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6-4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暗夜明镜,我心闪耀》
' ?" H9 {' v5 y" ?, d+ D5 H; ]0 j, u0 \7 b* D
~~ 试解《一闪一闪亮晶晶》的矛盾机理和人物心理逻辑! B: m9 n$ C( i& w# _1 Y) a- J
; G; }) I/ A- L) L. I9 n(至24集)
7 }7 [; o. f# w; U
: C$ Z. l2 C# l! F# ]+ k(PS:为了不将剧评写成天书,尽全力滤去了理论术语,代以通俗词汇和实例,故某些概念和思路的表述可能缺乏系统性,不够准确全面,敬请谅解。)
# j6 |" f" ?: \% g, I
& j. S- N' C4 H' q: t' ~
+ I7 L$ v+ h5 o/ o6 @. e( z伴随剧情深入,眼见晶锦之争无论荧屏内外皆热闹非常,在下修为尚浅,尘心难定,袖里青蛇蠢蠢欲动,数番欲下场小试身手。可本编若是操戈站队,未出师先有一大不利,盖因我这百度户籍乃为贤珠“特别设定”,旗甲太过鲜亮,于万马军中煞是惹眼,只恐还未舞动大纛,先中了“爱屋及乌”的流矢。所谓“至公亦不公、无私也有私”,此诚不可以道理论。& K( p$ X4 ]1 C. J" G! C$ j( k
4 g ^6 N( g- _# P0 w- _% f
于是转了心念,借amandazhou0107老师的妙语,立志“重生”为一个“寒心”的“机器人”,进到“后台”去破解矛盾程式,搜出那个隐藏在“丛林”里的“剧情编辑长”来好好“理论”一番,籍此“上位10%”,跳出台前的是非,观照幕后的乾坤。^^* ^; t- z) z4 t& f
' O8 w4 K" \4 S9 A' _$ G+ \此前在剧评开胃菜里提到过,本剧很有穿越感(贤珠的戏剧和生活、新旧珠剧之间),这方面的感想写多了,以至于有亲“弹劾”我把珠吧的新剧讨论厅歪成了旧剧回顾厅。说到“穿越”,窃以为韩剧本身就是一种颇有“穿越感”的现象,只不过其穿越的不是“新旧”,而是“东西”(东西方的文艺风格)。7 g7 ^/ ^' z6 w$ r
/ S% K8 y7 \1 \2 _0 X4 i' k韩剧制作模式上的穿越现象可以不太全面地比喻为:用西餐的烹饪技法来加工中餐的食材。许多韩剧的主题价值观、故事背景和内容很东方,而其矛盾生成转化机理则很西方,由此也影响到人物性格和心理逻辑的设定。这一特质在“暗派”人物身上反映得更为清晰,比如本剧中的“锦兰”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请注意,我为锦兰标注的符号是“暗派”而非“反派”)
/ b' R# J' r/ a$ ]* Q, U/ ?' M; L. p4 q/ s7 x' q/ \( r/ z
为什么“暗派”相对于“亮派”来说更能成为西方人文元素的“显影剂”呢?以偏概全、简而化之地说,东方文化的基调偏向“人性本善”,而西方文化的基调偏向“人性本恶”。此话自然并非宣扬东方遍地皆良善,西方满街尽恶棍。而是说:相对于东方较注重由内而外、修炼保养的人格完善,西方文化更倾向关注由外而内、纠正克服的原罪救赎。由此推衍,东方文化更着意于扬善,而西方文化更着意于抑恶。如果要找一本著作来阐明“人性本恶”的理念,首推史上最畅销书 ~《圣经》,诞生/成长、考验/背弃、诱惑/错误、牺牲/救赎,这部宗教经典本身就是一部永不过时的西方戏剧理论指导大纲。而由于历史和政治因素,大多数韩剧编导都是西方戏剧理论的门徒,他们的作品中带有明显的西式痕迹也就顺理成章。这里还不得不遗憾而坦率地承认,由于近代科学和文艺的重心西倾,目前能真正称之为“理论”的戏剧艺术教程几乎全部源起西方,所以西风东渐之现象自非韩国一家所独有,下文所涉及的大多数概念和逻辑也只能宗法西学。7 R% p, b- N5 B* W) @
0 S# v1 I1 _9 ~' H" g& o
人性中的“本恶”有多种表现形式(也就是amandazhou0107老师所说的“心中的恶魔”),由于当下追的是《一闪一闪亮晶晶》而非《七宗罪》,这里也就不再将诸多“恶名”一一报上,仅列出本剧中较典型的几项:“贪婪”、“嫉妒”、“愤怒”、“恐惧”。0 I9 o; m: v4 M+ q/ a" Y/ V6 D: M
4 [, }! Y2 K9 ]+ b4 f" _
“贪婪”比较大众化,也较易与剧情人物对号入座。比如,有亲认为锦兰回到富家本可与晶苑同享富贵,不该生出独吞之贪心;又比如,鲸鱼妈妈想独占两个女儿,其心甚贪。/ P' d$ N# W) Q6 d
8 M# I: ~/ [% ~0 J3 K# \4 @7 F7 b. V+ F
“嫉妒”就不多说了,有因财生妒的,也有为情酿醋的。总之,别人有的自己没有,自己想要的偏偏在别人那边,心里就很是不爽,就很想号呼一声:“凭什么?!”
