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主,如果内容不妥,删了就好。)
; X# K: T6 W+ K) |/ N7 }很少看韩影,上一次完整看完的韩影是《丑闻》,也已经好多年没在韩社写长篇的观后感了。昨晚熬到凌晨四点,竟然看完了《隐密而伟大》,且是不知不觉看完,没有快进,是个奇迹,同时又衍生出许多感慨,不能不发。
9 ?7 Y9 w3 Q1 e7 Y7 U6 N7 r组长是个间谍,他人生的理想是做个平凡人,但朝鲜半岛从1894年以来就不再平静,黄海的波涛中,流着鲜血,涌动着疯狂,今年是甲午年,中国人最深重的屈辱竟然是从朝鲜半岛开始。1950年,新中国的第一场大战,也从朝鲜开始。半个世纪以来,朝鲜半岛没有平静,今天,更加不会平凡。
4 F5 ^& i: k% _# d1 k h大陆80、90后的孩子们,沐浴着和平的阳光,享受着越来越充足的物质生活,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正过着“平凡的幸福”——住在组长的隔壁。这样平凡的幸福,有几个年轻人会觉得是一代人的幸运?是幸运吗?难道不是?就在80、90后出生之前,前三十年的新中国大地上,血雨腥风,道路以目,政治运动此起彼伏,游街,大字报,批斗,(至今彭德怀被批斗的影像资料在网上还能找到,一代悍将,被几个毛头学生死命的甩耳光。去找那段视频吧,保证你瞠目结舌。)人性尊严被彻底践踏,人的命还不如一条狗。(重庆的红卫兵墓至今仍保存着,他们大都死于武斗)成千上万人饿死,鲁豫皖的百姓携家带口闯关东。(题外话,在20世纪,闯关东的高潮根本不是清末,而是在1960年前后。我母亲几乎冻死在冰天雪地的东北,亲眼目睹很多人掉入冰冷的海水中死去。冯小刚拍《一九四二》,他敢拍《一九六零》吗?)
% _2 b4 ]* t! g- g5 q8 F近年来,有一股“复古主义”的倾向——回到毛主席的时代。80、90后的年轻人,你以为在毛主席时代,你就能有工作、有房子、有公平和正义?看看组长的人生,即使他为祖国扮成傻子潜伏在敌营,祖国还是要将他母亲关进收容所。这夸张?这虚构?我家族里的一位舅公做地下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小年夜,被敌人暗杀在山上,尸首无存,估计被狼吃掉。53年,镇压反革命运动时,杀他的国民党特务供述了自己的罪行。然而因他出身地主,解放后他的家人屡屡遭到政治运动的折磨。经受住白公馆渣滓洞折磨的罗广斌,没能逃过文革。被赞为劳动不分贵贱的掏粪工人时传祥,也在文革中被迫害死了。那些沉迷于《激情燃烧的岁月》《金婚》之类影视剧的年轻人,有几个真正了解那段历史?有谁明白,那一代人的激情,最后几乎烧光了新中国所有百姓的心,满目疮痍,心灰意冷,凄凄惨惨,1976年,忍无可忍的百姓在清明节那天走上了天安门,在云南,上百万的知青绝食自杀以抗争,舞台剧《于无声处听惊雷》是那个时代最好的写照。' ] e1 X4 i, O8 y, W( _( X1 g
贯穿《隐密而伟大》故事的,是扭曲的人性,举着最伟大的旗帜,却干劲最卑鄙的事情。五六十年代,我们最伟大的口号是:世界革命万岁。我们要去解放亚非拉,我们勒紧裤腰带也要援助非洲,我们穷的一家八口人只有一条裤子(1980年,法新社记者最经典的照片,在一个乡村的土墙外,站着一群没穿裤子的孩子。1977年,万里去安徽肥西县,在一个农户家里看到,这家的几个孩子都没有裤子穿,浑身光溜溜的躺在床上。我办公室一个老同事,弟兄九个,在1982年时,只有一条裤子,12、13岁的孩子还光着身子在村里跑。); c& C8 |2 W2 C
