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正文之前我首先谈一下看这部剧的心情,影视作品最好能以客观第三方的身份去欣赏,如果本身带有主观感情色彩,我想也不能深刻体会作品的价值,当然有一个前提是这部作品不能篡改历史,ntv的历史剧一般还是比较厚重的,这部《东京大空袭》从情节来说尽管还是有些夸张的塑造了日本受害者这一形象,但整体剧情还算严谨,并且通过几个朝鲜人的角色反映出了当时日本这个国家在亚洲的形象。我想就如同德国人观赏《拯救大兵瑞恩》等多如牛毛的美国二战片一样,在二战尘埃散尽的60年后的今天,我们也可以以正常的心态看一些日本拍的剧情比较严谨的战争片。
4 h+ P/ L6 W T: e" \$ S8 c
9 n: \! d. g8 Y力求尽快让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日本本土轰炸,的确让日本遭受了重大损失,但无论是平民伤亡还是国家损失,都远远比不上日本让中国遭受的伤害程度。日本的二战战争片主要强化日本作为战败国的受害者形象,一些剧情比较严谨的战争片也会在剧中谴责当时日本军国政府的所作所为,本部剧也是如此,所以整体看下来作为中国人还算能够接受。
* m5 G! U5 _$ i, l. Q T" f! {
/ E+ g q& f2 I这里我首先赞扬一下年轻演员崛北真希的演出,这么一部大气厚重的战争片,她出演第一主角,压力可想而知,而事实上他的演出非常成功,也很卖力,完全展示出了那个时代普通平民所遭受的苦难,实际上这部剧完全是一部痛苦多于快乐的剧,对于女角色来说,痛苦的场景非常多,尤其是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崛北都很好的演绎出来,令观众为之触动。
$ e. j) a1 v7 ?! J/ M7 ?; ~# o* P, ~& `
藤原龙也作为比较出色的演技派演员,本部剧戏份不算太多,发挥可空间也不算大,当然也和男性角色在战争中的心态有关,但总体来说两人作为第一第二主角很好的诠释了那个时代的痛苦。7 u# I" e: a/ ~$ C
* j' _2 b% @7 w
本部剧其实非常硬派,演员完全顾不上自己的形象,实际上到了第二夜,崛北的脸上基本没有干净的时候,除了土就是血;此外有关当时受伤者伤寒和破伤风情节的描述也比较残酷,比如伤口爬满了蛆的镜头就有三处,尤其是那个婴儿最后也由于破伤风死去的情节,更令观众为之动容,我想小小坟头的那个木制小火车,很多人可能不会忘记。; ~. {; p: N- O
3 |+ B5 C; [3 w7 d* R本部剧第一夜前半部分塑造了一批医院的相关角色,在第一次空袭中死之七七八八的比例,第二次空袭除了博人和友子,其余全灭,通过这种夸张的手法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性。不过我个人认为剧情有些夸大了美军空袭的程度,尽管东京当时的确受到了极大的伤害。8 e8 n5 U$ n- T3 l4 @5 ?
% Q% c$ k, T; I' T
本剧的旁白实际上也是演博人年老版演员叙述的,叙述中也提到了日军对中华民国战时陪都重庆的大空袭,通过瑛太的朝鲜人的角色反映了当时日本在亚洲的一些负面形象,也算是相对客观。( H. U) X0 O$ @+ O
) p% A, ]! Y3 `% \# S( F
爱是永恒,本部剧通过数对恋人被战争拆散的残酷现实令观众触动很深,尽管有一些夸张成分,但还是比较感人,最终女主角和男主角也阴阳两地。
7 q- [- G: D" b2 Y) U, {
& ]! J4 C2 X3 i) @- F本部剧作为ntv建台55周年纪念sp剧,制作的比较大气磅礴,比较有厚重感,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推荐政治观点不太激进的人看下。
' y: j/ b4 `+ D3 a$ s' f
: {2 R7 o) e: y# s0 f; Z/ K+ w本剧有很多令人难忘的镜头,比如拥挤在桥上被烧死的人群,在池塘中被溺死的孩子,眼睁睁看着女儿死去的母亲,包括得破伤风死去的婴儿,以及最后万念俱灰死去的女主角,实际上我认为他在那一瞬间觉得男主角已经死了,所以也不想活了,但实际上本部剧最小强的就是男主角,两人最终没有走到一起也是比较遗憾的事。5 [5 S9 E, V, G( e
- R/ y% R6 \) W+ p此外本部剧的两首主题曲都是YOSHIKI制作,他非常善于创作这种大气的曲子,从以前X-JAPAN时代的几首名曲到globe的一些曲子,都具有大气又优美的旋律,这次的两首主题曲也是如此,尤其是男性美声唱法的《愛する人よ》,仿佛教堂中为超度死去之人灵魂所作的弥撒圣曲,圣洁高雅,推荐仔细听听。6 c+ Q4 Q0 k" g# F; E$ m) C4 v
% }& G4 ]5 N8 t( U0 v5 k0 H9 G这部剧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第一就是崛北的倾情演出,令人感动;第二就是生命在战争中的脆弱,以至于最后失去亲人都变得麻木。联想到近期的西藏事件,我要说,一定要珍惜和平,当战争真的到来的时候,或许我们根本没有接受残酷现实的准备时间。* G3 H* p; s" O# i2 q
: V" M/ C, q3 a2 s/ d+ T[ 本帖最后由 rai 于 2008-3-24 15:5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