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4-14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篇:吴氏生存法则9 J0 s/ d5 v( [6 P3 a; W
/ M6 H6 w' s0 V/ V0 k4 ?3 o$ K' J, C 对于吴承雅和徐英恩两个角色的性格,我没有更偏爱谁。从一般人的角度来看,我和所有人的观影喜好一致,喜爱明朗一些的角色,徐英恩应该更受欢迎。而从专业的文学眼光来看,吴承雅的性格更有可研究性。所以我想,《on air》的剧评写完之后,一定会发现我谈论吴承雅比徐英恩多得多。这是性格设定的关系,和我喜欢谁无关。
" B/ C2 G( S8 i1 l 所以这一篇,又是献给吴承雅的。; k" s( U% {' G" ^: n/ m' v& f
吴承雅成长为今天的巨星,一定有她的制胜法宝,虽然剧中没有交代她是如何成功的,但是从她现在的种种表现来看,仍然可以发现吴氏的生存之道。9 {: Q2 i3 T! k# _- x5 n
/ ]. t9 E3 E/ G$ m1 v 吴氏生存法则一:宁可被人憎,不可被人嫌
& g r! _+ q, q/ g/ r ~ 亦舒曾经借《她比烟花寂寞》里的徐佐子之口如是说:“人们把我估计过高,以为我是头号黑狐狸,厉害精明,冲锋陷阵,万无一失。其实呢,我也只不过是个蠢女人,但我能不能把真相告诉人们呢?万万不可,让人们这么想好了,情愿被人憎,不可被人嫌。我怎么能告诉闲人手袋是半价货。”此话亦可适用于吴承雅的心态。 g$ u3 u5 Y9 s, C6 D% l8 Y+ x
这是个人踩人的世界,各行各业均如是,演艺圈尤其势利。看看张其俊就知道,这个世界多么现实。吴承雅一定是深谙个中滋味的。在这个圈子里被人嫌的有两种人,未成名的跑龙套和过气的小明星。住在满是透明玻璃的豪宅里的吴承雅,曾经是跑龙套,每晚每晚,独自一人蜷缩在沙发里看以前的录影带,其实是看过往不堪的自己:彷徨无措、满眼恐惧,站在镜头前,不住的道歉,不住的说对不起。一次又一次,好像没有终结的一天。自己再努力有什么用,人家还是用鄙薄的眼光来看你。现在的吴承雅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不见得演技有什么进步,但是形势比人强总是有好处,起码不用饱受人家的冷眼。背后骂你吗,不要紧,只要面前学乖,你照样还是这个圈子里的女王,人人畏你三分,人人围着你打转,多么风光。一定是看过太多变幻莫测的嘴脸,才学会用冷眼来看待这个世界,被小人憎有什么可怕?倘若对人还有信任和期待,则就该处处与人为善,打点关系,以备日后不时之需。吴承雅对人性显然没有这么乐观,她不是笨人,唯独因为不相信所有的人,所以才宁可被人憎。, p9 K3 Z4 _. R: K) a7 |' J" N2 I/ O
所以在独自跑去找张其俊签约后,知道cherry曾经是张其俊的演员,却被陈相宇挖角。新仇添上旧恨,我就知道cherry一定要倒霉。果不其然,第一次见面,就被吴承雅好好修理了一番。先是吴承雅式毒舌,暗讽cherry猪狗不如。如果此时的cherry可以学乖的话,估计吴承雅也就不了了之了。然而初生牛犊不怕虎,cherry的气急败坏让吴承雅从动口变成了动手,连泼两杯水,好好的浇了浇cherry的怒气,最后更是撂下一句狠话:“在这个圈子里没有几个人可以让我害怕的,我只怕我自己,因为我也不知道我会做出什么举动。”看着cherry恨恨的目光,吴承雅一定知道自己的生存哲学发挥了效应。第二次,吴承雅教会了cherry要对前辈行礼,当着前经纪人陈相宇的面。第三次,当cherry再一次面对吴承雅时,居然毕恭毕敬90°行礼。谁说处处要与人为善,那也要看在什么地方对什么人。至少在这里,吴承雅赢了。
C, F/ n. W9 r- v: }# Y& r 然而内心真实的吴承雅究竟是怎样的人?
