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看到了这部电影的碟片,怀着强烈期待的看完,找到曾经的记忆。
9 Q& u/ U' M; U2 y# e! b3 v9 f" Z
5 s1 q: w$ N! E) w 看《源氏物语》已经是3、4年前的事情,当时强烈的喜爱并记住了紫姬,这个源氏从小调教出来的紫夫人。只是很久都没有再想起这个故事,因而看电影的时候仿佛重新看过一遍,没有被原著记忆的阴影所覆盖,对于电影来说应该算是公平的。
4 ~* `) K! K; n* U0 s- U
D5 a- x8 P8 {$ M 这个电影最吸引我之处应是以整个小说为剧本,同时巧妙地加入原书作者紫式部的生活经历,从而使得在观看小说的过程中对于作者的背景加以了解。全片在现实中,依赖紫式部的叙述贯穿小说,其中包括取代被删剪的部分书中内容,在小说中,则用源氏的情爱写出了生命的过程。
! y. d5 K+ H6 l% E' R7 o0 ^5 J- ~: T7 ]+ _
《源氏物语》在日本地位之高就像《红楼梦》在中国,所以历代编剧在改编的过程中都倍加小心,此次,小说被作了较大的删节,书中以源氏为主线的内容仅被作了部分的保留,其他方面包括紫姬紫夫人的生活因为紫式部的加入基本上所剩无几。最后留有的是源氏和藤壶御女,六条妃子,紫姬紫夫人和明石君的几段感情生活。其中电影前半段的女性生活给了紫式部,后半段则给了紫姬紫夫人。
/ O2 Y! {' c4 f V R7 s3 U3 M
鉴于电影的时间长度所限,接近2、3个小时的过程中只有紫式部和源氏有相对丰满的人物形象,其他人,笔者认为,塑造得不很周全。导演在电影中加以创新,在每一阶段的女子描述后,都有一个女幽灵出现,唱着表达心情带着宿命的歌曲,用缥缈的声线感悟女子命运变化的过程。后几次的出场都较为妥当,第一次的出场中,众多无处可归的美丽幽灵在这位女幽灵歌声的召唤下不断出现,颇有中国仙女下凡之势,紧接着此女幽灵升空以满月为背景,宛如嫦娥奔月,画面精美,无可厚非,但是笔者不明白此段插曲的用意,从情节看无法和剧情连上,表达方式上看也有些令人不明所以。至少笔者认为此段的表现力极强,可是从整体上看不通。 2 k5 k! m* w; j5 F
1 r- d. V) Q" r8 s
片中沿用了日本古代电影神话的色彩,通过各种幽灵梦境的出现增强故事的可看性。但与同为以平安时代为背景的传奇电影《阴阳师》相比较,便有些相形见绌了,无论从制作上到技术上此部电影之只能说中上品,而《阴阳师》就可谓是极品了。当然或许是电影的出发点本身就不同,《阴阳师》出品时用的是“亚洲小魔戒”的称号,但既然用了,而且用在了《源氏物语》这样一部扛鼎大戏,同时又是庆祝东映公司50周年的大作,笔者认为应该可以更加精细的。当然,整体的效果还是比较的和谐。到底差距在哪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但既然同为平安王朝贵族全盛时期之作,比较一下也无妨。
8 \" O& j ~) `3 B6 g6 U& c& K2 a6 E9 k. h/ Z! v7 h3 Y+ N/ u6 E
但是这两部电影在服装和习俗上都颇为考究,从男士的狩衣到小直衣,从七弦琴到《青海波》的舞蹈,包括书中提到的明石君的家乡中的临海房屋,发现紫姬紫夫人的小竹林,和四季馆的设计,都颇为壮观,取景甚为优美,色彩浓烈,视觉效果很好。
. p1 S0 L8 j3 y
) e9 C, ~7 G1 x 源氏的扮演者,在日本有不成文的规矩,必须是最漂亮的美男子,因为书中的刻画极为细致,充满传奇色彩,是众女性的爱慕对象和紫式部心中的男人典范,即使四处留情,可依然让女子对之依赖甚深。拥有着优雅的风度,俊美的面容,高贵的出身,同时能歌善舞,能说会道。说白了,就是把所有的好处都占了。, v: W4 Y4 s% `
4 r% o+ J/ }6 D1 Q6 ]
此次选择天海祐希女扮男装,用意十分明显,用带有英气的女子表现源氏的俊美。乍一看有些女人气,但仔细观察表演的水准确实一流,十分的投入,尤其在后半部电影中和紫姬的对手戏,看得出很像源氏,捉摸的十分透彻。关于《青海波》的舞蹈极为有神韵,动作标准到位,其中七弦琴的细节也经过了考究和练习。虽然个人来讲觉得她还是女性化超过了男性化的一面,与自己心中的源氏不尽相符,可是此演员表演的确是十分出色。
