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621|回复: 19

【资料】2012《阿里郎》(金基德)中字已出BT區

[复制链接]

5万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84792
发表于 2012-9-20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片名】阿里郎
【原名】아리랑
【英文】 Arirang
【类型】纪录片
【制作】
【发行】
【导演】金基德 Ki-duk Kim
【主演】金基德 Ki-duk Kim
【上映】2012
【片长】100分钟
【等级】
【官网】
【剧情】金基德的影片一直以粗粝彪悍的力量感而著称,然而《阿里郎》呈现的却是一个脆弱、陷入失败的导演形象。在一间简陋的山间小屋中,金基德为自己准备了一顶帐篷,吃着最简单食物,取雪为水,唯一能够证明他身份的是一溜摆放在柜子上的荣誉奖章,其中包括柏林的银熊奖和威尼斯的金狮奖。他人格分裂般地扮演质问者、回答者和旁观者,并在痛哭流涕中说出了无法拍片的原因——2008年,他遭受了双重的打击。首先,拍摄电影《悲梦》(Dream)时,由于女演员出了意外而导致他对电影意义的质疑;其次,两位助理导演离他而去,让他尝到了背叛的感觉。

  因为《阿里郎》是金基德患社交恐惧症后的第一部电影,因此得到了很大的关注,而金基德则称:“我之前一直在睡觉,是戛纳让我醒来。”影片之所以名为《阿里郎》,因为在金基德看来,这是“韩国人在悲伤、迷茫时会唱的一首歌”。


◎幕后/花絮

一句话评论
金基德走得太远了。——釜山电影节 全赞日
这是一部金基德一人创作的终极的作者电影。——第64届戛纳影展《银幕》杂志
即便是金基德的粉丝观看《阿里郎》也会感到沉闷乏味。——第64届戛纳影展《Variety》杂志

·影片入围2011年第6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角逐。
·《阿里郎》是金基德继《悲梦》时隔两年之后推出的作品,期间他患上了社交恐惧症。拍摄工作一直秘密进行,直到影片入围戛纳才被人得知。
·韩国媒体评论这是一部“聚焦于金基德的电影世界和韩国电影界之间的紧张关系及矛盾的影片”。
·影片之所以名为《阿里郎》,因为在金基德看来,这是“韩国人在悲伤、迷茫时会唱的一首歌”。
·金基德在《阿里郎》的拍摄过程中一人承担了导演、剧本、摄影、表演以及编辑等多种工作。

5万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8479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阿里郎》海报

片名:《阿里郎》아리랑

国家:韩国

导演:金基德(Kim Ki-duk)

主演:金基德(Kim Ki-duk)

《阿里郎》由韩国导演金基德(Kim Ki-duk)执导,如其所言,它更像是“一部纪录片、自传或自我想象”。他将一部佳能MARK2相机对准自己,考问自己08年后陷入创作停滞的原因,对着镜头倾诉、痛哭、歌唱。

纪录片《阿里郎》入选第6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法国时间5月21日举行了颁奖仪式,《阿里郎》与德国影片《停间站》共获最佳影片奖。

[ 本帖最后由 eleven 于 2012-9-20 14:33 编辑 ]

5万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8479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里郎》首映 金基德:拍摄电影就是一种疾病

2011年05月23日01:49早报李云灵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隐居三年,1960年出生的金基德从一个“年轻人”(上图)变成了“糟老头”(下图)。事业上的挫折让他一度惧怕人群,如今金基德又在戛纳找回活力。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金基德在《阿里郎》首映式上打太极。CFP 图


《阿里郎》在戛纳电影节放映后受到争议,韩国媒体也未给予这部参赛片很大报道力度,而韩国影人纷纷讨论的是——金基德怎么了?真的病了吗?而金基德自己说,“我与一年,两年或三年前相比平静很多了。我还在治疗中,我是我自己的医生。我不希望被完全治愈。制作电影的过程本来就是一种疾病。”

韩媒:冷眼相待

《阿里郎》13日在戛纳公开亮相。直到今年4月戛纳入围影片片单公布,《阿里郎》才首次浮出水面,此前影片的拍摄、制作工作完全秘密进行。影片在戛纳上映之前,韩国媒体了解的信息只停留在导演和片名。而在《阿里郎》递交给戛纳电影节的剧情梗概中也只有对影片内容极为模糊和表面化,甚至让人有些不明所以的阐述——“这是一部关于金基德的影片,金基德本人一人分饰三个角色……令我身边的一切都变得颓废破败的执著究竟是什么……我将杀死还记得你的我自己”。

在电影中,金基德导演向韩国影坛扔去了炸弹。言论中毫不避讳地直指,喜欢反面角色的演员们和鼓励拍摄好电影的国家只执著于光鲜靓丽的表面和肤浅的故事内容。影片上映后,韩国媒体对该片表现出冷淡的态度,而同样入围“一种关注”单元的罗宏镇导演作品《黄海》,韩媒呈现的是充满溢美之词的大幅报道。韩国影评家郑盛日评价“《阿里郎》将是金基德最孤独的一部影片”。

韩国影人:他怎么了?

