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飘—《挑情宝鉴》中的悲与喜7 T. s" m1 ~, |0 k9 T9 C
+ ^$ u4 [8 V9 s3 p |
1 u& ^ P& C$ P5 C L
--------------------------------------------------------------------------------
H; o6 ]' F7 x A( M( ?发表时间:2004-4-1 19:24:38 来源:热力影迷会 作者:gzpepco 点击:421 次
- L q! F# n: v* o+ M8 n
4 a, S$ }& e t" d( y I' { - j) b" U T, n. r8 Q
大约在80年前,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有一位半大老太太Margaret Mitchell(其实才二十几三十岁)写了一部巨著叫《Gone With The Wind》,中文翻译成《飘》。据说成书的时候,书名是用了最后那句著名的话“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对这句话印象颇深,因为年轻的时候看王塑的小说,结尾经常出现“总有艳阳”之类的意思。)到后来出版时,才引用美国诗人欧内斯特·道森的一句诗,将小说的题目改成现在这样。. d; L* @2 L/ Y( v7 _
Y0 g3 t" p+ R6 o8 D
我个人觉得,这名字改的真TMD好,中文翻译的也真TMD好。
9 b5 a! `) D' b# b
" R2 x3 ~( Z9 c; h, j 随风而动,如落叶,如羽毛,如干枯的花瓣,如人生。不过,动的是风,人是被动的。$ N! z @/ R5 w7 k
" ]0 Q" \8 c- A, U* `8 W: S# p5 F
往事也随风,如在删除片段里赵原说的,人生只不过是一粒沙砾,在这样一个白驹过隙的瞬间里,善与恶、生与死、爱与不爱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是一个老掉牙而且超闷的问题,一发挥开必被众程朱后人的口水淹死,而且以我的笔力和经历,也无法象kavkalu那样高高在上的以晦涩的文字探讨,不如藏拙。就个人而言,我只觉得吃饭和不吃饭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
- }$ o, \' D9 Q5 H/ t8 m! u ) ]! V \4 L. ]& c) o6 r! J
灵与肉、爱和不爱、心灵的封闭和开放,人生的选择实际上少而又少。至于要选择什么才正确,这是另外一个老掉牙而且超闷的问题,继续藏拙。选择其实看似有,其实无。就象一把双刃剑,无论你怎样选择,总有伤害,而且伤害是属于爱人的人。不会去爱的人有福了。可是,大部分动物的弱点都是好奇,总想尝试没有经历过的事物,于是每个人都象刺猬那样生活,每个人都受伤害,每个人都沉默。9 T3 g; ~+ ~/ [# D# L7 _
0 b- s! c; [( S7 q0 X j “我,停留在繁华人间,多少梦,最终成凄凉……”看完电影,找出了童安格的这首歌。夜已深,开的音量很小。赵原游戏人生,岂不知自己只不过是人生游戏里的一颗棋子。且夫阴阳为炭兮,造化为工!天地为炉兮,万物为铜。在影片里每个人都是碳,每个人也都是铜。$ d( v* u1 ?3 o+ h+ ?' a
n+ O1 K: Z6 U! z* `2 m' B
主角的死,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只有死,才能把这段丑闻变成美丽的传说。俗语有云:一死遮百丑。所以这个结尾,和赵氏夫人无关,和仁浩无关,和姬燕的小叔子也无关,是俗语中的“冷酷的世界”谋杀了这种奇异的美。正如安格哥哥另一首歌唱到:“离开你,我跃入水中,当一切还算美的时候…..”(结果安格哥哥自己也离婚了)。如果继续下去,“直到地老天荒”,最终也一定会变成米兰昆《搭车游戏》里面的那种可笑的爱情。9 S7 Q. P+ n: ?9 O* Y$ E; _
. W& A* g |& y* C7 H
最后赞一赞演员表演到位和影片的华丽、所有的细节、及编剧。最终还是能触动到观众的内心,哪怕只有一点点。个人觉得,如果继承“情”的优点,再将“色”发扬光大,乃至拍成一部A片,必将成为不朽之名作。
6 \+ ^; I* n' r- V
7 N2 g# D- Q: X 以我最喜欢的一首清梁山舟的诗煞尾以飨读者:9 s6 z# g9 Z2 k* x$ j1 P
; V g: w( w9 z. g/ h
赚他阮刘为何人?! \) a9 I6 b. U% I+ b% ?
毕竟迷楼莫当真。5 S# _" F: k8 N0 b- z* g
我是天台狂道士,( }/ B: k+ ~9 R, p7 F! @- D
桃花多处急抽身!
C; ^3 b- m2 s, {$ Z9 `8 w0 k) z
离题万里,不知所云。$ A' t1 d+ o9 f" a, T& t1 P$ A
7 V. t# o+ f7 p1 Y2 J 钦此。
" \& o9 L7 A3 [
?" O* Q' G: R. n1 M' L7 w& A[ Last edited by 阿韩 on 2004-5-7 at 05:24 A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