) R6 t" L! x& Y8 e, l \( u
: F5 b; ~/ [+ T8 l3 B“愤怒”(也常表述为“憎恨”)最具感官和心理冲击力。看看锦兰一不必开保险,二不必换弹夹,就能向晶苑无限喷射仇恨的火舌,你就能感受到这种力量的强大与可怕。0 r4 S/ U) Q, p& `1 G+ {" c
4 D2 Z( O% A: M4 P* e$ K* o- r9 n其实,“贪婪”、“嫉妒”、“愤怒”,均源自“恐惧”。某西方惊险电影中有一句很精辟的台词:“引导人类自相残杀的,不是憎恨,而是恐惧。”人为什么恐惧?因为不知道,不知道自己来自哪里,去向何处,不知道自己能否面对,能否承受,能否分享,不知道自己可以变得多好,也不知道自己可能变得多坏。与大多数西方戏剧一样,“恐惧”也是本剧矛盾生成机理的源头,人物内心的恐惧和不确定感(不安全感)是打破平衡,推动剧情的原动力。+ J7 a$ C+ T7 P f9 q$ }5 k' W
9 S7 u. M5 m3 N' D' U6 e& l+ Q
☆ 晶苑不知道人生和信念的支柱是否会因血缘纽带的撕裂而坍塌,她害怕失去梦想,也害怕变成俗物,她害怕亲妈将要看不清前方,更害怕自己也看不清前方。
0 u0 C) |/ G3 j% B8 V0 E: F4 B$ w
; R4 O8 V& V* d5 J! H% H☆ 锦兰不知道新林洞那个黑洞还会吞噬她的多少人生,她害怕如果不顺着那道上帝投射的神光立刻上位到平昌洞,光芒一旦黯淡,她就会永坠地狱。
! e/ s# U4 z* L3 o. k
7 W- g! w& O' a+ g3 O( t" z☆ 胜俊不知道如何赎回将老婆的灵魂抵押给老妈的高利贷契约,他害怕爱人和被爱。
! }1 I& m. M7 d+ D! k(PS:平昌洞457号的建筑造型让人联想到什么?城堡?呵呵,恐怕还是德古拉伯爵那弥漫着血腥气的城堡 ^^)$ q' e, Q5 ~8 F* k
/ k9 \0 L0 u7 h☆ 泉阳不知道老公的手和自己的眼还会惹多少麻烦,她害怕拖累亲女和养女。/ V& v7 @1 n: h: z# Z: r
6 d. Z# V( b7 t/ @1 Z+ c) g) D☆ 志雄不知道晶苑是否已拥有强大的内心,足以继承事业而不被事业压垮,他害怕晶苑在丛林里迷失归途,无法拥有完整的人生。
1 M5 J6 Y' ~5 g9 g
" S6 C( k2 p n9 Y☆ 娜熙不知道无脑的亲子和无才的亲女如何与亮晶晶的养女分享志雄的父爱,她不仅害怕晶苑分走家产,更害怕她分走太多丈夫对其他儿女甚至是对自己的爱(同为女人的很四次元、但很合理的下意识醋意)。1 [/ w( i2 Y# X7 [0 C4 V
, C% o$ c: J* G0 ^" Y7 B# W- Q
☆ 尚苑不知道身为哥哥是否一辈子都要被晶苑压住,他害怕失去家产的同时也失去自尊(所以对弱势的锦兰有着天然的亲切感)。: u' s" t% y# t7 f4 b
6 @2 [: R8 v( e! S- u
☆ 锡宇不知道离开辈分盾牌的拱卫他能否在侄子辈老人家们面前捍卫自己的领地,他害怕尴尬而荒诞的身份成为家人和外人的笑柄。' Z3 m' v, W9 ]$ }$ u* z4 y5 S9 \
8 T/ B; x" G8 A$ v2 B7 o0 J☆ 泰兰不知道如果学不好外语将来怎么在社会上混,她害怕女儿输在起跑线上,重复自己的人生。
8 L/ c8 @8 e# j3 O; R9 M
: i7 B. n' } k: N8 w3 g其他人物也就不一一展开了 ……
& `4 u6 |5 U' I) Y4 x8 {' C内心恐惧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贪婪”,而且是非常“急躁”的“贪婪”。在本剧中,这种由恐惧催生出来的急躁和急于想占有一切的贪念被台词反复提点着:: I% m% s# Z' S/ C3 d6 U% c
* K& K* q3 k. O9 B5 S9 p" |# G) k* K― 裁判检察官夫人
+ W! t( _' `, o n0 \- V& D3 h― 是黄锦兰的梦想吗
: @6 ^' k% N; q― 从十九岁时开始
4 \3 E+ |+ {3 S+ Q+ Y― 那时就知道我没有未来" C& r' V. U3 z% e$ d! Z
― 真是个性急的孩子2 j6 h* B$ @( |0 g
― 是个早熟的孩子
q. [2 ?3 W8 T3 y) T8 X
; M1 F# T3 ~' l0 j9 P4 D9 m* j7 H1 _2 k1 j& w5 Q7 N1 b+ {1 R: v; w
― 很急吗
6 z, j* ~: ^$ o/ j( ~0 |- f# h― 是什么那么急! W9 a) Z% [9 b
― 是什么让你变得这么急躁* K+ w4 S, m7 l5 W) t
― 不是急 妈 我只是; X0 A2 F( d# ~, M( P