/ b0 F! J* x0 c5 t 第一次看见吴承雅的住宅,我还是暗暗吃了一惊。遍地的玻璃装饰和满眼的纯白多多少少让人觉得不真实。玻璃的易碎敏感,纯色的忧郁冷静,也许可以从另一个层面反映吴承雅的内心世界。唯因眼中容不下杂质,才如此偏爱无暇的白;唯因一颗敏感易碎的心,才用冷漠和强悍包裹自己。这或许是吴承雅的无奈。
6 s* f# I' |$ B: y0 Z# s' J, [3 b0 g
3 P7 ~$ B/ P% j) G6 L: ]( h9 P/ w. n 吴氏生存法则二:绝处逢生,以气取胜: M8 s5 v% D% V4 k/ C' v
你绝吗?我比你更绝!这句话应该很适用于吴承雅。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多半欺软怕硬,无一幸免。陈相宇在培养吴承雅之初一定这样告诫过她,就算心中没底,也要态度强硬,死撑到底,万不可被人看出来。在与cherry的第一次见面时,吴承雅说过没有几个人让她觉得害怕,cherry未必是笨胚,但吴承雅言之凿凿,胜在气势。
9 @4 J; G+ R9 Z 就好像小时候看赌片,最爱看的就是主人公绝处逢生,扭转乾坤。靠的是什么?高超的牌艺吗?未必。然一定有一股强大的气场在!一个讳莫如深的眼神,一个神秘莫测的微笑,一个出乎意料的动作,凭着这些,一定可以力挽狂澜。这是一种高超的心理战,可以使对方瞬间陷入无物之阵。本以为已经致人死穴,却发现自己的死敌还好好的站着,其实只是硬撑而已,但在关键时刻,谁能撑到底,谁就得到最终的胜利。
" T9 b# _0 ~/ v2 g& s* R, b/ j* f 之所以用赌片来作解,多少是因为发现吴承雅血液里的赌徒气质。吴承雅的第一次豪赌,是在七年前,无知者无畏的她先是遇到了骗子,再是被张其俊以特殊方式修理了一顿。这样一个小小的女孩敢如此单枪匹马闯娱乐圈,不是赌徒是什么?等到吴承雅投入陈相宇门下,辅以陈相宇式严酷教育,吴承雅的赌徒潜质真是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最后颇有些青出于蓝的味道。所以陈相宇才说,自己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和吴承雅上床。依我看,这招也未必管用,吴承雅这个人,也许别的倒也平平,但死撑二字,她最得其精髓。
2 O7 J! B% z b* w; P 这种方法最适用于不了解的人面前。比如那个色胆包天的水木建设二公子。这件事情的过程相信不用我再重新介绍,《on air》的亲们一定看过多回,也做了详细的台词整理。吴承雅的表现真是可圈可点。这个女人有着非同一般的洞察力,能在瞬间捕捉危险的气息,并看透对方的内心。龌龊的心被吴承雅的一句“想要我就回去和夫人商量一下吧”浇的痛快淋漓。然而我关心的是吴承雅在这之前和这之后的一个小小举动。在这之前,陈相宇带吴承雅去见水木建设的二公子,并顺手摘下她的耳环说:“显得很掉价。”表面上这句话好像没有只是评判吴承雅的审美缺陷,实际上却暴露了陈相宇的内心。他只是把他所有的演员看成商品,有价值与没有价值就是他对人的判断。掉价的意思就是说吴承雅的价值降低了,摘下耳环更有气质的吴承雅才可以卖一个更好的价格。所以在回击完水木集团二公子后,吴承雅重新带上自己的耳环,其实是宣告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她反抗陈相宇,以致最终离开他都是基于此。
( m2 ~. R% Q p3 e 说到陈相宇,我料定他一定教了吴承雅很多东西,正如吴承雅自己说的,跟在他身边可以学很多东西。吴承雅说自己谁也不怕其实是假的。至少她怕陈相宇。因为这个男人了解她,知道她的一切,甚至一度还控制着她。所以吴承雅的这一招在陈相宇面前是失效的,所以只有再借助别的力量,吴承雅才可以和陈相宇较量一番。这是后话了。
2 f& L7 H2 {, ~( @' D- f$ O! I* D0 ~4 h, S3 H
吴氏生存法则三: 扮猪吃老虎$ E7 o$ G; i! G- R
