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是张过了十年才被人发现的素描,那是段快要被尘封的记忆,那是个戛然而止的故事.这些,都属于一个叫藤井树的少年和叫藤井树的少女.
3 P/ s! [$ R% n! N4 V6 o7 r U* |/ t6 N, ?7 Y8 C
他们因为同一个名字而被纠结在一起,不过这个故事在少女看来却并不浪漫.她眼中的藤井树,少言寡语,行事古怪,不召女孩喜欢.如果还要再加上两点,一是上课不听讲,值日时才问少女数学课学了什么内容,二是英语成绩很糟糕.虽然他当时用英文向她说了句“Thank you”,可还是连break的过去式都不知道.
" G7 W r( h1 Y% ~( q: r3 \1 V) s" q7 t m
他偶尔对恶作剧还乐此不疲:去借他根本不会看的书,只是为了在借记卡上写下自己的名字;他让这个少女帮忙摇车轮亮灯来方便自己对试卷;他甚至在骑车时把自己头上的纸袋套在她的头上,然后又一溜烟地骑走.
( c! x8 i: H5 Y* q' G. e+ @2 Q! n% {% o1 Y. o: s
不过有的时候,她还是会偷偷地被这个少年儿的举动所吸引. 比如倚靠在窗边读书时的如梦似幻之感,尽管那可能只是装模作样;比如在她因为他俩同名被班上同学捉弄而哭时,他会为她挺身而出,甚至大打出手;比如就算在腿部骨折的伤势还没痊愈时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赛场和别的队员一道比赛,尽管最后不但自己没完成还把别的选手给撞倒." T F- E8 p: I
4 V! ^( _* F! R5 U. I- m+ A
后来,在父亲去世后的某一天,这个少年来到她家,把本书还给她.她问他为什么不直接还给图书馆时,少年只是硬把书塞给她.在走之前,少女莞尔,接着他说了句“干嘛”之后,就骑着车走了.那时的少女还不知道,那是最后一次见到他.回到学校后,少女看见少年桌上摆着别的同学开玩笑的祭祀菊花,少女莫名举起花瓶,用力摔碎,像没事人似的离开.; z; U7 k* u3 A4 I" z
, s6 e( Y% Q/ H少女把少年借的最后一本书放回书架,书里的借记卡上依然只有“藤井树”的名字,她望着被风吹起的窗帘,转身离去.那是他关于他的最后一份记忆.
7 w# ]$ z* R# o4 L& o2 Y& |" D2 Q) l& h
这些记忆,是被另外一个和自己长得就像自己分身一样的渡边博子唤起的.她,是少年多年之后的未婚妻.
7 Q1 T' {' J. ^$ t6 r! F( T2 D( d' p0 \
如果没有博子,十年后的少女恐怕不会重回学校;不会知道那个“寻找藤井树”的游戏;不会知道当年那个有点古怪的少年在山难中去世;不会回想起自己父亲的去世;不会明白书里的借记卡上写的其实都是自己的名字;不会明白那时自己安排大井向少年告白之后,少年为什么会把书摔在桌上;然后也许顺理成章地早从那个老屋子就搬走.
6 ^( \# K% p' Q- g3 i& W
0 ^( H* |5 p; p) j' T0 Y6 V如果没有那个少年的去世,那本毕业纪念册就不会被发现;那封本来寄往天国信也就不会阴差阳错地落到这个同样叫做“藤井树”的凡间少女手上;那段朦胧的初恋,就只会珍藏在那个叫做“藤井树”的少年心底.
, _* ?0 Z- m5 K' ~1 D% p5 _$ U3 [7 J9 v2 ?3 ~. s) b
但是,这个世上没有如果,因为每段感情,都有它存在的证据,不管是27分和89分的英语试卷这类有形的,还是分别属于两个女子关于同一个少年不同的回忆这类无形的.只要有过,都不可能被真正磨灭.这也许是感情最能折磨人的原因之一吧!回忆可能会如花般枯萎,但绝不会如石般被风化,更何况是同时包裹着勇气与羞涩的初恋.
$ @) H0 q! m7 x
' l! f% t' G+ S8 ~2 N+ @5 D6 `而这个叫“藤井树”的少年,在柏原崇的演绎下,虽然在片中只有段段十几分钟,却只能用两个“惊”来形容:惊鸿一瞥,惊为天人.但是,他注定只能是初恋,因为这般完美,也只能存在回忆里./ e9 y4 p# R( x; m- r4 Q5 l3 r
; z b8 k1 J- Y2 x那年,当她还没来得及发现他喜欢她时,他先走了.$ F, `4 s: W8 {/ e& [" I1 G3 J* w
0 ~7 O' Z' E/ I8 K& T最后,当她知道了那年他就已经悄悄喜欢上她的时候,他又走了.1 B: P7 y9 q6 x
( b. X7 O! ]$ D5 R于是她笑了,又哭了,然后她这样写到:“亲爱的渡边博子小姐,因为我很害羞,所以没有把这封信寄出去.”: C* ]3 t- F& B
- K+ t5 j4 X% l# Q2 U# w8 I/ h# C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那封信不用寄出去,就已经足够刻骨铭心.寄信人,是十年后这位叫藤井树的女子,她已不是素描中那个依旧年轻的少女;收信人,是十年前那位叫藤井树的少年.% \1 h- ]$ |+ ?2 O- x! K* `- _
* g: V: ]! i+ Y: f4 X+ Z
信的名字,就叫做《情书》.
) p G2 j$ D$ v; g- y6 t* v
4 {# C' I4 [6 d
' M9 H4 G# J1 C& l& ~( W K6 W) I/ U, t- n" \
[ 本帖最后由 Issacness 于 2009-8-29 23:15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