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f; h0 w" _" M# i2 u7 J
; M. G+ Z0 Y1 X% p
http://blog.sina.com.cn/foreverbutterfly
) G. _; w$ m" c3 I' m( G
" M$ a6 d! X) p* P1 n12日,《Last Friends》以超高的20点收视率在日本画上句号,隔天后,大洋西岸的我们也盼来了最后一晚。我很感动,真的,当最后一幕,美智留他们乘车返回东京时,夕阳下,一片暖融融的景象,马路的尽头是耀眼,是光明。我突然觉得,有了这些,生活的前方即便充满更多坎坷,也都无所谓,因为,那片温暖的光辉可以驱走一切。 . H8 l3 I4 [) n3 o
( }6 O% L, K8 a1 w I可是,我听到了很多谩骂的声音,对这个大团圆结局,对这个温馨的结尾,他们不屑一顾。首当其冲的是浅野妙子,有人声称,浅野大妈算是丢人丢到家了,用车祸这种狗血桥段冲数,用自杀这种乏味剧情垫尾,等等。——47岁的浅野妙子果真如此不堪了吗? + f$ a. F7 W6 M# t/ |7 h+ i8 |( v; \
* J/ l* d6 Q* D不管是上个世纪的《等你说爱我》、《恋爱世纪》、《神啊!请多给我一点时间》,还是最近几年的《大奥》系列,以及十分轰动的电影《NANA》,浅野的爱情故事,点缀了日剧辉煌的整个时代。我一直在想,在日剧编剧圈里,如果北川悦吏子是红牡丹,野岛伸司是黑郁金香,宫藤官九郎是紫罗兰,那么浅野就是白水仙。她可能不是最耀眼的,但她却是能让你最难忘的。此次的《Last Friends》,题材之新颖,让人惊讶。在“男同志片”泛滥的今天,很少有几部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女同志片”,浅野走进了这个别人不碰的角落,开始她的讲述,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 C' a& Z0 s* U2 x) Y' M
5 U4 R9 {! ?+ u9 s: ]
成功之一:塑造了一个真实的“中性女孩”。当一头帅气短发,一身男孩打扮的磂可出场时,我吃了一惊,这真的是上野树里吗?那个在《Engine》里不显眼的女孩?那个在《珊瑚,老虎和鱼儿们》中的丑八怪?那个在《交响情人梦》中的邋遢钢琴天才?在“中性女”流行于世的今天,在“李宇春”登上《时代》封面的今天,无数人都在私下里议论,这些比男孩还男孩的女孩们是不是“LaLa”,是不是“蕾丝边”?浅野没有直接给你答案,她只是告诉你,这些有着女孩身躯的人们,很苦恼,很郁闷,她们有着自己的想法,有着自己的理想,这些想法很独特,这些理想很伟大,本应该得到家人、朋友、亲戚、社会的支持和赞许,但是,她们却一无所得,只能自己吞下自己的泪,原因就在于她们的想法和理想不融于社会道德。浅野并没有鄙视这些中性女孩们,浅野也没有抨击那些家人、朋友、亲戚们,因为,这个社会环境已然如此,一种与生俱来的“中性”,痛苦的是所有人。 # a* s6 y+ E+ _! z% R, a/ q8 U
4 F& B) y, [2 W, B成功之二:建造了一栋温馨的“Share House”。今年的国产剧是《奋斗》的天下,当石康正乐不颠儿地数着大把大把钞票的时候,一群傻了吧叽的毛头青年则开始在北京城里寻找那栋时髦的“Loft”。我真想问问那群被所谓的“奋斗”给忽悠晕了的年轻人,怎么连最基本的算术都不会,按照今天国内的房价,那么一栋“Loft”,何等收入的年轻小子才能消费的起?——浅野也建造了一栋“Loft”,一栋其貌不扬的“Loft”,没有很大,没有很华丽,看外观似乎是富人独栋的别墅小区,但走进屋里,只不过是简单的家居而已。准确地说,浅野忽略了建筑本身,她强调的是“Share House”,她要的是那种共享、互助,她期望的是彼此取暖,或者换句话说,即便本剧把那栋漂亮的“Share House”换成可怜巴巴的小破屋,也都没关系,因为,有了朋友,有了欢声笑语,有了彼此,就有了一切。这一点,浅野妙子远比石康高明。
* x0 L, o d4 O# `+ v1 J' o* B: q$ M" G% @( {% P1 D0 I
成功之三:创造了一个奇特的“三人四口”家庭。就在我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的几个日剧迷网友还在破口大骂,骂日本人变态,骂编剧怎么能把3P(一男两女)作为结尾。我只能说我这几位网友真是幼稚得可以,且不说古人的三妻四妾,就看当今之社会,养小老婆,养小白脸,换妻,群交,乱交,几乎每天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这个国家的某些角落里发生着,这些东西,没有感情,只是在抽插,只是在性,只是在动物本能,不是吗?——试问,你让男同志、女同志们怎么终老,特别是那些不能强迫自己结婚生子的同志们,他们的后半生要如何渡过?浅野很有独创性的勾画了这么一个家庭,一对女同志,外加一个男人,再加一个孩子,很奇特,好像是朋友、爱人、夫妻、家人,但又什么都不是。这真的变态吗?没有肉体的混交,没有精神的肮脏,这种3P是伟大的,是纯洁的。谁谩骂这种3P,只能说明那个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没有人性,他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考虑,他从来不会知道,那些不融于社会道德的人们是何等痛苦!浅野创造了这样一个温馨的结尾,只不过是给痛苦的人们编织了一个可爱的梦,现实生活的残酷,不会因此而消失,那些谩骂浅野的人,你们的良知何在?如果这样的结尾也叫烂尾,那么只能怀疑那些自称喜欢看日剧的人的审美能力了。
# m# `, m! X5 p( i! J7 M1 _! T# I' w0 g4 y4 ^7 T' @
浅野的成功,让我再一次看到了日剧编剧的高明,当然,再高明的人也会有瑕疵,比如,绘里和小仓的结合,就是一个很大的失败。过分的追求大团圆,势必会削弱剧作本身的张力。 & g- y! z9 n6 W$ r& J
: E1 K* l0 Q5 t! v
但是,我还是很喜欢这部《Last Friends》,写到这里的时候,我又打开了最后一集,直接拖到了结尾,看着那片温暖的光芒,我想说:为你们祝福,Last Friends。
- ?8 B. t& {. [# m! y) |" `& [1 t' K4 y8 W8 Q
[ 本帖最后由 sheva522 于 2008-6-21 23:4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