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07|回复: 5

【影评】[转帖]宿命――观《春夏秋冬又一春》

[复制链接]

467

主题

1401

回帖

3361

积分

★VIP會員★

蔷花嬖人,桔梗同人,慕昭狂人

积分
3361
发表于 2004-4-4 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 c( e6 \) h; o  I0 e  `1 D  y发表时间:2004-3-23 18:08:18 来源:福建DVD论坛 作者:依人淡如菊 点击:295 次2 m# ^& K+ l+ s/ U: q
. L. g" x3 d1 ]5 X# S( N* t: D  t1 R

& D- L* Z" b1 }/ ?1 q8 o* Y一座深山,一池湖水,一间小庙,小庙漂在湖中央,与世隔绝。在这红尘之外,住着一老一小两个和尚,春夏秋冬四季往返,小庙里的宿命在一幕幕上演。
" X) ^# r! R) T: J春——善恶$ v$ e2 V; J* s$ k' w
小和尚采药,遇到蛇想咬他,他抓过蛇放了,因为不能杀生。1 X5 S) Z5 n8 G2 x. M. r
还是这个小和尚玩耍,在小鱼、青蛙、蛇的身上系上石头,只是为了玩耍,无心杀生,却杀生了。& ~4 q' H/ }+ d, |
我一直相信人性本恶,嫉妒,愤怒,欲望这等等往往都是油然而生,而宽容,平和,旷然却要日久修炼禁欲才能达到。但绝对的坏人也不多,人性本恶的同时人还是有着同情心和怜悯之心,有这种心大半也是因为怕有报应和谴责。所以绝大部分人都是有心行善,无心作恶,但无心作的恶却往往祸害不浅,而且让有心行的善前功尽弃。而且无心作的恶常常是作恶之人发现时已经太迟,无法挽救,所以说要三思而行。但若有反悔之心,挽救之意,就还算是好人,所以佛劝人人生就是苦海,回头是岸。* T. P! N" }9 k% z
0 {) E2 \* [7 z( }; b3 [
夏――欲望: y4 |7 |* ~: z! f" K) v9 U) ^' f
欲望产生执着,执着太偏执就产生杀意。这是老和尚对长大了的小和尚说的。
; R2 @* A! k9 X% J5 ~但小木船仍然在夜色的湖水中摇晃着,荡漾出层层欲望的水波。& ^1 @4 V0 @- Q5 c# G* e9 U9 s
人在欲望面前往往是脆弱的,人能做到禁欲往往是因为有更大的欲望在吸引他。比如艾达说的纯真年代里的男主角舍弃了情欲,你可以说他这么做是禁欲,但也可以说,维持上流社会的身份和名声是一种更强大的欲望,这种欲望让他舍弃了情欲。
" A5 d4 R! X: f" m; x* `3 }5 z和尚为了修炼放弃了许多欲望,那修炼成仙的目的能不能算是一种欲望那?
. d1 v+ B) K3 o6 f) b2 C% \+ c人是逃不出欲望的。所以青年和尚推开了欲望之门,走入了欲望中的红尘。
: J5 z7 P6 F: H  C
( g4 n( }9 Y% n+ h秋――爱恨
# B9 z  Y' p8 b- u, w( t& m中年和尚应了老和尚说过的话,执着遇到挫折产生了杀意。
6 M6 X4 ^2 q0 ?  m" [; F红叶映照的湖水中,庙门再次被打开,杀妻之后的中年和尚回到了庙里,但无法消除恨意,生活在对自己的折磨之中。# d+ d  K1 M# w: i8 f" d
恨不是办法,想解脱就要无爱无狠,但要做到无爱无狠需要怎样的磨练。老和尚抱着白猫,用白猫的尾巴做毛笔,在木板上写了一篇经书,让中年和尚刻出经书。中年和尚用杀妻的刀一笔一笔的刻,把狠留在木板上,把唳气刻在经书里。
( P. S4 M: }" g7 E. Y% m爱多深,恨就有多深。恨是对自己的惩罚,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这类话常常听到人说,可是爱恨到了眼前,就无处可躲。9 ]; Y' u. O1 m9 c2 g
) j5 ~+ C0 C4 i) N
冬――报应8 K) r8 j7 M* D7 X. |% I5 ]* ]
白雪皑皑的庙,四周的湖水已经结成厚冰。曾经的青年已经变成老和尚,走过冰面,走回庙里。他认为他参透了一切。0 c+ ?5 x1 T3 c+ C9 s  t
一个蒙着紫色头巾的女人送来一个婴儿,她不想被人看见,她不想让人知道是什么样的女人舍得抛弃儿子。可是世上一切都有报应,老和尚见到了报应,于是,他明白了,报应是逃不过的。他用行动开始为自己小时候的行为忏悔,小时候的行为终于得到了报应。  P% f+ Z4 B+ I
其实,许多对自己的惩罚求得不过是自己的心理安慰和心理平衡,我认为还是动机不纯。4 q& e: i5 K! P7 ]' i