% r d2 W# s3 ]/ ]+ L
4 B' |- d2 K( R+ [1 P 永吉小百合自不必多说,细节中眉眼所到之处皆为传神,对叙说故事时候不同情绪的微妙变化拿捏得当,可以说达到完美!
+ H/ k7 G2 N/ B: ^3 u8 v
: i. E2 B* [6 N6 N- w" w9 N3 I 紫姬的扮演者常盘贵子,日剧女王,应该说演得很努力。但是紫姬紫夫人的角色,原谅笔者无法将自己的感情拿出来处理,在这里不多说。不过和源氏生气的那部分表现的还是令人满意的。* _5 a) A2 S& j ^& f$ R0 w
5 i5 `9 w* x/ U 其他人的表演中,值得关注的是源氏的仆人惟光,此人在源氏的稳重衬托下显得格外的可爱,在众生相中塑造了一个可靠贴心仔细的侍从,从表情到动作,充满闪光点。
, U* ?, X( H: ?
# y4 X' K5 Q+ ]4 p. |7 D: P; k 关于改编的问题,笔者最大的不习惯就是最后紫姬的去世,电影很容易误导观众认为紫夫人因为感情问题抑郁而终。这样说也不是不可,也许这正是导演的想法。在书中,紫夫人生病是因为被六条妃子的诅咒附身而至(在片中六条妃子曾经就这样子害死葵姬),从此一病不起,最终病逝,其养女明石女御(皇太妃)陪在身旁。由于紫式部对于源氏的偏爱,没有对紫姬关于源氏采花过于地责怪,可能有时候生气,但不至于抑郁生病,紫夫人的完美性格和人品没有涉及到这一点。但事实上,从紫夫人的生气片断来看,确实有这种可能,毕竟源氏始终对于明石君关照有加(片中的明石君没有去四季馆),可若真是如此,个人认为就和前面塑造的种种紫夫人的形象不合了。# n4 D0 C. y% I9 S( y2 ~) o& R
4 U6 ~: ?# p, ]* B( Y 还有就是源氏的苍老,这是每一个喜欢《源氏物语》的人不愿意面对的,也是作者紫式部回避的问题,书中关于源氏去世的那一章《云隐》标题下没有任何内容就充分的说明这点。没有一个字,让人们在想象中猜测源氏的死亡,一定会与紫夫人的辞世有关系,可是具体细节,就像“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童话一般没有下文,就此结束。在影片中,苍老失落的源氏的面容被刻画出来,看得令人心痛。笔者认为,影片可以在荒凉的春殿,左大臣的注视,惟光的陪伴,源氏烧毁情书的背影,地上滚动的球中结束小说的内容,即去掉源氏的木讷的回头。另外即使这样的拍摄,源氏面容苍老变化之快不够真实,就是憔悴也过于突然。 * r( }$ z. S1 Q# ]
2 ~' ]% ^6 D. v* f& [5 X6 c◆ 再见紫夫人 ◆
5 ~1 |7 Y; n) t
* X5 L) W; Y9 E! t5 ?5 p 说到《源氏物语》,在400多人的描写里,女性角色占了相当的比例,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便是以完美著称的紫姬紫夫人。
: J4 R- `: N3 U7 G! ^ C
- E3 Y: s" M" a/ [) R0 ] “野草生根通紫草,何时摘取手中看。”
4 H7 E6 k! H8 c+ t8 s3 b* `& C* J. ^0 f1 i- X8 O
