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探伽利略》的重重玄机
- Q- s+ r9 U- D- S( B( r$ s' @3 F& t; U' @% t% V! Q# k
$ D6 A! m& f R* @* y4 ?
2009-05-02 16:36:00 来源: 北京晚报(北京)
) ^# N5 F- a6 e Z l0 |- R) z3 [9 W0 m! s- a) A) w1 _7 U
3 s3 u; G4 o# r7 S/ h @, ]0 J+ M$ n' H9 G; t9 f2 z9 ]* @
7 H D, I) O* ` G! H8 P$ F- G7 g
3 M- H" G" K+ @& g
《神探伽利略》并不是一部新片,但在我们更关注欧美流行风向的时候,它被我们淡淡地忽略了。直到香港金像奖的提名,我们才似乎对它产生了一点兴趣。而只要按下“PLAY”键,影片结束前你就绝不会离开。2 m- C5 U; {0 {: L, P
# O( s2 F+ J8 k, Z) ?
我更喜欢《神探伽利略》的原名《嫌疑犯X的献身》,起码让人有思考的愿望。步入影片疑云,痴狂的爱情,离奇的邂逅,颠覆的秩序,在结局来临之前,你找到答案了吗?
% G4 u4 A7 U0 F, X; D _$ w1 ]% ^- y% s
嗨,爱看影片的你,最近发现了什么好片吗,或者在回忆着什么曾经感动你的老电影吗?6 D, |0 y; H5 E* a% ?
' u5 W6 z1 s0 H! \7 C
编辑 蔡岫$ ?) K6 f1 S" {: p9 q
9 K/ x" r. `5 S 日本作品《神探伽利略》的精妙之处,在于难以让人保持冷静。观看中,我以为我们的思维重心还是不要被时常出没于长达128分钟的高智商探案类影片的逻辑知识或数学物理命题和原理所蒙蔽,也不要沉迷于所谓科学怪人的神秘性、大量作案和破案的技术性细节、常识性现象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具体案情或人物具体纠葛。总之,就是大脑不要被表面的精彩或好奇心所遮蔽,否则,你就无法走近真相。% ?( K7 i: |6 b2 E6 b8 f
- W0 G4 t* `/ W& D8 Z. Z1 S 影片以贯穿详细记录精神的镜头和画面的电影语言,对于案情和破案过程的具体细致冷静的叙述,突出地表现出日本推理小说和推理故事片的一贯理性的、冷静客观的、科学分析的而又环环相扣的、同欲望和灵魂内在的矛盾性紧密契合的传统特点。但影片又重在将当代社会深层问题揭示同人的终极关怀结合起来,深入细致地观察和分析纠结在社会和法律问题中的人性畸变形态,同时把法律、执法者以及司法机制的矛盾性和困惑无奈的形态摊放在观众面前。这是比破解再多的疑难案件或大案要案要重要得多的价值所在。我们的同类题材影片或电视剧,其实致命的不足和缺陷也就这里。6 Q. i' C6 K `/ S; F" c! S6 J
3 U" r7 O4 F) y, b; B
观众很难不为该影片的结尾部分所震撼:嫌疑犯石神被押解上囚车时和花冈靖子那种如同生离死别般在发自灵魂深处的哭喊和野兽似
3 v+ [ D3 W7 f: _) }
1 }1 ]; n" U% e) O 的长嚎中绝望地互道“对不起”的场景。, v# e, o: R- ~4 z, u8 S! O
9 ]* o7 d+ x: p; p$ i8 Q
影片叙述结构和手法颇有值得玩味之处。开头就似乎把案情全盘托出,但实际上只有到了结尾才让观众大白真相。而且那是先由刑侦专家汤川不断通过推断和观察得出的结论,再借助画面和情节展示出来。前半部给出的案情让观众多少有点同情和欣赏嫌疑犯石神,观众很容易按照一般思维局限于邻居男女的爱情关系或打抱不平上,事实上却是逆反于这个叙述惯性,直到最后才揭示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爱在左右一切。后半部则让观众震惊于数学天才的冷静乃至冷酷在既杀人犯罪又成功干扰破案中所达到的可怕程度,同时,最后还是令观众懂得嫌疑犯出于爱的动机,所带来的动机和案情的复杂性,也包括嫌疑犯的性格的复杂性,实际上它有点类似于感恩报恩的模式和动机。这就是编导所暗示的爱的绝对性、永恒性和超越性,多少
- `& @/ @. ?8 W9 x# F9 g3 Y" R
3 F: [$ g0 i+ g% b' O# K2 d5 ? 有意让人物来赞扬石神那种坚定地由“献身”来“深切地爱别人”的必要性,但同时也质疑他那种为了报答邻家美女母女曾经在无意中释放爱的温暖使他放弃了自绝于世的念头,企图阻止警方破案而实施尸体掉包的高智商犯罪,尤其是把流浪汉等似乎与他不相干的下层人的生命当做“时钟的齿轮”而冷酷残忍对待的恶行。5 v J: Z6 y* r7 D
$ K+ p# ?. [" @8 d
还有,影片采用案中案和案外案的叙述结构,采用看似简单但饱含历史友谊关系的人物复杂关系,采用坚硬逻辑推理对坚硬逻辑推理的高智商对立关系,采用同样坚硬的真假证据和真假事实的对立关系,采用坚硬逻辑与坚硬事实的对立关系,采用感情和犯罪的软硬性质的对立关系,采用后半部推翻前半部的调查重点转换布置和证据与结论的对立关系,从而大大改变了过去推理类或探案类日本影片和小说的某种在思想、内容和结构上都相对比较单纯的性质和形态。! z# q; N8 s- d. B9 J- F
: ]: j/ N, B- y: |- _ 全片涉及爱的矛盾性、爱与科学、爱与法、爱与罪、爱与生命、爱的回报、亲情与友情、爱情、底层关怀、终极关怀、天才与罪犯等等许多问题和关系。所以,它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是覆盖诸多方面和层面的。而它的思考重点包括法律表面上的公正性和正义性的背后是什么,案情和侦破过程是不是司法机器和执法人最重要的要求。影片告诉观众:社会问题、法律问题中所包含的人格、性格、欲望和感情才是最需要正视、最难以把握的对象。
+ w6 K' s! N8 }9 ?
4 N5 T1 c- h1 r# `" X7 {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