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一 本性与执著
+ N/ t' w U( `: Z! }/ {; j! p9 j9 L! b# `7 f* k/ D
有人见一蝎子落水,便不假思索地伸手去救,不料却被蛰伤。蛰人后的蝎子仍在水中挣扎,此人便又伸手去救,结果又被蛰到。如是往复循环,屡救屡被蛰,却始终不肯罢休。路人经过笑他愚笨,他却说:“蛰人是他的本性,救人是我的本性,我们都在坚持自己的本性而已。”% ]+ D; [* V9 C: P( [
听到这则故事,是在当代文学史的课上。老师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我却大受震撼久久不能忘记:亿冠之于敬浩,不正是如此吗?
. ]5 f- \* g8 E$ f0 I 尽管热情热心换来的只是冷淡冷漠甚至是拳脚相向,亿冠却毫无怨言也从未放弃。只因惠琳在他心头种下了一朵花,他爱的本性便被唤醒,于是一生便只有这一个信念:呵护这朵娇嫩脆弱又满身是刺的花,就算被刺得鲜血淋淋也毫不在意。目不识丁的亿冠不懂什么高深的道理,他所坚持的,只是人类爱的本性而已。
: b _/ B) {3 V& _7 q 敬浩对于亿冠的仇恨,正如蝎子会蛰人一般,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失去父亲之后,年幼的敬浩渴望从母亲身上得到更多的爱,不料这些爱却被一个陌生的男人突如其来地给瓜分掉了,而且与父亲相比,这个男人是何等委琐。更为残酷的是,美丽温柔的母亲竟因为这个男人搞的什么浪漫约会而永远地离开了自己。于是,敬浩的心里,便只剩下了怨恨。而叛逆与堕落,则成了他发泄这些怨恨的方式。$ K( w% F/ U3 K$ t) ?, b
其实,用蝎子来比喻敬浩,有其不当之处。因为敬浩的本性,其实也是善良的。而这种善良,却被怨恨的表象掩盖了。当遇到天真可爱的小朋友时,这种本性的善良与爱便会赤裸裸地表露无遗。珠喜曾说:“哥从来不会对着别人笑,却会对着珠喜笑,哥最疼珠喜了。”被小孩子看穿心事的敬浩,笑容竟是如此温柔与灿烂。每当与父亲吵架,敬浩总会找借口支开珠喜,这一细节,曾让jeonbang感动不已。看着同样失去父亲的宰敏,敬浩的心里必定也很痛。被宰敏牵着手不肯放开的敬浩,起初那些许的不耐烦最后却都化作关心与疼爱。看着永远微笑着的宰敏,敬浩心里的仇恨一点点一点点地被软化,最后,眼神中只剩温柔。2 i. t1 M+ \9 w2 S2 Z: S. [4 O0 M0 ~
社区中曾有人讨论韩剧中的痞子形象,jeonbang觉得,敬浩是最不像痞子的一个。他并没有穿着俗气的花衬衫,也没有弄上耳钉鼻环之类稀奇古怪的东西,甚至连头发,也并没有染的五颜六色弄的奇形怪状,而混混那无所事事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他更是无法做到。他只是在逃避,逃避那些自己并不认同的“好人”们所走的道路,于是他便踏入了那个可以让他发泄怨恨只需拳头不需情感的黑暗世界。
8 `- S2 K1 M& p2 _& ` l0 w* |* e/ T 从来没有一个角色像敬浩这样令jeonbang心疼。虽然并不喜欢也不欣赏敬浩的性格,却总忍不住对他产生一种深深的怜惜。“有时候,我对人类的弱点怀有如此温柔的同情,远远超过对优点的钦佩。那些有着明显缺点的人更使我感到亲切。一个太好的人,他是不需要我的,因为他自有天堂等着他。可是,突然发现他有弱点,有致命的会把他送往地狱的弱点,我就依恋他了。我要守在地狱的门前,阻止他进去。”这是很久以前在杂志上看到的一段话,用来解释 jeonbang对敬浩的偏爱,或许刚好合适。
# g1 W3 N; B" R3 S$ d 而细细想来,《钢琴》中执著于自己本性的,又何止亿冠和敬浩?每日清晨,在修都会往秀瑷的小篮子里放报纸和牛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管秀瑷是否会接受;秀瑷一直保留着在修送她的CALL机并一直去缴费,尽管十年来并没有人会去CALL她。在修和秀瑷,都执著于这段无法相守的爱情。若存在爱情,而只是无法相守,执著也并不为过,“等待一万年不长,若终有爱情作为补偿”。只是,还有另一些人,明知无法得到对方的真心,却仍执著于自己的爱情。十几年如一日默默守侯着秀瑷的吴代理,岁月拔走了他的头发,却冲不淡那一份痴情。热情活泼的敏京,虽是选择了放手,但也正是对自己爱情的执著。她的执著,便是成全在修与秀瑷,是让在修幸福。英俊健硕的永德为何一定要在臭水沟里厮混且不肯背叛毒蛇?这何尝不是一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执著?$ z! R) m7 b, G* i5 I
我们并非一个执著的民族,千百年来,儒家与道家的影响已根深蒂固,我们本性中的那一点执著便在其中消磨殆尽。我们在儒家的“入世”与道家的“出世”之间自由地游走,为心灵寻求最为舒适的生存空间。当这样的我们遭遇到执著偏激的韩国人,便不由得为之唏嘘感叹。
