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U3 V2 t: n7 n& v: h8 D0 b' X
/ m+ C! E+ c9 A, y% |第一页( n* J1 q( q2 T1 ^1 q, b
$ z5 F$ a* \) R) a% r1 t% K* `+ A【同伊】【初谈《同伊》的戏剧格局】3 P6 b* k4 Z0 ^$ N3 F. Q
【同伊】【张玉贞——极致优雅之人】
0 [6 F% [% {: p, i【同伊】【谈谈张嬉嫔,以及历史学者对人们的误导】( j3 T2 X! I" Y7 b9 h; w
【同伊】【谈谈张玉贞与同伊的初期互动】
5 a/ j. I; x. d; q# M* B/ D" ?【同伊】【谈谈张玉贞,张禧嫔,武则天】
# g4 C! p% m: }3 d6 I7 y: d; q【同伊】【18集观感】不归之路,张玉贞的白夜行】) n' p% [5 y, Q3 T0 V1 L* i! F
【同伊】【没有权力,没有野心,张玉贞还是张玉贞吗?武媚娘还是武媚娘吗?】& R+ O% [. I# {+ K6 T% h
【同伊】【乱吐槽:张玉贞不能成为美室那样的神话的原因】
9 q) V6 S" r0 g9 {4 d& H# x5 s* }) J& m u7 a; W0 O
第二页) ^# I# I' v) j7 F$ `4 |$ O: b
' l* k* W3 R. z8 ]; J5 q2 [
【同伊】【观感◆千言万语尽在那声呼唤之中 】9 c9 ^. M# l/ a9 H. E; v) s7 V
* h% ~6 l4 q- v+ k& B0 s: x- K. O1 Y6 F# F. u! k' w5 e
. y( N; q* f; f4 p& X. v【同伊】【初谈《同伊》的戏剧格局】- s- E' s$ P d9 a; K1 J
# h5 l9 Q. a, s0 p9 J& ^
《同伊》最主要的中心,应该在于“人无贫贱之分”这个主题,李pd好像一直非常偏爱刻画平民史诗,像是《医道》《大长今》都是这样的,如今《同伊》也是如此,同伊出生于贱民,后来成为王的母亲,应该是李pd为什么要拍《同伊》的主要原因之一。
3 f- N( p ^) Z
* \7 A5 `5 O2 Z6 c# X: a4 U% U似乎,《同伊》的主题首先体现在了张玉贞身上,即人生来平等,没有贵贱之分;张玉贞和同伊两人吟诵的那首诗《黄白菊》,可以说是对两人人生精神的点精之笔。* x4 _& s2 R# ?
) T* P4 p g& M8 [
“虽然菊花以黄为贵,但是白色也同样美丽; ?1 g2 _# Y2 W* q3 _+ \5 L' Y
世人虽以此来区别,但是在寒霜中绽放的风骨也是一样的。”* v7 ?" a/ H# L# F& i7 A
' t% t, d+ X' i7 ~
一首诗念完之后,张玉贞俨然已经成为同伊的偶像,恐怕此时同伊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张玉贞那样虽然出身贫贱,却又心怀高贵梦想之人。% ]/ r8 a, R; U0 [4 K% U8 a
w' w1 N3 I+ A0 ?9 M$ d
所以这首诗其实可以说是《剧情》初期的点睛之笔,编剧刻意让张玉贞引出这首诗,又让同伊吟诵下半首,目的已经非常明确;《同伊》剧情的结构与胸怀能不能张开,变得更加大气,其实就在于如何对于这首诗句的展开,如果《同伊》仅仅说的是同伊如何在后宫争宠,如何受虐生孩子之类的话,那么《同伊》不过是二流肥皂剧而已。同伊能不能成为贱民领袖,如何展开自身的责任与梦想,应该是主题。# J/ k$ z0 ]. e$ h. x4 @$ ~0 k
, s. B9 X4 @/ R! w L
《善德女王》的革命之处,就在于它跳脱了一般宫廷政斗的模式,表现的两位主人公的思想争鸣,是梦想与梦想的碰撞,是理念与理念的碰撞,德曼与美室虽然在立场上一直对立,但是在理念和梦想上都颇有共鸣之处,导致了德曼与美室亦敌亦友的关系,和相互的启发与激励,到了最后两人其实已经在内心惺惺相惜。这种大气的人物设计,让编剧功力显得非同一般。
, @+ f$ K w2 s3 m; f# @ E& g9 n- `3 W8 ?4 Y
同伊展开的高度决定了连续剧《同伊》的高度,至于张玉贞,编剧和导演确实有让张玉贞衬托同伊的目的,我只是单纯地非常欣赏演张玉贞的这个演员,让张玉贞的内敛与优雅气质达到无以伦比的程度,所以张玉贞能不能以更高的高度展开,只能看编剧和导演的心情,但是无疑简单的善恶衬托其实不足以达到另观众欣喜的高度,简单的善恶衬托也不足以使得同伊达到更高的高度。* G0 G k i5 n. a