― 我们就顺应天理吧
9 ]" a9 T' u- S, [― 我们就顺其自然吧 锦兰1 q8 V/ O3 f4 i- L7 J& p
― 你和她都能少受些伤害
+ |3 t7 K2 }* B" T% u- B& x1 [+ y9 I3 ?: `
& D r4 y, [& {, N$ e/ g
― 为什么一定要去那个家生活
/ P( J' ^0 |) a# j. F― 现在你有些操之过急了 锦兰
/ u2 x. V. P0 v, f, }# w: M" r; u― 为什么只注视着前面6 L5 a* u( u8 J% o' O4 z0 F
― 为什么只觉得你的人生在前边. p- u& J% \9 t2 [, x0 h: b/ l/ Z) i- Y
― 也要看看旁边和后边
- y- @# [# v8 B3 S/ O+ `; ~0 L( ~$ n
1 s/ b1 N, y9 X; w: I
― 只要不贪心就行了
$ c! d- B1 p/ C― 爸妈也不会亏待你 让你继承财产
, q1 v3 a& f9 a; J) K f" ^― 继承那笔财产之后 嫁出去过着幸福的生活就行了
7 G/ c+ N7 g5 \8 n― 为什么要抛开你哥 抛开锦兰
3 H8 n- d( [( B* @― 对你爸的出版社这么野心勃勃
6 ~6 G- ~! q) j! }6 i1 w! B" k; R4 z3 t2 g5 d# \+ H
4 {! z: d& P8 V6 E: U
― 看来妈全都想拥有3 o8 d9 T6 O* i# p+ Z& s2 ]8 ]9 f
― 拥有我 也拥有锦兰' D+ h+ m* M9 w6 b' c
― 不是说好要整理户籍吗( d8 X. C7 W- A3 T7 n8 Y0 t1 O
― 但讨厌对方家里把我抢走 对吧) k$ X @1 ~3 T
― 不能接受要继承爸的出版社的我
8 M% G; W2 p6 L P# J! `* t― 但又讨厌我离开妈的怀抱 独立生活- l& W' ~" i, h% Z! E$ [9 X
― 只是放在妈身边 不管我受伤与否3 @ {& }# x& V$ b+ t8 \! N
― 妈想彻底统治我 不是吗, I/ j! g' o. \) q. \* W' p
% v6 Z5 |# I( @; U0 j: m+ L: z5 }8 J
人们受强烈的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支配,拼命想要抓住眼前能抓住的一切,正如官方企划所描绘的:“于是下位的人即使买彩票甚至赌博也想使自己的人生飞上云霄,而上位10%的人们希望现在的人生持续到死亡,为了不让别人抢走自己的所有而奋力生活着。”因为“好位子”不多,害怕一旦被别人抢先一步“就没有好位子”了,所以对占到好位子的家伙产生敌意,“恐惧”与“贪婪”就这样进一步裂变出了“嫉妒”。于是,某人就百思不得其解:
7 f7 x! x2 x" r# ^3 O( E5 [8 k4 w" o7 p' I) }& v& F
― 又是你吗
: L, @; t! D5 f. f' D― 为什么你总是先拥有我想拥有的) E2 I) e4 t0 `7 w5 {
― 为什么你总是如此轻而易举
# @" Y+ x) L& F& N― 为什么我总是要执着地抢夺你的
3 Q& p7 R9 P& Y" k. `― 才会勉强变成我的
- x5 N- e+ M8 P! U* b% D2 h! K% ~9 k+ q a' y) u' g8 o7 ^) h4 P
至于恐惧是如何转化为愤怒的,这涉及更复杂一些的心理逻辑转换,这里还是以锦兰为例。锦兰害怕窝在新林洞一辈子出不了头的恐惧只是其心理活动的表层,是外向的。而从她像赶末班车一样选择在第一时间投奔平昌洞开始,一种深层的内在恐惧就缠上了她。作为一个有自省意识的正常人,锦兰内心深处对自己行为的道德缺陷有着本能的反抗和抵触,她害怕,害怕自己变坏,她不甘心放弃闪亮的生活却不愿承认这是以人格的黯淡为代价来换取的。她慌乱,她郁结,她失去了平衡,她无路可走,她需要一个出口,不是牙套男或平昌洞那样的物质出口,而是一个精神出口、一条道德通路。在慌乱和躁动中她找到了一条出路,似乎还是一条近路,但很不幸,这不是一条正路。她投奔了愤怒,设定了一个假想敌,一个窃占自己人生的死敌(晶苑)。于是她建立了一个似乎非常强力高效的能量转换系统,能够将内在的矛盾力场转移到外在受体上。“我是受害者,我是在保护自己,我是在实现迟到的正义,我可以那么干,我必须那么干,我只能那么干。等我拿回本就属于我的一切,我会给所有人一个交待,我会比所有人做得更好、更高尚。”锦兰尝试着启动这个系统,很有效,感觉平衡了些,舒坦了些(毒品也具有类似的“功效”)。于是她停不下来了,每遭遇一次伤痛,每放弃一次机会,每经历一次诱惑,每感受到一次对自我的质疑,这些内心的张力就转化为对晶苑的愤怒和憎恨去推动那台永动机,越转越快,越走越远。1 P& v. a0 k2 }