此次金基德导演的戛纳之行只出席了首映礼,一切媒体的采访均以“身体原因”而谢绝。出席首映礼的金基德一头花白头发,一身灰色旧长褂衫。几年不见,金基德突然变成了一个老人。与其之前分别合作《海岸线》、《悲梦》的韩国演员张东健和日本演员小田切让听闻金基德在新片中阐述的遭遇纷纷表示意外。张东健告诉记者,“虽然没有看到他的电影,拍戏后也很少和导演联络,这次在戛纳的路上偶遇了导演,看上去他瘦了,不过没有深入地聊话题。”对于韩国电影现状,张东健也毫不避讳地坦言:“韩国电影界系统的成长总的来说是非常非常坏的,发展中对文化和商业的认识是非常欠缺的,才会产生了副作用。”

《阿里郎》中有一幕讲到,金基德在酒后有些醉意的状态下,说因为《悲梦》中的事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他对自己大声喝道,“你知道吗?拍电影搞不好也会拍成杀人犯呢。所以从那时起决定不再拍了对吧?说话呀你!”对此,《悲梦》的男主角小田切让说虽然与导演失去联系已久,不过金基德是个他印象深刻的个性导演。对于金基德在影片中所说的这个“重创”,韩国制片人孙先生告诉记者事情缘由:“在拍摄前作《悲梦》里一场李娜英在监狱里上吊自杀的戏时,导演很长时间没有喊cut,李娜英就一直悬吊在半空中,险些酿成一场悲剧。李娜英当时缺氧昏倒后,醒过来时已记不起发生了什么事,导演为此内疚地痛哭一场。”

在该制片人看来,在韩国电影界金基德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典型例子,他曾经在柏林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拿下最佳导演奖,尽管频频代表韩国在国际电影节拿大奖,但他的电影在韩国本土遇冷,曾发生过韩国全国只有1000多人次观影的事,令他灰心发誓今后所有电影都不在韩国发行。

新作:首碰“南北”题材

近两年没有新作面世,让人怀疑到底是金基德放弃了市场,还是已无力再战市场。韩国制片人孙先生透露,金基德导演继2008年拍摄影片《悲梦》后三年间无新作面世,其间他监制的影片《电影就是电影》曾在发行上出现问题一度闹到法庭,后来金基德与《电影就是电影》的导演张勋“决裂”,张勋拿着两人共同创作的剧本“自立门户”,让金基德深受打击。也许是为了摆脱这些“凡尘俗事”,金基德三年来几乎归隐乡野,休养生息并专心《丰山犬》的剧本创作。

这部由金基德“弟子”全宰洪执导,由金基德监制的影片《丰山犬》日前确定将于6月正式在韩国上映。影片聚焦南北分裂问题,讲述来往于韩国和朝鲜间为脱北者和家人传递信息的男子丰山接受朝鲜高级干部的请托,将干部的妻子从平壤带到首尔的途中发生的故事。这是金基德导演首次接触“南北”和“喜剧”题材,在其指导下新秀导演全宰洪将为大家带来一部颇具讽刺意味的动作喜剧片,片中还将不乏爱情元素。

5万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8479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基德携《阿里郎》神秘赴戛纳 《丰山犬》将映

2011-5-12 来源:Mtime时光网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纪录片《阿里郎》的剧照,照片上出现的画作是金基德的油画作品



  时光网讯 沉寂已久的韩国著名导演金基德日前携两部影片重新回归大众视线。其导演的纪录片《阿里郎》入选第6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而另一部由其担任编剧和制片人的韩国影片《丰山犬》也已确定将于6月底在韩国正式上映。


  金基德导演继2008年拍摄影片《悲梦》(李娜英、小田切让主演)后三年间无新作面世。其间他监制的影片《电影就是电影》曾在发行上出现问题一度闹到法庭,而后其与《电影就是电影》导演张勋的“决裂说”也曾甚嚣尘上,最终不得不由金基德亲自书面澄清。也许是为了摆脱这些“凡尘俗事”,金基德三年来几乎归隐乡野,休养生息并专心《丰山犬》的剧本创作。


  此次入围戛纳影展的纪录片《阿里郎》将于13日在法国公开亮相。事实上直到今年4月戛纳入围影片片单公布,《阿里郎》才首次浮出水面,此前影片的拍摄,制作工作完全秘密进行。韩国著名影评家郑盛日曾在微博上写道“《阿里郎》将是金基德最孤独的一部影片”。在戛纳影片上映之前,对于《阿里郎》我们能知道的信息仅有导演和片名,有人推测该记录片将表现金基德的电影世界和韩国电影界之间的紧张关系及矛盾。而在《阿里郎》递交给戛纳电影节的剧情梗概中也只有对影片内容极为表面化,极为模糊,甚至让人有些不明所以的阐述——“这是一部关于金基德的影片,金基德本人一人分饰三个角色...令我身边的一切都变得颓废破败的执着究竟是什么...我将杀死还记得你的我自己”。此外在曾经公开的一段极短的预告片中还出现了疑似金基德的男子在制作手枪并上膛的影像。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金基德导演的戛纳之行将只出席公开活动,一切媒体的采访均被谢绝。


而另一部由金基德“弟子”全宰洪执导的影片《丰山犬》日前确定将于6月正式在韩国上映。影片聚焦南北分裂问题,讲述来往于韩国和朝鲜间为脱北者和家人传递信息的男子“丰山”接受朝鲜高级干部的请托,在将其妻子从平壤带到首尔的途中发生的故事。韩国男演员尹继尚出演视朝韩边境“非武装地带”如自家地盘的神秘男子“丰山”,而女演员金圭丽在片中出演朝鲜高级干部的妻子。影片是金基德导演首次接触“南北”和“喜剧”题材,在其指导下新秀导演全宰洪将为大家带来一部颇具讽刺意味的动作喜剧片,片中还将不乏爱情元素,可谓看点颇多。


[im

[ 本帖最后由 eleven 于 2012-9-20 13:49 编辑 ]

5万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8479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导演、摄影、剪辑、演员全由他一人完成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金基德携《阿里郎》现场献歌


  近日,韩国著名导演金基德亮相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此次他是携新片《阿里郎》前来做展映。据称,金基德今年婉拒了所有的国际电影节,唯独来到了上海,可见其对中国观众的重视。金基德则希望通过《阿里郎》展现自己三年不拍电影的状态,真正地审视自己、电影和人生。

  在映前见面会上,金基德坦言,之前自己拍过15部剧情片,拍摄《阿里郎》则是想拍摄自己的状态,对自己提出质问,影片通过几个“金基德”来回顾自己。

  金基德表示,《阿里郎》让自己重新找回了创作电影的勇气。他希望借此片让大家看到,“电影并不是非常费钱的事,一个人也可以完成一部电影。”