~9 j. z2 k/ G: k2 _ Adob 曾感叹jeonbang爱仁成竟爱成痴了,其实我所能做的,也不过是短暂的痴狂而已,并且,只是不费气力的柏拉图式——就算有云梯可上,我也未必会去摘那颗星星。而一旦事过境迁,无论多么刻骨铭心的事都会被我遗忘得再也找不到感觉,韩国人的执著,是jeonbang永远也学不来做不到的。也许正因为如此,我才会深深迷恋那些执著的人,譬如杨过,譬如远钧,譬如《钢琴》及其它韩剧里的男男女女。
; g- i) x* @! _ W' Y& [. J& s% b8 h
B n! `' G% M4 I+ m其二 爱与怨恨( w5 v% @/ E, ^! M4 P+ {4 M# V8 L
; m3 Q" O: P. o9 C6 U& K( _* K
“怨恨是弱者的情结,爱是属于强者的”,这句话,也是jeonbang在当代文学史的课上听到的。听到的时候,又想起了《钢琴》。" i% A) g; E2 g9 ]( \
虽然很会打架,但胸中充满怨恨的敬浩,却是十足的弱者。他的叛逆,正表明了内心的软弱与无助。虽有家人的关心与疼爱,但敬浩的世界里,却只有他孤单一人。他从没有为任何人付起责任,无责任的活着,只会让他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堕落。直到遇到爱他的银芝,遇到想让他疼爱的宰敏,他蕴藏在心底的爱,才被唤醒。敬浩遇到宰敏,正如亿冠遇到在修,当不可推卸的责任背负到自己身上时,他们才重又燃起爱与生活的信心。宰敏于敬浩,便如天使一般,这微笑天使仿佛有着魔力,敬浩十几年来冰封的温存竟可在他的笑容中融化。
! _ @3 G! H! X# q6 @ 其实何止是敬浩呢?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这个细节。永德手下的一个混混奉毒蛇之命去绑架宰敏来威胁敬浩,天真的宰敏仍旧对着这个来绑架他的坏人微笑着。那一刹那,这个混混脸上的表情竟不自觉地由凶狠转为温存。后来,他便背叛了毒蛇,来帮助敬浩和永德。一切的转变,竟只缘于一个小孩子的微笑!怕是见惯了冷面受惯了铁拳的他,从未感受过一丝别人的温存与爱意吧。
. r" m2 @* R# l' K 身材矮小,面目委琐,连混混都只能当三流的亿冠,却是真正的强者。因为在他胸中毫无怨恨,只有对惠琳对敬浩对秀瑷对在修对珠喜无怨无悔又永无止境的爱。总是当好人的在修,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强者,不仅毫不介意父亲把爱都转移给了敬浩和秀瑷,而且同父亲一样深爱着他们。+ @1 h# b! P' Q/ F3 T
1 K, O" }& N) ^, E4 K, ~$ E2 e w) o; O, h3 j
其三
4 R1 }+ [( u! f9 @0 h/ f3 G: k
: s- t) c0 n1 t 那一日在图书馆整理古代文学的笔记,恍惚之间又想起了《钢琴》。古代文学的老师在分析《窦娥冤》的艺术性时曾说,这部剧在悲剧中穿插了喜剧调侃,但整体调子却十分搭配。我最爱的《钢琴》,不也正是如此吗?. m h5 y# j8 S1 T' Q. F
亿冠这样一个具有悲剧性的人物,其言行却是时常令人发笑的。剧集的开头,他便拍着手跳着脚为唱歌的老大做奇怪的伴奏;当多年以后被老大在公车上逮到时,两人的你追我赶也颇为有趣;听到吴代理叫自己伯父,他竟站起来去数吴代理那稀疏的头发……% X l; T5 j' ?- P. f
8 M* ^/ i: f- k1 n8 S6 H4 ~
( ?1 Y3 [3 f$ _9 }( t其四 无法成全的姐弟之恋
* [+ \9 `+ A5 J; ^
Y7 j" i7 o0 _) r7 a1 O. d 由于被敬浩吸引了大部分视线,关于《钢琴》中在修与秀瑷的爱情,jeonbang并无太多感想。只是像很多朋友一样,最初也不明白为什么毫无血缘关系的两个人不可以相爱相守。后来,jeonbang特意去问了兑熹哥——一个手里拿着以性感着装的baby vox为封面的杂志也会脸红的28岁的韩国男生——以后才完全明白,原来韩国还保留着我们想像不到的封建伦理观念。时尚行头包裹之下的韩国人,却有着一颗极其保守的心。