$ a `: `: R6 g& x: Y/ f, c& C许多观众都在说锦兰很坏,我以为这不太准确也不很公平。这个内心不够强大且已在漫长岁月里透支了太多善良的女孩被命运巨手煽动的风暴撕扯着,被善恶的界线分割着,身陷极端的矛盾旋涡中。大家看剧时或许会注意到,当锦兰心念萌动时,背景音乐中常出现断金裂帛般的噪音(如第12集的第10分钟处和第23集的第10分15秒处),这类细节提示了编导对人物心理的设定。如果一定要说锦兰坏,她是被“吓坏”了,她被内心恐惧召唤来的若隐若现的魔影吓得六神无主,慌不择路,以至于下意识地干出偷日记本做企划书那样明显“下位10%”的傻事,而真正的坏人绝不会犯这种低级战术失误。锦兰的战术不少,可战略只有一条:以晶苑为原型搞克隆试验。她先是认为自己只要升上平昌洞这个天堂就会像晶苑一样亮晶晶地闪耀星光,A方案失败后她歇斯底里地抛出了B方案:要求晶苑主动跳进新林洞这个地狱,看她这颗明星还能不能闪闪发光?这种思维模式与其说是可怕,不如说是幼稚,是在玩一种孩子气的零和游戏。其实客观地看,锦兰在身世揭晓后,对周边的一些人也在努力地付出真心和善意,惟独对晶苑有着条件反射般的憎恶。实际上,锦兰对晶苑不是“恨”而是“怕”,她潜意识里憎恨的其实不是晶苑,而是被晶苑这面镜像映射出的、自己心中由恐惧和自卑豢养的恶魔。俗话说,怕什么就来什么,在晶苑的善念光照下,锦兰心中的魔影愈发清晰,令她无法回避,以至于濒临崩溃。非如是,她不会下意识地冲着晶苑脱口而出:“与我不同,你不是有良知和良心的人吗?”(第17集,第12分钟处);非如是,她不会形似咆哮实则乞求地要求晶苑从自己眼前消失掉(第23集,结尾处);非如是,她不会哭泣着向亲妈承认自己是因自卑而无法克服对晶苑的憎恶(第24集,开头处)。; b2 l1 H! q9 |% j; `0 C% A
(PS:第23集里锦兰提出要晶苑体验自己的全部痛苦,此段高度神似于希腊神话里经常出现的众神有关人性试炼的赌约,很西方)
1 h4 \+ j3 a* s3 J7 W9 {' A6 n8 j* R; r; E$ H/ m
所以从理性层面上说,锦兰谈不上可恨,而是可怜,甚至有那么点“可亲”,因为在她身上,我们又一次看见了自己的影子。“在这个喧嚣躁动的世界里”,人们或多或少都能感知到类似锦兰那样的饥渴、虚无、惶恐,以至于多么明媚的阳光、多么璀璨的灯火,有时都无法照彻内心深处的那片暗夜。如果有一天,我们必须穿越那片暗夜,哪一道光可以在我们的心中闪耀?哪一道光可以照亮我们的心途?或许我们可以到剧中去寻找答案,“换句话说”,寻找能求解答案的方法 ……
- x! _( o- H1 k" p/ V: o
( `: ^: I0 W; ?! r( j) ^将要穿越暗夜的旅人向上帝祈求帮助,上帝赐予了三种工具:一束烛火、一柄利剑、一面明镜。2 p. R: x& p" y1 }! k' c
" ]2 |9 v* Y, ^4 h2 |# u+ w泉阳点亮起烛火。/ i) C9 P7 R. _# {
- U- ?; A# U7 k6 {( N作为母亲,作为一个“以这种德性生活着”的母亲,泉阳感到对不起亲女,因为自己不但无法成为女儿的奇迹,反而化作一道晴天霹雳,所以她没有勇气立刻接纳晶苑,更不想连累晶苑。/ }2 J. W/ O a/ s$ b- m
4 f$ Y0 _' ^ U' L作为母亲,作为一个“以这种德性生活着”的母亲,泉阳感到对不起养女,于是唱着悲歌、放下狠话送走了锦兰。 c% }/ L" I( W
(PS:新林洞三公主中,泉阳感觉亏欠锦兰的最多。先发的泰兰好歹还念了大学,后至的美兰好歹还有念大学的机会,居中的锦兰最是时运不济,应该正赶上了赌爸凶焰最旺的时段,学场、职场、情场一股脑赔了进去。也难怪泉阳爱愧交集,像菩萨那样供养着她。)
. o1 [. q; l1 [: P7 {2 |2 U: w7 x1 h8 [7 \# `1 L" d0 l/ Z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泉阳像春蚕一样吐出用心血编织而成的丝絮,维系着母女亲情。她像蜡烛一样默默燃烧自己,发出微弱而温暖的烛光,她的人生化为烛泪,流淌着,凝结着,直至泪尽,纵然眼前已经模糊,她心头的烛光和眼角的泪光仍然闪耀着,护佑着孩子们前行。9 d4 Z/ z8 V6 A1 B( v/ T% B/ E. C
4 h; T& W f( D& c; `! E) c母爱之崇高在于无私。其实人们如果能多想想自己有什么地方亏欠了别人,而不是一味计较别人亏欠了自己多少,“也许世界会比现在更有生活的乐趣”。只要心中的泪泉尚未枯竭,泪光也能像烛火一样照亮前路,那一滴滴温热的烛泪就如同母亲的热泪一样晶莹澄澈,一闪一闪,亮晶晶的。- x0 T( V, }, G; G1 U
" d" c4 i. P! X5 P; Z
1 H( r5 l, U% _- L5 l" o锦兰拨出了利剑。