  对于朝鲜民歌《阿里郎》为何会作为影片片名,金基德解释称,这首歌如同韩国人的灵魂、心脏,“对于我本人来说,这是一首在我伤心时能给我勇气的歌,看完这部电影相信大家也会跟着唱的。”现场金基德演唱了这首《阿里郎》,赢得满场掌声。宗禾

5万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8479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影评

《阿里郎》:金基德的孤独自拍

杀手里昂Leon 发布于: 2012-07-27 02:23


文/杀手里昂Leon

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影片展映期间,由于没有抢到票而使我错失了在大银幕上与《阿里郎》零距离接触的机会,当时还因此事而懊悔不已。而就在一个多月之后的今天晚上,当我在网上看过此片之后,我又十分庆幸当时没有抢到票,毕竟花60块钱去看一个导演在银幕上独自唠叨100分钟是有些不值。

导演金基德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导演,不仅因为其影片对于极端的性与暴力的鲜明表达,更是由于导演对于社会边缘人物的普遍关注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探讨。纵观导演电影的创作历程,从1996年的导演处女作《鳄鱼藏尸日记》开始,到2008年的《悲梦》,12年间金基德共创作了15部电影。这平均每年一部多的创作速度在世界电影导演中应该算是一位比较高产的电影导演了。而就在2008年的《悲梦》之后,金基德却忽然淡出了观众的视线,电影创作陷入停滞状态,三年没有拍摄电影。或许,如果换个电影导演,比如说王家卫三年没有拍摄电影了,观众就会觉得不足为奇。但是,作为一位高产的导演来说,三年没有拍片观众难免就会质疑其是否已经到了江郎才尽,黔驴技穷的地步了。或许,这就是导演要拍摄这部纪录片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一次,金基德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十分另类的纪录片。说它另类,是因为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演员、编剧、摄影、后期、主题曲都是同一个人——金基德。全片就金基德一个人在那自说自唱,整部影片就犹如金基德的一次孤独自拍。他用他的佳能MARK2相机对准了自己,对着镜头倾诉、哭泣、歌唱,完全变成了一话唠,他之前15部电影中所有主角的台词加起来也不及这部纪录片中金基德在100分钟之内的巴拉巴拉巴拉。

就像之前金基德影片中的大部分人物一样,这次纪录片中的金基德褪去了之前电影大师的光鲜外表,从电影艺术的高高神坛退居到现实生活中的普通凡人,远离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躲避到杳无人烟的荒山野岭,返璞归真,过着自然简单的生活。纪录片中所反复呈现的那双干枯皴裂、布满老茧的脚;自制的咖啡壶与鱼头灯罩;简单自然的饮食等等元素,俨然之前金基德电影中反复表现的被社会所抛弃的边缘人。而影片最后金基德利用自制手枪开车去杀人的段落,又让我们放佛嗅到了导演骨子里渗透出来的那种暴力气息。

不管是对于性的大胆描写还是对于暴力的过度渲染,金基德影片中的人物大都充满了力量,有着极强的爆发力。而《阿里郎》却为观众所呈现了一个生活上颓废、工作上挫败的一个导演形象。而这一形象对于观众来说却是最真实的金基德。影片为观众展示了金基德最为真实的一面,也最为孤独的一面。

作为一名从来没有受过专业电影教育的电影导演,金基德却在2004年分别以《撒玛利亚女孩》和《空房间》斩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不仅为韩国电影争得了荣誉,更使自己跻身世界级导演行列。然而人愈是到了高处,便愈是觉得孤独。尽管金基德的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斩获殊荣,但却在国内市场受到冷落,在许多观众中间亦饱受争议。在纪录片中金基德的对白中,我们发现这位电影大师对于拍摄电影的意义产生了怀疑,进而使自己在三年之内没有任何作品问世。我们也了解到导演无法拍片的原因是受到了双重打击:一是在2008年拍摄《悲梦》时,由于自己的疏忽而使女演员差点发生意外导致自己对于拍摄电影产生了怀疑;二是自己的助理导演离他而去,与别人电影公司签约,尝到了背叛的感觉。

在固定机位的镜头面前,我们能够感受到金基德内心深处的那份孤独。当一位导演面临着创作枯竭,朋友背叛等各种打击之后,一个人的喃喃自语,动情处的掩面而泣都是源自导演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表达。不管导演在纪录片中有多少次表达出了对于拍摄电影意义的质疑,但是也有多少次流露出对于电影的热爱。那墙上贴满的导演的电影海报以及导演在观看《春去春又来》中自己光着膀子拉磨盘时的掩面而泣,都无法否认导演对于电影还怀有的一片赤诚。

每当韩国人孤独、悲伤时,就会唱一首《阿里郎》。金基德在片中反复唱的那首《阿里郎》,我也仿佛听出了他的孤独与悲伤。

(影评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5万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8479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里郎》:金基德拷问金基德

陈令孤 发布于: 2012-09-11 22:30


当金基德荣获本届威尼斯金狮奖后,我们再回头看《阿里郎》,便有了更清晰的意义。这无疑是金基德的一部凤凰涅槃之作,当他拍不出电影的时候,他选择了拍摄自己,在《阿里郎》中对自己的艺术生命进行了透彻的拷问。他用隐居荒山野岭的方式静寂灵魂,又用自拍的方式完成了思想的升华。尽管在影片中,他的痛苦还未解脱,但是他能够把它展示出来,就意味着他还存在对艺术创作的执著,所谓的自杀只不过是对过去的一种埋葬,其真正代表的意义是走向新生。果不其然,《阿里郎》之后的第二部作品《圣殇》就获得了一致的认可,金基德用一座分量十足的奖杯昭示了王者归来。如果他的艺术创作还能长期延续下去的话,《阿里郎》必然是他整个艺术生涯的分水岭。



