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4-3-1 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 N" F. j9 U/ m% d- h- g0 M8 r
作者:歌台舞榭
- Y8 M3 C% ^. \5 j2 }8 i+ [谢谢土豆的推荐,买了几日的片子终于看了。是连看了两部烂片之后夜很深了才看的。看完就上来了。
: x% X& x4 K( B% t8 [# y1 u o2 z3 V% J8 {+ [7 K, V
先拆解一下《杀人的记忆》:
4 V4 e/ H: Y. a L$ @" k
( e. w7 A0 k2 q' n p' ?/ S1 时间:1986年2 \$ z! i7 c- G5 B, n
政治时代背景:(我不清楚,是片中提供的)韩国正在有针对政府的示威游行,地方也在进行防空演习。
2 a5 K- N' Y. z. y技术背景:在警方侦破上还没有所谓现代化的DNA检验,没有物证学上的很高分析,没有系列杀人案的先例,没有对连环变态杀手存在的心理准备。
2 b. { q9 z2 {' w7 u: q& }4 d
$ q" n3 v8 \6 c3 ?6 n8 c. o2 地点:韩国的某一小城镇
+ W6 W5 H) L. R# w) N规模不大,但也农工业具备,国家的动荡也多少波及到此。' M- c( A( A6 j, Y
$ L6 m+ i& J9 f( v8 a! T- n3 人物:警察,受害者,罪犯。
) \0 ~7 w( U& q( c" I主要人物:' \1 c7 f7 a1 g- ]
警察P: 镇上的警察,没有多少科班知识,办案不严禁,盲目自信,还有刑讯逼供,栽赃陷害的伎俩。—— 没有大的目标,满足并热爱现状。
8 y: _1 m+ v8 t8 y1 N! p警察S:从汉城来镇上协助办案的警察,有科班知识,讲究推理,深信物证数据。前史中可能是他在汉城就有没做好的案件,以至自告奋勇来到镇上,还带着憔悴的状态。—— 可能是人生的最后一击。! }% T/ n& V% t) A8 b& W
( b5 z, v1 o! C |1 Z6 v' J4 故事:
: P! x( i( r) W' }# `1 v" W/ N小镇上发生了系列杀人案,两个受害者是年轻女性,生前或死后受到了性侵犯。镇上的警察P在案发现场没有任何线索可利用,凭常识建立了与受害者有关的嫌疑人档案,并用功于此,走进了迷途。汉城来的警察S介入了案件,发现了规律:案发在雨夜,受害者都穿红衣。按失踪人口报告推论,还有第三个受害者。第三个尸体找到了,是最先死的人。警察P抓过两个嫌疑犯,在逼供下,都获得了承认是凶犯的证词,但被警察S推翻了。两人互不接受,矛盾激化,但被新的信息所吸引:案发时都有人在电台点了一首歌。顺此线索查到了最后的嫌疑人,他也符合之前的任何特征,但就是没有证人,证物。社会和新闻界的压力只好放人,只能等待美国FBI对精液DNA的判断。嫌疑人被24小时监控,警察S跟丢了他,又有人遇害了。愤怒下,S的理智丧失,拔枪却被恢复理智的警察P制止。DNA报告在这时来了,结论不是这个疑犯。故事结束了,罪犯没有被绳之以法。17年后,警察P也不在是警察了,做电脑生意的他路过第一个案发现场,下意识去看看。路过的学生告之前两天有人也在这看并说以前在此做过事。警察P无语。3 g7 {5 h1 W/ A0 L* X$ j7 q: f+ Z
% L9 k& |6 C) X7 @2 q& R$ W4 U
* ?! ]3 m6 |: x q2 o: G
3 g* K: j& U8 L9 _: m+ N. l& |- K个人读解:
/ k+ U1 u) H9 l! z
% X# M) }. w o; N
- Y3 B ]- c: x0 x: W1 主题:
. C6 Q1 s, @+ p' B( e可能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件——系列杀人案至今未破。
2 y; O- z* Y- g+ C- T7 O& X8 b没有人会大胆的选择一个犯罪题材的故事却不在案件中把罪犯绳之以法。(我很佩服韩国的文化制度下的电影审核,开放下才能生产出这样一部用类型片的形式颠覆主流意识的作品)。
! c" E, @5 K# z/ B导演用很商业的内容:一个个确认又被排除的凶手,一次次发生的新案件,一组精彩又不矢质感的人物关系,把观众的视线完全牵引了。当我们想象力的智慧与剧中人一起浮出水面时,我们都被击倒了——没有答案,没有解决。0 W2 C/ t! G2 G5 j+ |& e
生活中,我们努力不见得就会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这个故事讲的是前一种。
' j& [2 F: Z, f4 k谈论命运时我们不能回避上述主题,它真实并痛苦地存在着。
+ m0 W6 a1 m5 x- n0 Y0 V2 j0 p g* E/ P( N: ?- h- N9 p8 e
2 主题成功的理由:
) ?7 a5 t/ M p. p如果是一部为翻转而设计这结尾的影片大多人会不屑的。