( J. P$ q: ~' g5 C; s* K7 R3 v8 t& _) Z+ z) b1 {+ X7 F
― 比起你自己的孩子 要选择一个陌生人吗
* l: v' U) W( _- d. d― 就算放弃孩子 也不能放弃钱吗
7 n: P! b$ m, R3 Q# C$ ^* O, ^9 u/ j2 v― 因为钱 把孩子卖掉 也把自己的灵魂卖掉# @: e9 p; H( S7 g! Q) ~
― 卖掉善良 卖掉同情 卖掉诚实
$ e( |/ ]0 Q1 d# W G( Y" Q: D- X N― 一直以来具备的这些 瞬间就会消失 …
& a" O8 ^$ X2 {' M. D( h( H* D: V3 ?1 b6 W* K
被命运逼到墙角,困窘到一无所有,于是选择出卖自己的灵魂,这种模式很西方。第6集里锦兰质问胜才的这段台词实际上是她的自白,既是其自身命运走向的预言,也是剧作矛盾主线的预告,更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弱者被逼至绝境后发出的“最后的吼声”。从那一刻起,锦兰跨上由恐惧和愤怒驱策的黑马,心中的锋锐破鞘而出,未曾挥剑,寒气已自逼人。. a5 p ~' b$ G1 {: \9 q/ }
" Z9 w& R1 b; u0 r) o关于锦兰的心路历程,一部很娱乐、很大众、很经典、很西方却也融合了某些东方元素的电影可以被拿来做演示模型。请允许我切换到光速巡航模式,穿越四次元虫洞,连线《星球大战》系列。* ?) v9 ~" Q* V. B6 O& u
) r6 c3 M9 C* P
作为被预言将会平衡原力的那个人(“原力”暗指信念的力量),安纳金悲剧的宿命缘起恐惧。苦难童年的创伤、永失母爱的痛苦和可能失去爱人的恐惧滋生出他对现实的愤怒,黑暗武士的诱惑更使他相信自己可以拥有征服终极恐惧(死亡)的力量。在善恶的临界点上,他出剑了,他背弃了信念和原则,选择了愤怒的力量,他没有征服死亡,却亲手把爱人推向死亡。于是在绝望的悲鸣和愤怒的咆哮声中,他沦为了黑勋爵。若干年后,安纳金的儿子卢克在与父亲的决斗中面临着同样的选择,在将要凭借愤怒催生出的强大力量“获胜”的那一刻,他放下了剑,把自己交给了信念和原则,于是安纳金觉醒的父爱战胜了原力的黑暗面,与黑暗魔君同归于尽。卢克战胜了愤怒和恐惧,也战胜了自己;他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父亲和父亲身上承载的预言,原力重归平衡。预言非空,安纳金既是原力平衡的破坏者,也是实现者,只是人们有时会忽略实现平衡所需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十分高昂,被称作“牺牲”,而实现平衡的过程痛苦而漫长,被称作“救赎”。
- `8 V! u# l! e' Z$ ?9 l! _1 v- ?: f2 H+ a( `7 l1 ^
星战系列中那句经典台词被戏剧界无数次演绎着:“愤怒和恐惧会将你导向原力的黑暗面”。天赋异禀的安纳金未能抗拒的力量,弱女子锦兰应付不了,这太正常不过了,何况她身边还有两个黑暗武士不时地挑引(胜才催生怒火,娜熙施以诱惑)。于是,锦兰出剑了,剑招散乱,近乎疯狂,但挥剑本身就能让她产生安全感,甚至感到一丝畅快,她要用这柄剑摧毁生平的不幸、命运的不公、世道的不平。她顾不得停下手来看一看剑锋上沾染的是谁的血?胜才的?晶苑的?胜俊的?大范的?泉阳的?南峰的?志雄的?娜熙的? … 当然,一定还有她自己的。剑光闪耀,的确刺破了黑暗,但是飞溅的血污却也蒙蔽了心眼,让锦兰既看不清前方,更看不到身边和身后,她渐渐迷失在暗夜里。或许当锦兰像星战中的卢克那样,在幻境丛林里斩下敌人的头颅,却发现他有着与自己一样的面容时,那就是救赎和觉醒的原点。. h3 T# ?0 p4 _7 {& D
( Q2 p! x2 Z8 Y; z: n0 ]3 w; ^由于是一部温暖的家庭剧,无论锦兰的剑上沾了多少血,她是一定会得到救赎的。她最终会明白,决定自己能否走出暗夜的,并不是手中的那柄剑,而是心中的那道剑光,她必须解悟剑光缘何而起,因何而灭,解悟《商道》中大师的劝喻:“放下心中那一千把杀人的剑,拿起那一把救人的剑”。救赎的工具通常是泪水和希望,泉阳的泪、晶苑的泪,锦兰自己的泪终将洗去血污。如果一个人还有眼泪,就意味着还有希望,当烈焰灼烧安纳金的躯体和灵魂时,他的眼角还残留着泪滴,那滴泪就是地狱之火也无法蒸发的希望,暗夜中不灭的善念护持着希望之光,一闪一闪,亮晶晶的。
% C( R# U8 s/ g8 d' V
$ r5 ^7 ]0 r$ x: r8 Y
# L* j2 R. V1 w/ i晶苑擦拭着明镜。/ E$ g* j: \1 C' O d# Q1 A1 l
8 |* n w! f: J" Z% Y$ J6 L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8 q# W' M: u/ O# p+ H! _ N1 N