《阿里郎》很明显是一部纪录片,但金基德自己称之为是故事片,那么我们便来探察其故事的戏剧张力在哪里。其一是生活细节,存在和发生在我们周边的生活琐事一旦被镜头摄入其中,进行特意的放大,便会不自然的散发出动人的魅力。电影中逡巡叫唤的猫、桌上的红柿子、燃烧的炉火、金基德在雪地里拉屎等,这些情节都非常有意思,甚至有一种纯洁的可爱。其二是金基德作为艺术家的神秘性,他在全世界有着广泛的影迷,而这部影片无疑为大家走进他打开了一个通道,这便是影片最大的吸引力所在。不知道金基德的人会觉得《阿里郎》乏味的不可目睹,而对金基德有兴趣的人会认为这是一部宝贵的财富,它所探讨的问题也是所有艺术家都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这些层面讲,《阿里郎》也可算是一部故事片。



在电影中,金基德以自我对话的方式完成了苦恼的倾诉,他解释了自己为什么拍不出电影的原因,在于之前拍摄《悲梦》的一场上吊戏的时候,差点酿成事故。这就涉及到电影和生命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如果因为拍摄电影而造成生命的丧失,那么电影还有意义吗?其实,拍摄事故只是一个导火线,金基德对自己电影的价值定位才是长期困惑他的问题。他的电影总是在残忍的画面背后蕴藏宿命般的罪恶和爱,但是很多观众只看到了表面的暴力和色情,而无法理解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尤其是作为祖国同胞的韩国观众。尽管他说对这样的非议不在乎,但是当遇到拍摄难题、弟子背叛的时候,他不可能不受影响。当长期的困恼累积,有一天,金基德终于累了,没有创作灵感了,于是他便走进了深山。就像《春夏秋冬又一春》中的僧人一样,开始了艰苦的修行。








他的电影可以分为“话多”和“话少”两类,早期的电影中人物台词还很多,但是到了后来,完全成了“哑剧”,主人公可能一句话都不说,通篇都是画面意象的造谜和猜谜。到了《呼吸》和《悲梦》之时,这种形式上的怪异达到了极端,如果再走下去,只不过是同一风格的重复,也就是创作的瓶颈。金基德不知道如何改变这种创作的习惯,也找不到未来的方向在哪里,这也是他抑郁的一个原因。



金基德把自己电影的主题定义为“坚强的果断”,他电影中的人物都具有这样的性格,既有野兽般的原始欲望,又有后现代主义的迷失和勇敢。坏小子的外壳包裹下的是脆弱不堪的灵魂。而他自己也是这样的人物,正因为性格达不到强硬,所以才寻求暴力,同时又在暴力中表达温暖,让被强奸的人爱上强奸者,被虐待者爱上虐待者,就像阿莫多瓦的《绑着我,捆着我》一样,寻找爱的设计形式,其实是作者纯粹的幻想。精神分析学者弗洛姆认为,虐待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可以说,金基德和他电影中的人物都是一群无能者,想要坚强,却始终无法坚强。



在《阿里郎》中,金基德两次动容的流泪,一次是在他唱阿里郎这首歌的时候——阿里郎在韩国民歌中既指人名,也是山名,唱的是一个痴情女子追寻自己丈夫的故事,后来成了朝鲜民族精神的象征——他此时的境况就仿佛是在翻山越岭,追寻一个渐渐远去的梦想。一次是他在看《春夏秋冬又一春》中和尚(也是他自己)抱着佛像登山的情节,这也是他最为深刻的一部电影。他望着画面嚎啕大哭,想起了拍摄这部电影的情景,而现在他已经失去了登山的动力,看不见佛的样貌。金基德在《阿里郎》中说:“人生就是自己在做斗争”,也就是登山的过程,他喜欢这样的象征,但此刻他隐居在深山里,身体未动,只是灵魂在艰难的攀爬。



金基德在电影中讲了一故事:一位美国大兵年老时,到韩国找到了他打仗时杀死的一个人的尸体,他用这具尸体作为证明向法院控告自己的罪恶。而《阿里郎》便是金基德告发自我的那具“尸体”,他既用这部电影解剖了自己的痛苦,同时也表达了还想拍电影的愿望。当他敢于正视自我之后,一切苦恼的脉络便理清了,阴霾逐渐隐去,豁然开朗的灵光让他皲裂的脚跟愈合,紧缩的眉头松开,但满头的白发依然披散,伴他走向下一个电影创作的春秋轮回。2012/9/11

《阿里郎》:金基德拷问金基德
陈令孤 发布于: 2012-09-11 22:30
7 .4 / 8 .0

阿里郎(2011)

影评(12)

收藏(79)

当金基德荣获本届威尼斯金狮奖后,我们再回头看《阿里郎》,便有了更清晰的意义。这无疑是金基德的一部凤凰涅槃之作,当他拍不出电影的时候,他选择了拍摄自己,在《阿里郎》中对自己的艺术生命进行了透彻的拷问。他用隐居荒山野岭的方式静寂灵魂,又用自拍的方式完成了思想的升华。尽管在影片中,他的痛苦还未解脱,但是他能够把它展示出来,就意味着他还存在对艺术创作的执著,所谓的自杀只不过是对过去的一种埋葬,其真正代表的意义是走向新生。果不其然,《阿里郎》之后的第二部作品《圣殇》就获得了一致的认可,金基德用一座分量十足的奖杯昭示了王者归来。如果他的艺术创作还能长期延续下去的话,《阿里郎》必然是他整个艺术生涯的分水岭。



《阿里郎》很明显是一部纪录片,但金基德自己称之为是故事片,那么我们便来探察其故事的戏剧张力在哪里。其一是生活细节,存在和发生在我们周边的生活琐事一旦被镜头摄入其中,进行特意的放大,便会不自然的散发出动人的魅力。电影中逡巡叫唤的猫、桌上的红柿子、燃烧的炉火、金基德在雪地里拉屎等,这些情节都非常有意思,甚至有一种纯洁的可爱。其二是金基德作为艺术家的神秘性,他在全世界有着广泛的影迷,而这部影片无疑为大家走进他打开了一个通道,这便是影片最大的吸引力所在。不知道金基德的人会觉得《阿里郎》乏味的不可目睹,而对金基德有兴趣的人会认为这是一部宝贵的财富,它所探讨的问题也是所有艺术家都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这些层面讲,《阿里郎》也可算是一部故事片。