源氏初见这位酷似母亲的小姑娘时,心中是无限怜爱,写下了上面的两句和歌(日本古代的诗歌形式),于是,这位小姑娘被称做紫儿。幼年的紫儿有着一头美丽的长发散发着黑亮的光泽,脸上带着甜美的微笑,身体里流动着贵族血统的遗传(藤壶女御的亲侄女),整个人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灵气和美丽。就这样在林中的一次玩耍中被源氏发现,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吗?$ v: M7 ~! J: m o
0 ?5 y5 k/ v x/ c4 e& \( u$ H 源氏的梦想是培养一位完美的夫人,这位完美夫人的首要条件就是拥有藤壶御女的容颜,其次就是和他一样匹配的令人倾慕。从这一层来讲,紫儿在幼时遇见源氏,是幸运的。紫儿的年龄尚小,拥有了绝对的可塑性,这是除了容貌之外,最为让源氏满意的地方。是源氏的倾心和全神贯注的投入,使得紫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也让紫儿收敛性情提高自身的高雅,没有一般女儿家的娇气和俗气,如当初她回到家中,和久别的父亲与继母住在一起,想必也就不会再有后来的紫夫人。
+ L1 T7 R" s) H% Z( U/ {% ^! j$ ~3 j" p8 F6 s Q
从小就和源氏相处的紫儿,在众多的地方比他人更为了解源氏,两人相处起来和谐更多,计较更少,体贴之极,令源氏对外无处不夸,无处不赞。源氏从来没有强迫紫儿接受自己,一直等待着时刻的到来。紫儿被源氏的尊重而感动。在成为源氏的人之后,正式叫做紫姬。源氏的原配葵姬在难产中去世,紫姬体谅源氏的难处主动要求在低调中成为了源氏的真正意义上的正式夫人。$ j0 n/ P: c& C0 g" U
, _4 B. A( H9 {1 L% l: D/ e1 m( [
源氏的拈花惹草,紫姬始终从容涵养地对待,对于将她一人孤独的留在冬夜的春馆中,她也只是独自面对梅花垂泪,长长的黑发载不动许多愁。可是就在源氏踏进屋中的那一刻,紫姬露出掩盖凄凉但却宛如桃花般的笑容,将带着泪痕的衣袖藏在身后。这样的紫姬,使得每次清晨归来的源氏都产生着深深的愧疚,不断的埋怨自己放着家中这样的好夫人不珍惜,总是出去采花给夫人带来伤感。 3 x. G; ?/ M1 x6 f8 R' a& G) T
|( [1 g7 h2 E. ~) N* n2 x
凭着对源氏多年来的了解,紫姬相信这源氏对她的爱,称得上是挑战的也就只有一回——明石君的出现。三年流放期间,源氏虽知远在京都的紫姬对他的无限思念,可是也依然以逢场作戏为借口和在须磨海边的明石君相恋,将来虽不能不了了之,但也不会带了很大的麻烦,这种情况下他拥有的女人,也已经不在少数。可是,在回京都之前,明石君告诉他,她已经怀有了骨肉,这样一来源氏被迫向紫姬全数坦白。如果只是一个女人,紫姬可以保持冷静,不让自己受到了过多的伤害,但是这么多年来,紫姬最大的痛楚就是无法生育。在那样的年代里,不能生育的女人,拥有着最大的悲哀。面对明石君,紫姬能做的只有默然。源氏同样分担着紫姬的难过,所以,明石君的女儿留在了紫姬的身边,明石君不再与之相见。源氏可以对每一个女人无情无义,可是他不会让自己的紫夫人受到伤害。
$ H& M8 \- H2 E2 O2 \, I3 M# P" O( X6 x
抚养着明石君女儿的紫姬,不是没有过一点的嫉妒。因为孩子不在明石君身边,源氏对她投入了更多的关注。紫姬有时也会自问,为何要来养这个孩子?可是当她仔细观察着美丽的小明石,看到她开合的小嘴儿的时候,一切都释然。就凭这样的一个小女孩,紫姬就不再和从未见过面的明石君计较。她心中想:可以生出这样可爱的女孩子的母亲,一定也很吸引人吧?对于没有孩子的紫姬,明石小女孩就是她的女儿,后来事实也证明,在紫夫人最后生病的日子里,明石皇太妃一直守护在她养母的身边直至病逝,母女情份之深,被世人所感叹。