刚强易折,而柔则可以克刚。这是道家的处世哲学。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吴承雅怎么会不知道。所以,太聪明的人偶尔也要装装糊涂,大智若愚一番。这就是三十六计里提到的“扮猪吃老虎”。& T3 ~4 C; C* e5 {
坚信着宁憎勿嫌和以气势压人的吴承雅,一直是以一个强者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强硬毒舌,决不妥协。然而该妥协的时候,该装糊涂的时候,她也毫不马虎。
. c0 k8 ^1 s p* B* ` e$ f 且举四人跳舞事件为例。吴承雅既然已经知道出演《the ticket to the moon》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在妄图拉拢导演撤换编剧无望的基础上,只得接受这个事实。两个发誓绝不会一起拍戏的女人最终坐到了一起。说到这里,我并不觉得吴承雅是真的要撤换编剧,事实上以吴承雅这么聪明的女人怎么会不知道徐英恩的水平,当初之所以与徐英恩产生过节多半是因为要和陈相宇对着干而已,至于五年前的宿怨,只能说那是吴承雅还年轻不懂事,再说那时的徐英恩也不是现在的徐英恩。那么为什么吴承雅要一再的在导演面前表示不愿意和徐英恩合作呢,私以为那实在只是一种策略,在下节中我将着重分析。
& C/ `% M! T$ R$ U 话说回来,当吴承雅要主动约见编剧和导演时,她的心中一定早已想好了对策。这个女人若不是有十成的把握是绝不会开始行动的,就如当初她要撤换经纪人一样,她一早已经想好要去投奔张其俊,而非与陈相宇决裂之时才想到他。我甚至暗暗怀疑,吴承雅早已在等张其俊破产之后去找他,一方面是相信张其俊的为人和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了断七年前的纠葛。我之所以不用报恩这个词,多半是因为我觉得吴承雅对张其俊的感情很复杂,这其中固然有恩的心态,也同时夹杂了很多其他的不甘、不忿、不舍。说吴承雅早在七年前就爱上张其俊不免武断,但是她对张其俊的感情是特殊的却毋庸置疑。在以后的章节中还有另外的分析。
" w. U- u/ w! f* [5 s- z4 b 当然,让这两个女人最终能坐到一起,多半还是因为两人的利益有了一致性,说到底还是吴承雅的缺乏自信。我相信是当她知道徐英恩的剧本被咔之后才最终决定出演的,只有在这个时机出演,才最可以一挫徐英恩的锐气,从而为自己以后与之合作赢得更多的筹码和谈判的条件。当两人坐下来拼酒时,徐英恩问吴承雅为什么最终决定出演。吴承雅先是说为了钱。这当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当徐英恩按捺不住说出希望因为剧本的原因才出演时,吴承雅终于松口承认剧本很有趣。那一瞬间,我看到徐英恩的眼神顿时柔和下来,我知道吴承雅又成功了。真的是因为剧本吗?吴承雅会单单因为剧本原因出演一部电视剧吗?当然不会,然而既然已经决定出演,也就犯不着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清,和编剧过不去了。吴承雅承认剧本有趣,其实也就是部分投降,同时也承认徐英恩的能力,可谓一箭双雕。这一步,首先让徐英恩放松了警惕。接着就是吴承雅以“吴氏海豚音”放歌一曲,让当场的三个人目瞪口呆。一开始,我以为这也是吴承雅的策略。但直到十二集中大家闹吴承雅去唱歌而吴承雅摆出一副拽样的时候,我才知道这原来只是编剧制造的笑点而已,意在揶揄明星也不是万能的。不管如何,吴承雅已经放下了身段,从后面编剧唱歌并邀她一起飚歌开始,吴承雅一直在扮猪吃老虎。想来这也是必然,吴承雅是最审时度势的人,一旦发现大局抵定,那也就只好硬着头皮做下去。更好笑的一幕发生在后面。吴承雅和徐英恩喝醉之后,被导演和经济分别背回家,一转眼,在车上醉酒的吴承雅直挺挺的坐起来,神采奕奕,毫无醉态,着实把张其俊吓了一跳。当张其俊问吴承雅为什么要装醉时,吴承雅说一句要给编剧面子啊,不然弄些奇怪的剧情怎么办。这个解释真是符合吴承雅的个性。说来说去一切都还是为了自己,但是利人利己的事有什么不可做的呢?当发现决定权已经不在自己手中的时候,吴承雅耍些小小的手段还真的让人觉得油滑的可爱。 ?6 z1 y7 m; Z/ H( b