" Q) s V% ?4 d: @ O7 e1 S六祖的境界太过高远,我等剧内外一干俗物实难身体力行,还是神秀师兄的法偈更亲民些:' e' m4 \4 {% Z* U; ]; U
! l" Z* `/ u% W; C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C V) a' F) U8 L: ~5 f1 x
3 o" J& [1 l c3 L
在下借此法偈之力,再次穿越虫洞,从西方回归东土,继续演说这段因缘。% h1 }, W: q$ r9 a- I6 `
' E+ p" S3 m8 ~. J$ ~― 韩晶苑 只是俗物' [' P) b/ C1 a
― 如果时隔28年找到了亲生父母
5 J/ e+ u! l+ @* X! q― 别人也许会说这是奇迹吧: P" Y5 e" Z# @* Y ^
― 但是对我来说 就像是灾难
6 b7 C& i* t( C0 L4 P' P! E6 H― 我的亲生父母) Y) f8 @9 K+ @2 i
― 我真正的家人
+ m$ P2 Z+ J2 C+ f/ G% n% g# b― 就像是暗淡的灾难
9 W" g! }* b5 C M4 L; c8 c: x― 我想回避1 x F# n' j! V* e2 p5 m% N
― 为了不纠缠在一起
) ~# m+ w& z* t3 u9 B/ c4 c' K― 为了不侵犯到我的人生$ V% f3 T% R; B! r* M
― 我想假装不知道
/ d% U% L% l0 m+ M Z3 P+ _# E― 一直以来都是这么生活; [! \6 ]9 [, t" _6 w
― 我还打算这样生活下去6 S4 V- T* k# x% }1 }8 }
― 既然知道了自己是俗物/ [4 N9 ~- O( [1 E2 R
― 不要再假装善良
' R8 w- I9 N: e- K― 想作为一个俗物生活下去0 D( u/ J, I7 a& w0 \6 T
― 虽然很抱歉
6 [4 v+ T& Q( ~$ h% y0 O― 但我好像不能还给黄锦兰2 F8 g5 a' ]4 g, R/ N- l/ Y" q
― 虽然很抱歉) P& Y! ?: i3 Q- A7 W+ [
― 我也要在这场灾难中
- W) \8 F: N. u! I) J8 C― 守护自己的人生0 \* _9 q! @% T
% n0 P( p! }+ O( _+ y8 T3 E
与所有的“俗物”一样,晶苑的内心也潜伏着恐惧的魔兽。早在锦兰闯进她的人生之前,她不仅担心在出版社得不到社长爸爸的绝对信任,还担心在家里不能拥有鲸鱼妈妈完整的爱(否则她是不会去抢那杯绿汁,把“妈妈的爱”一饮而尽的)。当那个晴天霹雳轰然炸响后,在被养母的情态伤透了心又被亲妈的家境吓破了胆后,她不得不承认韩晶苑只是一个想要先守住自己的俗物。然而道法无常,阴阳生克,晶苑在用“俗物论”描绘自己“俗相”的同时,也抹去了心镜上的第一片尘垢,明镜上心光一闪,魔兽退向暗影深处。+ q( `- y# p( G( I% I% T0 Z
5 ?/ x3 n' H, Q' j% N$ F5 `! z
“知耻近乎勇”,当一个人有勇气面对镜中不完美的自我,直面自己的恐惧与懦弱时,就有机会借助镜面的余光看到身边和身后,就有机会穿越自我,看到他人:
+ T. G' [9 e6 |
0 B. n- v1 m& s8 j5 `1 S$ v― 那个 原本就是我的人生吧
/ c0 n2 b- r# c5 s! h" J1 z+ W, [, C― 是该由我来生活的 我的人生吧
. J K& o9 g6 Q' l1 j, S― 但是 她来替代我生活着 对吧3 [; C! y2 i0 q
― 本该由我来生活 但她替代我生活 对吧
9 ?% ?, p% t: O9 ^3 ]* y! J― 我现在要怎么办
* x2 x e) \% I4 ]― 对她讨厌得要死" c7 O/ X4 q1 n+ s# y
― 对她厌烦得要死
! h) n2 {/ s: y5 z. t8 ^― 为她不安得要死( y# `7 B% d! c& t1 H3 L$ J
― 我现在
# x1 b9 L! Q' D1 U― 也不能尽情讨厌人家
* H& ~0 ]) |6 b7 T0 l― 也不能极力讨厌人家
4 {( b, S& ?2 X1 `' z$ A― 就算觉得她让我很不安
! H: ~+ Y! z V― 就算觉得她很晦气
7 j% b% h3 L4 W: ?1 n5 \2 M$ C― 也不可以" r( r) X/ Z% `* U- {- o& |1 j
. e' p0 T. `% x# e; J* g$ B1 q, H
晶苑看清了一个真相:她面前的锦兰,不是摧毁自己人生的敌人,而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星战中的卢克在战斗中领悟到的,晶苑在痛苦中领悟到了,于是那条由外而内的救赎之路又一次展现在观众眼前。