7 `8 }8 c+ ^; b- }春又来――宿命
5 z( X5 K( C; N, H7 }0 |1 U. `3 G4 ?春天又来了,婴儿长成了小和尚。一切就像电影刚开始的时候。小和尚做着当年的小和尚做的事情。
- d, M' e( C5 `0 r8 O) I% i忽然,你就明白了这一切就是一个轮回,一切宿命都已安排好,等着你去一步步的走下去。庙外的那扇门就是宿命之门,推开了那扇门,就走入了宿命。躲开了红尘,却还是躲不过宿命。+ I: |: [5 P. Z- L$ m
人从某种程度来说,是无可选择的。因为,一切命运,都已在冥冥之中安排好,人所作的,不过是在宿命的夹缝中选择着自以为是的选择。
9 u* Y! U# N% ]) }! ?
! r2 H+ {4 Z! s3 V[ Last edited by 阿韩 on 2004-5-7 at 05:40 AM ]
此时无声胜有声

59

主题

3637

回帖

5701

积分

★VIP會員★

归去来兮 醉红尘

积分
5701
发表于 2004-4-5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不长,笔者言简意赅,一语点中影片要旨,好。
; S7 M  e, i, K; T" u我同意此文作者所言,亦认为金基德是以“人性本恶”的为影片起题。3 r5 [8 _8 M+ C: E
在世外桃源般的寺庙里,依然无法遏止小和尚内心戏虐的天性,虽然在老和尚的教诲下已知错的小和尚,在犯下杀生的当下,是不是已注定在恶中会越走越远?
% t( N/ q0 R" p  ~3 K) l8 e在小和尚的成长中,一如四季的轮回,人的天性,如食色性等的觉醒自然会令欲望倍增,当环境的诱因到来,杀机已隐伏在心里。
) I& f) ^6 r, C2 F9 K秋及冬着重刻画佛教对人灵魂的救赎,及来自人内心自觉的忏悔。。。当修练的善一如白雪般覆盖着人性的恶时,恶真的已经消失了么?
5 p& j0 ]5 A% F7 o' @6 ?/ x% w当又一个春天来临,当新的生命开始,不过是恶与善的又一个轮回,历史又在重演,只是人物,时间的不同罢了。。。。
0 V' D7 e/ k. J2 H! }9 H/ m8 D" D# l- q. h* R# I
[ Last edited by 阳阳 on 2004-4-5 at 08:46 PM ]

467

主题

1401

回帖

3361

积分

★VIP會員★

蔷花嬖人,桔梗同人,慕昭狂人

积分
3361
 楼主| 发表于 2004-4-10 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
: N- m& f" S0 U7 \9 B; |这没完没了轮回~~是终极的宿命~/ Z! U1 X7 W( i: K
6 i. e* N0 l# e1 [' Q
影片的最后一幕,在孩童残忍的天真下隐黑结束,泛起的是阵阵刺骨寒意~~~
此时无声胜有声

0

主题

210

回帖

232

积分

支柱会员

积分
232
发表于 2004-4-10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常有人問起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我總是開玩笑的說人之初是性本餓;)! V6 k% k. d" T& U# s0 x
人類一出生面臨的是食慾, 若沒有食, 人類就會餓死
$ W* _# @4 K0 l* B8 s接著面臨性慾, 若沒有性, 人類就會滅絕
: @4 s; j% Y6 D/ [4 Y/ {" w
2 c& u" O0 Q8 W% m( Q: Z慾念的原生本無罪, 但是因為貪, 讓慾進入了罪的世界
* a$ E! ?6 l+ d! N% h所以佛說人要忌貪...
  f* h% P2 y  `  H" z7 X7 h7 {: b& D
影片中老和尚書寫的經文好像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
[u] [/u]