, M7 d( V) [3 ^+ K$ K4 E8 X但本片的导演为了这颠覆性的结尾做足了功课,所以至少我个人是可以接受的。
8 P0 s7 N) `) m' b导演除了案件本身的发展把很多精力用在了人物的塑造上:在现实生活中满足而安于在此的镇上警察,目的很强又想通过破案在精神上解脱自己的城里警察,被案件串联在一起。随着案情发展人物也在变化, 城里的警察S:理智的变为了情绪失控的,讲究逻辑的变为感性的,非暴力的变为一定要用枪;镇上警察P:自信的变为服从的,崇尚武力的变为守法的,工作的热情变为了无奈。说是案件的压力,但更是命运的不可知改变了人。两人都迷失自己,也摧毁了之前的人生定位。——这种人物变化是服务于结尾带来的主题。人物伤感的情绪也弥漫到结局。- b* k# {# ?& a" ^; F1 A' t
导演很纯熟地把时代背景准确又简洁的铺设在案件中,示威—— 动荡,警报——危机,都准确地完成了影片的氛唯,也对应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重要的一层是暗指在变换的时代谁也不知也掌控不了命运的未来,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韩国是在这时有动荡的社会风波吧)。
7 {/ b5 T7 G" E+ U
9 e+ w5 k1 C! @. }4 ?8 {3 影片成功的理由:6 S' \4 [5 k/ s$ X1 k3 {% p
A 导演:非常纯熟的掌握了商业片的技巧,合理,准确,简洁,清晰地提供声画的信息量,几乎没有任何不准确的多余内容。
& Y9 J& e' G5 T1 ]: l! Q0 v- U* ~+ R$ p) h3 U
很多戏的扭结很有技巧。举几个例子: N3 Z; E) e8 \( B5 g+ \9 X5 l
' A! G0 R, ^5 a0 I) ^. @
城里警察S的入场戏中完成了镇上人心慌慌的事态(害怕地在路上的妇女),完成了镇上警察P的急躁心情(见人就是强奸犯),完成了两警察的性格刻画(P:“没见过这么不会身手的警察”, S:“没见过这么不会辨认罪犯的警察”),完成了两人接下来对立的铺设(栽赃的球鞋)。这么多的信息量都在一场戏中有机生动的一气呵成贯连下来,真是下了工夫。
5 j0 ]; k# J1 |0 E y) A; z2 d+ C% m3 n, y& O& T6 W" u5 ^
爱踢人的警察P的助手被锯了腿,原因是他被自己踢过的傻子用钉子打了腿,感染了——因果。为强调这点,合理地用了踢人时戴鞋套这一细节,并作为小道具贯穿下来,在警察P看着套着鞋套却不能在踢人的皮鞋时,观众会与剧中人一起感触到命运的嘲讽。6 E0 U& G3 K6 p6 A; p. @0 H
0 U3 h( Y, {% e ~7 e; r9 `; @ b, `在最后一个女孩被袭时,贯穿全片的防空演习警报又响起了。犀利的声音也带着压抑的气氛迷漫,熄灯,关窗户的意向把受害者推向了深深的孤独无助。/ V, g$ Q; ]+ J- y' t2 R6 @
0 i4 z2 }, F! C4 ?1 q3 g+ e( d f: E
片头中滚动的金色麦浪,欢呼跳动的孩童一个充满生机的画面里翻开的是黑暗阴湿中不动的死尸,设计很巧,也很震人。也带来了物证不受保护的现实。
) Y: I; Q3 C8 D+ U, r1 ?: K9 F/ k" J# Q% a# M
导演在时空环境的把握上做的很棒,没有生活经历的观众也会融入有质感的空间,时代背景,人物中。没有任何在此的费解。
$ f. R0 s7 m+ L7 Q
' F1 f3 j, w; N. I( @: U6 RB 演员:真的很棒,是最近看的片中最好的表演。这里有导演的眼光定位,有演员自身认真的态度,准确的人物分析,不露声色的技巧。
: h A7 | B1 s& N2 R/ N; r% b" T2 P P8 B+ C4 s- B
4 不足之处:
1 ]4 ^" j# F8 ?& |; {有在导演上的,也有编剧的问题。; x# R0 b# |, ~" D0 M
在办案过成中一些戏的设计太搞笑了,属噱头类,与全片风格不对位。(导,编)
' S3 ^6 l" G% Z4 e- K% L. o" c7 _还是有模仿的痕迹。(编)
2 _; t2 w# p M: z! v4 K! f3 k- U重要的电台点歌一线索是被无关的第三者提供的,太牵强。(编): p" W, O- E. C/ a/ H
办案过程中已有一个警察的视点变为了两个人的,但结尾又回到了一个人的视点上,不舒服,但也不知如何解。如再给警察S的戏就会不干净。(导)
$ s! G4 p) s7 R+ f' | K
* e* x& {8 v+ B, p3 B% c5 总结:
3 ^0 L+ b) ~! p6 q' T) L$ l0 Y是值得一看的片子,重要的是韩国电影在走好莱坞类型片的路中,做了一次小的突破,但也仅仅是结尾。
0 z# S4 o, G; `$ t# T说好听了是有层窗户纸还没捅破,说不好听了是总差口气。! K2 r; c# }1 ~/ [/ a
8 x& x$ D( ~6 K$ B5 l. R
- Q" N, x4 X' t4 E+ ^9 O ^' M2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