三十年的疯狂,三十年的黑暗岁月,我们在浓重的黑暗里等待黎明!不想去评价今天朝鲜人民的生活。不干涉别人内政。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今天的 中国人不是也有怀念毛时代吗?事实是,任何一个时代,都有既得利益者。就是在那种体系中,总会有人受益。重要的是,我们看这个受益的人群是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还是占百分之五?那些说毛时代分配房子和工作的人,没有说:什么人能分配房子和工作?什么人能有足额的粮食配置?当时十亿中国人,两亿工人,他们享受免费医疗,免费教育,有粮票,布票,肉票等等,分配房子,自己的工作还可以传承给儿女(当时的俗话叫接班,古代叫恩荫),而百分之八十的农民,社会地位比种族隔离时代南非的黑人好不到哪里去。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这是毛时代的创意。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将自己的公民分成两类人?城市户口拥有公民权,而农村户口,连人都算不上!农村子弟要出来,只有上大学和当兵。而66至76年又停止了高考。那年代,当兵可不容易,也只有大队书记之类的农村官二代才有这种幸运。( m! E* U5 a" N6 u9 A- l+ d
# f1 q, d$ u. M) A8 @' P% E$ N. h组长扮成傻子,然而他内心仍旧有坚定的信念。这种戏码,在大陆的谍战剧里,实在是屡见不鲜,最早的是《烈火中永生》,渣滓洞里的送饭的傻子,实际上曾是整个地区党的书记,十几年来他几乎和党完全失去联系,然而他始终耐心的守候。一代年轻人被革命的热情燃烧,红卫兵们,自以为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对毛的无限崇拜,对革命信仰的疯狂追求,迷失了理性,蒙住了双眼,将整个民族和国家,拉入到历史的深渊中去。
( m5 A. d9 _ ^5 N/ U伟大的革命浪漫主义情怀,至今仍是新中国电影电视的主旋律。“我的信仰是无底的深海,对你的爱已无言。”,豪迈慷慨的进行曲的雄壮歌声中,余则成的故事紧紧攥住了两岸三地的中国人的心,《潜伏》简直就是大陆谍战剧的巅峰之作,满屏幕的打鬼子都不如《潜伏》能洋溢起信仰和理想的热情,然而纵观全剧,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余则成在一遍一遍念《为人民服务》。那简直是一种自我催眠和洗脑,他从中寻求自我的救赎,自我的安抚,自我的坚定,他需要这个力量来抚摸自己内心的脆弱。而让我落泪的那段却是最后,翠平抱着孩子,俯瞰着盘旋的山路,期盼着丈夫能凯旋回来。我们都知道,她的期盼必定落空,也知道不需要十年,到1953年她就会遭到镇反运动的冲击,到57年会遭遇反右,到59年批彭,到64年社教,到66年文革,像她那个情况,一场运动也跑不了。而她的孩子,必定是个黑五类,从小在歧视和屈辱中成长。在台湾的余则成,想必和组长一样,想到组织能照顾好他的老婆孩子。或许他也明白,然他没有退路。# o5 T w: P3 _/ R3 m( A& X& }
我印象中最幸福的一个春节,是1988年,那一年的鞭炮特别的响,整个小区地面铺了厚厚一层红纸屑,红艳艳的,特别亮,特别盈满一种幸福的感觉。我们终于在年夜饭摆上了四盘五碗,吃的饱饱的,看着春晚,屋子里很暖和,不必担心变天,不必担忧未来,就像费翔的歌《冬天里的一把火》,烧的人心里暖呵呵。六十年一甲子,今天,我们又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希望年轻人用头脑和理性去思考未来,永远保留着善良、恻隐之心,不要轻易被伟大的口号所蒙蔽。真正伟大的英雄,是能给绝大多数带来平凡的幸福,而不是搅动起成千上万的人为他的理想而丧命。
* R* C: L% R6 {* X M昨天,我在路上,遇到一个小女孩带着人工耳蜗。我抱着自己的孩子,很庆幸我生活在这样平淡、乏味的生活里,没有革命的激情,没有信仰的燃烧,我只是一个平凡的百姓,想要平静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