% d- j( d0 N( U+ ?3 V* i; B( w0 [1 t% K4 y' g1 Z% e4 W2 R
道法既有相生相克之说,或许医治恐惧的灵药也正源于恐惧:不仅看到他人对自己造成的伤害,也能看到自己对他人造成的伤害。不仅害怕自己受到他人的伤害,也会害怕自己对他人造成伤害。用“恐惧”来定义这种意识不太确切,或许应该称为 … “畏怯”?又或许是 …“敬畏”?(总之都是我们这个时代比较稀缺的东西 …)
! X, y6 q, z: X. U: a+ L) i$ M! z: a5 a
恐惧来源于未知,所以能够克服恐惧的,是对“知”的信念,相信这世上存在着确定的、值得坚守的原则;相信无论黑暗多么浓重,一定可以找到正确的出路。相信这些,也就找到了对抗恐惧,唤醒明镜神力的“秘密武器”:“希望”。3 e% W6 G9 O' }8 ?8 |" c: b1 m6 U
$ j1 J$ [& Z4 ]3 Q
“希望”在哪里?根据传自西方的藏宝图,她在一个名叫“潘朵拉魔盒”的神器内。虽然欲兴惩戒的神灵诱使人类释放出盒中所有的不幸和灾难,却将唯一美好的“希望”封禁,却也无法将其毁灭。因为“希望比不幸更加充满力量。当灾难来临时,人生并没有结束。当自己放弃之时,人生才会走到尽头”。失去全部后站在人生岔路口的晶苑仍然紧握着那件秘密武器,她需要做的是,开启魔盒,释放希望。: P- E, g T" M1 K9 M5 [. }4 P8 b
6 i' `8 D( ], X- r$ v4 K. R传说中,指点勇士去开启封禁的大多是某位智慧的长老,本剧中扮演这一角色的是志雄社长(一位像老师一样的父亲):“蜷缩的手什么也做不了,… 先要把手伸展开,只有那样才能好起来” (第13集,约第56分钟处)上述密语或许还可以翻译得更直白些:“握紧你的手,手中一无所有;张开你的手,你握有的是整个世界”。应对恐惧的正确方法不是蜷缩成一团,竖起遍体坚刺,而是充分舒展自己的身心。
& H$ }4 O7 e8 _( d
/ i2 F Y, b. K. G6 ?- M面对恐惧,敞开心怀,需要的是勇气。
" V+ d: i9 Y# s7 k勇气,发源于自我的梦想. M: U; \1 b1 N. m
― 对我来说 那是梦想
' r9 g# ~$ I: {0 k- K― 十岁时开始 二十岁时开始 是一如既往的我的梦想
- v$ e* z0 N% y& N" o: t' e* A― 明明知道 明明清楚地知道 妈却说那是野心
1 v; |. W$ m$ Q" x― 甚至不让我做梦 现在是让我提前死了那条心
7 E% D* a# N) Z' s! P― 抱歉 妈 我好像不能放弃1 F5 u H# [ s
― 就算把这个家谦让给锦兰- I& q8 w0 p& H4 C2 k6 j
― 就算把母爱谦让给她. q8 Q+ {8 t* P. u/ d
― 但我的梦想 既不能谦让给哥 也不能谦让给锦兰0 \5 l F' z' r: v$ H
― 拜托妈不要践踏我的梦想
# \" N- Z0 a) O" e8 ]- R
7 A! ]4 f: z, D% D7 u) h+ m' c勇气,成长于对他人承担的责任
2 i) q$ u) \0 P3 w5 M4 q― 是 我是社长的女儿5 U- x* d0 D3 l* K( Q
― 也觉得出版社是我的
* b% ]4 _9 S; P+ `+ M! J0 D2 u― 不是因为是我的 所以才随意对待
0 B- C1 I; A' ~― 正因为是我的 所以才倍加珍惜. i1 h5 [$ O6 \4 L4 [, o
― 想让大家都变得幸福
& l8 ]- H, {1 S: E" W
) a9 g% h% {+ C, {6 S1 V6 U勇气不足,试图逃避时,他人的信任会催生更多的勇气2 l0 {: t: }& w9 H
― 不 由韩组长审核% H6 X9 w" y( X2 l5 E- ]. i
― 无论合格 还是不合格
; Q% A* y5 L7 v# b) s$ @& i6 k' ]― 那是韩组长的自由* W/ }$ D% F! n; @7 f) v% y
― 不要想逃避6 B, g7 o& b- R! L% z0 b2 [! s0 Z- ~
― 到底要不要录用黄锦兰进出版社# J7 y; M( w2 I o8 E
― 由韩组长亲自来决定- Y# ]8 N) b: K/ t9 g" j
& y7 h6 c0 m Q
― 到底是否允许黄锦兰进入出版社
- o; k, H1 d {! Q5 R― 请韩组长独自决断' Z0 Y+ j ^! M( p$ l R6 E( v
― 无论韩组长做何选择/ |1 J) y3 I; n2 Z
― 我 会遵从那个决定6 ]& v3 S8 t& \' F
― 为什么让我决定. q: _: X) u: p. Y5 q) G& ~$ L
