月底吃蕎麥麵,而湯年糕則會於正月初吃。
「御雜煮」是日本最傳統年節食品。絕大部分日本人每年陽曆一月一日早晨,迎接新的一年吃的第一頓飯是「御雜煮」--湯泡糯米糕。做法並不複雜,材料簡單,特別在於年頭三天裡吃。
糯米糕日語叫做「御餅」,形狀及湯的做法依地方而有不同。基本上,東京等關東地區人吃的糯米糕為方塊,湯水則用柴魚、醬油和清酒調味,另外加雞肉和青菜。而京都、大阪等關西地區吃的糯米糕為圓形,湯水則用昆布和白味噌調味,另外加芋頭和胡蘿蔔。
元旦桌上擺的年節菜肴有「御雜煮」、甜味黑豆、涼拌紅白蘿蔔絲、染紅的酸章魚等。據說黏黏的糯米糕會培養人的韌性,黑豆代表勤勞做事到曬黑,紅白兩色的蘿蔔絲代表吉祥。
各地的御雜煮
[ 本帖最后由 珍珠 于 2007-12-30 18:1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