在电影中,金基德以自我对话的方式完成了苦恼的倾诉,他解释了自己为什么拍不出电影的原因,在于之前拍摄《悲梦》的一场上吊戏的时候,差点酿成事故。这就涉及到电影和生命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如果因为拍摄电影而造成生命的丧失,那么电影还有意义吗?其实,拍摄事故只是一个导火线,金基德对自己电影的价值定位才是长期困惑他的问题。他的电影总是在残忍的画面背后蕴藏宿命般的罪恶和爱,但是很多观众只看到了表面的暴力和色情,而无法理解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尤其是作为祖国同胞的韩国观众。尽管他说对这样的非议不在乎,但是当遇到拍摄难题、弟子背叛的时候,他不可能不受影响。当长期的困恼累积,有一天,金基德终于累了,没有创作灵感了,于是他便走进了深山。就像《春夏秋冬又一春》中的僧人一样,开始了艰苦的修行。








他的电影可以分为“话多”和“话少”两类,早期的电影中人物台词还很多,但是到了后来,完全成了“哑剧”,主人公可能一句话都不说,通篇都是画面意象的造谜和猜谜。到了《呼吸》和《悲梦》之时,这种形式上的怪异达到了极端,如果再走下去,只不过是同一风格的重复,也就是创作的瓶颈。金基德不知道如何改变这种创作的习惯,也找不到未来的方向在哪里,这也是他抑郁的一个原因。



金基德把自己电影的主题定义为“坚强的果断”,他电影中的人物都具有这样的性格,既有野兽般的原始欲望,又有后现代主义的迷失和勇敢。坏小子的外壳包裹下的是脆弱不堪的灵魂。而他自己也是这样的人物,正因为性格达不到强硬,所以才寻求暴力,同时又在暴力中表达温暖,让被强奸的人爱上强奸者,被虐待者爱上虐待者,就像阿莫多瓦的《绑着我,捆着我》一样,寻找爱的设计形式,其实是作者纯粹的幻想。精神分析学者弗洛姆认为,虐待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可以说,金基德和他电影中的人物都是一群无能者,想要坚强,却始终无法坚强。



在《阿里郎》中,金基德两次动容的流泪,一次是在他唱阿里郎这首歌的时候——阿里郎在韩国民歌中既指人名,也是山名,唱的是一个痴情女子追寻自己丈夫的故事,后来成了朝鲜民族精神的象征——他此时的境况就仿佛是在翻山越岭,追寻一个渐渐远去的梦想。一次是他在看《春夏秋冬又一春》中和尚(也是他自己)抱着佛像登山的情节,这也是他最为深刻的一部电影。他望着画面嚎啕大哭,想起了拍摄这部电影的情景,而现在他已经失去了登山的动力,看不见佛的样貌。金基德在《阿里郎》中说:“人生就是自己在做斗争”,也就是登山的过程,他喜欢这样的象征,但此刻他隐居在深山里,身体未动,只是灵魂在艰难的攀爬。



金基德在电影中讲了一故事:一位美国大兵年老时,到韩国找到了他打仗时杀死的一个人的尸体,他用这具尸体作为证明向法院控告自己的罪恶。而《阿里郎》便是金基德告发自我的那具“尸体”,他既用这部电影解剖了自己的痛苦,同时也表达了还想拍电影的愿望。当他敢于正视自我之后,一切苦恼的脉络便理清了,阴霾逐渐隐去,豁然开朗的灵光让他皲裂的脚跟愈合,紧缩的眉头松开,但满头的白发依然披散,伴他走向下一个电影创作的春秋轮回。2012/9/11

《阿里郎》:金基德拷问金基德
陈令孤 发布于: 2012-09-11 22:30
7 .4 / 8 .0

阿里郎(2011)

影评(12)

收藏(79)

当金基德荣获本届威尼斯金狮奖后,我们再回头看《阿里郎》,便有了更清晰的意义。这无疑是金基德的一部凤凰涅槃之作,当他拍不出电影的时候,他选择了拍摄自己,在《阿里郎》中对自己的艺术生命进行了透彻的拷问。他用隐居荒山野岭的方式静寂灵魂,又用自拍的方式完成了思想的升华。尽管在影片中,他的痛苦还未解脱,但是他能够把它展示出来,就意味着他还存在对艺术创作的执著,所谓的自杀只不过是对过去的一种埋葬,其真正代表的意义是走向新生。果不其然,《阿里郎》之后的第二部作品《圣殇》就获得了一致的认可,金基德用一座分量十足的奖杯昭示了王者归来。如果他的艺术创作还能长期延续下去的话,《阿里郎》必然是他整个艺术生涯的分水岭。



《阿里郎》很明显是一部纪录片,但金基德自己称之为是故事片,那么我们便来探察其故事的戏剧张力在哪里。其一是生活细节,存在和发生在我们周边的生活琐事一旦被镜头摄入其中,进行特意的放大,便会不自然的散发出动人的魅力。电影中逡巡叫唤的猫、桌上的红柿子、燃烧的炉火、金基德在雪地里拉屎等,这些情节都非常有意思,甚至有一种纯洁的可爱。其二是金基德作为艺术家的神秘性,他在全世界有着广泛的影迷,而这部影片无疑为大家走进他打开了一个通道,这便是影片最大的吸引力所在。不知道金基德的人会觉得《阿里郎》乏味的不可目睹,而对金基德有兴趣的人会认为这是一部宝贵的财富,它所探讨的问题也是所有艺术家都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这些层面讲,《阿里郎》也可算是一部故事片。



