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
* W: y6 t9 v7 T! N) a& E( ?( A: D 关于这样的话题,网上有一篇《生命短暂,爱情永恒-----三部跟光州事件有关的电影》,其中谈到了《华丽的休假》、《古老的庭院》和《那年夏天》。严格来说,《那年夏天》的故事背景时间主要是1969年夏天,光州事件是1980年5月,而且故事地点也不在光州,我觉得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说都不能够将未发生的事件作为“有关”的元素来评论。因此,我只是针对以光州事件为代表的韩国民主运动历史来谈谈我所说的四部电影,除了以上三部,还包括《挖人行动》。% F4 F9 T3 e/ A4 x/ K
如果分成四部分来写这四部电影,还不如分开四篇日志来写更好。我只是按照时间发展顺序配合映画来再现这几个故事,其中可能会有穿插,就好像一种新的剪辑一样,相信会有新的发现和体会。
* Q% h5 a% C, K, V/ } 这四部电影其实时间上几乎是不重叠的。《那年夏天》的主要故事发生在1969年7月,《挖人行动》的主要故事发生在1980年5月8日到1980年5月17日,《华丽的休假》的故事发生在1980年5月18日到1980年5月28日,《古老的庭院》的故事发生在“518事件“之后。
( B% l& z/ a9 q% y% j6 a" ^ 除了《华丽的休假》是正面描写光州事件,其他三部电影的主要线索均是男女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由于故事的时间背景不同,由此产生的故事冲突也有所差异。/ o# y3 p# D5 D# H. s& F
5 }' {5 b+ }8 i2 p# u; @: {: F* L9 ^ a- ~: C. W9 L/ G2 q$ D
1961年6 P* ^. r1 A3 p# W" l
: a8 h# o& g* J5 a6 {* o& ~ 朴正熙发动516军事政变,推翻了民选政府,开始独裁统治。
' N/ y* t3 R/ a4 k
. C) ^! F- O+ E+ D# R1 q; Y 1969年7月11日《那年夏天》
: m0 ^: t8 g+ w: l$ Z6 W% B" x! U4 B5 l# E/ \' ^
% `6 c% d# r6 ^7 S5 u* s+ D
{+ R$ o1 H* |7 e- }% }1 Y' v6 M
* S" i% n- }# P! ]) d 硕英下乡,骑着自行车的他听到了柏树叶的声音,走进一个没人住的旧房,却看到了静因,受到惊吓的静因猛的一盘水泼到硕英身上,由此开始他们湿漉漉的相遇。
8 ?: U$ E3 J1 O' ~4 v* \6 ]# M 1969年7月中旬《那年夏天》) E; z5 G, Z& ]: k% S0 D5 O- s
硕英和静因的爱情总是与水有缘,在屋檐下躲雨的时候,静因对硕英说鱼变石的故事:据说海神的儿子上天庭的时候,追随他的鱼变成了石头,到了下雨的时候,就能听到这些石头的声音。硕英找到一块很像很像鱼变石的石头,送给了静因。
& ^3 d+ Y _- I9 K 1969年7月20日《那年夏天》
~ H- q4 G9 o6 Y 这一天,阿姆斯特朗登上了月球,而硕英则模仿其登月时的太空步来取乐静因,因为他知道她因为父亲投靠北韩的原因而受到很大影响,同时图书馆的不慎失火也让静因非常伤心,因为图书馆正是她的父亲所建。这个晚上,硕英对静因许下了承诺。9 K; x2 q" ~+ a
, g" b( B) x0 ^; O9 o 1969年7月下旬《那年夏天》
' [/ n5 B7 |! e" x C 民主运动风起云涌,硕英最终没有抛弃静因,决定与她一起回汉城。但是,天意弄人,两人同时被抓进监狱,为了避免受到牵连,硕英在静因面前说:“我不认识她”。但最后,他后悔了他说的话,挣脱警察,回头紧紧抱住静因。但是最后,在硕英父亲的帮助下,静因出狱了,但却被要求离开硕英。静因离开了硕英。留下了鱼变石。0 G3 W+ z+ E S7 P; ]
. @* Z B0 T- h 伤心的硕英找寻静因所说的鱼变石的来源地,他终于找到了,把静因留下的鱼变石放在了石堆之上。
