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早报% B. U6 X6 h: D1 U8 P7 h$ T4 }0 E
6 }- z, h! \1 x' d6 y# w
; b$ P0 r4 r: g/ I: y# ]
9 ~5 O0 ]: }; T4 n: U& E《白色巨塔》剧照 0 X, \6 D- ^% D; v) u C( L" f Z
- k! k( e6 s( U( |! [+ g d
! l9 }; i4 K; K# {9 T, N8 E/ f8 ^6 q% H4 w4 E- G/ W+ K' d, N
: N6 {6 t6 V6 U5 `. r- F
《排球女将》剧照
& S9 |' H8 l' M! e+ R, p& G4 z3 h! V2 d
; ~/ z* O8 Q! S) y' d& C( E6 [9 x
早报记者 李云灵 4月3日,被称为日本版金枝欲孽的时代剧《大奥》在湖南卫视开播,收视率一路攀升。前晚播出的《大奥·第一章樱花落》更是获得全国同时段电视节目中排名第一的成绩,累计观众收视规模高达2000多万。提及日本时代剧(日本古装剧),恐怕还是要追溯到1980年代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过的热门时代剧《武田信玄》,待到凤凰卫视有限落户内地,又在1990年代前后播放过《白虎队》、《四十七义士忠臣藏》等作品。因为题材受限,也因为宣传力度不够,中国观众对日本时代剧鲜少听闻。而前两年《女人天下》、《明成皇后》等韩国时代剧抢滩荧屏,2005年,一部《大长今》更是风靡一时。此次《大奥》的热播看似有望再掀日剧风,协助近年来国内收视低迷的日剧卷土重来。记者另悉,央视八套即将于下周播出医疗类日剧《医龙》,上海ICS外语频道将播出2007年当红日剧《电车男》、《花嫁女主播》;SMG电视剧频道即将在暑假期间推出《悠长假期》、《恋爱世纪》等经典日剧。
& F4 l9 |- E+ J
. O/ L. V i9 ^, v1 B% _3 n3 n2 p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受广电总局对引进剧的限制,以及日剧不适应国内观众收视习惯和版权复杂且价格昂贵等原因,日剧是否能够再起风潮还有待观察。 9 @2 T, H0 U% H0 i% U3 I, ?
0 i: r- p4 d) v" L, d4 @ 开创“新”时代剧
* l/ t! {$ A9 c* c, ]. o* U
$ ^* F, B: X/ O 上世纪80年代,央视曾经引进了日本风靡一时的时代剧《武田信玄》。播出后受到观众们的广泛欢迎,但是在《武田信玄》之后,国内电视台就再没播出别的时代剧。而对于此次《大奥》系列的引进,湖南卫视总编室负责人透露,他们酝酿许久,早在日本、香港等地播出《大奥》,听闻口碑不错时,湖南卫视便已心动。而对日剧很少现身国内荧屏的现象,湖南卫视进行节目编排的相关负责人解密:“这几年日剧已经不太火了,在荧屏上播出的日本引进剧都以‘怀旧经典’为主,看多了也就失去了吸引力。”但该工作人员也强调,剧的质量好坏仍是决定其收视率的最主要依据。例如这次引进的时代剧《大奥》,从2003年开始由日本富士电视台连续推出后,平均收视率高达16%,单集最高收视率更是冲破了30%,并被称之为“新感觉时代剧”,“日本的时代剧往往是用侠义和武打来吸引眼球的男人戏,而《大奥》则是另辟蹊径,大胆开拍女人戏,其中不乏一些喜剧元素。如剧中有三个在厨房工作的奥女,把三部《大奥》串起来。她们把享受美食作为人生最高的享乐,表演夸张搞笑,很得观众的喜爱。”
5 j' R# h6 H" _% E* l" X4 y+ j/ f" R3 G. N2 E
收视持续飘红
! z5 ]( v) p# z' E6 u1 G) q
% p0 S7 X& i% A 《大奥》在日本播出时,收视也曾创下奇迹,其单集收视份额高达30%,而《大奥》系列于4月3日晚10:00起亮相湖南卫视,其收视并未因清明节假期而受到影响。据央视索福瑞媒介调查有限公司数据表示,《大奥》前四天平均收视率为0.78,在全国同时段电视节目中排名第二。昨日记者获悉,前晚播出的那集收视冲高,获得4.1%的收视份额,在全国同时段电视节目中排名位列第一。湖南卫视方面对于接下去的收视情况表现得很有信心:“马上要播出《大奥》第二部《华之乱》,集中描写权力之争,其情节更为紧凑,故事更加富有戏剧性,这个在国内来算是首播,相信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来观看。” 8 f( c$ H9 W d: i
1 f+ [, ^% R) G2 k/ l
删减让剧情变得牵强
9 X& B: d6 p- m/ b) O9 X7 V
U! ^* T% e1 h% T! e 尽管《大奥》在日本曾创下如此骄绩,但挑剔的日本观众在一边收看的同时也批评《大奥》内容太过血腥、气氛阴暗压抑、演员相貌平平、情节散乱拖沓。据了解,该剧之前在香港播放时,因剧中涉及血腥、暴力戏份,遭到香港观众9宗投诉,直指内容过分露骨,意识大胆,令人情绪不安,家中小孩也被惊吓。湖南卫视方面表示由于中、日文化本身的差异,考虑到国内观众的收视习惯,湖南卫视颇花费了一些心思。除了将播出顺序打乱,根据历史年代重新编排,更是将每集剧情严格审查并重新剪辑。一方面是将剧情得以更快推动,另一方面则是将原剧中一些比较血腥和暴力的镜头删掉。但是记者也发现有观众认为湖南卫视的剪辑版让剧情变得牵强。例如前两集中春日局因为杀了丈夫的小妾而被休,但杀人场面被删剪,镜头直接过渡到休妻,让观众有些一头雾水。
7 f0 I0 P6 w* ], Y# {: T- e% N7 V7 J0 u/ a! ?