& ~& f* |9 B4 h' I, x5 W7 N0 J
如果张玉贞仅仅是和同伊和仁献王后争后宫,那么《同伊》的剧情也只能沦落为“后宫争宠”类的戏剧(为了白马王子,灰姑娘恶斗狠毒女二),如果张玉贞展现权力欲望,那么《同伊》的剧情就会升格到了“宫廷政斗”(张玉贞派斗同伊派),如果张玉贞具有更加高远的梦想,那么同伊为了超越张玉贞也必定会有更加高远的梦想,到时候两者思想的争鸣,梦想的碰撞,都将是激动人心的,不过就是不知道编剧有没有这样的大气的胸怀了。# K+ W4 T+ `, Z8 g. {
- Z1 Y! ^0 o3 [
. f% R& i6 a" r( x3 r! o【原创】【同伊】张玉贞——极致优雅之人
6 E3 Q" J' J/ g) c+ R& E! s: p1 a# o& H4 H/ l% X( ^; \4 p
禧宾张氏,这个历史上的传奇女人,似乎无论在哪一部电视剧中都无法掩盖这个女人的光芒,在《善德女王》的美室书写了恶女传奇的辉煌之后,更是如此。美室凭借的是野史,而张玉贞,张禧宾这个女人的传奇是历史学家也无法掩盖的住。; \0 K# |; M, \$ \# X" D4 E' {6 y
7 {! C' [0 H7 ^9 x! a M# O
《同伊》中的张玉贞,似乎又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复杂性,而演员用其恰到好处的演技让张玉贞身上显露出优雅非凡的高贵气质,举手投足间的优雅与从容,眉目流转之间的那份睿智与坦然,让人不得不为之心折。我相当欣赏这种内敛的演绎,因为一个人物的气场不在于他又多能喊,气势有多犀利,而在于这个人物内在的张力。而演员与人物的融合,也相当令人欣赏,我已经想象不出如果不是她来演张玉贞,还有谁能够演绎出如此优雅坦然的禧宾张氏。9 M% m4 Z1 Y) E4 N' P5 H
8 ?% D/ V( Z0 \: e) P `0 L
似乎,《同伊》的主题首先体现在了张玉贞身上,即人生来平等,没有贵贱之分;张玉贞和同伊两人吟诵的那首诗《黄白菊》,可以说是对两人人生精神的点精之笔。
- D, e+ X8 p/ r) b
4 l) j. a4 k1 O( N/ n7 e4 U9 v z8 S“虽然菊花以黄为贵,但是白色也同样美丽;
5 T* d+ ~9 U2 g2 X世人虽以此来区别,但是在寒霜中绽放的风骨也是一样的。”
( y) B w7 G7 t
$ H2 o$ ?% I- t3 ]一首诗念完之后,张玉贞俨然已经成为同伊的偶像,恐怕此时同伊最大的梦想就是:成为张玉贞那样虽然出身贫贱,却又心怀高贵梦想之人。
% n+ L$ u; u3 f- \ V8 f/ t3 n) y6 f% K, _4 L: W/ I4 F. r) {, x( T u
张玉贞的理念,张玉贞的胸怀已经渐渐显露,那一句“我不会去依靠殿下或者是孩子,我只会依靠我自己”已经颇有美室那“跟天意抗争”的风范。) b4 V3 _$ C; f
6 ?9 q! D- B* J; j: O8 A3 |鉴于张玉贞已经如此出色,我觉得《同伊》应该是一部“双女主”的戏剧,否则就目前《同伊》的剧情结构而言,宫廷内斗+后宫争宠,难免不会让人觉得千篇一律和审美疲劳,《同伊》的主题不应该体现在千篇一律的勾心斗角和后宫争宠上,而应该体现在两位女主的交互上,无论是胸怀也好,人生梦想也好,两位女主的交互与互动之间的互相激励与思考都是《同伊》的亮点,两位女主共同吟诵诗句那一段确实令剧情更加出彩。4 ^6 B9 p% i! s" O* \( _4 a* j. C c
0 d9 d) \ c5 Y: I《同伊》初期展现出来的宿命论,似乎表现出了过于浓厚的封建主义迷信思想,《同伊》一开始就寓言张玉贞会输给同伊,这种封建思维过于浓厚的安排,会让大多数现代人吃不消;《善德女王》虽然一开始也预言美室会被开阳星打败,但是女主德曼一开始面临的也是“双生导致王室灭亡”的命运预言,但是之后德曼就依靠自身的意志篡改了预言,从而用自己的手开启新的命运,所以说《善德女王》的两位女主都体现了“与既定命运对抗的不屈不饶的坚定意志”和“用自己的手书写自身命运”的现代主义精神。+ f2 h/ I& f: c1 q; U
* Q, C" J' p2 l K2 `, y虽然,张玉贞也面临的是其将来必然失败的命运,这一点和美室何其相似,但是,即使已经存在着那宿命的寓言,也不会向所谓的命运低头,这才是张玉贞。
) ^0 G8 q; u. \1 L4 g/ e
5 f8 b3 N# }1 w[ 本帖最后由 xiaozhu 于 2010-10-17 20:34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