3 X0 F0 o' Y. Y. j- @6 @# z. |0 M: b0 P( v
附注:
' _1 D! O' g% w& }" A 在《那年夏天》中,徐静因的父亲是共产党员,在朴正熙执政期间去了北韩,从此徐静因就背上了赤共分子的恶名,自己的家也被清扫一空。当时,朴正熙经常受到北韩间谍刺杀威胁,因此南北关系相当紧张,而韩国国内的民主运动也导致局势不稳。在这种情形下,静因和硕英的爱情好比是出身背景,阶级成分不同的两个人,必须在不可能的爱情与可能的分离的生活之间选择。社会的进步体现在其精密的人际关系,为了维护这种复杂的关系,尤其是不对等的关系,必须借由权力来维系平衡,而一旦权力出现,人类自身的贪欲就会将其无限扩大化。领导者可以把民主领导畸变成独裁统治,军人可以从国家的保护者变成人民的敌人,而恋人的真挚情感也可以因此分崩离析。" W. d$ H* F0 s; m& q7 o3 e
硕英并不是完美的人,在面对生存的艰难抉择时,他一开始不敢承认与徐静因的关系。而在那三十多年的时间,我相信硕英是知道静因还在乡下的,但是他从来没去与她见面。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过多地责怪硕英,换作任何一个人,可能连带同静因私奔汉城的勇气都没有。$ D1 |1 W. _+ f# E
( J. i8 k2 E2 U! s" ?6 g7 D$ V" o
1970年至1973年《挖人行动》% i. R, J+ {/ Y; V9 g5 `
2 S- C# O3 M0 S& ]! I5 y1 b
李浩昌在大学期间认识了光州女孩金世英,并与其恋爱。李浩昌是棒球队员,在队长的威胁之下,有一次参加了棒球队棒打抗议学生的事件。之后,金世英与李浩昌分手,浩昌一直不明白分手的原因。
2 C7 I) Y0 r0 H6 \, d 1979年10月26日
: n' D3 f* h9 ^) R$ b/ R# V 朴正熙被部下情报部长金载圭刺杀,由崔圭夏任代总统。
( V9 _' K0 ?6 n 1979年12月12日
C1 h$ U4 s! A0 z" _3 L 全斗焕发动了“肃军政变”,继续实行独裁统治。+ @% |/ D8 o5 ?3 c/ `( t
1980年4月中旬 S! g- @0 [, b4 x G5 }& Q
韩国爆发了工人及学生示威浪潮,要求民主。5 k; c# s" d+ d9 Z+ t8 Z
1980年5月初, I; L$ s. Z2 M0 W0 _3 |* |% M3 d. Q5 E
全斗焕政府公布了戒严令,宣布在汉城取消一切政治活动,禁止集会游行。但民众示威浪潮随之更扩大,要求撤销戒严令和全斗焕下台。
4 c8 [7 y% t/ k4 M- X# ] 1980年5月8日《挖人行动》
1 W- m' p% X2 ~" M: c3 r 李浩昌作为首尔大学棒球部的球探到光州要把申东烈挖走,遇到了金世英。两人的相遇勾起很多的回忆,而浩昌更想知道分手的原因。
4 Q# |) ^) V$ Y* v
$ ^/ t# C. G. D# q0 b 1980年5月17日《挖人行动》
c% O7 e. ]9 g6 i 局势越来越紧张,军队开始镇压抗议的学生和市民。而李浩昌的挖人行动也得到了回报,他约好当天晚上与申东烈及其父亲见面,准备签约。李浩昌猛然明白了金世英离开的原因:就是大学的时候他棒打民主学生的时候,作为抗议学生的世英在场受到了极大震撼。李浩昌不顾即将到手的合同,毅然闯进警察局,营救金世英,之后李浩昌被捕不知所踪。
6 ~: L; K6 ~% T4 b
* q4 b8 W. r: ~6 B1 Q; ^+ I+ b/ P$ t; \, f
.附注:
- s0 b! H1 Z G! J+ r' ^ 这部片子让我想起在我们国家发生的一些事情。革命或者所谓运动,总是少数人的行为,真正的改变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所谓人民内部的矛盾,并没有谁对谁错之分。因为所谓对错是领导者们规定的。李浩昌是身不由己,在他内心本就没有革命二字的人,在他眼中,只是看到在对抗的时候,自己的队员被抗议学生踢打,自然生起保护之心,再加之场面混乱,在他眼中,打自己人自然就是敌对方。然而,这与一般的打架却不一样,这样的出手是表明立场,是所谓划分界线。政治就是一个无底洞,凡美好的事物都可以在其中变得污垢不堪无法还原本来面目。; J! p1 S0 W8 j, c2 A* k