! D4 B7 @: X( S) {4 A 在韩国,娶老婆绝对不能娶年纪比自己大的女人。像在修与秀瑷这样有姐弟名分的,更是万万不可有什么爱情。姐弟相恋,在人们眼里会被视作异端,就如《神雕侠侣》中杨过与小龙女的师徒之恋一般,招致的,只有世人的白眼与唾弃。在修与秀瑷的爱情之所以无法成全,关乎世情伦理道德。
2 D$ _6 X$ ^3 q0 y/ B; v 当然,其实现在的韩国,姐弟恋(并不是有姐弟名分的,只是女生比男生年纪大的)已大行其道,世人也开始逐渐接受,但像在修与秀瑷这样有姐弟名分的,恐怕还是无法成全。
" k$ @9 E2 |1 U3 V7 v/ w" Z8 t0 x
- e) p* n! G3 I, v$ A: h其五 有关悲剧( c4 r0 Z5 X3 z ]
- Z+ p% A J2 z) l$ \/ L 关于《钢琴》,有人觉得它很压抑,剧情也郁结得令人发狂,有人却说“一点也不觉得它压抑,它是一部好热好热的剧”(如果没记错,应该是月夜河姐姐说的吧^^)。Jeonbang觉得,两者都有道理。说它压抑,是从剧情而言,说它“好热好热”,则是感受到了剧中人物“苦苦挣扎时产生的热能”(好像也是出自月夜河姐姐之口)。% \8 P# g& i* B' M2 }
无论是悲剧正剧或是喜剧,韩剧最大的特点便是能给人以希望以动力。喜剧看罢大笑一场,生活中的诸多不快便在其中化解掉了;悲剧看罢大哭一场,然后细细回味与思索,更能明白许快乐时领悟不到的世间真理。
, [' f2 I% p$ y: T1 a) m$ s 韩式悲剧也会永远给人以希望,而西方与日本悲剧则不然。前几天读完《挪威的森林》,便觉整个人生观价值观都给彻底颠覆了,日本人那种坦然的堕落与彻底的绝望令我不禁心生寒意。韩国人在命运中苦苦挣扎直至不幸身亡,日本人却在命运中自甘堕落动辄绝望自杀。(仅以《钢琴》与《挪威的森林》为例,此结论并不带有全面性,因jeonbang对日本的了解有待加深)( Y# B$ n! i; f }" I' o% }
其实严格说来,《钢琴》也并不算悲剧,尤其是它的结尾,它只是比较有悲剧性的一出正剧而已。% d3 P3 _8 \7 ~2 T
韩国人对死亡的态度有四种来源,其一是民间信仰,即对死亡历来敬而远之,视之为灾难,充满恐惧,世上最冤的莫过于未享尽天年而横死或冤死,其二是佛教,其三是儒学,其四便是基督教,即死亡是因原罪而受到的惩罚,死亡就是面队上帝的审判。大部分中国人应该也是同多数韩国人一样,对死亡的态度属民间信仰这一类。当持有此种态度的我们见到因原罪而受折磨或者因此而死去的韩剧里的男男女女,悲悯情怀便油然而生。% n E' ^8 K" S$ p- J
% B" G8 A; P! W- C: }. Q+ W3 ~
; l% [; }( M" `; _4 H
其六 收获
% Y# D6 J9 n& H0 T1 V; q
! O( l/ U. R$ Y3 V 应该怎样感谢《钢琴》呢?从没有一部剧集让我收获如此之多。* d0 A1 l; p r: x
看完《钢琴》,我开始研读悲剧心理学,开始研究叔本华的悲观论及犹太哲学,并从中领悟到了很多很多人生哲理;
* w" M. P1 q! a6 k* R2 z 从《钢琴》开始,我学会把难以排遣的心痛化成文字,并因此结识了远在海那边的小姐姐adob。
* X' L3 e$ ~) I9 D% V5 Q: N2 z 看罢《钢琴》中赵在铉、高修、赵仁成的精彩表演,我方才明白何为出色的演技,并从此迷恋上了演技不俗的赵仁成。我时常在想,是该感谢《钢琴》让我认识了仁成呢,还是该替仁成感谢有《钢琴》这么好的剧本。; \" c% Y0 A6 @% S' ~& G& |
另外,《钢琴》是唯一一部令我没有关注主人公爱情、落泪也并非为爱情的剧集,大概是因为敬浩的关系吧。
& F7 w% S$ Q9 K/ i5 N4 G2 ]3 ^8 X9 H4 P# e: ^! L0 F* c5 m
其七 尾声
5 _1 S4 h4 {& Z1 y 看罢《钢琴》,已有半年了。半年之中,《钢琴》的余音始终萦绕在耳边,丝丝缕缕,毫无断绝。无论听老师讲课或是看到富有哲理的书,也总会想到《钢琴》。于是写下这篇散乱的《余音》,献给挚爱的《钢琴》。$ f b4 n! p4 F& m* P
+ V; q& M$ Q9 q& a[ Last edited by jeonbang on 2003-8-2 at 02:36 P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