400

主题

1461

回帖

2528

积分

★VIP會員★

秘密花園守夜者

积分
2528
发表于 2004-4-12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drmfan at 2004-4-10 05:53 AM:
% o4 x- Y4 r6 ^: \常有人問起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我總是開玩笑的說人之初是性本餓;)
3 J3 s& \& y0 C: i. |4 e! N人類一出生面臨的是食慾, 若沒有食, 人類就會餓死% P# ^  ]* H; w( E& |
接著面臨性慾, 若沒有性, 人類就會滅絕
+ N3 b! j: R" ?: G
# S" q3 ]5 r1 l3 L( k2 [. O慾念的原生本無罪, 但是因為貪, 讓慾進入了罪 ...
- P7 |3 P/ z/ q2 b; @
5 }! X% d5 ^9 w) J" c/ Y
呵呵,好个性本饿~
, H1 H& j1 M" O; {; f; F1 C在中国哲学里,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旨“性本恶”,善与恶的不同诠注缘于对于人“性”的定义不同,因此产生歧义。
( {/ N, }1 R7 ?+ ^3 H2 L/ L在西方宗教里说到人的“原罪”,即人生下来就是有着原始的罪,如性,如欲望。。。
0 J4 t+ m& y7 u0 @) C3 l人之所以为人,我想是要有欲望的,“食色性也”,才有了社会的存在,问题是如何把握一个度的问题,也就是贪念的产生。君子爱才,取之有道,这个“道“的内涵与外延相当广,如经商之人讲求一个“商道”,人文关怀中讲到一个“人道”。。。6 \+ w, n) r: x& _  e' _) l9 d% U
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能引发人对自身、人性、佛法的思考。“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些前人的感悟正来自于人生的四季轮回,对喜怒哀乐的参透感受,对名利荣辱的患得患失。。。人,正是这样矛盾着,轮回着,走向另一个开始。
      春日才看楊柳綠    秋風又見菊花黃

0

主题

210

回帖

232

积分

支柱会员

积分
232
发表于 2004-4-12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Originally posted by youngyoung at 2004-4-12 02:30 PM:" y' U; h1 m# v# V: N' e  e' \
呵呵,好个性本饿~ ) l3 r6 b+ D- c* d- h4 C3 i, s6 `+ c
在中国哲学里,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旨“性本恶”,善与恶的不同诠注缘于对于人“性”的定义不同,因此产生歧义。
3 t- @7 e2 ?  ^1 H; B在西方宗教里说到人的“原罪”,即人生下来就是有着原始的罪,如性 ...
! j/ L$ _4 p7 z+ T6 @; K
西方宗教的“原罪”是起於夏娃和亞當偷食禁果, 禁果指的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 聖經裏記載著神說伊甸園中分別善惡的果子不可以吃, 也不可以摸, 免得死亡; 狡猾的蛇對夏娃(女人)說你們不一定死, 因為神知道, 你們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 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
- b; a. l! H# I4 R, b6 }- m  R
4 @" N! @$ j  P3 y0 m善惡不是平凡的人可以判斷的
: C. t5 x+ w; X3 o' r為人只要分明白對或不對就好" Y8 b1 B& a! ^. E" _5 R
小和尚欺負弱小動物是不對(他是無知, 好奇和貪玩, 不能說他作惡)" \( l+ V( R% V
中和尚殺死紅杏出牆的妻子是不對(若妻子始終如一的愛他, 他不會犯下殺妻罪)! S  A, \# [% v0 G
小和尚明白自己的行為不對后做了修正* w6 x- {2 y0 [: h
中和尚明白犯罪后勇於面對司法的判決5 q+ B5 ?0 `  B( c1 D) \% q
最后他承襲了老和尚的衣缽
. C  A& g4 M( }8 @1 v" Y  V) v; T% Q佛說: 知錯能改, 善莫大焉, 這大概就是這部影片的主要道理吧~~
- a& |6 `. A$ o) s5 q: Z2 ^- m$ u8 \0 J8 Z# g
[ Last edited by drmfan on 2004-4-13 at 08:57 PM ]
[u] [/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手机版|小黑屋|韩剧社区 ( 蜀ICP备14001718号 )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8, 2025-2-23 13:31 , Processed in 0.04678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