$ J# T" D2 d) @! f, D
+ A% Q" B1 [7 C# V/ L# s 吴氏生存法则四:先下手为强
2 f9 s) h) ]8 m7 B 说到先下手为强,我倒觉得这应该是陈相宇教给吴承雅的,只是吴承雅天资实在不错,把这一招学的最得其精髓。
% S) y" D' q( U3 _" a! J/ T% l& h 这一招的第一个受害者应该是始作俑者的陈相宇。当吴承雅当着陈相宇的面把到期的合约撕毁的那一刻,陈相宇一定后悔曾经教吴承雅太多东西。正如陈相宇直到最后,还是只会用钱来收买吴承雅,承诺多给她五亿。而就像吴承雅最后反驳他的那样,那五亿还不是我给你赚的。陈相宇不知道的是,人与人之间除了利益关系之外,还有其他很多关系。利益关系最牢靠,那是当人们需要他时。可是一个人只能用利益关系来捆绑别人,也就注定了他最后的失败,这就是陈相宇为什么最后没有留住吴承雅的真正原因,因为除了钱,他无法用其他的东西来捆绑吴承雅。这不是吴承雅太聪明,就是陈相宇太笨。其实也不是陈相宇笨,应该说每个人处理问题都有自己的方式,这是陈相宇的人生观出了问题。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5 L6 ]) C' K( n9 \; s I" g! b 所以这是吴承雅最不像陈相宇的地方。当她意识到欠李庆民一个人情的时候,她是拼命找机会偿还的。是吴承雅很讲义气吗?当然有这个原因,但更深层的,我认为是陈相宇的这种唯利主义在吴承雅身上的反面投射。与其等别人拿着自己欠的人情最后来要挟自己,不如趁自己还有能力的时候早早回报。这样说未免有点小人之心,吴承雅未必这么想,而李庆民也不会这么做。我指出这一点,实际上只是告诫那些一天到晚只想着“我要我要”,却从来不懂回报他人的人,不妨用这样的心思去想一想,也许你会发现这种先下手为强的好处。
6 r* r, U- K- E C& L% ] 当然,我要说吴承雅的不是她义气的一面,而是她在与导演的交往过程中透露出来的一种心机和手段,以及背后要达到的目的。很多on air迷在谈论之前的感情戏时往往觉得明星与导演之间有暧昧的气流,并且好几次都是吴承雅主动约见导演从而认定吴承雅对李庆民有感情,这种看法我并不赞同。事实上吴承雅每次约见导演都有她自身的目的,而这个目的,绝不是因为她对导演有情,而恰恰是发现他和编剧有情,而采取的一种拉拢和提醒相结合的手段。3 O$ q4 |$ q5 r9 ?% o7 y9 g1 a
合约到期了,先撕毁的是吴承雅;拍片子,找剧本,先发出邀请的是吴承雅;在不礼貌的后辈面前,先泼水的也是吴承雅。就连见到编剧,先开口搞僵气氛的,还是吴承雅(私以为,徐英恩对吴承雅应该更有偏见)。这就是敢为最先。任何事,在任何人面前,先做就是掌握主动权。占有先机也就是站在了制高点上。
# b4 {2 z4 i5 K+ ]$ x 所以吴承雅先约见了李庆民,开门见山的说自己是来报恩的,而对他到底拍什麽片子不感兴趣。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无论你拍什么,拍的好不好,我都会演。这段潜台词很绝,一下子把处在有利地位的李庆民拉下了马,吴承雅却转而获得了先机。当李庆民说是不是要和解做朋友的的意思时,吴承雅却似笑非笑的说,不和解也无所谓,只是报恩而已。这段话的潜台词是,我无所谓,我有很大的自由权,对任何事情我都不是很在乎,也就没有什么可以真正可以抓住弱点的地方。当徐英恩跑出去的时候,吴承雅问了为什么没有去追,其实是在试探李庆民和徐英恩的关系如何,也就可以以怎样的方式来对待李庆民。结果李庆民表示自己没有追回徐英恩的把握,我相信吴承雅是松了一口气的。所以她说我们俩很像。这是一种拉拢。至此,吴承雅对李庆民没有私人感情,而李庆民对吴承雅,至多只是好奇而已。, K4 C4 I7 V5 V- h5 s) ^
但是第一次见面,吴承雅已经掌握了与导演接触的节奏。她可以看出李庆民是一个强势的人,所以在他面前,吴承雅多处处揭穿,不留情面,说话出人意表,只是让李庆民更难猜而已。/ O" m8 ^7 h( y# A! J& [& B- E! k; p8 [