在电影中,金基德以自我对话的方式完成了苦恼的倾诉,他解释了自己为什么拍不出电影的原因,在于之前拍摄《悲梦》的一场上吊戏的时候,差点酿成事故。这就涉及到电影和生命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如果因为拍摄电影而造成生命的丧失,那么电影还有意义吗?其实,拍摄事故只是一个导火线,金基德对自己电影的价值定位才是长期困惑他的问题。他的电影总是在残忍的画面背后蕴藏宿命般的罪恶和爱,但是很多观众只看到了表面的暴力和色情,而无法理解他想要表达的东西,尤其是作为祖国同胞的韩国观众。尽管他说对这样的非议不在乎,但是当遇到拍摄难题、弟子背叛的时候,他不可能不受影响。当长期的困恼累积,有一天,金基德终于累了,没有创作灵感了,于是他便走进了深山。就像《春夏秋冬又一春》中的僧人一样,开始了艰苦的修行。








他的电影可以分为“话多”和“话少”两类,早期的电影中人物台词还很多,但是到了后来,完全成了“哑剧”,主人公可能一句话都不说,通篇都是画面意象的造谜和猜谜。到了《呼吸》和《悲梦》之时,这种形式上的怪异达到了极端,如果再走下去,只不过是同一风格的重复,也就是创作的瓶颈。金基德不知道如何改变这种创作的习惯,也找不到未来的方向在哪里,这也是他抑郁的一个原因。



金基德把自己电影的主题定义为“坚强的果断”,他电影中的人物都具有这样的性格,既有野兽般的原始欲望,又有后现代主义的迷失和勇敢。坏小子的外壳包裹下的是脆弱不堪的灵魂。而他自己也是这样的人物,正因为性格达不到强硬,所以才寻求暴力,同时又在暴力中表达温暖,让被强奸的人爱上强奸者,被虐待者爱上虐待者,就像阿莫多瓦的《绑着我,捆着我》一样,寻找爱的设计形式,其实是作者纯粹的幻想。精神分析学者弗洛姆认为,虐待是一种无能的表现。可以说,金基德和他电影中的人物都是一群无能者,想要坚强,却始终无法坚强。



在《阿里郎》中,金基德两次动容的流泪,一次是在他唱阿里郎这首歌的时候——阿里郎在韩国民歌中既指人名,也是山名,唱的是一个痴情女子追寻自己丈夫的故事,后来成了朝鲜民族精神的象征——他此时的境况就仿佛是在翻山越岭,追寻一个渐渐远去的梦想。一次是他在看《春夏秋冬又一春》中和尚(也是他自己)抱着佛像登山的情节,这也是他最为深刻的一部电影。他望着画面嚎啕大哭,想起了拍摄这部电影的情景,而现在他已经失去了登山的动力,看不见佛的样貌。金基德在《阿里郎》中说:“人生就是自己在做斗争”,也就是登山的过程,他喜欢这样的象征,但此刻他隐居在深山里,身体未动,只是灵魂在艰难的攀爬。



金基德在电影中讲了一故事:一位美国大兵年老时,到韩国找到了他打仗时杀死的一个人的尸体,他用这具尸体作为证明向法院控告自己的罪恶。而《阿里郎》便是金基德告发自我的那具“尸体”,他既用这部电影解剖了自己的痛苦,同时也表达了还想拍电影的愿望。当他敢于正视自我之后,一切苦恼的脉络便理清了,阴霾逐渐隐去,豁然开朗的灵光让他皲裂的脚跟愈合,紧缩的眉头松开,但满头的白发依然披散,伴他走向下一个电影创作的春秋轮回。2012/9/11

5万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8479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里郎》--金基德的“藏尸日记”

007wangzhiqi 发布于: 2012-06-22 10:19

万达五角场6月21晚上20点45
电影本身:8分
放映情况:良好
字幕跟进情况:很一般



自己称不上一位金基德的粉丝,但也看过他15部作品的12部,这次上海国际电影节没能去到影城的见面会场次深表遗憾。



《阿里郎》在戛纳的出现很是意外,当人们翘首以盼《悲梦》之后金基德如何创造一个新的人性寓言时候,他却带来了这部以自己为主角的纪录片。当然如他所说,这部作品在他眼中并非是纪录片而是剧情片。这是因为《阿里郎》是一部金基德私人的“藏尸日记”。当然这里说的不是尸体的意思,而是金基德在08年后销声匿迹3年里,他把原先的那个金基德藏在了深山里,这部作品就是他用照相机拍下的藏匿日记。



金导演一反纪录片常态,由自己亲自担纲拍摄,提问以及出镜。于是作品的前一半在展现了金导演落魄的朴素生活之后把大段时间给了金基德和自己分身的对话上,他声泪俱下的控诉了助理导演的背叛,吐槽了自己从未歌颂韩国却被韩国政府嘉奖,以及详述了自己为何在电影路走到了瓶颈的过程。这段对话非常精彩,金基德犀利的言语如锋利的匕首刺进观众心里,让每个人都很痛心的看着金导演如何迷失在自己的电影道路上。片名《阿里郎》也是从这段内容开始不断出现,这是一首韩国民谣,金导演将曲中提到的山民上山下山比作自己人生及电影生涯的历程,上上下下,情到深处时,他从潸然泪下变成了泪如雨下,最终变成嚎啕大哭。他说自己曾经有过死的念头,觉得自己在生活里还不如自己创造的角色那般果断。其实,我想每个导演在遭遇挫折和创作瓶颈时候都会有类似的感悟,或许因为他本人就如同他镜头里的角色一样,少言寡语但内心思想丰富,使他渐渐变成了一个消沉、压抑并不知所措的人。



后半段里出现的《春去春又来》是个人最喜欢的金氏作品,金导演也是在重温自己这部作品时再次泪腺崩堤。他应当是从那个由男孩成长为男人的小徒弟身上看到了自己,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少友无伴,在拖石板上山和整个人生的过程中,坚持信仰但起伏不定的生活。对于一位创作型导演,不管接下来他的作品是否可以回到05年之前的水准,人们都不会遗忘这部“藏尸日记”。祝福金导演,祝他可以早点走出那个“尸体”的状态,重新带来别样的韩式浪漫。金基德在结尾处高喊"准备,开拍“是个很好的开始,我们有理由相信,金导演找回了电影的意义和人价值。