' @5 p" q3 I4 `8 n
' v v1 \+ s" Z& l$ L 明石小女成为皇太妃之后,紫姬在四季馆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紫夫人的角色。如果说四极馆是一座小型的皇宫,源氏是这里的皇上,紫夫人就是掌管后宫四季佳丽的皇后。大小事务,统统由紫夫人一手打点。年节的各院礼物每一件都有在裁缝制作和色彩搭配上极有天赋的紫夫人精心挑选,一律因众女子的不同性格喜好不同准备。各种活动比如祭祀,法事,赏花出游,没有一个不是从紫夫人手中出来的,可是说是毫无偏差。只听说的各种人群在真正和紫夫人接触之后,才明白那原本传奇的关于紫夫人的故事的真实性。 % M$ g6 q P Y7 J! U8 M8 N
' B& \( u( ^5 c. _6 ^* j9 d
只是,再好的人终会遭人嫉妒,六条妃子鬼符附身使得紫夫人一病不起,甚至于中间假死一次,再多的法事也解不了病魔,除不去紫夫人心中的郁积。迫于对源氏的不舍,迫于对源氏的打击,出家之愿始终未能实现,最终带着一头乌黑如新的长发悄然入睡。从此不再见到紫夫人美丽的笑颜,不再听到紫夫人悠扬的七弦琴,不再受到紫夫人亲自搭配的新意,整个四季院随着紫夫人的离开黯然失色。
2 v$ o# b% r% m, P R- _+ R4 V
; S4 m; U* A5 C 曾怀疑源氏对于紫夫人的真情,想他不过是因为紫儿的容颜而对她格外的怜爱,直到紫夫人的离开,我才知道源氏是深爱着紫儿的。想着“此躯远戍须磨,镜影随君永不离”的爱语,回忆着紫姬的体贴,“爱青人已死去,花色都减了”,“一自秧田春水涸,水中花影也无神”。不断的触景生情,不断的泪湿巾衫,不断的彻夜难眠,不断的精神恍惚,直到最后无内容的《云隐》。
. I2 y# x3 _! x& E: k' l* b5 u3 o
, _, W- t% ]& @9 f8 g) B 关于源氏的一切在紫儿的出现时开始,在紫夫人的结束中结束。
/ _" `! e2 L6 i* B, I% G3 ?' M9 O3 l
曾有评论称这部著作的局限性,终究把一切都依赖给了源氏,就连紫夫人也不例外。可是在这样一部爱情的故事里,女人的依靠除了男人,还应该是什么?难道一定要让紫姬站在高出大喊“我要独立”吗?难道就因该让紫夫人心灰意懒的离开吗?在电影中,最后紫姬在紫式部的怀中失声痛哭,也不过是看透了爱情,感到了悲凉,可即使是出家,也在考虑着源氏的情感,终究,他们相爱。
' A5 b( \: o! p3 ^- \' X& Z) Y6 @9 J! z' V* m7 f/ X' h( [
再见紫夫人,我心中是无限的敬仰与遗憾。本想写一篇祭文送给紫夫人和她长发中的故事,可是没成想,写成了这样子。记得人说,因为不爱所以自在,因为不爱所以不在乎。也许我就是太爱紫儿了,即便是想了几天才下笔,即便是无数遍的腹稿重复,写出的东西仍无法正式庄重贴切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 V4 X. b* {" _5 Z/ C8 ~ @2 A' }" `; J1 `, j
那么,就暂定此文谨献给美丽高贵的紫姬紫夫人。
" S9 d4 G: ~5 ]5 h; Q 代甲乙时日定重写祭文,以诉心中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