我想起一些所谓影评,应该说是枪手,竟然把这部电影说成是棒球题材,真是晕死,片中甚至连一场正式比赛的过程都没有,何来棒球题材?就好像《黄石的孩子》明明就是白求恩式的电影,在中国宣传的时候,就变成了卧虎二人组的个人宣传。/ ?! [, n/ w; |: x% P+ M
2 a: o" x9 Z+ }; g* n: {
1980年5月18日《华丽的休假》, e* _; N% ]& P9 X5 {
; h! y' l8 j) W! Q$ w/ a" P7 a
上午10点,在光州民主运动大本营的全罗南道国立大学,政府军与学生发生了第一次冲突,军队打死学生数人、逮捕多人。其中镇宇的同学三平在这次冲突中被打死。民宇拼死救下申爱。) k E6 T- J2 C* V1 h' b
3 a4 D# @7 R7 l 1980年5月19日《华丽的休假》4 R( Z8 S* U) ?# }7 p1 f
镇宇得知三平的死讯,悲愤不已。同时大批市民前往道厅抗议,并用汽油弹袭击政府军,政府军用催泪弹还击。/ I! G6 r4 ^: ]& ?6 Z( H( C) B- u
' [, C/ U8 y3 J3 V
1980年5月20日《华丽的休假》
4 h; `6 I$ }" h6 s( Y% u D# i 镇宇在军队镇压抗议市民的行动中被射杀。镇宇的死亡让民宇受到极大震动。* D8 G# `! d' p" `8 w
; C, x# k1 q9 ~- z 1980年5月21日
/ s# U0 W+ w3 u! x; y 光州市民组成市民军,与政府军进行了交战,政府军暂时撤出光州。5 s; [ A/ k8 A/ s+ a$ Q
( N! |8 t( [+ n- s) H0 F 1980年5月28日
4 p* g8 [+ k7 a/ O 得知政府军调动大批军力进入光州的消息后,市民军首领朴兴洙让民宇带着自己的女儿申爱离开,自己留在道厅与政府军做最好的战斗。民宇送走申爱后,返回道厅,最后被政府军射杀。
/ |$ D) L! `! I
9 y/ _7 U2 H5 L* i0 J, P: R+ y U; P- X- X9 ?# _8 D4 d8 a
附注:
5 D7 Z' Y5 N; _6 e- {# g/ K 所谓正面描写,自然是非常正面的一部电影了,这里几乎没有民主运动人士,我相信不可能没有,或者说电影里淡化了这种政治党派的痕迹,把视点聚焦在普通人在面临生死存亡和强权暴力的反应和选择上。换个角度看,这部电影不是在讲述争取民主和自由,而是在展示普通人的悲惨命运和自我牺牲以及那种久违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就在政府军开枪射杀示威人群的那一刹那,这些普通人就从自我生存的需要出发拿起了武器,开始走上被杀和杀人的道路。其中不同的只是,在战争开始之前,敌人原本是他们的保护者,在战争爆发的时候,却成了真正的敌人。普通人的命运如此坎坷,根本无法知道自己是否是被保护者,唯一的可能只有自己保护自己。韩民族的觉醒意识从这个事件真正爆发了,所谓当家做主,绝对不可能有一个自称为保护者的军人,或是独裁军人政府又或是美军。" R1 E2 a( d% r8 h, [$ @% D
% Y3 Z' d7 J( x5 ]: s+ _; S# Y
1981年《古老的庭院》
u: r+ L' ~2 B8 \, X1 z3 Q$ F I% r+ v L
作为社会党人士,在518事件后,玄宇终日躲避政府的抓捕,韩允姬受托找到玄宇,并把他带到深山一个很破旧的古老庭院里并且一同居住,允姬和玄宇发生了关系。
! Z- X: g" u" Z1 H1 `
# B: d, c7 K' \0 Q; e5 d5 v 1981年5月27日《古老的庭院》6 j& Z6 [7 P1 d1 C
1980年的5月27日晚,政府军调动大批兵力进入光州,道厅剩下的市民全部被射杀,5月28日光州起义被血腥镇压。玄宇始终无法忘记狱中的同志,他时不时到汉城打探消息。, m( Q! K4 d5 f! ~' z/ O, ^2 ?" X; R