― 主编难道是在考验我吗
8 a7 J3 d$ a( i, O* q- H― 因为我相信你5 G1 d9 s& r5 Z: l
― 因为我相信韩组长
J4 N6 E# G1 p6 ?- c: s* Z, `― 觉得韩组长也看到了我所看到的一切
4 Q: j e7 u& Y( X F1 m! M1 a7 t& B, y# W( e' E
勇气在生长,希望渐渐破壳而出,晶苑终于大声说到:“无法逃避就享受吧”。
! w$ e2 M1 S2 `) j- b# Y' O1 u4 O2 W8 Q: W
她尝试着面对命运的风暴,敞开坦荡的内心。有时仍会感觉不安,甚至瑟瑟发抖,有时还会感到恐惧和厌恶,但她努力地克服着,至少不再逃避。她接纳锦兰入住平昌洞,她同意锦兰进入出版社,她打算暂别平昌洞,她准备回到新林洞。她开门揖盗,她自蹈泥潭,她看上去似乎很傻,但她却在暗夜丛林里点亮了智慧的明灯:开启魔盒的秘匙不是神兵利器或上古咒语,它就深藏在人们心中,只要勇于开启自己的心门,魔盒里的希望就会被解放。
- B6 [; X$ ^0 K* A0 V4 J# p( _4 w Y- l1 z& M
封闭自我等于封禁希望,接纳他人等于拥抱世界。痛苦磨砺着人性,明镜上的尘垢片片剥落,善念的光辉时时闪动,明镜映射着希望的火光,让晶苑能更清晰地看到身边真实的影像。
! l$ b* z, B4 w. c& a; a4 K, a# y2 [ [$ E
她看到,有许多人像自己一样在暗夜中跋涉,像自己一样需要光亮:
, \3 a; P2 B* g* ?, l☆ 在黑暗中摸索的泉阳: J/ _/ ]2 h3 d" {0 b! _9 C
☆ 苦苦支撑着的志雄
6 G9 ?* w. X# T( E$ ]☆ 陷入混乱的娜熙) Y; \+ T, J: U& N5 e
☆ 无法克服自己的锦兰
; E0 d1 r, q1 E☆ 还有,一张冷藏了近二十年的孤零零的“松饼”
3 K( L! @$ G" K5 M& l- ?5 a) h0 |2 _6 A( o- [
她看到,即使在暗夜里,仍有许多人在为自己投送光亮,擦拭明镜:1 {2 x1 s6 I" ?8 v' i7 [
☆ 以“一毛不拔”的决绝态度拒绝户籍调换的泉阳
9 A) l! l# _) S5 E9 l, x0 k5 g☆ 坚持“旧官就是名官”的叔叔0 c g; B" U* l6 s
☆ 启发她“走在人后,开放心胸”的志雄
1 h5 [ ^6 W9 j4 x5 B☆ 强迫她直面锦兰,以特殊方式传达信任的胜俊( {7 E: W! c4 N8 y/ h8 t0 }
! Q- K. p! R, p! m
) Q0 u7 m. m1 Q( b+ D9 S于是晶苑正在领悟到这样的真谛:无论希望的火种多么微弱,明镜都能将其投射向四方,而所有在暗夜中跋涉的旅人心中都有一份希望的火种,都可以被镜光的热量引燃,所有在暗夜中跋涉的旅人心中都有一面明镜,都可以反射彼此投送的光明,那些被投送和折射的光亮会不断扩展,焕发出足以与星月争辉的光芒。这一刻,我心闪耀,犹如夜空的明星,暗夜化作星空的背景;这一刻,我心温暖,令坚冰融化,爱河流淌;这一刻,我心光明,照亮脚下的道路,驱散身边的黑暗。6 a% \+ @- u+ n) D# y
$ a) {5 y" y7 o
于是晶苑正在感受到这样的幸福:当你尝试着用心中的明镜和希望的火种为他人(甚至所谓的敌人)照亮前路,你那颗闪耀的心也就像暗夜的灯塔般吸引他人靠近。你并不孤单,也不会独自悲伤,等待的那一天或许就是今天,某一颗心脏正向着你奔跑,某个朋友决定要肩负起你的悲伤,某个本打算永世不涉爱河的笨蛋会向你告白最浪漫的爱情,那一对只为彼此交付的爱心,一闪一闪,亮晶晶的。$ F1 c8 _4 N' f/ k1 P1 [
* i# W: x; B; h0 o
% U* Q# G9 {1 o
伴随剧中人物一路走来,不觉已近半程,如要描绘一幅路线图,线索应该是:2 T5 r4 f4 v. \) K0 G6 S3 D# G4 d }
+ i" T' Z% l) B“恐惧—孤独—绝望 / 勇气—分享—希望”。
/ l6 l% ^8 l( [/ ]; P& \/ e; ~7 F& l" R1 \' C
谁能率先走出那片暗夜,如何才能走出那片暗夜?想必答案已在你我心中。手握青锋,可堪扫尽不平?心怀明镜,或能照遍人间。无论荧屏内外,这个喧嚣躁动的世界里都同样存在着不公和不幸,如果这部剧作能让更多的人肩负起彼此的悲伤,分享真爱和希望,那道闪耀的心光也一定可以穿越荧屏,投射到你我的心中,果如是,这一定是世上最美丽的穿越,就如同这样:http://tieba.baidu.com/f?kz=1060861770
2 l9 h& s5 X) ?3 c& I& l# ?# R" ^/ w* B o
[ 本帖最后由 守侯贤珠 于 2011-6-5 22:5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