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我爱电影 作者:粉丝故事上集
7 E( K! J, g! k% d
: B& d+ H: S7 m' a+ b& s金基德一向偏执残忍充满破坏力和扭曲人性的影象
; _& o9 \+ L8 Y- @7 a1 A风格在这部2003年的新作中有了些许收敛,唯一
+ Q; z) o$ ]5 D1 Y) ], t有点残酷的是前后两个春季中幼僧虐待小动物的镜
+ S4 Q/ D% t1 j; ]5 I头,天真无邪的顽性暴露的却是虐杀本性,让人心2 @( Y$ p# z; R% b. Z& C4 x4 {9 U
口一寒。影片在讲述因果报应,因此我们一早便知, e2 C" {" a% {3 l
幼僧无意识的杀生行为必种下孽果,日后承受的报
; V: z( \4 L6 _1 C% q' j6 X应稀释了行为背后的恶性,此时的罪孽引出的是灵. A% u! K2 N. w! `! S5 f
魂深处一番求善的救赎,幼僧在师傅的点化下,身& P! m' H y- f$ v! \ l9 L
负石块前往深山释放被束缚的小动物,目睹因挣扎8 `8 ~6 H4 [( U% _# y0 M
而死的蛇后痛哭流涕。这里有毁灭,更多的却是希
( g% S# v7 q% f3 n望和光明,迷途知返的善意以及心灵上的归依。
# d6 r1 D1 J& X$ A! N' t& [6 ? I
佛的感召下善恶分明,却无法扑灭心中燃烧的欲念,1 }2 m! Y/ Y& G2 X
欲念是摧残人性的催化剂,人生的苦难在于一颗诞
4 O: ~; @& ?+ R' H生之初无比圣洁的心灵被欲望划下了沟壑纵横的世
0 C6 D" e( ~! N, |1 o4 h9 `) d9 Z俗痕迹,罪恶的种子深深扎根在这片污浊的土地上
0 T M; f. X2 X( s: `茁壮萌芽。幼僧为生灵的惨遭杀害而手舞足蹈,是
% V& u- f$ K- G0 G! A8 I一次沉溺天真童趣的纵欲。蛇的交媾激发出已长大 c6 r e! H3 E/ @! W
成人后僧人的情欲(相同的情景出现在导演另一部. W6 G* d4 }+ }8 L$ ?6 b0 V
作品《打回头的情书》中独眼女子目睹一对狗的野' H, M t& e6 E) e- d. Y8 O
合,这里延续了导演一贯热衷于探讨的情欲主题),
7 s- F( u( d0 e, c! N, ~# v这时养病女子的到来而引发了六根清净向七情六欲
, [; u+ P9 [$ U/ q% _的妥协,导致僧人的还俗,表面上看佛说禅理在这' t ^) A* B6 m5 O
里似乎遭到了置疑。恰恰相反的是,这正是僧人未1 `; _6 N9 E7 c+ T9 u
经省察和参悟的人生的必然进程,终须红尘走一遭,
# F; k7 y2 A# d" h实践检验真理。还俗的行为正是迈向罪孽深渊的征6 l0 z% x4 `) X9 w7 u
兆,此后僧人不堪凡尘俗务的纷扰,最终犯下弥天
( [1 @1 e$ i. J( [0 g4 @! e! y/ a大罪(杀妻,又是杀妻)。情欲滋生出占有欲,暴
$ F0 o6 O- o; p# N露出人性中无以抑制的贪性。贪恋声色迷离,贪恋
+ y) g& [( N- f荣华富贵,贪恋地位权势,贪恋一切心之向往,直
0 n& u' l9 W# B1 @坠往欲望深渊,无法逃离。于是沉沦,于是彻底毁
- D! J! f0 e5 I1 e; q) C& {) j灭,来逃避瘟疫般的欲望纠缠。杀妻后的僧人逃回/ W: h+ R' M8 C) t
寺庙后,恐惧,狂燥,一度跪在佛像之前想要自尽,4 ?1 K3 ?7 [8 p) _9 g. T' e2 k. f
忏悔的意识慢慢涌现,此时重新确立了精神信仰的
( P4 F2 d1 K( a伟大感召力量,师傅指引下的刻苦修行和两名突然
( v" ?: Y8 g- T, W/ w4 @; e出现的警察的人性关怀交织出祥和的救赎环境,僧+ @( e( b. C& c4 o
人自感罪孽深重而归案服刑。 & P; v( e& ?2 f2 D k0 U