0 b: b) F r4 i/ W 1981年初冬《古老的庭院》
# y( ?: ?" U+ D) z* F9 m1 d 玄宇最终还是离开允姬到了汉城,但马上就被抓捕,并开始16年8个月的监狱生涯。再也没见到过允姬,在得到自由之前他甚至不知道允姬为他生了一个女儿。
/ m) }6 `. w3 Z3 C5 C; R 1980年-1983年 6 [% n2 |* x/ H# @+ G, `. y
700多名新闻工作者因要求新闻自由而被政府勒令退休。6 Y& p4 ]6 R+ v% B+ ?% `
1980年-1986年+ y' J3 r3 O5 u1 B: q& l
每年都有相当多的大学生因政治诉求被开除。 & j& m4 |4 X! G* G% B1 P, h# u8 S
1988年 ( A \/ \) A/ D( m$ W5 y& W
光州“518”事件被国会重提。
6 B( F' F& L ?( s 1993年1 S I; ]7 p0 ^& h* w$ Q
第一位非军人总统金泳三上台,承诺为518运动死难者建立国家公墓。
/ ` y2 M# R8 L( U- x 1996年秋《古老的庭院》
* r$ I' h6 d% o8 N% b3 X) @ 在漫长的等待中,允姬得了癌症,并在玄宇出狱前死去。
/ b+ ^+ I" ? m8 W 1997年
) s& K5 I5 I0 S 金泳三签署“518”运动特殊法令,正式为“518”运动正名,为死难者家属支付赔偿金。8 r) g3 _: S6 O B
1998年深秋《古老的庭院》' ` K w9 S8 {( L1 Z- t& c
玄宇出狱,得知允姬的死讯,他重新回到了古老的庭院,重温了过去发生的一切,并且找到了自己的女儿。
- ~0 h. z2 w& J; f
+ S9 s1 A! o7 |" t* d3 `/ W 1998年初冬《古老的庭院》" l& g- [4 X+ y, ~- v
玄宇与女儿相见,而允姬的灵魂则在一旁微笑看着这一对父女。! P8 l9 G, Y% o8 E5 L. y
5 g( z$ `: b0 M0 z
附注:
* ~* R2 [2 m7 t 这部电影采用平行时空叙事,节奏较为缓慢,情绪上也略显压抑,片子反映的正是在518之后韩国人的心理状态。暴力运动失败,导致革命者一时间失去了方向,某些人天生注定是为革命而存在的,一旦革命被平息或者进入和平时代,这些人就无所适从终日借酒消愁。可想而知,带着女儿艰难地维持着没有名分的生活,对韩允姬来说是多么难以克服的困难。她做所有的事情,喝酒,作画,跟别人做爱,无非都是为了等待玄宇的出现。1 e: s c% L! g: K5 b( l7 ~
说到这里,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韩国人特别喜欢借用一些事物,或者照片(《华丽的休假》),或者画画(《古老的庭院》),或者某人(申东烈)等来实现生与死之间的对话,实现不可能的时空穿越。5 h: C; a: r& x$ W( `( K [/ x3 u
- R% }+ G9 E$ i- z2 ~ 2007年夏天《那年夏天》
) s0 p8 x, t& H7 H6 R8 | 硕英重返乡下,发现了静因的遗物中有他三十多年前在石海留下的鱼变石。通过鱼变石,生死两相望的人穿越时空重聚在一起。
2 l5 o* N8 A. ~/ Y1 g( R3 B1 C$ M 2007年《挖人行动》
0 H7 J: [. I( U" H6 y2 I K& p 世英在电视里看到已经成为韩国队教练的申东烈,而李浩昌却已经成为回忆。, B$ i# I7 D4 Z* q
& I0 [7 \6 y7 X/ W
) t! ?& K+ \, P: }- t5 j& s- N, T1 ^ 写到这里,似乎已经没有了一个很明确的中心,这些琐碎的记忆构成了人们对过去黑暗时代中仅存的美好的印象。人类的灾难或会继续,而人类的美德也会伴随着罪恶永远生生不息。
# ] e3 z& v3 X* ~( Y4 B9 q" `. w: r) G! U; `) ^/ {/ W5 t6 [
[ 本帖最后由 mandy_hj 于 2009-4-11 00:5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