第二次见面,吴承雅知道李庆民有求而来。老实说,吴承雅一开始不接受恩英这个角色是因为这个角色超出了她的演技,她觉得自己无法胜任,但在李庆民面前,她当然不能这么说,所以她以没有第一时间来找她和已经报答过李庆民为由,拒绝出演。这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手法,谈不拢也就算了,反正角色这么难,假使最后不得不演,也可以显示自己的气势,总之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 T2 p; {4 d q: I N) K: T 第三次见面,吴承雅在确定时机成熟的时候出演,但是她还是觉得自己没办法演恩英,所以,她找到李庆民要求把主角变更为女医生。当李庆民表示剧本应该和编剧商量时,吴承雅不无挑衅的说原来导演没有地位啊。所以下一幕,我们就看到李庆民硬着头皮和徐英恩吵的画面。一直到这里,吴承雅都还是确定自己可以控制导演按自己的方向行动。. R- e& d, @/ W$ Y' W9 }
是什么时候开始,吴承雅发现导演和编剧之间的感情不一般。我觉得最早是在四人讨论吴承雅演的恩英要事先拿到剧本时,导演对编剧的维护,让细心的吴承雅看出端倪。至于为什么吴承雅老和徐英恩对着干,一方面是因为两人以前关系就不好,另一方面多半是因为张其俊表示曾经喜欢徐英恩,而且直到现在,也经常站在她那边。当然,吴承雅不会一开始就确定李庆民站在她这一边,但是从九份李庆民对她的维护来看,吴承雅认为可以拉拢一把李庆民,既然有可能性,干嘛不试一试,反正对自己绝对没有坏处。所以我坚信,吴承雅戴着李庆民的帽子,目的是李庆民不是徐英恩,她不会一开始就想到这个帽子会让徐英恩难过。在四人相遇的时候,她的眼神也是先瞄李庆民,再发现徐英恩的反常的。这只是吴承雅玩弄的一个小招数而已,意在挑逗李庆民,而徐英恩的反应是意外收获,从而让吴承雅认识到徐英恩对李庆民的感情不简单。而李庆民随后为讨好徐英恩也要跟着去spa也让吴承雅看到了徐英恩并不是单相思。我相信在这时,吴承雅就觉得要拉拢李庆民在自己这一边有很大的困难。同时,也让她确定,徐英恩对张其俊没有感觉,所以在此之后,吴承雅对徐英恩其实没有什么积怨了,有争吵也是工作上的,不涉及私人感情。9 ?1 c" }& W- |- F
第四次见面,在炸鸡店。李庆民鼓励吴承雅成为真正的演员,像格雷斯凯利一样。吴承雅说,希区柯克暗恋了格雷斯凯利很多年,所以才拍的那么好,言外之意是你喜欢的不是我,所以我不可能做的那么好。吴承雅既然已经洞悉李庆民的感情倾向,也就没有必要再与他暧昧下去,所以才干脆挑明,你是站在徐英恩这一边的,想我认输。
1 d. u/ r; S5 I1 _: K2 c% ` 总之,目前为止,吴承雅在与李庆民的四次单独会面中,丝毫没有表现出爱慕之意,有的只是拉拢之心。从而为自己赢得筹码,在拍戏时拥有更多的主动权。这也使我确定吴承雅和李庆民之间,没戏。
$ I4 g! p* P4 M' r: W 说到先下手为强,我还想到一个片段,那就是吴承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动声色的摆了那个记者一道,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可谓痛快淋漓,这么机智的吴承雅,也难怪别人觉得她不好对付,包括强势的李庆民。直到十一集,李庆民拿吴承雅,还是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但是随着电视剧的真正开拍,导演和编剧将拥有更多的主动权,情况自然会有所变化。换而言之,吴承雅藏在内心深处的东西,将一步步随着主动权的变化而转变。% ~+ B8 d9 H$ Q5 F7 x: o8 q
以后的吴承雅,就留在以后再讨论吧!
# k* l* H5 A) O0 T" S6 U1 Y$ t( p$ P) @. h( C* Y+ _
) H3 R$ k R! ]5 E0 Q
[ 本帖最后由 郁流星 于 2008-5-27 19:5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