; a7 D/ f1 ~& b# P; H* M
接下来师傅的自焚来得突兀,点化徒弟虔心向善而& J2 J3 L M3 G; t. ]! m% f
选择超然离去,一层普度生灵而善终的象征意义。6 Z. q) N8 e5 @2 b5 c0 @5 g
师傅一直以精神向导的身份在僧人的生命中出现,) h4 K: L0 ~0 s4 `" `
此时公德圆满,顺应生命流程飘然而去,而尸体焚
. w1 D6 U+ r& l6 _. z" R尽后遗留的舍利子和火化时船底游出的一条蛇,继' Z% W0 A+ f6 ^+ B0 }" {
续承载了佛法无边的精神力量,整个冬天那条蛇都$ c1 D3 O; T8 l) K
缠绕在房间的角落,取代了师傅的位置点缀着服刑
2 m9 N! e' ~. }2 K. K: Q% J归来后僧人的孤寂余生。 * z# X, q7 \' ]+ G( R+ [
" [2 R1 |% `1 ~2 o$ N+ Q
自始自终强调的是维护信仰的一种自赎,一种发自
+ k* P& h9 e2 f; A: t内心的灵魂净化。幼僧残害小动物时师傅在一旁注
% A% `! W+ {8 p( u视,不加以劝阻事后也不去指责,取而代之的是施! I, C* L/ i$ z2 i* r
与幼僧一种生灵间感同身受的切身体会,多年以后
/ R- C+ Y, p2 j愧疚中的僧人自觉选择在自己身上捆绑石块攀上山( _- ]: t! x( o+ B' E9 }
崖膜拜佛像的忏悔方式,突出的是佛理灌输的自身# s( u" {8 d; C
修行,而不是泛泛的教义。僧人的还俗举止师傅也2 s2 O& X. z8 t) }, }
没有任何劝解,明知苦海亦放任僧人莽撞而去的释/ j$ h4 L( S1 V& P+ k1 k) W# k% ]
怀,其实是对罪孽本身的无能为力,惟有良知未泯5 S$ x' P9 [- ~
方能挽救堕落的灵魂,而良知的拯救途径,就在于
; L5 |3 W" V4 l6 E3 c8 T/ E事在人为的苦苦修行。如果存在先知的话,师傅真, t* q9 I2 j- ^* G0 G1 u8 u0 h
正悟透了一切。
! T4 p4 a9 z2 r2 b
. ~0 q1 b# i- o由单纯到复杂,再回到成熟的单纯;由清醒到混沌,
6 H: s2 q! Y1 K! V, i0 i3 L再回到自觉的清醒,影片流露出人生博大的彻悟和7 S6 G- A9 g m3 Y; s
智慧。不再对人性进行赤裸裸的拷问,而以四季流' H y' V8 O0 V7 X
转的自然规律融入佛理去探索生命的本质,春夏秋7 n/ k& j+ A# y: g: y
冬分别象征人生风雨历程的幼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
( S+ Q2 p+ }; r7 i+ O阶段,配以自然万物的灵性和本能寻求善待生命的
3 Q) q$ B' Z1 i天机,从幼僧到下一个幼僧,从春天到下一个春天,
+ d# Y; Q* I3 P* @生生不息,罪孽不息,唯报应相随,苦恼自寻,悲9 I& m) g6 K7 F0 b: O; j6 E5 d* G0 T
欣交集。
4 @# K7 s9 }- n1 M. C" S6 w: a, d9 {1 b2 |
影片更意象化了《漂流欲室》的迷离飘渺山水意境
% }9 ]$ v+ w& r8 V9 Y6 s* r# P的画面特质,所有的故事发生在一座远离尘嚣山水6 m4 x5 L# K7 F
环绕的小寺庙内,碧波绿水,云雾缭绕,落叶飘零,, | }4 p8 X- K( X
冰雪覆地,四季分明的自然美景分别映衬角色不同- U4 [0 @1 t& l5 w& S
心境的四个小故事,禅意萦绕,阵阵诗意。
% [) c$ ^. A, @0 c# U+ ] q& \4 W C
[ Last edited by 阿韩 on 2004-5-7 at 05:42 A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