1 G' k+ _% `- Y) D日剧为何近年受冷9 [4 `& X" c- l) |* G
" R5 v, p+ _7 J
记者昨日采访业内人士,全面解析近年来日剧在国内持续低迷的原因。
% n3 ]+ V- o( C8 X6 u: m. ^1 q4 O7 m
3 [4 c5 w8 l% _! J+ g 受限广电总局规定
% V, Q- H5 G3 u, w# r7 t
. \# @0 ~7 i U6 k 不少国内观众都抱怨,为什么近来电视台播放的引进剧那么少呢?有传言,早在2000年,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就出台了相关电视剧管理规定,规定出炉后,很多省市地方电视台的译制部受到了很大冲击。比如广电总局彻底收回了上海电视台的海外进片权,使当时红极一时的《海外影视》栏目被迫取消,昨日记者在对业内人士采访时获悉,“近两年稍放宽空间,广电总局规定电视台在黄金时段不能播出引进剧,另外广电总局每年给每个省级电视台引进剧的配额在50小时,其中除了海外电视剧外,还包括港台影视剧。”
& v. g! n2 Y, x' j0 p J Q
+ b& R$ D n# f) S/ U+ c 剧集短难留观众 . `* }; L" g9 U" i7 H5 l7 B$ n2 ]# x
% K$ s9 P" o0 K6 H/ f8 ?3 X" P 1990年代,日剧曾在国内风靡一时,而近年来国内荧屏却是韩剧风头强劲,这与日剧制作的成本以及日本的收视习惯有关。在日本,电视剧每周只播一集,但是在中国,观众们难以忍受这种“吊胃口”的行为,ICS引进剧负责人陈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国内观众被一天三集播出的电视剧宠坏了,习惯了周一至周五每晚播出,甚至巴不得一晚能够看完。所以很难接受一周一集的收视习惯。”而对于电视台来说,日剧过于精短,相对韩剧、港剧很难留住固定收视群:“通常一部日剧只有十几集,这让电视台普遍感觉周期太短,很难留住观众锁住频道。比如《白色巨塔》21集的篇幅在日本要播出半年时间,在中国可能不到半个月就播完了。”
# {1 q; @- ?: W) J8 S: M
0 N/ D2 E+ s, M& M# _1 ^- J 版权复杂费用昂贵 , A: S- W6 X3 R2 k
3 I, H }" I$ A& `) ?7 [" E& x# X$ c 据ICS引进剧负责人陈勇介绍,自《东京爱情故事》在1991年播出后,被凤凰卫视买到播出权在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播出,日本的电视台才将购买海外版权纳入电视台收益范围之列。而目前,日本电视台也不看中海外版权可能带来的收益:“因为日本国内市场非常大,所以在剧集制作的时候,通常是不会考虑到海外市场的。基本靠广告收益和节目相关衍生产品收益,而海外版权只占份额的1%。”另外日剧的制作费普遍都很高,因此版权的要价也相应提高,让很多电视台望而生畏,“日本电视台为了博得观众的喜爱,只能把剧集打造得更细腻,拍摄手法都像拍电影一样,而且日本电视台对于剧集的播出版权从不二价。据悉,韩剧这几年的价格呈现三级跳,前两年一般一集3000美元,目前飙涨到平均一集1.5万美元左右。而日剧近年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东京爱情故事》的播出版权要比几年前涨了5倍。”另外,陈勇还透露,译制费用也相当昂贵:“买来版权后,需要翻译,即使买的是香港制作后的版本,也会发现配音是‘港台腔’,字幕是‘繁体’,需要再次返工,仍是个浩大的工程。这也是内地电视台不愿意引进日剧的原因之一。”
9 X, r0 x8 w- p# t* ?& S5 j/ {5 A+ B% h: @
另外,日本电视台对于版权的管理非常严格,陈勇表示:“韩剧可以在买下版权后反复播出,甚至有卖出的权利。而日本在卖一个剧集之前,所有版权都要处理,程序非常复杂,在什么时候播、播多少次,有很多限定,通常是两年内只能播三次。” 9 Y# J$ o1 y2 J) \9 T
# z! u2 g5 Q4 |2 y
没有新米只能炒冷饭 " [. e* }# U7 `2 z
0 B. e. h/ y2 z# b0 f+ B+ X G% c
记者发现,现在仍活跃在国内电视荧屏上的一些日剧都是上世纪80年代的,例如《阿信》、《排球女将》等,这些日剧曾经在我国引发收视奇观。时隔多年,众多电视台还在以再包装、再演绎等手段试图再次激发新、老观众的收视热情,但是很多观众并不买账,纷纷表示:“又是在炒冷饭!”经常重播经典的上海教育电视台对于“炒冷饭”的现象也有些无奈,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缺乏买新剧的实力,他们认为经典日剧也是收视率的保障:“引进剧的收视率是要冒一定风险的,但如果剧中的主角和电视剧本身在国内已经有成熟的观众群,即使是老剧,也会比新剧更有市场、更稳定。之前我们播出的《血疑》收视一直在1%以上,所以接下来决定推出山口百惠、三浦友和联袂主演的日本经典爱情三部曲之《红的冲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