最后啰嗦两句字幕,由于全篇金基德自言自语的时间不短,因而中间大段字幕的漏翻让人还是颇为不满,不过在提供字幕的片段,可以看出翻译挺认真的,很有效的将意思传达了出来。

5万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8479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爱恨交加

PrinceTan 发布于: 2012-06-30 11:54

本文有剧透。

我确实记不清金基德究竟失踪多久了。当他带着这部别出心裁的《阿里郎》回到观众视野,我是在期待一次对自我的剖析与对电影事业的阐述。这么看来,他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只是过程实在够歇斯底里。

金基德在《阿里郎》的拍摄过程中,应该是处于较为严重的心理病态之中的。在这部并不能真正称为电影作品的影片中,金基德以极度颓废的状态出场,一方面极力塑造出虎落平阳的弱者形象,另一方面却又无时无刻不在言谈中渗透出强烈的自我优越感。他以一种娇嗔而遮掩的姿态,努力地强调自我价值,向观众请求认同。对于影片中这种自说自话自怨自艾的自恋,我其实很反感。金基德只通过无限的牢骚来陈述自己的伟大和正确,却并没有通过这部交流性的作品本身来体现出自己的艺术价值并博得观众的共鸣。很多的姿态不但并不聪明,反倒显得低级与愚蠢。一个享誉世界的导演想要求得世人的再次肯定,决不应该使用这种妄图无所作为却永驻于观众视野的无聊方式。

但是,我依旧相信一点:金基德在《阿里郎》中,确实做出了一次认真的自我思考。在观众看来,这种思考或许无序而紊乱,但金基德本人确实通过这种畅快的自我表达来回顾和展望了自己的电影生命。这部片子对于他来讲,更像是对回归影坛的勇气的一次践行。我也更愿意把结尾处的死亡理解为他对于过去几年中消沉自我的决绝告别。当我们把金基德在见面会上打破主办方设置的原有环节,主动要求为观众清唱一首《阿里郎》的画面与影片本身结合起来时,这种重整旗鼓的决心与期盼或许会更为真实地触动观众的内心。

《阿里郎》作为电影本身绝对不合格,但金基德如果确实能凭借由本片获得的肯定和赞誉重新树立信心,回归影坛,也绝对不是件坏事。在我看来,这部影片对于他是一次决不能错过的契机。至于这次心灵苦旅的终点究竟在何方,世界都只能拭目以待。
在孤独中的混乱与迷茫,5分。

5万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8479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里郎》获得波兰影节大奖 金基德受国际欢迎

2011-8-19 12:14:53 来源:电影网



  在今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中荣获大奖的金基德导演新作《阿里郎》日前再传喜讯,获得了波兰电影节的大奖。


    7月21日至31日之间在波兰布雷斯劳举行的新地平线国际电影节(New Horizon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上,金基德导演执导的《阿里郎》获得了艺术电影竞赛单元的最高作品奖。今年是新地平线国际电影节举办的第11个年头,也是是波兰最大规模的电影节,今年吸引了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部作品参加。


    电影《阿里郎》在艺术电影竞争部门(Films On Arts Competition)中力压其余11部作品,获得了最高奖项。在颁奖仪式上,金基德导演表示:“波兰为世界影坛培养了众多电影巨匠,能够在这里放映我的作品就已经令我十分幸福,如今获得这一奖项更让我不胜感激,真心地感谢评委们和波兰的观众。”


    此外,《阿里郎》还将参加9月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多伦多国际电影节(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与北美观众见面。


    被媒体称作世界4大电影节之一的第36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将于9月8日至18日间举行,该电影节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非竞赛类电影节。《阿里郎》将在参加“Real to Reel”单元的展映活动,该单元旨在向观众介绍过去一年当中值得关注的优秀纪录片。


    《阿里郎》此前在戛纳的亮相曾引起韩国电影人的不安,金基德在片中直呼姓名地批评因为大明星、大项目离自己而去的两位助理导演,并展现了自己在患上社交恐惧症后的托费生活。影片曾一度引起韩国媒体的讨论。

[ 本帖最后由 eleven 于 2012-9-20 13:44 编辑 ]

5万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8479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阿里郎》一种关注单元获奖 金基德现场高歌

2011-5-22 13:00:58 来源: 新浪娱乐

当地时间5月21日晚,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率先颁奖。韩国导演金基德执导的《阿里郎》与德国导演安德里亚斯·德里森执导的《停站间》并列获得最佳影片奖。金基德获奖之余,还即兴在台上演唱朝鲜民歌《阿里郎》。



  本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选出了“双黄蛋”,韩国导演金基德执导的《阿里郎》与德国导演安德里亚斯·德里森执导的《停站间》并列获得最佳影片奖。当宣布结果之后,金基德与翻译一起走上舞台,兴奋地与每一位评委握手。他接过奖状,举起话筒说,“感谢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也感谢评委,为了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我要演唱一首《阿里郎》。”随后金基德就在现场演唱《阿里郎》,当他飙到高音的时候,一旁的评委会主席库斯图里卡皱起了眉头。



  相比之下,《停站间》安德里亚斯·德里森含蓄了不少,他表示,“我去年和我的团队度过了最困难的时光,作为电影人,我们需要把感受放在电影的制作中去,就好像把某种东西放在漂流瓶了,现在这个漂流瓶已经过了地中海,来到戛纳了。”



  获得评委会特别奖的是俄罗斯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的《伊莲娜》,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是伊朗导演穆罕默德·拉素罗夫的《再见》,拉素罗夫的妻子代表他领取了这一荣誉,并表达了对组委会的感激之情,“我尤其感谢评审团的支持。”



  评委会主席库斯图里卡表示,“我这25年多次来到戛纳电影节,却很少好好看电影。今年坐在这里看电影,我认识到一种关注单元很好,我希望等我老的时候,这个单元可以超过主竞赛单元。”随后库斯图里卡瞥了一旁的电影节主席蒂埃里·福茂说,“这只是一个玩笑。”

5万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8479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本帖最后由 eleven 于 2012-9-20 13:47 编辑 ]

5万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8479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万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8479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5万

主题

2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积分
8479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0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基德新片《阿裏郎》,真誠講述殘酷艱難自我心路

2011-05-15 18:33:58   来自: 浪漫骑士 (很想有一见钟情的爱情)



  
  
   入圍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一種關註”單元的影片《阿裏郎》,於法國當地時間5月13日下午5點首映。韓國導演金基德出席首映。由於該片是金基德自2008年患社交恐懼癥離群索居後的第一部作品,加之金基德三年後首次亮相顯得非常蒼老,引發極大媒體關註。影片無具體故事,編劇、導演、演員、後期制作、主題曲演唱,全部由金基德一人完成,加之大量的自問自答和獨白,整部影片猶如金基德的一次自我獨家專訪。與其說這是一部電影,不如說這是金基德對這三年來個人生活和心路歷程的一次總結,用mark2將自己的內心和身體毫無保留,不加任何修飾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極端殘酷卻因為真誠和坦白而異常動人。
  
   如果說金基德早期的片子往往著重展現社會與人生的殘酷,那麽從《冬去春來》之後的電影則越來越帶有濃重的遁世意味,因此也被很多觀眾覺得他的電影有越來越悶,越來越難以看懂的趨勢,即便是後來的電影越來越受到各大電影節獎項的青睞。影片放映前,金基德上臺簡單地講述了創作這部影片的初衷,他說自己在13年的十年裏拍攝了15部電影,也獲得了很多電影節和觀眾的認可,但是現在他希望用這樣一部電影來重新審視自己的創作,他希望給自己一個機會去重新看待電影,以及思索自己要什麽樣的電影。
  
  
  
   影片片長1小時40分鐘,講述金基德患社交恐懼癥後隱居在一個山間木屋的生活,令人驚奇的是,從編劇、導演、演員、剪輯、音效、攝像、主題曲演唱全部都由金基德一人搞定。除他之外,在影片中出現的惟一“活體”就是他養的一只流浪貓。金基德在片中不斷以人格分裂般的方式進行表演:他一會兒扮演對自己拷問的人,一會兒扮演回答這些拷問的自己,一會兒又變成剪輯這些畫面時發出嘲弄笑聲的金基德。在這些自問自答中,金基德對自己自2008年來離群索居生活的原因進行了反省,他提到《悲夢》拍攝時女演員發生意外、遭遇助理導演背叛、電影節受寵卻國內票房慘敗帶來的自我懷疑、韓國社會的問題等等。在表述中不時飲酒、痛哭、自嘲,以及大段的粗口咒罵和高聲歌唱。除了自問自答外,片中還有大量的金基德隱居期間的生活細節描寫,包括自己制作咖啡機、用雪水洗臉、如何制作食物、甚至於每天早上起來大便等等。影片的最後,金基德自己制作了手槍,帶著手槍開車前往市區,在不同地點扣動扳機,仿佛象征將過去的自己一一殺死。片中大量的問答、自白和生活細節描寫,讓這部電影顯得像一次金基德自己對自己做出的獨家專訪。金基德將自己抑郁三年來的一肚子苦水倒給觀眾,觀眾從中能夠感受到導演本人極度孤獨的內心。
  
   影片最感人的部分來自己後半段的剖白,“那些我能經參加過的電影節們,我非常想念你們,是你們讓我被這麽多觀眾熟悉,如果不是你們發掘了我,金基德只是一個在韓國國內票房失敗的導演。”金基德將自己的影片《冬去春來》在影片中播放,在他扮演的和尚負重前行的一段時,畫外的他已經哭得撕心裂肺。
  
  
   《阿裏郎》原是韓國傳統民謠,講述悲傷的愛情故事,但後來演變成表達韓民族悲傷和民族感召力的精神符號。金基德選擇《阿裏郎》作為主題曲和片名,有他自己的深意。金基德曾以《空房間》、《撒瑪利亞的女孩》、《漂流欲室》等片揚名國際電影節,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戛納、威尼斯、柏林的多次青睞,獲得過威尼斯和柏林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與國際聲譽相比,金基德在韓國國內十分不受待見,票房慘敗、惡評不少,一度讓金基德發誓影片不再在韓國本土發行。加之2008年之前,因為發生女演員拍攝意外、導演助理盜用劇本等等事情,讓金基德更加心灰意冷,並產生了再也拍不了電影的恐懼,之後他稱患社交恐懼癥而上山隱居,拒絕與外界發生關系。《阿裏郎》就是他闊別電影三年後的作品。在影片的後半部他一再提及國際電影節對自己的支持:“如果這些電影節沒有發現我,我就只是一個票房慘敗的導演而已。”因為以上種種原因,金基德的此次亮相顯得格外受關註。他在影片放映前走上舞臺,一身深灰衣褲,頭發花白,挽成發髻,他說:“在過去十多年裏我拍了15部電影,也獲得了很多電影節和觀眾的認可,但是現在我希望用這樣一部電影來重新審視自己的創作,給自己一個機會去重新看待電影,以及重新思考自己到底要拍什麽樣的電影。”
  
  
  
    金基德的此次亮相充滿新聞性,獲得了極大關註。影片入圍“一種關註”單元,並非主競賽單元,但媒體首映場卻座無虛席,就連影院的二樓走道上,都坐滿了記者。影片的開場和結尾,均有長時間的掌聲,仿佛是觀眾對金基德個人的鼓勵。影片放映結束,當追光燈打向觀眾席中的他的時候,現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他只是用微笑來回饋觀眾的熱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韩剧社区 ( 蜀ICP备14001718号 )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4-5-17 13:34 , Processed in 0.04677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